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東,女。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系統(tǒng)工程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學物流研究院副院長,一直致力于供應鏈領域研究,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二十余項,發(fā)表論文百余篇。
教育經歷:
1979-1983,機械制造專業(yè),山東礦業(yè)學院,本科畢業(yè)
1983-1985,綜合工程系,山東礦業(yè)學院,碩士畢業(yè)
1999-09-2003-03,同濟大學,博士畢業(yè)
工作經歷:
2015-01-01,2015-02-01,美國普渡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09-08-17,2010-08-12,美國普渡大學,訪問學者
2003-08-01,至今,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1999-11-01,2003-07-01,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1994-10-01,1999-11-01,山東礦業(y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1988-05-01,1994-10-01,山東礦業(yè)學院,講師
學術兼職:
1、中國生態(tài)經濟學會工業(yè)生態(tài)經濟與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
2、POMS(生產運作與管理學會)會員。
3、國際系統(tǒng)動力學會會員。
4、中國軟科學學會會員。
5、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理事。
6、中國礦業(yè)城市學會理事。
7、中國物流學會會員。
8、《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論文評審專家。
9、《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版)論文外審專家。
10、《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科學》論文評審專家。
11、《技術經濟》論文評審專家。
12、《Jou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ntion System》論文評審專家。
13、《System Dynamics Rrview》論文評審專家。
主講課程:
本科
國際物流
自組織與生活
學科前沿系列講座
管理運籌學(A)
研究生
專題四:物流創(chuàng)新專題
采購與供應管理(碩士連讀試點班)
國際物流運作
物流系統(tǒng)自組織理論
物流復雜系統(tǒng)理論
國際物流
培養(yǎng)研究生情況:
自1996年以來指導碩、博研究生42人(不含MAB\EMBA)。
博士,論文指導學生數(shù)21人。
碩士,論文指導學生數(shù)101人。
研究領域
物流系統(tǒng)工程與區(qū)域物流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主持,UPS/YAMATO組織和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和運營研究及快遞業(yè)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北京交通大學,2012.05.15-2012-09-15。
2、主持,資源型企業(yè)和城市物流網絡藕合研究,校科技基金,2005.07.01-2007.07.30。
3、主持,資源型企業(yè)和城市物流網絡藕合研究,校科技基金,2005.07.01-2007.07.30。
4、主持,物流系統(tǒng)資源整合動力學分析及關鍵過程監(jiān)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2011.12.16-2016.12.16。
5、主持,物流資源整合與調度優(yōu)化研究—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2011.12.16-2016.12.31。
6、主持,基于綠色物流理念的曹妃甸物流管理平臺構建,北京交通大學,2011.11.03-2011.12.15。
7、主持,順豐速遞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學 2011-07-15-2011.12.15。
8、主持,香港寶鉅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研究 北京交通大學,2011.07.15-2011.10.30。
9、主持,物流資源整合程度及物流資源構成分析 北京交通大學 2011-07-12-2011.12.31。
10、主持,預研課題管理,紅果園,2009.12.30-2009.12.30。
11、主持,礦產資源-經濟-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的關鍵技術與過程控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他”,2009.11.01-2010.06.01。
12、主持,基于復雜系統(tǒng)理論的供應鏈協(xié)同管理應用研究,北京交通大學,2009.06.10-2009.12.31。
13、主持,基于客戶服務的物流企業(yè)耦合運行體系研究 北京交通大學,2006.04.03-2007.02.28。
14、曹妃甸基于綠色物流理念的管理平臺構建研究,2011年10-12月,負責人。
15、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2011年7-12月,負責人。
16、 “資源型企業(yè)物流向社會物流轉型關鍵技術與過程控制研究”,2009年北京交通發(fā)展研究基地開放基金項目,2009,09-2011,08,負責人。
1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源型區(qū)域轉型耦合體系和協(xié)同發(fā)展研究”,項目批準號:70473003,研究年限:2005,01-2007,12,任項目負責人。
18、北京交通大學發(fā)展研究基地項目“資源型企業(yè)物流向社會物流轉型的關鍵技術與控制研究”,負責人,2009年7-2011。
19、北京航空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項目“項目管理考核評估研究”,項目編號:KBGY09001531,負責人。
21、參與,港口集疏運體系物流資源整合研究,基本科研業(yè)務費,2012.03.13-2013.03.01
22、參與,物流系統(tǒng)資源整合的動力學演化過程研究,基本科研業(yè)務費,2012.03.01-2013-03-01
23、參與,國家物品標識體系研究,其它部市,2011.09.01-2012.06.30
24、參與,電子商務/EANCOM國際標準跟蹤研究 二期 其它部市,2010.09.01-2011.06.30
25、參與,電子商務/EANCOM國際標準研究,其它部市,2008.12.29-2009.12.31
26、參與,中化化肥倉儲物流網絡規(guī)劃,北京交通大學,2008.04.02-2008.05.31
