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專著:

已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SCI(E)收錄論文30篇。
發表英文論文:
1. Y. Liu, S. Hou (通訊作者), S. Hong, S. Hur, K. Lee, Y. Wang. High resolution trace element records of an ice core from the eastern Tien Shan, Central Asia, since 1953AD.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11 (in press).
2. Y. Wang, S. Hou (通訊作者), V. Masson-Delmotte, J. Jouzel. A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Antarctic surface snow. Chemical Geology, 2010, 271: 133–141, doi:10.1016/j.chemgeo.2010.01.004.
3. J. Xu, S. Hou (通訊作者), D. Qin, S. Kaspari, P. Mayewski, J. Petit, B. Delmonte, S. Kang, J. Ren, J. Chappellaz, S. Hong. An 108.83 m Ice Core Record 1 of Atmospheric Dust Deposition at Mt. Qomolangma (Everest), Central Himalaya. Quaternary Research, 2010, 73, 33-38, doi:10.1016/j.yqres.2009.09.005.
4. Y. Wang, S. Hou(通訊作者), V. Masson-Delmotte, J. Jouzel. A new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δ18O in Antarctic surface snow.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9, doi:10.1029/2008GL036939.
5. S. Zhang, S. Hou (通訊作者), Y. Wu, D. Qin. Bacterial diversity in Himalayan glacial i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ust. Biogeosciences, 2008, 5, 1741–1750.
6. S. Hou, J. Chappellaz, J. Jouzel, P. C. Chu, V. Masson-Delmotte, D. Qin, D. Raynaud, P. A. Mayewski, V. Y. Lipenkov, S. Kang. Summer temperature trend over the past two millennia using air content in Himalayan ice. Climate of the Past, 2007, 3, 89-95.
7. J. Xu, S. Hou (通訊作者), D. Qin, S. Kang, J. Ren, J. Ming. Dust storm activit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recorded by a shallow ice core from the north slope of Mt. Qomolangma (Everest), Tibet–Himal reg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7, 34, L17504, doi:10.1029/2007GL030853.
8. S. Zhang, S. Hou (通訊作者), X. Ma, D. Qin and T. Chen. Culturable Bacteria in the East Rongbuk Glacier, Mt. Qomolangma (Everest) in response to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Biogeosciences, 2007, 4, 1-9.
9. S. Hou, D. Qin, D. Zhang, S. Kang, Paul A. Mayewski and C. P. Wake, 2003. A 154a high resolution ammonium record from the Rongbuk Glacier, north slope of Mt. Qomolangma (Everest), Tibet-Himal reg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7(5), 721-729.
10. S. Hou, D. Qin, P. A. Mayewski, Q. Yang, J. Ren, Z. Li and C. Xiao, 1999. Clima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δ18O in precipitation and ice core: A case study at the head of the Urumqi River, Tien Shan, China. Journal of Glaciology, 45(151), 517-523.
中文:
1 南極冰蓋10m深度處粒雪溫度空間分布 王葉堂; 侯書貴 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0-11-15
2 極地冰芯研究的新焦點:NEEM與Dome A 任賈文; 效存德; 侯書貴; 李院生; 孫波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期刊】科學通報 2009-02-23
3 珠穆朗瑪峰東絨布冰芯1800AD以來的火山活動記錄 徐建中; S. Kaspari; 侯書貴; 康世昌; 秦大河; 任賈文; P. Mayewski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Climate Change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ine;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期刊】科學通報 2009-02-23
4 珠穆朗瑪峰東絨布冰芯微粒來源示蹤 徐建中; 侯書貴; 陳福坤; 任賈文; 秦大河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期刊】科學通報 2009-06-30
5 不同類型冰川雪中可培養細菌多樣性變化及其與環境因子關系研究 馬曉軍; 劉煒; 侯書貴; 陳拓; 秦大河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冰川凍土 2009-06-15
6 新疆哈密八大石森林上限樹輪記錄的溫度變化信息 徐國保; 劉曉宏; 陳拓; 安文玲; 侯書貴; 李忠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山地學報 2009-07-15
