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国**毛片|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软件,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欧美性动态图

| 加入桌面
高級搜索 人才直達
招聘推廣
招聘推廣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發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現代農業 » 科研進展 »

2010年玉米高產創建試驗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5-15
 
 
詳細說明

 

2010年玉米高產創建試驗

 

 

玉米是我區主要旱糧作物,常年播種面積120萬畝左右。約有三分之二的玉米在光熱資源及土地條件相對較好的中低山區,產量卻只有300多公斤,增產潛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九十年代初期我區農業科技人員曾開展過玉米高產栽培綜合技術研究,當時的技術水平條件下目標產量為6750-7500千克每公頃(450-500公斤/畝)。通過引進新品種與改善栽培技術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在試驗推廣區玉米單產平均達到6979.5千克每公頃(465.3公斤/畝)。

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利用現代玉米品種和栽培技術的新成果,結合我區玉米生產實際,探索大幅度提高單產從而帶動總產的提高促進我區玉米生產水平提高利用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研究開發我區玉米高產栽培綜合技術,對實現地區玉米玉米生產增產增收及相關聯動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一、研究內容及目標

通過2010年品種市場調查,在目前漢中市場上的玉米品種中,有一些品種的介紹中產量潛力達1000公斤/畝,達700公斤以上的品種接近品種總數的三分之一,結合我區玉米生產實際,我們確定了12000公斤每公頃(800公斤/畝)的目標產量。

(1)引種試驗

篩選市場上介紹產量達1000公斤的品種4-5個,通過大區栽培比較,觀察其增產效果。

(2)密度試驗

以先玉335為品種,通過從3000株/畝到6000株/畝的密度梯度觀察實際增產情況。

(3)肥料試驗

①對整個試驗采用平衡施肥,按生產100公斤玉米籽粒需純氮2.7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鉀2.5公斤的比例配合施用肥料。

②補施微肥。除氮磷鉀之外,鋅硼鎂等也是玉米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他們的吸收量雖小但生理作用難以替代。玉米微量元素的需要量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增,由于他們的需要量均不大,在本試驗中,采用紅爾牌綠葉霸王(山東濰坊惠普肥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出品)于小喇叭口以千分之一濃度葉面噴施,以保證玉米高產生長的需求。

③玉米去雄就是將玉米生長到一定時期去掉頂部雄穗,改變植株吸收和制造養分的輸送方向,達到提早成熟3-5天,增加單產10%左右,且操作簡便,省工省時,是一項增產增收的重要措施。抽雄前期將1/3植株去除雄穗,促使群體光合產物向籽粒轉移。還可以促進群體內通風透光,減輕病蟲害的發生。

A.增產機理。通過去雄后,可使植株吸收和制造的有效養分源源不斷的向籽粒輸送,從而減少了雄穗因呼吸消耗大量養分,達到減少花而不實、增加粒重和提高單產的目的。

B.植株變矮,有利增加密度。去雄后比未去雄玉米降低高度25-30公分,改善了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有利于增加種植密度,達到以密增產。

C.花期相遇好,結實率提高。去雄后,由于改善了植株生態條件和養分輸送方向,比未去雄玉米雌穗提早抽絲2-3天,花期相遇好,授粉充足,有效克服花而不實。同時降低空桿率3-5%,提早成熟3-5天。

D.減少螟蟲危害。玉米螟常聚集在大喇叭口內取食,先啃食雄穗,降低花粉制造量,其次是產卵,孵化后殘食其它部位。通過去雄后,可將害蟲一起拔掉,帶出田外處理,從而降低了轉移危害機率。

E.投工少,簡單易行。玉米去雄簡單易行,男女老少均可操 作,一般在玉米植株雄穗剛抽出未散粉前去雄,也可采取摸苞去雄的方法進行。

④及時實施田管中耕培土,防蟲保產。

二、試驗的實施

本次試驗在漢臺區鋪鎮農場進行,根據試驗地塊的情況,小區面積23.3平方米(3.33(寬)X 7.0米(長)),兩次重復。

試驗于2010年4月16日播種,5月14日定苗,5月18日中耕鋤草;5月20日施入提苗肥,6月10日噴施以鋅為主成分的葉面肥;6月20日結合培土擁行施入喇叭肥(攻穗肥),6月28日統一將各處理的1/3雄穗去掉,以促進群體內的通風透光性;7月15日施入最后一次追肥(攻粒肥),8月28日收獲。

三、試驗的結果

試驗按區收獲稱產后結果見下表1。

表1 2010年高產栽培試驗產量匯總

 

 

處理

小區產量

小區平均

產量(公斤)

折合畝產

(公斤/)

品種

密度

 

 

ZA-1

3000

24.68

23.79

24.24

699.7

ZA-2

3000

26.21

23.66

24.94

719.9

ZA-3

3000

22.71

22.17

22.44

647.8

ZA-4

3000

21.72

21.83

21.78

628.8

ZA-5

3000

21.54

22.54

22.04

636.3

ZA-6

3000

24.90

23.54

24.22

699.2

ZB

3500

25.86

23.76

24.81

716.3

ZC

4000

27.56

25.01

26.29

758.9

ZD

4500

28.12

25.31

26.72

771.4

ZE

5000

28.21

27.42

27.82

803.2

ZF

5500

26.99

25.12

26.06

752.4

ZG

6000

25.52

23.41

24.47

706.4

 

 

            注:ZA-1:中北恒六   ZA-2:新玉12號     ZA-3:正玉203
                 ZA-4:慶豐969     ZA-5:農大95     ZA-6—ZG:先玉335

 

 

通過2010年的初步試驗表明:

(1)在傳統模式下(稀植大穗),要進一步提高玉米單產有賴于突破性的高產品種育出.在產量匯總表中,可以看出在3000株/畝的相同條件下,宣稱產量潛力可達1000公斤的品種沒有一個產量達到800公斤,即產量要有明顯提高,不能僅靠品種更換,而是一個綜合改良提高的過程。

(2)2010年高產栽培試驗產量結果中,通過耐密高產品種的選用,在3000株/畝至6000株/畝的范圍內,當密度達到4000株/畝時,產量為758.9公斤/畝接近800公斤,在4500和5000密度下產量分別為771.4公斤/畝、803.4公斤/畝,密度為5500時產量為752.4公斤/畝開始回落。

(3)201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偏多,影響玉米散粉和結實,對玉米產量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出現輕微積水現象是2010年高產栽培試驗各處理產量潛力沒有最大限度發揮的主要原因。

采用耐密植高產品種(如先玉335),通過適時播種、加強田管、及時追肥、增施微肥、去雄促產、合理密植(密度4000至5500株/畝),本組試驗中當密度為5000株/畝時,在不利氣候因素下,產量仍然達到803.4公斤/畝,玉米單產可以達到或接近800公斤/畝。

 

 
更多..同類信息

[ 現代農業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購物車(0)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