27、參與,赤峰松山商貿物流園區(qū)建設規(guī)劃及可行性研究,其它部市,2006.04.10-2006.05.15
28、參與,淄博市公鐵聯(lián)運交通發(fā)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學,2006-01-01-2006.08.30
29、參與,安徽省銅陵市現(xiàn)代物流發(fā)展實施方案研究,其它部市,2005.10.01-2006.03.30
30、中國物流學會研究課題“基于復雜適應性的供應鏈網構建與運行研究”,批準號:2007KT003
31、中國物流學會研究課題“物流網絡的復雜性研究”,批準號:2006KT003。
32、北京市科委自然基金項目,現(xiàn)代物流網絡設計與評價方法研究,項目編號:I16-2006-001。
33、北京交通大學人才基金,“資源型企業(yè)和城市物流網絡耦合研究”,合同號:2005RC013,研究年限:2005,07-2007,07,獨立完成。
34、國家統(tǒng)計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98039,題目“煤炭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指標研究”,1998.5-1999.5,負責人。
35、煤炭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96-056, “煤炭企業(yè)集團物流系統(tǒng)管理體制及運作機制研究”, 0.8萬,1996.7-1998.7,獨立。
36、“徐州礦務局技術進步評價與對策研究”,校方負責人。
37、參加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K2000-10-02,“資源開采與環(huán)境保護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模式研究”,負責系統(tǒng)分析與評價部分。
38、2001年山東省科技基金項目“山東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風險決策研究”,分項目負責人。
39、“建設現(xiàn)代化礦井基礎條件評判理論與實踐研究”。
40、“煤炭企業(yè)技術進步評價與對策研究”。
41、 “濟寧二號井市場營銷策略研究”。
研究成果:
1. 中國物流學會研究課題“物流網絡的復雜性研究”,研究成果獲得優(yōu)秀獎,2006年11月14日的《科技日報》予以報道。
2. 現(xiàn)代物流網絡設計與評價方法研究,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3. “煤炭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指標研究”,第七屆煤炭工業(yè)現(xiàn)代化部級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山東省青年社會科學一等獎,國家統(tǒng)計局鑒定優(yōu)秀。1998.5-1999.5,負責人。
4. “徐州礦務局技術進步評價與對策研究”,江蘇省煤炭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屆煤炭工業(yè)現(xiàn)代化部級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5. 2001年山東省科技基金項目“山東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風險決策研究”,第七屆煤炭工業(yè)現(xiàn)代化部級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6. “建設現(xiàn)代化礦井基礎條件評判理論與實踐研究”,第三屆煤炭工業(yè)現(xiàn)代化部級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7. “煤炭企業(yè)技術進步評價與對策研究”,第四屆煤炭工業(yè)現(xiàn)代化部級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8. “濟寧二號井市場營銷策略研究”,第七屆煤炭工業(yè)現(xiàn)代化部級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出版專著:
1、穆東,《物流資源整合的復雜性機理與風險傳播》,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5-03-20。
2、劉沛、穆東,《港口干散貨陸路集疏運資源低碳整合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
3、梁晨,穆東,《城市配送資源整合系統(tǒng)的演化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
4、劉沛,穆東,《港口干散貨陸路集疏運資源低碳整合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
5、穆東,《非能源礦產資源—經濟—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的關鍵技術與過程控制》,科學出版社,2017年9月。
6、王超,穆東,《配送企業(yè)車輛路徑問題的建模及優(yōu)化方法》,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7、穆東,《供應鏈系統(tǒng)的復雜性與評價方法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8、穆東,《采購和供應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共35萬字,2009年9月。
9、穆東,《礦城耦合系統(tǒng)的演化與協(xié)同發(fā)展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10、 專著《技術進步的理論與實踐》,煤炭工業(yè)出版社(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996年8月。
11、穆東 主編《企業(yè)管理》,高等學校(礦業(yè))“十五”規(guī)劃教材,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12、穆東 主編《經濟數(shù)學模型》,煤炭工業(yè)工業(yè)出版社,1996年7月。
13、穆東 副主編《現(xiàn)代管理學原理》,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14、穆東 副主編《社會經濟統(tǒng)計學原理》,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
15、穆東 參編《礦山工業(yè)工程》,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9年2月。
16、穆東 參編《實用工業(yè)工程技術與方法》,企業(yè)管理出版社,1994年8月。
17、穆東 參編《企業(yè)管理百科全書》,企業(yè)管理出版社,1998年。
發(fā)表部分英文論文:
[1]Mu, Dong; Zhang, Shaoqing*.The Impact of Reward-Penalty Policy on Different Recycling Modes of Recyclable Resources in Residential Waste.Sustainability, 2021, 13(14): 7883.
