讓有機肥王者歸來(下)
2025.04.09
◇如何科學合理使用有機肥?
1、使用時機,一般是在下種(栽苗)前作底肥。對有土傳病害的農田,最好提前 5 天左右使用,并盡可能使用生物有機肥。一些生長期較長的作物,例如瓜茄椒類、茶葉、果樹,可擇機補施。
2、合理用量
表 4 每茬(年)用量參考表
肥料質量 | 土壤狀況 | 作物生物量 | 每畝合理用量 |
AOC≤0.5% | 肥沃→貧瘠 | 小→大 | 1.5~2 噸 |
0.5%<AOC≤1% | 肥沃→貧瘠 | 小→大 | 1.2~1.5 噸 |
1.5%<AOC≤2% | 肥沃→貧瘠 | 小→大 | 1~1.2 噸 |
1.5%<AOC≤2% | 肥沃→貧瘠 | 小→大 | 0.8~1 噸 |
2.%<AOC≤2.5% | 肥沃→貧瘠 | 小→大 | 0.5~0.8 噸 |
2.5%<AOC≤3% | 肥沃→貧瘠 | 小→大 | 0.3~0.5 噸(高碳有機肥) |
3%<AOC≤4% | 肥沃→貧瘠 | 小→大 | 0.1~0.3 噸(高碳有機肥) |
4%<AOC≤5% | 肥沃→貧瘠 | 小→大 | 0.08~0.1 噸(高碳有機肥) |
AOC≥5% | 肥沃→貧瘠 | 小→大 | 0.05~0.08 噸(碳肥) |
AOC≥8% | 肥沃→貧瘠 | 小→大 | 0.02~0.04 噸(精碳肥) |
注:生物有機肥用量參考上表。
◇使用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若以種植“有機食品”為目標,則在表 4 用量的基礎上再增加 50%以上,以保證作物能從有機肥中獲得足夠的無機養分才能高產.。
2.、以“生態農產品”為目標,只要用足有機肥便可按常規使用化肥,還要掌握一茬中有機肥和化肥的適當比例。一搬比例是:
AOC/(N+P2O5+K2O)=1/5~1/4
土壤肥沃近 1/5,土壤貧瘠近 1/4。
若不了解 AOC 含量,就以合格有機肥“礦泉水瓶鑒別法”判斷,上清液淡黃色則 AOC<0.5%,黃色則 AOC 為 0.5%~0.8%,淺棕色則 AOC 為 1%~1.2%,棕色則 AOC 為 1.5%~2%。
3、警惕牛羊糞為主料的有機肥若未經腐熟可能會帶來“草災”。
4、遠離生雞糞粉和生豬糞干,遠離污水廠污泥有機肥。
5、對陌生品牌有機肥,或有異味臭味有機肥,先不要大量使用,待多方驗證或小面積使用證明安全才能用。
6、對首次使用的有機肥,應保存 1 袋留待必要時作檢測,尤其是種子發芽指數(GI 值)檢測。
◇有機肥應用中的“迷思”:
1、認為化肥是必不可少而有機肥是可用可不用。這是不了解有機肥的“四大功能”。
2、只盯著省錢,專買便宜有機肥,經常吃虧就是不長記性。希望這類朋友用心領會識別有機肥質量的土辦法,把“省錢思維”改變為“只買好的,不買賤的”。
3、被漂亮的包裝和夸大宣傳所迷惑,不認真學習掌握判斷質量的方法。這種朋友一定要記住:“只買對的,不買吹的”。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4、不用心觀察和計算有機肥的性價比,用也盲目,收也盲目。因此對有機肥找不到感覺,用肥積極性不高。
5、看到別人使用優質有機肥(或碳肥)連年大豐收,自己還在搞化學農業耕作,不肯向他人學習。這是在跟自己較勁,在跟財富較勁。
還可以列出更多“迷思”現象,不再多說了。這一系列的迷思歸根到底是同一思想根源,就是主次顛倒,把配角(化肥)當主角,而把百肥之王(有機肥)當作小跟班了!
當前農業面臨兩大轉變:一是化學農業耕作向高效生態農業耕作轉變;二是淘汰低價值農產品的產能,將寶貴的土地和其他農業資源用于生產中高端優質農產品。面對這種大形勢,舊式的以化肥為主的用肥模式行不通了,該讓肥王升帳統帥三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