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張沅——奶牛育種專家,男,1943年1月出生,北京人,博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動物遺傳育種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我國動物遺傳育種學和養牛學學科帶頭人之一。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5年畢業于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本科生。
1968年畢業于北京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專業研究生。
1968年至197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研實員。
1970年至1978年河南洛陽生化制藥廠助工。
1978年至1980年北京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0年赴聯邦德國霍恩海姆大學動物遺傳育種研究所留學,獲博士學位。
1984年12月回國任教。
社會兼職:
1、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
2、養牛學分會理事長。
3、動物數量遺傳學分會副理事長。
4、畜禽遺傳標記分會副理事長。
5、北京動物學會副理事長。
6、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
7、育種委員會主任。
8、畜牧獸醫學報副主編。
9、中國畜牧雜志副主編。
10、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
11、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員。
12、北京市政協常委。
13、全國政協委員。
14、國家國土資源部特邀監察專員。
15、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
16、全國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
17、牛品種審定委員會主任。
18、Asian-Austral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編委。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本科生專業基礎課《動物育種學》、《生物統計學》、《動物育種學各論》、《動物生化遺傳學導論》。
碩士生學位課《動物育種原理和方法》。
培養學生情況:
博士研究生:46名。
碩士研究生:52名。
指導博士后:4名。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動物分子數量遺傳學與家畜育種學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2000年至2005年農業動物雜種優勢分子遺傳機理研究(973項目) 主持人。
2、2002年至2004年反芻家畜MHC抗原分子遺傳學基礎研究(自然基金) 主持人。
3、2002年至2005年奶牛選育與快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重大專項) 主持人。
4、2004年至2007年奶牛遺傳改良關鍵技術引進與良種牛群的擴繁(948計劃) 首席專家。
主要研究工作:
1、動物數量遺傳學理論與方法。
2、家畜育種方法與育種規劃(奶牛和豬為重點)。
3、動物生化遺傳學在育種中的應用(血液蛋白、MHC多態性及應用)。
4、動物生物技術(胚胎生物技術及分子生物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
5、家畜分子數量遺傳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分子遺傳標記輔助選擇)。
發明專利:
1、篩查荷斯坦奶牛脊椎畸形綜合征攜帶者的試劑盒 張沅; 孫東曉; 初芹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07-07-25
2、中國荷斯坦奶牛的親子鑒定方法及其專用引物與試劑盒 張沅; 孫東曉; 田菲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07-08-29
3、篩查荷斯坦奶牛BLAD攜帶者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與試劑盒 張沅; 孫東曉; 孫藝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07-09-26
4、從哺乳動物凝固血中提取基因組DNA的方法 張沅; 劉銳; 孫東曉; 張毅; 張劍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08-04-02
5、一種檢測中國荷斯坦牛產奶性狀的方法及試劑盒 張沅; 孫東曉; 賈晉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08-04-30
6、一種檢測中國荷斯坦牛乳蛋白率性狀的方法及試劑盒 張沅; 孫東曉; 馬妍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08-04-30
7、篩查牛瓜氨酸血癥攜帶者的試劑盒 張沅; 孫東曉; 楊鳴洲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08-09-17
8、篩查牛尿苷酸核酶缺失癥攜帶者的試劑盒 張沅; 孫東曉; 張松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08-09-24
9、牛微衛星標記組合及其應用 張毅; 張沅; 孫東曉; 王雅春; 俞英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10-05-12
10、輔助鑒定具有不同體重性狀雞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 張沅; 唐韶青; 孫東曉; 歐江濤; 張毅; 徐桂云; 俞英; 王雅春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10-08-25
11、輔助鑒別具有不同產奶性狀的奶牛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 張沅; 何陽花; 俞英;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大學 2010-12-22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1、《Animal Production Multilingual Illustrated Dictionary》多人合編 1986年 德國GTZ出版公司。
2、《畜禽育種中的線性模型》參編 1993年 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3、《高產奶牛的培育和飼養》參編 1993年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4、《家畜育種規劃》主編 2001年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5、《動物育種原理和方法》主編 1989年北京農業大學。
6、《畜牧概論》參編 1995年 農業出版社。
7、《動物育種學各論》主編 1996年 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8、《家畜育種學》主編 2001年 中國農業出版社。
發表論文:
1 牛蜘蛛腿綜合征:一種骨骼系統畸形遺傳疾病 焦士會; 王雅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畜禽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 【期刊】遺傳 2010-11-23 10:13
2 奶牛親子鑒定應用的標記和方法研究進展 周磊; 劉林; 初芹; 劉劍鋒; 王雅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奶牛中心;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期刊】中國奶牛 2011-01-20
3 應用微衛星DNA標記分析荷斯坦母牛系譜可靠性及影響因素 初芹; 張毅; 孫東曉; 俞英; 王雅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11-02-15