[2]Mu, Dong; Yue, Xiongping*; Ren, Huanyu.Robustness of Cyber-Physical Supply Networks in Cascading Failures.Entropy, 2021, 23(6): 769.
[3]Liu, Pei; Wang, Chao*; Xie, Jingci; Mu, Dong; Lim, Ming K..Towards green port-hinterland transportation: Coordinating railway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 2021, 94: 102806.
[4]Mu, Dong*; Yue, Xiongping.Heterogeneity and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Shape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Supply Networks.Complexity, 2021, 2021: 8894887.
[5]Li, Xin; Mu, Dong*; Du, Jianbang; Cao, Jinjian; Zhao, Fu.Game-based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of deposit-refund scheme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recycling in China.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20, 157: 104788.
[6]Zhang, Shaoqing; Mu, Dong*; Wang, Chao.A Solution for the Full-Load Collection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Multiple Trips and Demands: An Application in Beijing.IEEE Access, 2020, 8: 89381-89394.
[7]Mu, Dong*.A Correlative Analysis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o Developing Economy Using the VAR Model: A Case of Pakistan.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0.
[8]Yongwei Cheng; Dong Mu; Huanyu Ren; Tijun Fan; Jianbang Du.Using a temporal input-output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ripple effect of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Energy, 2020, 211.
[9]Liu, Pei; Liu, Chao; Du, Jianbang; Mu, Dong*.A system dynamics model for emissions projection of hinterland transportatio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18: 591-600.
[10]Li, Xin; Du, Jianbang; Cheng, Yongwei; Hanif, Salman; Mu, Dong*; Cui, Yongmei.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RECYCLING: SYSTEM DYNAMICS GAME BASED ANALYSIS FO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9, 18(5): 1123-1136.
[11]Tong, Wen Mu, Dong, Zhao, Mendis, Sutherland.The impact of cap-and-trade mechanism and consumers’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on a retailer-led supply Chain.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9, 142: 88-100.
[12]Tong, Wen; Du, Jianbang; Zhao, Fu; Mu, Dong*; Sutherland, John W.Optimal Joint Produc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Strategies Considering Consumers'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A Manufacturer's Perspective.Sustainability, 2019, 11(2): 474.
[13]Wang, Chao; Liu, Chao; Mu, Dong; Gao,Yang.VRPSPDTW problem solving by discrete cuckoo search.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8, 24(3): 570-582.
[14]Liu, Pei; Mu, Dong*; Gong, Daqing.Eliminating Overload Trucking via a Modal Shift to Achieve Intercity Freight Sustainability: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Sustainability, 2017, 9(3): 398.
[15]Cheng Yongwei*; Mu Dong; Zhang Yi.Mixed Carbon Policies Based on Cooper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Supply Chain.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7, 2017: 4379124.
[16]Li Yang; Dong Mu; Chao Wang.The Value of China Steam Coal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Impact of Lead-Time and Seasonal Fa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 and e- Serv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9(9): 243-254.
[17]Zhou, Lingyun; Wu, Jie; Mu, Dong; Wu, Yachao; Gu, Zhonghua.Construction innovation of urban green logistics center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Open House International, 2016, 41(3): 26-31.
[18]Evaluation research of urban distribution system’s resource integration based on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梁晨 Mu, D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media and Ubiquitous Engineering 2016-04 4期
[19]Mu, Dong; Wang, Chao*; Zhao, Fu; Sutherland, John W.Solving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imultaneous pickup and delivery using parallel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Transport Logistics, 2016, 8(1): 81-106.
