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壟技術可降低中國“化學農業”程度
廣西農業科學院韋本輝研究員,在他的著作《農耕革命——中國粉壟技術》的序中,有這樣一段話“近幾十年來,中國農田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對農業增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年復一年盲目地過量施用,至今平均每畝化肥使用量已是世界平均值的2倍、歐美國家的4倍了;加之,養殖業的飼料中添加激素等化學添加劑,使中國幾乎成了一個‘化學農業’國家,國人健康水平已存在下降風險,不孕不育率在升高”。并認為“如果長此以往,土壤和環境繼續將被污染惡化,糧食和食品的質量會持續下降,中華民族未來的安全,將面臨風險。”
韋本輝介紹,粉壟技術,能縱向深入激活耕層以下土壤,耕作層土壤比拖拉機耕作可厚度加倍重新構建,善用了“天地資源”, 不增加化肥農藥施用量,就能自然性增加產量、提升品質、保水生態,還能夠改良土地;從這一意義上講,大力推廣應用粉壟耕作技術應是使依賴“化學品”生產方式轉變為更多地回歸自然、利用自然的技術拐點;輔之以其它綠色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就有望使已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幾十年的中國農田逐漸少用乃至不用化肥農藥,從而免受化學污染之殘害、慢慢恢復原有生機,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賴以生存的土地成為名符其實的良田。
粉壟技術,是一種利用粉壟機械(一個、一組或多組螺旋型鉆頭),垂直對土壤橫向快速旋磨切割粉碎、自然懸浮成壟(廂),在壟(廂)面上可直接種植作物的配套新技術。目前已在全國9個省(自治區)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14種作物應用示范,增產10 %~30%,高的達30%以上,且粉壟耕作一次可多年多季持續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