4 利用微衛星和SNP標記信息進行奶牛親子鑒定的模擬研究 周磊; 初芹; 劉林; 劉劍鋒; 王雅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北京奶牛中心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11-02-15
5 豬聯合育種策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豬業 2010-11-20
6 中國荷斯坦牛SCC變化規律及其與產奶性狀之間的關系 馬裴裴; 俞英; 張沅; 張勤;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畜牧獸醫學報 2010-12-15
7 雜交繁育在奶牛生產中的應用與探討 王婷; 初芹; 劉林; 王雅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2010-02-10
8 中國荷斯坦牛CVM的基因檢測及其與產奶性狀的關聯分析 初芹; 張毅; 孫東曉; 俞英; 王雅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期刊】遺傳 2010-07-15
9 羊毛供求趨勢及我國毛用羊產業發展的思考 張艷花; 田可川; 張廷虎; 瑪爾孜亞; 徐新民; 張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2010-08-25
10 我國荷斯坦種公牛CVM遺傳缺陷基因的分子檢測 范學華; 張毅; 公維嘉; 謝巖; 孫東曉; 王雅春; 俞英;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農業部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重點實驗室; 中國奶業協會奶牛數據中心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2010-10-10
11 中國地方豬種血液蛋白遺傳多樣性的研究 肖煒; 張沅; 孫東曉; 王志剛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全國畜牧獸醫總站畜禽牧草種質資源利用與保存中心 【期刊】畜牧市場 2010-03-05
12 中國荷斯坦牛不同群體間遺傳聯系性研究 陳軍; 孫東曉; 王雅春; 張毅;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農業部畜禽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9-01-15
13 應用微衛星DNA標記鑒別沼澤型水牛與河流型水牛的雜交個體 張毅; 孫東曉; 俞英;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9-04-15
14 張沅:“后三聚氰胺時代”的奶業發展策略 張沅 全國政協; 中國農業大學 【期刊】前進論壇 2009-04-15
15 優質細毛羊現行育種方案優化研究 柳楠; 李美玉; 曹榮峰; 田可川; 張沅 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新疆畜牧科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青島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6-15
16 中國荷斯坦牛OPN基因對產奶性狀的遺傳效應分析 秦春華; 宋玲; 張毅; 孫東曉; 張沅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奶牛 2009-06-20
17 兩種細度測量儀對羊毛纖維直徑測定的對比分析 田可川; 黃錫霞; 譚學周; 張廷虎; 李英; 吉園園; 吳偉偉;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新疆畜牧科學院畜牧科學研究所; 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期刊】中國畜牧獸醫 2009-06-20
18 荷斯坦牛GHR基因多態與產奶性狀關聯分析 馬妍; 賈晉; 張毅; 孫東曉;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農業部畜禽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公安局物證鑒定中心;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9-08-15
19 牛常見遺傳病的遺傳基礎和檢測方法 孫東曉; 初芹; 李艷華; 張沅; 張勝利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奶牛中心 【期刊】中國奶牛 2009-12-20
20 中國奶牛遺傳改良與技術發展 張勝利; 張沅; 石萬海; 韓廣文 北京奶牛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學院 【期刊】中國奶牛 2009-09-20
21 大白豬繁殖和生產性狀母體遺傳效應估計 鄭友民; 張沅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1999-09-23
22 中國荷斯坦奶牛MOET育種體系的建立與實施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 【期刊】中國奶牛 1999-07-10
23 大白豬生產和繁殖性狀遺傳趨勢的分析 鄭友民; 王立賢; 張沅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1999-06-20
24 中國荷斯坦牛乳蛋白分子遺傳多態性和產奶性狀相關性的研究 趙春江;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遺傳育種系;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黃牛雜志 1999-02-28
25 優質細毛羊育種目標性狀選擇研究 柳楠; 張沅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分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草食家畜 1999-06-25
26 哈薩克綿羊MHC-DRB基因位點的多態性分析 孫東曉;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草食家畜 1999-06-25
27 用隨機回歸模型估計SD-Ⅱ系豬體重的遺傳和表型協方差函數 劉文忠; 周忠孝; 張沅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太谷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2-03-23
28 奶牛微衛星基因座與產奶性能關系的研究 單雪松;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遺傳學報 2002-05-10
29 談談我國奶牛業發展的技術措施 秦志銳; 張沅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中國奶牛 2002-03-10
30 反芻家畜主組織相容復合物的研究進展 孫東曉;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2002-09-19
31 利用分子標記信息和QTL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個體遺傳評定的效果 王勇強; 張沅; 張勤; 張勝利 鄭州牧專畜牧工程系;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市奶牛中心 【期刊】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9-02-15
32 畜禽遺傳評定的微機實現方法研究 田可川; 張沅; 史梅英; 胡向榮; 郭志勤 新疆畜牧科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西北農業學報 1999-12-12
33 用MTDFREML方法估計大白豬遺傳參數 鄭友民; 王立賢; 張沅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養豬 1999-02-28
34 應用動物模型REML方法估計豬遺傳參數的研究 張偉峰; 張沅 邯鄲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中國農業大學 【期刊】養豬 1999-08-30