[20]Yang,L,Mu, Dong.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 of third-level coal enterprises with evaluation of decision-making bi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 and e- Serv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01 12期
[21]Xu,Desheng,Mu, Dong, Changqing,Hong. An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using an environmental entropy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 System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01 38期
[22]Xiaoxue Zeng; Dong Mu; Xibao Xu.Research 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supply chain under the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mode.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Informatics and Service Sciences (LISS), 2016.
[23]Hongqi Yu; Dong Mu.Carbon emission research of Beij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SD.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Informatics and Service Sciences (LISS), 2016.
[24]Jingbo Wu; Dong Mu; Jing Xiang; Jian Zhang.Study on quantity flexibility supply chain contract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Informatics and Service Sciences (LISS), 2016.
[25]Jiang Qingguo; Wang Chao*; Mu Dong; Zhou Lingyun.A hybrid metaheuristic algorithm for the VRPSPD problem.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15, 11(13): 4845-4856.
[26]Mu, Dong Wang Chao, Wang,Shengchun, Zhou,shengchuan.Solving TDVRP based on parallel-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5-06 6期
[27]Wang Chao,Mu, Dong*.Desig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a collect-on-delivery company in a metropolitan context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with path relinking.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 ), 2015, 9(3): 1529-1539.
[28]Wang Chao; Mu Dong*; Zhao Fu; Sutherland John W.A parallel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imultaneous pickup-delivery and time windows.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5, 83: 111-122.
[29]Liu,Pei;Mu, Dong*.Evaluating sustainability of truck weight regulations: A system dynamics view.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5, 8(5): 1711-1730.
[30]Chen Liang; Dong Mu; Zhengqiang Jiang.Evaluation Research of Urban Distribution System’s Resource Integration based on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media and Ubiquitous Engineering, 2014, 9(4): 21-30.
[31]Chao Wang; Dong Mu.An LCA study of an electricity coal supply chain.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4, 10(1).
[32]Ling Yun, Zhou; Xiao Xian, Yu; Dong, Mu.Research on Internal Logistics System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Resource Integration for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Groups.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65: 169-172.
發(fā)表中文期刊論文:
[1]穆東, 楊健*, 李欣. 閉環(huán)供應鏈企業(yè)合作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與再利用的影響[J]. 供應鏈管理, 2021, 2 (01): 54-67.
[2]杜志平, 付帥帥, 穆東, 王丹丹. 基于4PL的跨境電商物流聯(lián)盟多方行為博弈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 2020, 28 (08): 104-113.
[3]楊楠, 穆東, 鄭凱. 城市建筑垃圾臨時性消納場所動態(tài)布局[J]. 物流技術, 2020, 39 (07): 83-87+107.
[4]穆東, 李雨婷. 公鐵聯(lián)運共享掛車池的牽引車調度研究[J]. 供應鏈管理, 2020, 1 (03): 117-128.
[5]穆東, 田麗莎. 路權開放政策下城市不同能源貨車運行效果對比研究[J]. 供應鏈管理, 2020, 1 (02): 105-116.
[6]張莉莉, 穆東, 崔永梅, 劉德紅, 宋光, 楊葉飛, 彭兆祺, 龔玉榮. 中國供應鏈金融指數(shù)編制(下篇):指標體系構建、測算與結果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18 (01): 91-101.
[7]程永偉, 穆東*. 供應鏈柔性測算模型構建及實證[J].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8, 34 (24): 43-47.
[8]程永偉, 穆東. 基于SD動態(tài)博弈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補貼策略優(yōu)化[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18, 28 (12): 29-39.
[9]程永偉, 穆東. 應對碳價格波動的新能源汽車聯(lián)合生產策略[J]. 系統(tǒng)工程學報, 2018, 33 (06): 780-792.
[10]程永偉, 穆東*. 雙積分制下汽車生產商生產決策優(yōu)化[J].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8, 38 (11): 2817-2830.
[11]張莉莉, 穆東, 劉德紅, 宋光, 楊葉飛. 中國供應鏈金融指數(shù)編制(上篇):意義、思路與體系構建[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 17 (04): 96-104.
[12]李欣, 穆東*. 動力電池閉環(huán)供應鏈回收定價與協(xié)調機制研究[J]. 軟科學, 2018, 32 (11): 124-129.
[13]王晨頔, 穆東. 考慮排隊等待時間的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車輛調度優(yōu)化[J].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8, 40 (05): 68-70+51.
