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遙感應用基礎研究。
1. 地表凈輻射遙感估算研究。
2. 地表顯熱和潛熱通量遙感估算的方法研究。
3. 地表水熱通量的時空尺度效應及尺度轉(zhuǎn)換方法研究。
4. 地表水熱通量遙感估算的驗證方法研究。
5. 遙感數(shù)據(jù)與陸面過程模型同化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地表水熱通量衛(wèi)星遙感的時間尺度擴展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2010-2012。
2.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地表關鍵參數(shù)遙感反演與數(shù)據(jù)同化系統(tǒng)研究”之課題二“地表輻射平衡與生態(tài)系統(tǒng)關鍵要素遙感反演”,課題負責人,2009-2011。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遙感像元中植被蒸騰與土壤蒸發(fā)的分解及其在旱情監(jiān)測中的應用”,項目負責人,2007-2009。
4. 公益性行業(yè)(氣象)科研專項項目“大尺度水熱通量觀測系統(tǒng)的研制與應用研究”之課題一“用大尺度水熱通量觀測系統(tǒng)數(shù)據(jù)驗證衛(wèi)星水熱通量產(chǎn)品”,課題負責人,2008-2010。
5. 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多源遙感數(shù)據(jù)協(xié)同反演與信息融合關鍵技術”,子課題負責人,2007-2009。
6.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基于環(huán)境一號等國產(chǎn)衛(wèi)星的環(huán)境遙感監(jiān)測關鍵技術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8-2010。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光學與微波遙感的模型協(xié)同與聯(lián)合反演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8-2011。
8. 973項目“陸表生態(tài)環(huán)境要素主被動遙感協(xié)同反演理論與方法”第二課題“地表時空變化特征參數(shù)的遙感定量描述與尺度轉(zhuǎn)換”,子課題負責人,2007-2011。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基于遙感的雙層蒸散時空尺度問題及其不確定性分析”,課題科技骨干,2006-2008。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植被組分溫度分布特征及其時空尺度效應研究”,課題科技骨干,2004-2006。
11. 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定量遙感應用的幾個關鍵問題研究”,課題科技骨干,2003-2006。
12. 國家科技部、863項目“我國典型地物標準波譜數(shù)據(jù)庫”,課題科技骨干,2001-2004。
13. 國家科技部、863項目“對地觀測數(shù)據(jù)處理原型系統(tǒng)關鍵技術”第三課題:“地表參數(shù)遙感綜合反演技術”,課題科技骨干,2001-2003。
14. 國家科技部、973項目“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與應用”,課題科技骨干,2000-2005。
15.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青年人才領域前沿專項項目“用統(tǒng)計動力學方法研究遙感通量空間尺度問題”,2008-2009。
科研成果:
資料更新中……
發(fā)表(含待刊)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篇,EI檢索論文13篇,核心刊物論文8篇,合作出版專著2部。
出版專著: 
1.《熱紅外遙感》“農(nóng)田蒸散遙感定量監(jiān)測” 辛曉洲 田國良 電子科技出版社 2006
2.《定量遙感模型、應用及不確定性研究》柳欽火 辛曉洲 唐娉 廖靜娟 科學出版社 2010
發(fā)表英文論文:
1. Xiaozhou XIN, Qinhuo Liu, The Two-layer Surface Energy Balan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TSEBPS) for estimation of land surface heat fluxes. Hydrol. Earth Syst. Sci., 14, 491–504, 2010.
2. Xiaozhou XIN, Qinhuo LIU, Yong TANG, Guoliang TIAN, Xingfa GU, Xiaowen LI, Hongsheng ZHENG & Jiayi CHEN,Estimating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combined MODIS and CBERS-02 data. Science in China Ser. E, 2005,Vol.48 Suppl.145-160.
3. Xiaozhou XIN, Qinhuo LIU, Guoliang TIAN, Estimating Surface Energy Fluxes Using A Simplified Two-layer Model and Radiometric Surface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2, vol.6(Supple).
4. Xiaozhou XIN, Qinhuo LIU, Qiang LIU, Guoliang TIAN, Simulation of land surface fluxes using an improved dual-source model over row crops, Proc. IGARSS’02, Toronto, Canada.
5. Xiaozhou XIN, Liangfu Chen, Qinhuo LIU, Guoliang TIAN, About the optimum view zenith angle for estimating sensible heat flux from surface temperature, Proc. IGARSS’03, Toulouse, France.
6. Xiaozhou XIN, Qinhuo LIU, Guoliang TIAN, Jing LI, Two-source micro-advection turbulent heat fluxes model for partially vegetated surfaces, Proc. IGARSS’04, Alaska, USA.
7. Xiaozhou XIN, Liangfu CHEN, Jing LI, Qiang ZHANG, Lei YANG, Yunfen LIU, Estimating forest evapotranspiration in South China using MODIS data, Proc. IGARSS’04, Alaska, USA.
8. Hua-guo HUANG, Xiaozhou XIN, Qinhuo LIU, Qiang LIU, Liangfu CHEN, Xiaowen LI, Modeling Soil Compone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by Extending CUPID model, Proc. IGARSS’06, Denver, USA.
9. Qiang LIU, Xiaozhou XIN, Ruru DENG, Qing XIAO, Qinhuo LIU, Guoliang TIAN, Retrieve component temperature for wheat field with ASTER image, Proc. IGARSS’02, Toronto, Canada.
10. Gaoli SU, Xiaozhou XIN, Qinhuo LIU, Estimation of global solar irradiance at the complicate terrain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2008, Proc. IGARSS’08, Boston, USA.