35 北京地區荷斯坦牛乳蛋白遺傳標記應用研究 祝梅香; 張沅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實驗動物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00-10-30
36 孫女設計中標記密度對QTL定位精確性的影響 王青; 張勤;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遺傳學報 2000-07-10
37 中國荷斯坦牛優化繁育體系研究 張斌; 張勤; 張沅; 徐慧如 中國瑞典北京奶業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市奶牛中心 【期刊】中國奶牛 2000-09-10
38 家豬13/17羅伯遜易位染色體遺傳規律的研究 孫金海; 李慕; 張沅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畜牧水產系;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2000-01-19
39 家畜數量性狀基因定位研究進展 王勇強; 張沅; 張勤 鄭州牧專畜牧系;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2000-01-19
40 北京地區荷斯坦牛乳蛋白多態性與產奶性能的相關分析 祝梅香;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2000-03-19
41 小反芻動物基因定位及其應用的回顧與展望 劉文忠; 張沅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國外畜牧科技 2000-08-20
42 天津長白豬育種目標的研究——性狀經濟權重的計算 李千軍; 張沅 天津市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系 【期刊】甘肅畜牧獸醫 2000-05-15
43 新疆褐牛weaver位點部分序列的克隆測序及分析 單雪松;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0-09-30
44 估計豬早期生長性狀和繁殖性狀的動物模型比較 常英新; 張沅; 張勤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1-07-10
45 標記與QTL不完全連鎖下標記輔助選擇的相對效率 劉會英; 張勤;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科學通報 2001-08-15
46 不同額外隨機效應對估計協方差函數的影響 劉文忠; 張沅; 周忠孝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遺傳 2001-07-28
47 中國奶牛育種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張勤; 張沅; 秦志銳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農牧產品開發 2001-06-25
48 奶牛乳鐵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PCR-SSCP分析 李國華;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1-06-15
49 蒙古牛MHC-DRB_3和DQB基因的PCR-RFLP多態性分析 孫東曉;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1-12-15
50 西南地區地方品種豬血液蛋白遺傳多樣性的研究 李謹; 張沅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遺傳育種系 【期刊】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6-15
51 雞的寡核苷酸探針DNA指紋研究 單雪松; 張沅 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2-06-30
52 奶牛weaver綜合癥研究進展 單雪松; 張沅 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2-12-30
53 后裔測定青年公牛的標記輔助BLUP選擇 張豪; 張沅; 張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畜禽遺傳育種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畜禽遺傳育種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畜禽遺傳育種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科學通報 2002-10-30
54 豬雜交繁育體系最優化研究 王楚端;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1996-06-15
55 北京迪卡豬育種目標的研究──簡化綜合育種值 王楚端;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1996-10-15
56 豬惡性高溫綜合征(MHS)基因群體檢測及部分片段DNA序列研究 李來記;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獸醫學報 1996-11-30
57 MOET核心群內個體遺傳評定精確性的模擬分析 張勤;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1997-03-23
58 超數排卵對荷斯坦牛產奶量的影響 張勤; 張沅; 陳靜波; 許宗良; 龍福增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新疆畜牧科學院; 北京奶牛中心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1997-03-19
59 禽類生長激素基因研究進展 章巖; 李寧;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1997-03-19
60 分子標記與遺傳標記輔助選擇 王勇強; 張沅; 張勤; 張勝利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草食家畜 1997-12-25
61 女兒設計和孫女設計連鎖分析效率的比較研究 宋九洲; 張沅; 張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1998-07-23
62 畜禽遺傳育種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對我國農業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的建議 吳常信;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1998-05-19
63 ML法和REML法方差組分估計效率的Monte Carlo模擬研究 王勇強; 張沅; 張勤; 張勝利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市奶牛中心 【期刊】黃牛雜志 1998-06-30
64 牛雙肌性狀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 張偉峰; 張沅; 王勇強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草食家畜 1998-05-15
65 荷斯坦青年母牛用前列腺素PGF_(2α)兩次同期處理后發情和移植凍胚受胎效果觀察 陳靜波; 宣柏華; 羅應榮; 張沅 新疆畜牧科學院畜牧所; 北京奶牛中心; 中國農科院畜牧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草食家畜 1998-11-15
66 畜禽遺傳參數估計的DF-REML法 劉劍鋒; 張沅; 張勤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草與畜雜志 1998-12-01
67 細毛羊育種信息系統應用研究 田可川; 張沅; 史梅英; 胡向榮; 郭志勤 新疆畜牧科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西北農業學報 1998-03-12
68 雞生長激素基因5′端部分調控區的克隆分析 章巖; 李寧;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遺傳學報 1998-10-10