7 云南麗江樹輪δ~(18)O記錄的大氣環流變化信息 安文玲; 劉曉宏; 陳拓; 徐國保; 侯書貴; 孫維貞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地理學報 2009-09-15
8 玉龍雪山冰川雪坑中細菌多樣性群落結構及其與氣候環境的關系 馬曉軍; 劉煒; 侯書貴; 陳拓; 秦大河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2-15
9 青藏高原南部冰芯記錄與大氣環流的關系 康世昌; 秦大河; 任賈文; P.A.Mayewski; 侯書貴; 張東啟; 張擁軍; S.Kaspari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Climate Chan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aine; 中國氣象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limate Chan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aine; Orono ME04469 USA 【期刊】第四紀研究 2006-03-30
10 冰芯記錄的過去1000a青藏高原溫度變化 姚檀棟; 秦大河; 徐柏青; 楊梅學; 段克勤; 王寧練; 王有清;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期刊】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06-05-30
11 東天山廟兒溝平頂冰川鉆孔溫度分布特征 劉亞平; 侯書貴; 任賈文; 王葉堂; 耿志新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期刊】冰川凍土 2006-10-30
12 南極Dome A地區的近期積累率 侯書貴; 李院生; 效存德; 任賈文 中國科學院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蘭州 【期刊】科學通報 2007-01-30
13 喜馬拉雅山雪冰主要離子的時空變化特征及來源分析 耿志新; 侯書貴; 張東啟; 康世昌; 劉亞平; 王葉堂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期刊】冰川凍土 2007-04-15
14 青藏高原冰川雪冰微生物研究進展 張淑紅; 侯書貴; 秦大河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蘭州 【期刊】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07-08-25
15 青藏高原冰川雪細菌與氣候環境的關系 張淑紅; 侯書貴; 秦翔; 王葉堂; 杜文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期刊】環境科學研究 2007-09-30
16 1844 AD以來珠穆朗瑪峰地區大氣環境變化高分辨率冰芯記錄 耿志新; 侯書貴; 張東啟; 康世昌; 孫希梅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 甘肅蘭州; 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 山東淄博; 甘肅蘭州;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期刊】冰川凍土 2007-10-15
17 南極冰蓋最高點滿足鉆取最古老冰芯的必要條件:Dome A最新實測結果 效存德; 李院生; 侯書貴; Ian Allison; 卞林根; 任賈文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Australian Government Antarctic Division and Antarctic Climate and Ecosystems CRC;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Tasmania 7001; Australia 【期刊】科學通報 2007-10-30
18 2000-2005年青藏高原積雪時空變化分析 王葉堂; 何勇;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期刊】冰川凍土 2007-12-15
19 極地雪冰樣品超痕量重金屬分析實驗器具的酸洗方法 劉亞平; 侯書貴; 李月芳; 李真; 王葉堂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冰川凍土 2008-12-15
20 近40年來天山東段冰川變化及其對氣候的響應 王葉堂; 侯書貴; 魯安新; 劉亞平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干旱區地理 2008-11-15
21 不同類型冰川雪坑中真核微生物多樣性變化與環境因子關系研究 馬曉軍; 劉煒; 侯書貴; 陳拓; 秦大河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自然科學進展 2008-03-15
22 青藏高原冬春季積雪對亞洲夏季風降水影響的研究 王葉堂; 何勇;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期刊】冰川凍土 2008-06-15
23 南極Dome A地區109.91m冰芯氣泡封閉深度及穩定同位素記錄的初步結果 侯書貴; 李院生; 效存德; 龐洪喜; 徐建中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8-11-15
24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徑流水文化學空間差異及其控制因素 李翠林; 侯書貴; 秦大河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北京; 甘肅蘭州 【期刊】冰川凍土 2003-02-28
25 1954年以來珠穆朗瑪峰地區兩支冰芯記錄的對比分析 侯書貴; 張東啟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期刊】冰川凍土 2003-06-30
26 珠穆朗瑪峰東絨布80.36m冰芯δ~(18)O記錄的氣候意義 張東啟; 秦大河; 侯書貴; 任賈文; P.Mayewski; 康世昌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Institute for Quaternary and Climat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ine; Orono; ME04469;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Institute for Quaternary and Climate Studies 【期刊】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3-03-20
27 喜馬拉雅山中段冰川變化及氣候暖干化特征 任賈文; 秦大河; 康世昌; 侯書貴; 蒲建辰; 井哲帆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蘭州 【期刊】科學通報 2003-12-15
28 東絨布冰芯凈積累量與印度夏季風降水的關系 張東啟; 秦大河; 侯書貴; 康世昌; 任賈文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Institute for Quaternaryand Climat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ine; Orono Maine 【期刊】冰川凍土 2004-04-30
