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農作物需要能量(上)
2024.04.08
農業界都在關注養分,卻幾乎不關注能量,更不知“能量肥”為何物。農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都提供養分,僅兩種元素還提供能量,這就是碳(C)和氧(O):
這就是能量。
沒有足夠的能量土壤微生物沒有動力,不能正常繁殖。土壤生態鏈失去基礎生產力,土壤就逐漸變成不適合耕作的“死土”。
農作物根部有“菌根圈”,這是根菌共同經營的交易市場。農作物根毛分泌出有機酸被菌群利用,促進菌群發育。更多的菌對土壤中的有機質進行分解釋放出更多的小分子有機碳被農作物吸收利用,也即農作物的“付出”收到高額的回報。這個過程中也帶動了礦物質養分的融溶遷移和被吸收利用。在這個交易市場中,碳(小分子水溶有機態)就是交易的通貨。貧瘠的土壤這種“市場”十分疲軟,交易量很少,也就是說能量的傳遞和放大處于“熊市”,土壤生態鏈就近乎“死火”。如果人為給土壤施入碳肥,等于為交易市場注入資金,“熊市”就很快轉化為“牛市”。“牛市”的出現,一切皆活,土壤生態鏈重新發育壯大,生物多樣性使任何一種土傳病害無法表達,而農作物也具備了強大的體能,增強了防病抗逆機能。這就是碳肥作為“能量肥”的原理。
土壤改良和修復,碳不是萬能,但缺了碳萬萬不能。向耕地施用富含有效碳(AOC)的肥料,或者采取科學高效的有機廢棄物轉化還田的措施,都能給土壤和農作物補碳。以根結線蟲嚴重的農田施用碳肥為例,分析碳能發揮作用的機理。詔安縣一位菜農在一塊農田種芥菜,其中一半施化肥,另一半加施 5 公斤/畝液態有機碳。對照區雜草叢生,芥菜長不起來,農戶已放棄管理。而試驗區幾乎見不到雜草,芥菜長勢很好。兩片區各拔 2 株觀察:對照株根系衰弱根結腫塊一串又一串,而試驗株根系粗壯,根結腫塊僅有稀疏的幾塊。這次對比試驗說明:碳肥使土壤疏松,微生物得到能量和氧氣迅速繁殖,促使土壤生態鏈重建,給根結線蟲制造了強大的競爭種群。試驗區根結線蟲不危害農作物,不是由于碳肥“消滅”了線蟲,而是從根本上形成了不利于根結線蟲的土壤環境。這個原理也在多種其他土傳病害和重茬問題的解決中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