[14]穆東, 于偉. 基于VRP模型的H公司產品配送路徑優(yōu)化研究[J]. 企業(yè)改革與管理, 2018, (09): 62-64.
[15]穆東, 徐德生, 張璐. 1985—2015年礦產資源區(qū)域研究進展知識圖譜[J]. 干旱區(qū)地理, 2018, 41 (02): 420-425.
[16]穆東, 孫葉梁. 京東配送頻率及其經濟性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 17 (01): 106-116.
[17]王超, 劉超, 穆東, 高揚. 基于離散布谷鳥算法求解帶時間窗和同時取送貨的車輛路徑問題[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2018, 24 (03): 570-582.
[18]程永偉, 穆東, 馬婷婷. 混合碳政策下供應鏈減排決策優(yōu)化[J]. 系統(tǒng)管理學報, 2017, 26 (05): 947-956.
[19]程永偉, 穆東. 我國試點碳市場運行效率評價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 (04): 96-100.
[20]程永偉, 穆東, 佟雯. 碳交易市場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以廣東省為例[J]. 系統(tǒng)科學與數(shù)學, 2017, 37 (02): 383-392.
[21]王超; 劉超; 穆東; 高揚.基于離散布谷鳥算法求解VRPSPDTW問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2017, 1-23.
[22]徐德生, 穆東, 長青. 共生視角下煤炭資源型區(qū)域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與經濟發(fā)展協(xié)同性研究[J]. 科學管理研究, 2016, 34 (04): 64-67.
[23]程永偉, 穆東. 供應鏈的碳稅模式及最優(yōu)稅率[J]. 系統(tǒng)管理學報, 2016, 25 (04): 752-758+766.
[24]劉沛, 穆東. 港口陸路集疏運系統(tǒng)的演化機理——基于基礎設施投資政策[J]. 軟科學, 2016, 30 (06): 119-123.
[25]張可明, 邱斌, 穆東. 基于改進突變級數(shù)法的農產品物流產業(yè)評估模型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15 (03): 114-119.
[26]穆東, 徐德生. 基于多重共生視角的礦產資源型區(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模式——以內蒙古為例[J]. 社會科學家, 2016, (04): 93-96.
[27]程永偉, 穆東, 崔介何. 京津冀物流一體化水平測算[J]. 當代經濟管理, 2016, 38 (01): 60-63.
[28]程永偉, 穆東. 全產業(yè)鏈下物流業(yè)服務經濟發(fā)展的貢獻[J]. 工業(yè)技術經濟, 2015, 34 (09): 106-114.
[29]程永偉, 穆東. 北京市物流業(yè)融合發(fā)展的低碳效應——基于全產業(yè)鏈的SDA分解技術[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14 (03): 77-83.
[30]穆東*; 王超; 王勝春; 周圣川.基于并行模擬退火算法求解TDVRP問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2015, 21(6): 1.
[31]穆東, 王超, 王勝春, 周圣川. 基于并行模擬退火算法求解時間依賴型車輛路徑問題[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2015, 21 (06): 1626-1636.
[32]劉沛, 穆東, 蘇捷. 區(qū)域港口集疏運系統(tǒng)資源整合的動力學機理[J]. 系統(tǒng)管理學報, 2015, 24 (03): 444-451+462.
[33]劉沛, 穆東, 夏輝. 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區(qū)域運輸多主體利益協(xié)調[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2016, 22 (03): 859-869.
[34]楊志遠, 穆東, 王英來. 二對一型供應鏈的碳減排合作博弈決策模型研究[J]. 科技和產業(yè), 2015, 15 (04): 123-129.
[35]穆東*. 物流資源整合及其低碳化研究現(xiàn)狀[J]. 中國流通經濟, 2015, 29 (01): 17-24.
[36]王超, 穆東. 物料配送和廢舊產品回收的VRPSDP問題的并行模擬退火算法[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2014, 38 (06): 19-26.
[37]王超, 穆東. 基于模擬退火算法求解VRPSPDTW問題[J].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14, 26 (11): 2618-2623.
[38]周凌云, 周晶, 穆東. 基于DEA的區(qū)域物流系統(tǒng)協(xié)同發(fā)展評價[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4, 38 (01): 64-68+73.
[39]王超; 穆東.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UPS航空物流發(fā)展歷程分析.綜合運輸, 2014, (02): 29-34.