69 中國荷斯坦牛CD4的多態性與SCS和產奶性狀的關聯分析 何陽花; 初芹; 俞英; 張沅【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70 中國荷斯坦牛3號染色體上影響重要經濟性狀QTLs初步定位 初芹;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王雅春;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71 IGF2R基因多態性與北京油雞生長和繁殖性狀的關聯分析 唐韶青; 孫東曉; 歐江濤; 俞英; 張毅; 王雅春;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72 中國荷斯坦牛育種目標的經濟評估研究 陳軍;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俞英;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73 奶牛BTA3上新微衛星標記開發及群體遺傳學分析 褚瑰燕; 孫東曉; 張沅; 初芹; 張毅; 劉劍鋒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74 中國荷斯坦牛體型性狀遺傳參數估計 關龍; 王雅春;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75 荷斯坦牛STAT5b多態性與SCS和產奶性狀的關聯分析 何陽花; 初芹; 俞英;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76 中國荷斯坦牛GHR多態性檢測技術建立及與產奶性狀關聯分析 馬妍; 賈晉; 張沅; 張毅; 孫東曉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77 利用微衛星標記定位奶牛3號染色體經濟性狀QTLs 秦春華; 張毅; 孫東曉;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78 中國荷斯坦牛DGAT1多態性檢測技術建立及與產奶性狀關聯分析 賈晉; 馬妍;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王雅春;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79 影響奶牛著色性狀兩重要QTL的互作關系分析 劉林; B.Harris; 王雅春;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0 中國荷斯坦牛微衛星親子鑒定體系的建立 田菲; 孫東曉;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1 中國荷斯坦牛DUMPS的PCR-RFLP檢測 張松;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王雅春;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2 運用不同模型估計中國荷斯坦牛產犢難易性遺傳參數 高宏鼎; 侯婭麗;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俞英;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3 丹麥荷斯坦牛繁殖性狀NINS遺傳分析模型的準確性研究 侯婭麗; 蘇國生;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4 利用結合生產性狀的多性狀模型改善奶牛繁殖性狀的遺傳評估 孫傳禹; 蘇國生; 張沅【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5 體細胞評分(SCS)的變異規律分析 郭剛;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俞英;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6 中國荷斯坦牛瓜氨酸血癥的分子檢測方法建立 楊鳴洲;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王雅春;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7 北京地區中國荷斯坦牛CVM檢測分析及對生產性能影響 初芹;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王雅春; 張沅 【會議】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8 用MTP方法預測中國荷斯坦牛305天產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的研究 付言峰; 王雅春; 張勤;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公維嘉;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89 丹麥荷斯坦牛繁殖性狀ICF和DO遺傳分析模型準確性研究 侯婭麗; 蘇國生;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0 基于多標記信息最小二乘回歸QTL定位方法的模擬研究 劉林; B. Harris; 王雅春;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1 丹麥荷斯坦奶牛兩個繁殖性狀的遺傳評估模型比較研究 孫傳禹; 蘇國生;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2 基于整合信息學策略研究雞生長與繁殖性狀候選基因的遺傳效應 歐江濤; 唐韶青; 李耕;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王雅春;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3 中國荷斯坦牛3號染色體16個微衛星標記群體遺傳學分析 秦春華; 宋玲; 謝巖; 初芹; 孫東曉;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4 結合MOET技術的奶牛標記輔助選擇方案研究 羅維真;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俞英;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5 奶牛BTA3上新微衛星標記開發及連鎖分析 褚瑰燕; 秦春華; 初芹; 劉劍鋒; 孫東曉;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6 中國荷斯坦牛體細胞評分(SCS)性狀的遺傳分析 郭剛;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俞英; 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7 中國荷斯坦牛基因組選擇方案的經濟評估 陳軍;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俞英; 張沅【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8 中國荷斯坦牛隨機回歸測定日模型的篩選 陳留紅; 王雅春; 孫東曉; 俞英; 張毅; 張沅【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99 中國荷斯坦牛產犢難易性遺傳參數估計 高宏鼎; 侯婭麗; 王雅春; 孫東曉; 張毅; 俞英;張沅 【會議】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9-10-10
100 21世紀推動人類和動物基因組項目發展的新技術——以DNA芯片為基礎的SNPs標記 曹紅鶴; 吳常信; 張沅 【會議】畜牧獸醫事業的發展和人類健康——21世紀畜牧獸醫生產和科學技術論壇會文集 1999-09-01
101 標記與QTL不完全連鎖下兩階段標記輔助選擇的相對效率 張勤; 劉會英; 張沅 【會議】第四屆中國畜牧獸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1-06-01
102 烏珠穆沁山羊和哈薩克山羊MHC—DRB3基因的多態性及其序列分析 孫東曉; 張沅; 李寧 【會議】第四屆中國畜牧獸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1-06-01
103 貝葉斯方差組分估計中Gibbs鏈的收斂診斷 劉文忠; 張沅 【會議】中國青年農業科學學術年報 2002-06-01
104 雜種雞特異表達和增強表達基因及其與雜種優勢關系的初步研究 孫東曉; 王棟; 張沅; 徐桂云; 俞英; 李俊英 【會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3-09-01