29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pH和電導率記錄的現代環境過程 侯書貴; 秦大河; 任賈文; 盛文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 【期刊】冰川凍土 1999-09-30
30 積雪淋溶作用對冰川雪層內主要陰、陽離子記錄的影響 侯書貴; 秦大河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期刊】地理科學 1999-12-30
31 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冰芯δ~(18)O記錄氣候意義的再探討 侯書貴; 秦大河; 任賈文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期刊】地球化學 1999-10-26
32 珠穆朗瑪峰地區冰川凈積累量變化的冰芯記錄及其氣候意義 侯書貴; 秦大河; C.P.Wake; P.A.Mayewski; 任賈文; 楊欽釗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ClimateChangeResearchCenter; InstitutefortheStudyofEarth; OceansandSpace(EOS); UniversityofNewHampshire; NH03824 【期刊】科學通報 1999-11-08
33 雪冰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在第四紀研究中的潛在應用 李翠林;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北京 【期刊】極地研究 2002-09-30
34 東南極內陸地區和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表層雪內NO_3~-沉積后過程差異 侯書貴; 秦大河; 任賈文; 效存德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期刊】極地研究 1999-06-30
35 烏魯木齊河源冬季積雪淋溶作用的實驗結果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期刊】冰川凍土 2000-12-30
36 烏魯木齊河源區大氣降水的化學特征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期刊】冰川凍土 2001-03-30
37 沉積后過程對冰川滲浸帶雪坑化學剖面的影響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期刊】冰川凍土 2001-06-30
38 冰芯與氣候環境研究新進展——關于國際“冰芯與氣候”會議 姚檀棟; 王寧練; 任賈文;侯書貴; 效存德; 葉玉江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部基礎司 【期刊】中國基礎科學 2001-10-15
39 烏魯木齊河源區水體和大氣氣溶膠化學成分研究 孫俊英; 秦大河; 任賈文; 李忠勤;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 【期刊】冰川凍土 2002-05-30
40 國際冰芯與氣候環境研究新進展——關于國際“冰芯與氣候”會議 姚檀棟; 王寧練; 任賈文; 侯書貴; 效存德; 葉玉江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技術部基礎司 甘肅蘭州; 甘肅蘭州 【期刊】冰川凍土 2003-01-30
41 青藏高原冰芯積累量的近期變化 侯書貴; 秦大河; 姚檀棟; 張東啟; 陳拓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 【期刊】科學通報 2002-10-30
42 珠穆朗瑪峰地區的新降雪和雪坑樣品的化學特征研究 張東啟; 秦大河; 侯書貴; 任賈文; 康世昌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地球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 【期刊】蘭州大學學報 2002-09-10
43 唐古拉山冬克瑪底冰川雪層中淋溶作用的初步研究 侯書貴; 秦大河; 皇翠蘭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期刊】冰川凍土 1996-09-30
44 北極巴羅Elson?湖過去450年氣候與環境變化記錄 張青松; 李元芳; 楊惟理; 王國; 李栓科;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國家計劃委員會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 【期刊】第四紀研究 1996-08-25
45 離子淋溶作用對冰川化學記錄形成的影響 皇翠蘭; 李忠勤; 侯書貴; 蒲健辰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 【期刊】科學通報 1996-12-08
46 青藏高原冰川雪層中淋溶作用的初步研究 侯書貴; 秦大河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期刊】冰川凍土 1996-12-30
47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冬克瑪底河流域水文過程特征分析 張寅生; 姚檀棟; 蒲健辰; 效存德; 康世昌; 侯書貴; 太田岳史; 矢吹裕伯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 日本巖手大學農學部; 日本名古屋大學大氣-水圈科學研究所 【期刊】冰川凍土 1997-09-30
48 阿拉斯加北坡巴羅地區(BARROW)水體的pH值和電導率分析 侯書貴; 秦大河; 張青松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委地理研究所 【期刊】地理科學 1997-01-30
49 北極阿拉斯加巴羅地區夏季降水化學特征 侯書貴; 秦大河; 張青松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期刊】極地研究 1997-06-30
50 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冰芯δ~(18)O記錄的現代環境過程分析 侯書貴; 秦大河; 李忠勤; 皇翠蘭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期刊】地球化學 1998-04-26
51 DX-100型離子色譜儀用于冰雪樣品中陰、陽離子的測定 皇翠蘭; 蒲健辰; 李忠勤;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實驗室 蘭州 【期刊】環境化學 1998-04-15
52 樹輪氫、氧同位素研究進展 陳拓; 秦大河; 康興成; 任賈文; 侯書貴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冰心與寒區環境開放實驗室 【期刊】地球科學進展 199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