[40]梁晨, 穆東, 江政強. 一類車輛路徑問題建模及其時間懲罰系數(shù)研究[J]. 物流技術, 2013, 32 (19): 86-88+115.
[41]周凌云, 周晶, 穆東, 范欽滿. 區(qū)域物流微觀主體聚集演化機理與路徑——基于生態(tài)學視野的研究[J]. 中國流通經濟, 2013, 27 (09): 28-34.
[42]叢明軍, 穆東. 基于增值碳排放系數(shù)的供應鏈碳排放測度[J]. 綜合運輸, 2013, (08): 37-42.
[43]穆東, 吳窯. UPS國際化拓展策略的系統(tǒng)動力學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12 (03): 7-13+30.
[44]姜慶國, 穆東. 基于SD的煤炭企業(yè)煤層氣發(fā)電項目的經濟平衡性[J].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3, 33 (05): 1207-1216.
[45]周凌云, 穆東, 喻小賢. 區(qū)域物流產業(yè)系統(tǒng)耗散結構的形成與演化方向辨別——以長三角地區(qū)為例[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12 (02): 27-33+47.
[46]吳窯, 穆東. 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物流金融協(xié)同運作研究[J]. 物流技術, 2013, 32 (03): 178-181.
[47]姜慶國, 穆東. 到2020年中國實現(xiàn)減排目標的減排成本測算[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12 (01): 72-77.
[48]姜慶國, 穆東, 王立海, 王超. 電煤供應鏈碳排放的經濟測度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11 (04): 45-50.
[49]王超, 穆東*. 基于SD的制造企業(yè)物流運作成本仿真與優(yōu)化[J].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2, 32 (06): 1241-1250.
[50]吳窯, 穆東. 基于動態(tài)平衡記分卡的綠色供應鏈研究[J]. 物流技術, 2012, 31 (05): 95-98+112.
[51]王超, 穆東, 姜慶國. 煤炭產供鏈的碳排放經濟測度模型和治理效益模型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10 (04): 64-70.
[52]杜志平, 胡貴彥, 穆東. 信息不對稱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yè)質量守約博弈分析[J]. 物流技術, 2011, 30 (13): 161-163.
[53]姜南, 穆東. 北京華人物流公司包裝作業(yè)中心成本分析及優(yōu)化建議[J]. 物流技術, 2011, 30 (11): 186-189+213.
[54]周凌云, 穆東. 基于變權的物流通道方案模糊決策模型[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0, 34 (05): 1061-1064.
[55]庫彬, 張可明, 穆東. 石油開采企業(yè)物流向社會物流轉型的條件及過程分析[J]. 物流技術, 2010, 29 (12): 3-5.
[56]孫文哲, 張可明, 穆東. 資源型企業(yè)物流向社會物流轉型的成本研究[J]. 科技與管理, 2010, 12 (03): 9-11.
[57]高穎, 穆東. 物流綜合保險中國物流業(yè)發(fā)展的新護航[J]. 現(xiàn)代商業(yè), 2010, (14): 80+78.
[58]彭敏, 穆東, 王超. 供應鏈中庫存模式的比較分析[J]. 物流技術, 2010, 29 (08): 101-103.
[59]陳紅萍, 杜健邦, 穆東. 基于供需不確定的供應鏈Fuzzy規(guī)劃模型分析[J]. 物流技術, 2010, 29 (Z1): 155-158.
[60]焦雨潔, 穆東. 能源應急物流系統(tǒng)可靠性的分析與度量[J]. 物流技術, 2010, 29 (01): 87-89.
[61]樓頤, 穆東. 基于協(xié)同學的供應鏈伙伴關系評價指標的選擇[J]. 物流技術, 2009, 28 (12): 196-199.
[62]周凌云, 穆東, 李維國. 區(qū)域物流系統(tǒng)協(xié)同發(fā)展的內涵及關聯(lián)度分析[J]. 物流技術, 2009, 28 (07): 12-15+18.
[63]杜健邦, 穆東. 基于復雜性的供應鏈復合評價方法[J]. 統(tǒng)計與決策, 2009, (13): 43-45.
[64]徐黃華, 杜健邦, 穆東. 中國金融危機與農產品價格走勢的協(xié)整研究[J]. 技術經濟, 2009, 28 (06): 75-79.
[65]周凌云, 穆東. 區(qū)域物流系統(tǒng)的協(xié)同演化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8 (02): 26-31.