105 8周齡中外雞種心肌、肝臟組織差異表達基因的初步分析 俞英; 張沅; 孫東曉; 徐桂云; 王棟; 李俊英 【會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3-09-01
106 國家“十五”奶業重大科技專項進展 張沅 【會議】全國養牛科學研討會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5-10-01
107 家養水牛30個微衛星標記的多重PCR體系建立 張毅; 孫東曉; 俞英; 張沅 【會議】第十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 2006-10-01
108 浙江溫嶺高峰牛MHC-DRB_3基因序列分析 王昆; 孫東曉; 張沅 【會議】第十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 2006-10-01
109 德系西門塔爾牛(Fleckvieh)導入中國的高效育種方案可行性研究 歐曼; 張沅 【會議】第三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論文集 2008-07-01
110 蛋雞及其正反雜交組合卵巢組織的基因差異顯示研究 康文霞; 張兆遠; 王慧; 張沅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山東泰安; 山東泰安 【期刊】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 2006-04-24
111 新吉細毛羊品種選育方案育種效果分析 柳楠; 石國慶; 沈涓; 張沅 山東萊陽農學院; 新疆農墾科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 山東萊陽; 新疆石河子 【期刊】草食家畜 2006-06-25
112 利用Bayesian-MCMC方法進行畜禽復雜離散性狀QTL定位 劉劍鋒; 張沅; 張勤; 王立賢; 張紀剛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期刊】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 2006-06-20
113 不同動物部分組織基因組甲基化程度的差異分析 唐韶青; 張沅; 徐青; 孫東曉; 俞英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6-08-30
114 豬干擾素基因研究進展及其在抗病育種中的應用展望 劉劍鋒; 王立賢; 張沅; 蘇振環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北京 【期刊】北方牧業 2007-03-15
115 荷斯坦奶牛STAT5A基因的SNPs檢測及其與產奶性狀的關聯分析 何峰; 孫東曉; 俞英; 王雅春; 張沅 農業部畜禽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畜禽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7-04-30
116 奶牛繁殖性狀的育種值估計 李鐘淑; 楊薇; 吳昊; 方南洙; 張沅 延邊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 延吉 【期刊】中國奶牛 2007-09-15
117 奶牛繁殖性狀的育種值估計 李鐘淑; 楊薇; 方南洙; 張沅 延邊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 吉林龍井; 吉林龍井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07-09-20
118 中國荷斯坦牛白細胞粘附缺陷病遺傳分析 孫藝; 孫東曉;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系;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系;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系 北京 【期刊】中國奶牛 2007-11-15
119 家養水牛30個微衛星標記的多重PCR體系建立及其多態性檢測 張毅; 孫東曉; 俞英;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遺傳 2008-01-15
120 結合MOET技術的奶牛標記輔助選擇方案比較 羅維真; 王雅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 2008-11-15
121 中國荷斯坦牛DGAT1基因與產奶性狀關聯分析 賈晉; 馬妍; 孫東曉; 張毅;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8-12-15
122 部分中國黃牛BoLA-DRB_3基因序列分析 王昆; 張沅; 孫東曉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石家莊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8-07-15
123 拷貝數變異與疾病的關系及其在動物抗病育種中的應用前景 何陽花; 俞英;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遺傳 2008-11-15
124 奶牛weaver基因連鎖微衛星位點多態性分析 單雪松; 張沅 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3-04-30
125 中國西門塔爾牛線性體型評分、功能分及整體評分轉換方法的研究 李俊雅; 許尚忠;張沅; 陳幼春; 任紅艷; 范大有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貴州省都勻市黔南民族農業中專 北京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3-05-23
126 56個中國地方豬種微衛星基因座的遺傳多樣性 張桂香; 王志剛; 孫飛舟; 陳偉生; 楊國義; 郭式健; 李擁軍; 趙小麗; 張沅; 孫軍; 樊斌; 楊述林; 李奎 全國畜牧獸醫總站畜禽牧草種質資源保存利用中心; 農業部全國畜牧獸醫總站; 山西省家畜冷凍精液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 北京 【期刊】遺傳學報 2003-03-10
127 蒙古綿羊和哈薩克綿羊MHC-DRB_3基因外顯子2的多態性 孫東曉;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遺傳學報 2003-08-10
128 畜禽遺傳評定方法的研究進展 俞英;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遺傳 2003-09-28
129 BoLA-DQB基因上游調控區多態性研究 王昆; 孫東曉; 徐如海; 王志剛;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農業部全國畜牧獸醫總站畜禽牧草種質資源保存利用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北京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5-06-25
130 H-FABP基因型對中畜黑豬I系生長性能的影響 劉劍鋒; 王立賢; 張貴香; 趙克斌; 張沅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5-06-25
131 奶牛生產性能測定發展歷程 高紅彬; 張沅; 張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中國奶牛 2005-05-10
132 利用Bayesian-MC MC方法進行畜禽遠交群多家系離散性狀QTL連鎖檢測 劉劍鋒; 王立賢; 張沅; 張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5-08-25
133 云貴川三省地方豬種3個血液蛋白位點多態性的研究 李謹; 張沅; 陳創夫; 楊公社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新疆石河子; 陜西楊陵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5-04-30
134 一種檢測雞基因組甲基化的新方法:F-MSAP 徐青; 孫東曉;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科學通報 2005-09-15
