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 優 905
選育單位: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母本:珍汕97A 父本:905(3550×測49)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中熟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早造120—125天,晚造115天,株高105厘米左右,株葉形態好,耐肥抗倒,分蘗力中等,后期熟色好。單株有效穗8—12穗,每穗總粒165—187粒,結實率83%左右,千粒重28.3克。抗性鑒定:白葉枯病5級,穗瘟7級。
產量表現:1998—1999年育成單位進行品比試驗,其中:早造畝產分別為504.6公斤、491.3公斤,比對照汕優桂99增產5.1%和4.7%;晚造畝產分別為468.7公斤、471.3公斤,比對照博優桂99增產11.7%和11.02%。1997年在北流進行生產試驗,畝產462.5公斤,比對照汕優桂99增產6.5%;1997—1999年在北流、武鳴、田東、田陽、百色、天等等地進行多點試種,一般畝產為450—55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參照汕優桂99進行。
制種技術要點:①早制父母本葉差3.5葉,晚制時差8—10天。②恢復系“905”花粉量大,開花集中,宜安排母本比父本早抽2—3天。③畝九二O用量20—25克。
自治區品審會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廣西各地作早、晚稻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