11. Yani LIU, XiaozhouXIN, Qinhuo LIU, Research on the scale effect of the evapotranspiration retrieved by satellite sensors. 2008, Proc. IGARSS’08, Boston, USA.
12. Qinhuo LIU, Qiang LIU, Xiaozhou XIN, et al. Experiment study on directional radiance and hotspot effect in thermal infrared observations of corn canopy, Proc. IGARSS’01, Sydney, Australia.
13. Ruru DENG, Qinhuo LIU, Guoliang TIAN, Xiaozhou XIN, et al. An Applied Vegetation Canopy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vers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Water Content, Proc. IGARSS’02, Toronto, Canada.
14. Liangfu CHEN,Qiang ZHANG, Qiang LIU, Xiaozhou XIN, et al. The spatial scaling effects study of NPP using airborne and field data based on BEPS, Proc. IGARSS’03, Toulouse, France.
15. Ruru DENG , Guoliang TIAN, Qinhuo LIU , Xiaozhou XIN, Research on Remote Sensing Model for Soil Water Content on Rough Surface. Proc. IGARSS’05, Seoul, Korea
發(fā)表中文論文:
1 光合有效輻射影響因子敏感性分析研究 李麗; 辛曉洲; 蘇高利; 柳欽火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遙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討會摘要集 2010-07-11
2 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水分蒸散和CO2通量的遙感雙層模型估算方法 辛曉洲; 柳欽火; 田國良; 李小文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五屆中國青年生態(tài)學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11-01
3 利用HJ-1B熱紅外數(shù)據(jù)估算晴天大氣下行長波輻射 余珊珊; 辛曉洲; 柳欽火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3-02-20
4 大氣下行長波輻射參數(shù)化模型的比較 余珊珊; 辛曉洲; 柳欽火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地球科學進展 2011-07-10
5 MODIS數(shù)據(jù)估算區(qū)域蒸散量的空間尺度誤差糾正 辛曉洲; 劉雅妮; 柳欽火; 唐勇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期刊】遙感學報 2012-03-25
6 黑河流域遙感—地面觀測同步試驗:森林水文和中游干旱區(qū)水文試驗 馬明國; 劉強; 閻廣建; 陳爾學; 肖青; 蘇培璽; 胡澤勇; 李新; 牛錚; 王維真; 錢金波; 宋怡; 丁松爽; 辛曉洲; 任華忠; 黃春林; 晉銳; 車濤; 楚榮忠 中國科學院寒區(qū)旱區(qū)環(huán)境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北京師范大學遙感科學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 【期刊】地球科學進展 2009-07-10
7 玉米全生長期葉面積指數(shù)收獲測量法的改進 姚延娟; 范聞捷; 劉強; 李麗; 陶欣; 辛曉洲; 柳欽火 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huán)境保護部衛(wèi)星環(huán)境應用中心 【期刊】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0-08-31
8 基于多尺度遙感數(shù)據(jù)估算地表通量的方法及其驗證分析 劉雅妮; 辛曉洲; 柳欽火; 周春艷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huán)境保護部衛(wèi)星環(huán)境應用中心 【期刊】地球科學進展 2010-11-10
9 用CUPID模型模擬小麥組分溫度分布:敏感性分析與驗證 黃華國; 辛曉洲; 柳欽火; 陳良富; 李小文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中心;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Center for Remote Sensing;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MA02215 USA 【期刊】遙感學報 2007-01-30
10 擴展CUPID模型模擬土壤組分溫度分布 黃華國; 辛曉洲; 柳欽火; 劉強; 陳良富; 李小文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中心;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Center for Remote Sensing;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MA02215 【期刊】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07-01-30
11 基于地表溫度和植被指數(shù)的農(nóng)業(yè)干旱遙感監(jiān)測方法 柳欽火; 辛景峰; 辛曉洲; 田國良; 楊貴軍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實驗室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遙感中心北京 【期刊】科技導報 2007-03-25
12 利用土壤水分特征點組分溫差假設模擬地表蒸散 辛曉洲; 柳欽火; 田國良; 李小文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huán)境遙感與數(shù)字城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15
13 基于LS-SVM方法的晴空逐時太陽輻射模型 蘇高利; 柳欽火; 鄧芳萍; 辛曉洲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浙江省氣候中心 【期刊】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15
14 熱紅外發(fā)射率光譜的野外測量方法與土壤熱紅外發(fā)射率特性研究 肖青; 柳欽火; 李小文; 陳良富; 劉強; 辛曉洲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核工業(yè)北京地質(zhì)研究院遙感重點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遙感和GIS研究中心 【期刊】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2003-10-25
15 地表蒸散定量遙感的研究進展 辛曉洲; 田國良; 柳欽火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北京 【期刊】遙感學報 2003-06-10
16 用CBERS-02衛(wèi)星和MODIS數(shù)據(jù)聯(lián)合反演地表蒸散通量 辛曉洲; 柳欽火; 唐勇; 田國良; 顧行發(fā); 李小文; 張宏升; 陳家宜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物理系; 北京師范大學遙感與 GIS 研究中心、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系;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科學E輯:信息科學 2005-12-30
17 粗糙地表土壤含水量遙感模型研究 鄧孺孺; 田國良; 柳欽火; 辛曉洲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中山大學地環(huán)學院 【期刊】遙感學報 2004-02-10
18 用定量遙感方法計算地表蒸散 辛曉洲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博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200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