135 利用中國荷斯坦牛定位BTA6上影響產奶性狀的QTLs 陳慧勇; 張勤; 張沅; 王春考; 舒娟; 梅瑰; 陰層層; 胡芳; 徐晶晶; 公維嘉; 李何君; 邱小田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農業部畜禽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農業部畜禽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期刊】科學通報 2005-08-15
136 豬干擾素基因研究進展及其在抗病育種中的應用展望 劉劍鋒; 王立賢; 張沅; 蘇振環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國畜牧獸醫 2003-10-20
137 應用現代生物技術的奶牛育種方案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03-06-15
138 雞γ-干擾素cDNA的克隆和在大腸桿菌中的溫度誘導型表達 高山; 楊國慶; 郭英; 陳永福; 張沅; 張勤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3-08-15
139 豬脂肪組織表達序列標簽(ESTs)的研究 李國華; 劉兆良; 許紅韜; 趙志輝;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3-10-20
140 應用非求導約束最大似然法DFREML分析雜種優勢 張俊; 張沅; 孫東曉; 徐桂云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4-01-23
141 安哥拉山羊育種和生產中的非遺傳因素 劉文忠; 張沅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太谷 【期刊】中國草食動物 2004-02-21
142 中國荷斯坦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4-01-10
143 8周齡中外雞種心肌、肝臟組織差異表達基因的初步分析 俞英; 張沅; 孫東曉; 徐桂云; 王棟; 李俊英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4-03-23
144 純種與雜種雞之間肝臟組織基因差異表達及其與肉用性狀雜種優勢的關系 王棟; 張沅; 孫東曉; 俞英; 徐桂云; 李俊英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遺傳育種系;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遺傳育種系;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遺傳育種系 北京 【期刊】遺傳學報 2004-03-10
145 安哥拉山羊的遺傳改良 劉文忠; 張沅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太谷 【期刊】中國畜牧獸醫 2004-03-20
146 中國地方豬種血液蛋白遺傳多樣性的研究 肖煒; 張沅; 孫東曉; 王志剛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全國畜牧獸醫總站畜牧草種質資源利用與保存中心 北京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4-05-23
147 雞雜種與純種間CIDH基因的差異表達及其與雜種優勢的關系 王棟; 張沅; 孫東曉; 俞英; 徐桂云; 李俊英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遺傳 2004-05-28
148 云南、貴州地方品種豬血液蛋白遺傳多樣性研究 李謹; 張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遺傳育種系 陜西楊凌 【期刊】四川畜牧獸醫 2004-06-28
149 蒙古山羊和哈薩克山羊GOL A-DRB3基因的HaeⅢ酶切多態性分析 孫東曉; 張沅;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遺傳 2004-01-28
150 優質細毛羊現行育種方案育種效果分析 柳楠; 張沅; 張明新; 劉積鳳; 杜偉 萊陽農學院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吉林省農科院畜牧分院; 吉林省農科院畜牧分院 山東萊陽; 山東萊陽 【期刊】中國草食動物 2004-12-30
151 奶牛乳鐵蛋白基因5′側翼區PCR-SSCP多態性分析 李國華; 張沅; 孫東曉;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遺傳 2004-11-28
152 雜種雞與親本之間差異表達基因及其與雜種優勢的關系 孫東曉; 王棟; 張沅; 俞英; 徐桂云; 李俊英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4-10-15
153 白來航蛋雞與絲羽烏骨雞及其雜交后代卵巢組織的基因表達差異研究 王慧; 張沅; 孫東曉; 俞英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山東泰安 【期刊】中國畜牧雜志 2005-02-20
154 蛋雞與肉雞卵巢組織基因差異表達與產蛋數雜種優勢的相關性研究 王慧; 張沅; 孫東曉; 俞英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畜牧獸醫學報 2005-02-25
155 中國肉牛業高效制種體系發展謀略 王雅春; 陳幼春; 張沅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北京 【期刊】黃牛雜志 2005-03-15
榮譽獎勵:
1、1991年獲“全國做出突出貢獻的留學歸國人員”稱號。
2、1992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3等獎。
3、1992年獲“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4、1993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5、1999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1等獎。
6、2000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2等獎。
7、200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2等獎。
8、2000年獲寶鋼獎勵基金“全國優秀教師獎”。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一):
張沅:建立奶牛遺傳改良體系
張沅教授 中國奶牛育種專家
《荷斯坦》:張沅老師您好!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奶牛育種體系的特點?
張沅:其實許多人理解“家畜育種”,就是培育新品種,但奶牛的育種工作重點是有別于其它畜種的。第一,奶牛繁殖率特別低,世代間隔特別長,不可能通過培育新品種去提高整個牛群的價值;第二,奶牛不像豬和雞那樣可以建立雜交配套系,利用雜種優勢;第三,鑒于奶牛繁殖力很低,所以除了個別有些遺傳病、生理缺陷的以外,基本上所有的母牛都得留作種用,繁殖下一代;第四,奶牛育種最重要的是選育種公牛,但是公牛又恰恰不能夠表現出產奶性能。這四條決定了奶牛的育種工作主要的方式就是,現有種群內的遺傳改良措施,也就是說,在現有優秀品種群體的基礎上,選擇具有增產基因的個體選留作種用,若群體中很難找到優良種牛時,就引進外群體的遺傳物質。
有些養牛戶誤認為,用公牛配自己的母牛其目的僅在于讓母牛妊娠、產犢,于是母牛就可以產奶了,他就不管母牛下的這個犢牛能不能比這個老母牛素質更好、產奶更多、表現更好。事實上公牛的培育和選育在整個奶牛遺傳改良當中占了極為重要的位置,奶牛遺傳改良體系中70%-80%的力量,都是為了培育優秀種公牛、確認優秀種公牛、推廣優秀種公牛的凍精,為的就是使每頭母牛的女兒都比上一代母牛更優異。
因此,在奶牛遺傳改良方面我們要做的工作包括:第一,通過遺傳評定組建高產核心群。并不是對所有的母牛都實施育種措施,我們可以抓住一小部分,比如說20%~30%,這部分被稱為高產核心群或者育種群。第二,奶牛個體登記。即每頭純正荷斯坦母牛都必須有一個個體識別號,就像人的身份證號一樣,還要記錄它的血統來源,就像人的戶口那樣,這就是進行系譜登記。第三,奶牛的DHI,即生產性能測定。對母牛個體進行系統的產奶測定不僅可用于育種,對養牛者來說還有技術咨詢和指導的作用。第四,為了選育優秀的種公牛,組織嚴格的后裔測定工作。
《荷斯坦》:什么樣的公牛可以被稱為優秀種公牛?