[66]何國建, 穆東. 供應鏈中耗散結構理論應用探索[J]. 物流技術, 2009, 28 (01): 112-114.
[67]康壇, 穆東. 物流創(chuàng)新系統(tǒng)復雜適應性研究[J]. 物流技術, 2008, (04): 1-4.
[68]周凌云, 穆東. 基于SWOT分析的民營快遞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 物流技術, 2008, (04): 38-40+45.
[69]崔曉迪, 穆東, 王耀球. 基于客戶需求的物流業(yè)務耦合系統(tǒng)的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02): 42-47.
[70]曹明秀, 穆東, 陳煒. 資源型企業(yè)物流與城市物流協(xié)調發(fā)展的對策分析[J]. 物流技術, 2008, (01): 1-4+13.
[71]陳文佳, 穆東. 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配送中心倉儲系統(tǒng)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01): 27-32.
[72]牟政, 穆東. 基于馬氏鏈的供應鏈穩(wěn)定性評價[J]. 物流技術, 2007, (11): 154-157.
[73]崔雯, 穆東. 資源枯竭型區(qū)域產業(yè)轉型及轉型模式的研究[J]. 資源與產業(yè), 2007, (05): 1-5.
[74]曹明秀, 關忠良, 穆東, 卞文良. 資源型城企物流耦合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J]. 物流技術, 2007, (10): 8-11.
[75]曹明秀, 關忠良, 穆東. 資源型企業(yè)物流系統(tǒng)與城市物流系統(tǒng)耦合[J]. 管理現(xiàn)代化, 2007, (04): 18-20.
[76]曹明秀, 關忠良, 穆東. 資源型城企物流耦合系統(tǒng)系統(tǒng)動力學分析[J]. 煤炭經濟研究, 2007, (07): 39-43.
[77]付俐, 穆東. 基于客流和消費水平隨機變化的社區(qū)服務網點規(guī)模及盈利條件分析[J]. 物流技術, 2007, (06): 66-67+73.
[78]付俐, 穆東. 基于復合分布需求模型的庫存管理的研究[J]. 物流技術, 2007, (05): 55-57+71.
[79]李前喜, 岡本真一, 王耀球, 穆東. 東京都市圈物流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 2007, (01): 132-136.
[80]穆東, 杜志平. 礦城耦合系統(tǒng)演化過程的自組織理論分析[J]. 資源與產業(yè), 2007, (01): 4-8.
[81]林佳, 穆東. 供應鏈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集對分析[J]. 物流技術, 2006, (12): 68-70+93.
[82]穆東. 供應鏈系統(tǒng)的復雜性構成分析[J]. 中國流通經濟, 2006, (08): 10-14.
[83]李蕊, 穆東. 礦業(yè)企業(yè)物流向城市物流轉型的可行性分析[J]. 煤炭經濟研究, 2006, (07): 9-12.
[84]杜志平, 穆東. 基于可靠性優(yōu)化的供應鏈軟聯(lián)盟規(guī)模研究[J]. 物流技術, 2006, (07): 156-158.
[85]杜志平,穆東. 基于功能耦合的供應鏈系統(tǒng)研究[J]. 物流技術, 2005, (09): 115-118.
[86]穆東, 杜志平. 資源型區(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評價研究[J]. 中國軟科學, 2005, (05): 106-113.
[87]穆東,杜志平. 系統(tǒng)協(xié)同發(fā)展程度的DEA評價研究[J]. 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 2005, (04): 56-64.
[88]杜志平,穆東. 系統(tǒng)協(xié)同發(fā)展程度的DEA評價研究[J]. 運籌與管理, 2005, (01): 75-81.
[89]穆東,杜志平. 礦區(qū)與礦業(yè)城市協(xié)同發(fā)展適應性對策研究[J]. 中國礦業(yè), 2004, (12): 10-14.
[90]穆東,杜志平. 供應鏈固有可靠性和運作可靠性研究[J]. 物流技術, 2004, (12): 37-39.
[91]穆東. 構建礦城耦合系統(tǒng)協(xié)同發(fā)展體系的研究[J]. 資源·產業(yè), 2003, (06): 76-79.
[92]杜志平, 穆東. 構建礦城耦合系統(tǒng)協(xié)同發(fā)展體系的研究[J]. 中國軟科學, 2003, (09): 21-26.
[93]穆東,杜志平,鞏傳景,申維嘉,李忠順. 煤炭企業(yè)技術進步的評價與對策[J].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1996, (10): 65-71.