張沅:優秀的種公牛是通過有計劃的培育和嚴格的選育才能得到。首先得找著好的“公牛坯子”。怎么找?全世界通用的辦法是先通過DHI和遺傳評定,千方百計地挑出優秀的“種子母牛”,即“公牛母親”來,然后選用適當的優秀種公牛,即“公牛父親”與之交配,這叫做“計劃選配”。旨在獲得公犢牛后代,我們俗稱它為“種公牛坯子”,學術上叫做后備公犢牛,后備公犢牛還不能直接當種公牛使用。因為我們僅從父親的名氣和母親的產奶記錄來判斷公牛的種用價值,其準確性不會超過50%。所以第二步就要對青年公牛進行后裔測定來選擇真正的優秀種公牛。
后裔測定的主要做法是,根據公牛一定數量的、分布在多個牛場的女兒的生產性能記錄,通過特定的統計分析方法,例如“動物模型BLUP法”估計各性狀的育種值,再配合成特定結構的“綜合選擇指數”,對青年公牛進行排隊,根據需要,排在前面的就選留作種公牛,排在后面的公牛,說明其對群體遺傳改良起不到好的效果,應予以淘汰。我們對奶牛群體遺傳改良是按照一定的“育種目標”作為標準,育種目標應包括多個性狀,而不僅僅是產奶量并一個指標。
通過后裔測定挑選擇優秀種公牛的過程很長,從“公牛坯子”一歲半開始,采集精液、分發凍精、后測試配,到其女兒牛出生,長到性成熟,然后再配種,再到頭胎產犢,還要觀察女兒牛頭一個泌乳期10個月的產奶,得到DHI的數據,才能夠通過這些數據統計分析,最后確定青年公牛的種用價值。這個周期需要4年左右的時間。青年公牛在這段時間不能生產和銷售凍精,只能“等待飼養”到5.5歲,甚至于6歲。雖然由此拖延了公牛生產凍精的時間,增加了成本,但是為了準確地選好種公牛,也必須這樣做。
奶牛的育種目標包括四大類性狀:第一就是生產性狀,包括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第二是體型外貌性狀,比如乳房得分和肢蹄得分,尤其是后肢,肢蹄不僅要結實還要具有適當的角度;第三類性狀是長壽性狀,一頭母牛產奶的時候已經兩歲半了,前期都是投入,如果這頭牛能夠多產一胎就能多有一些收益;第四類就是健康和繁殖性狀。評價種公牛時應全面地對這四類性狀進行綜合評定。將四類性狀打造成一個指數,我們都叫它綜合選擇指數,美國的指數叫TPI,加拿大的指數叫LPI,我們中國去年定名為CPI。我國的CPI,去年剛開始做,還比較簡單,數值也還不是很穩定,需逐漸完善。
我們中國的牛群,現在產奶量也不高、乳脂率也不高、乳蛋白率也不高、長的體型也不大、乳房也不好、乳房炎發病率比較高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育種目標,我們必須要逐步改良,讓小一世代的牛在這些指標上都比上一世代要好一點,這就需要打造符合育種目標需要的種公牛。
《荷斯坦》:中國是什么時候開始建立奶牛遺傳改良體系的?現在情況如何?
張沅:這種體系在北美、歐洲從上上世紀末就已經開始了,上世紀60年代基本成型。中國的工作起步應該算在1983年,當時的中國奶牛協會育種委員會主任是秦志銳老先生,他從1983年組織實施公牛后測,開始規模很小,僅3頭公牛,隨后逐年增多。但直到90年代中期,全國還沒有推行DHI系統工作。那時候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奶牛遺傳改良基礎工作都難于推行,因為沒開展品種登記,沒有DHI紀錄,進行育種值估計很難收集到母牛準確的生產性能記錄,使用的數據全憑牛場報,他說大概是6500公斤就只能記6500公斤,至于乳脂率、乳蛋白率,就更沒有了,因為那時候也沒有DHI實驗室。
但是不管怎么樣,當時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要努力建立這個體系。開始是每年一批的公牛后測,后來從98年左右每年兩批,數量也逐漸的增多,最近幾年,平均每年參測青年公牛能到150頭左右。
到目前為止,我們組織全國公牛聯合后裔測定已經進行了38批,但是累加起來的數字,從83年到今年,還不到800頭,這個數僅是美國每年公牛后測頭數的1/2。
《荷斯坦》:在建立奶牛遺傳改良體系中應如何看待和使用各種繁殖技術?