[94]穆東,劉中文. 談高校形象的構成、定位和修正[J]. 中國高教研究, 1996, (04): 83-85.
[95]樊玉泉,英文啟,穆東. 煤炭的局部市場及其定價方法[J]. 煤炭經濟研究, 1996, (04): 25-26.
[96]穆東,朱焱. 考慮決策者風險承受能力的多目標動態(tài)投資決策方法[J]. 煤炭經濟研究, 1996, (01): 47-48.
[97]穆東. 階段C—D前沿生產函數(shù)的DEA估計[J]. 系統(tǒng)工程, 1995, (05): 48-51.
[98]穆東. 綜合排序的雙基點法的改進及靈敏度分析[J].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1993, (05): 33-37.
[99]杜志平, 穆東. 控制系統(tǒng)中參數(shù)優(yōu)化的仿真方法[J]. 山東礦業(yè)學院學報, 1991, (03): 241-245.
[100]穆東. 考慮風險度的風險型決策方法的進一步探討[J]. 山東礦業(yè)學院學報, 1988, (03): 80-85.
[101]穆東. 物資管理水平的評價——B、C 類物資的管理[J]. 煤炭經濟研究, 1988, (05): 41-42.
[102]穆東,李冠. DEA在非煤產業(yè)投資效果評價中的應用[J].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1998, (10): 112-115.
[103]穆東,王兆華. 動態(tài)AHP在促銷組合決策中的應用[J]. 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學報, 1998, (03): 41-45.
[104]穆東,王兆華,尹建華. 構建企業(yè)“營銷場”研究[J]. 商業(yè)研究, 1999, (06): 25-27.
[105]穆東,張洪文,王兆華,趙民,黃耀. 煤炭企業(yè)多種經營生產風險因素分析[J]. 山東礦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 (01): 45-48+56.
發(fā)表會議論文:
[1]王超 & 穆東. (2014). 基于并行模擬退火算法求解帶時間窗和同時送取貨的車輛路徑問題. (eds.) 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A12系統(tǒng)科學與系統(tǒng)工程理論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研究 (pp.132-134).
[2]潘博 & 穆東. (2011). 我國電煤供應鏈實施CDM項目的問題研究分析. (eds.)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ISME 2011)(Volume 4) (pp.55-58).
[3]穆東. (1995). 階段C-D前沿生產函數(shù)的DEA估計. (eds.) 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3卷) (pp.620-623).
榮譽獎勵:
1. 2009年,論文《區(qū)域物流系統(tǒng)的協(xié)同演化研究》獲“第八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優(yōu)秀獎。”。
2. 2008年《供應鏈系統(tǒng)的復雜性與評價方法研究》獲北京市精品著作基金。
3. 2008年,課題《資源型城市及企業(yè)物流資源的整合研究》獲中國物流學會課題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4.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學優(yōu)秀主講。
5. 2006年,論文《基于復雜適應性的物流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研究》獲“第六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二等獎。
6. 2006年,項目“現(xiàn)代物流網絡設計與評價方法研究”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7. 2006年,課題《物流網絡復雜性研究》獲中國物流學會課題優(yōu)秀成果獎獲一等獎,研究成果獲得優(yōu)秀獎,2006年11月14日的《科技日報》予以報道。
8. 2001年山東省“十大青年知識分子”。
9. 2001年山東省“三八紅旗手”。
10. 2001年山東省“巾幗建功標兵”。
11. 1995年在山東省“青春立功”活動中獲一等功,山東省共青團授予“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
12. 2000年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高等教育工作委員會、山東省共青團、山東省學生聯(lián)合會授予“山東省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
13. 山東科技大學優(yōu)秀青年教學骨干。
14. 山東科技大學“優(yōu)秀園丁”。
15. 1997年山東科技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
16. 1999年獲山東科技大學“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17. 自1997連續(xù)三屆獲山東科技大學課題理論教學改革獎。
18. 1998-2000年連續(xù)獲教學管理優(yōu)秀獎。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lián)網+”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lián)網+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fā)揮互聯(lián)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yōu)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lián)網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的創(chuàng)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chuàng)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lián)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xiàn)工具的經濟發(fā)展新形態(tài),實現(xiàn)融合創(chuàng)新,為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yè)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fā)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lián)網+”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shù)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shù)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fā)現(xiàn)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fā)現(xiàn)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shù)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