張沅:就繁殖生物技術而言,在奶牛育種上應用得最卓有成效的就是人工授精技術,奶業發達國家的公牛站對配種員的培訓和考評是非常嚴格,而國內在這方面差距很大,許多配種員僅培訓兩個星期就上崗,不僅發情鑒定不準確,輸精技術也很粗糙。至于育種知識就更成問題了,公牛系譜不會看,更不懂選配,可是還挺掙錢的,這對奶牛群體遺傳改良十分不利。
另一個技術就是胚胎移植,適度應用胚胎移植對培育優秀種公牛還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上世紀90年代,著名美國友好人士陽早先生從美國帶回來一枚使用著名公牛“黑星”凍精的胚胎,移植前做鏡檢,發現這枚胚胎開始分裂了,后來體外培養成了兩枚獨立的胚胎,就是所謂的同卵雙生,然后就把這倆胚胎分別移植到兩頭受體牛,幸運地都成功了,這就是后來北京奶牛中心的兩頭知名種公牛94107和94108。這兩頭牛在我國奶牛遺傳改良中起到相當不錯的作用。同時它們還創了很多記錄,94107終生生產32萬份凍精,94108大概也是28萬份左右,都是很高產的。比較而言,有很多我國花很大價錢買回來的公牛,終生也就產5~6萬份凍精。
XY性控技術算是生物技術的延伸,也可以作為奶牛群體遺傳改良中可以使用的生物技術之一。但我國性控凍精的推廣存在幾個問題,第一,單價遠高于國外的水平;第二,有效精子數少。如果是一個技術非常好的輸精員,也可以做到保證能夠妊娠一部分,但平均來說妊娠一次就得需要3支以上,因此就不適宜大面積做,但在某些高產奶牛群體的繁育中,在經費充足的情況下,而且期望盡快擴群,這樣用性控凍精還是有作用的。現在我國在如何科學地使用性控凍精問題上有點走入誤區,有的人把這個技術看成是奶牛育種“第三代新技術”,其實奶牛群體遺傳改良并不是簡單的繁殖技術。
荷斯坦奶農俱樂部網2009-11-20
媒體報道(二):
現在是青海畜產業大干快上的機遇期——訪張沅
青海的牦牛肉、藏系綿羊肉、牦牛酸奶,已開始行走天下,成為東部沿海地區人們餐桌上的“口福”,尤其是上海、廣東、北京人特別喜愛青海這三寶,在那里青海人會朋友、表心意,這三樣最吃香、最有面子……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國家“十一五”“十五”計劃奶業重大科技項目總專家組組長張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可以看作是青海畜牧業經營生產方式轉型初具雛形,走上了科學發展、良性循環、競爭力強的新的現代化發展路子。
張沅說,青海找對了發展畜產品的路子,但同時一定要深度看到,現在是大干快上讓青海畜產品走向世界大市場的最好機遇期——人們喜愛青海畜產品,是因為它綠色、環保、無污染。青海高海拔下的獨特高原地貌和高溫差下的冷涼氣候條件,為其發展特色農牧業和生產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純天然、無公害的草場、沒有化學污染和工業污染的大氣、水源、土壤、生物等成為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天然凈土。牦牛、藏系綿羊肉營養價值高、無污染、低脂肪,具有天然野味的特點,特別是畜牧業生產中基本不使用抗生素、驅蟲藥物等化學合成藥物,接近有機畜產品生產要求。生態畜牧業已成為新世紀世界畜牧業的主流和發展方向,有營養、更安全的有機生態食品已成為時代消費潮流,牦牛、藏系綿羊等畜產品具有無污染、純天然綠色食品特點,世界畜牧業的發展趨勢和消費需求,為青海發展生態畜牧業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張沅說:“我看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關于夯實基礎,促進農牧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意見,里面提出要大力推動特色主導產業集聚發展,以優化結構、擴大規模、打造綠色品牌為重點,促進優勢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這是十分正確的做法。”他說,牦牛和藏系綿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品種,飼養量大、分布廣,這是青海的優勢。其實除了牛羊肉、奶制品外,毛、絨、皮張、骨、血、蹄角和羊腸衣等,市場廣闊,同樣走遍天下都不怕。對青海來說,現在最重的是在要求畜產品可持續穩定地增長過程中,生產數量不應該是第一位的,而尊重自然規律、堅持無公害才應該是第一位。只有這樣,才是特色、才有核心競爭力、才真正可持續發展。大自然賜福于了青海畜牧業生產的草原資源、氣候資源、光能資源、綠色資源,青海畜產品加工及銷售為主體的完整循環生產體系和產業鏈一定能夠形成。
青海日報 孟軍 2010-03-11 09:40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