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盤育機插秧技術
來源:山東省水稻研究所
技術名稱:水稻盤育機插秧技術
技術概述:盤育機插技術由日本研究推廣,現主要應用國家有日本、韓國和中國。我國主要應用地區有東三省、江南及黃淮部分地區。山東機插水稻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品種不配套,單產與人工插秧相比偏低,二是農民合作組織不健全,土地不集中,限制了機插推廣。隨著品種配套和土地流轉集中,盤育機插在我省有廣闊發展前景。
增產增效情況:水稻盤育機插秧技術有利于可節省秧田、節約用種,減輕勞動強度,同時由于機插秧育苗晚,苗量均勻,降低了黑條矮縮病、條紋葉枯病等的發生。
技術要點:1、品種選擇:用于盤育機插的品種需具備分蘗力強、早發、生育期適中、多穗型中穗品種等特點。生育期140-145天,我省盤育機插應用品種主要有圣稻14、臨稻16、陽光200等。2、育秧技術。(1)盤土準備選擇耕作熟化的旱地土或經過秋耕冬翻的稻田土作床土。每畝大田需備足合格營養細土150千克。于早春在取土田塊上每畝均勻撒施腐熟的土雜肥1500千克和復合肥(N:P2O5:K2O=16:16:16)50千克,然后連續用旋耕機耕耙2-3次(旋深10厘米),晴天堆制,覆蓋農膜,遮雨升溫,促使肥土充分熟化。(2)苗床準備選秋冬前耕翻凍垡的地塊作秧田,按秧田大田比1:80—100留足秧田,播種前10天,用旋耕機精細耙平,開溝做秧板,秧板面寬1或1.3米,秧溝寬30厘米,深25厘米,挑溝整畦時,鏟高補低,拍碎拍實,達到“實、細、平、光、直”。均勻整齊地在秧板上放置兩排秧盤,用碗量放床土,用木尺刮平。(3)播種浸種前曬種,然后用惡線清和吡蟲啉進行藥劑浸種2-3天,同時要撈除秕粒,撈出實粒后無須催芽直接播種。按照秧齡20天內推算播期,魯南稻區一般于5月底播種,魯北一季稻4月中旬播種。播種前灌平板水,使鋪散的干細土充分吸濕,然后按秧盤數量稱種,做到細播、勻播,分3-4次播完,單盤落谷量以100克較為適當,25-30盤/畝。覆土量以蓋沒種子為宜,厚度為0.3-0.5厘米。封膜前沿秧板方向在秧盤上平放三條蘆稈,以防農膜與床土粘貼在一起,平蓋地膜后再在地膜上平鋪一層勻而薄的稻草苫子。(4)苗期管理秧苗3葉期以前,灌平溝水,秧板以濕為主,床土不變白,晴天秧苗卷葉灌薄水護苗,雨天放干秧溝水。移栽前3-5天控水煉苗,起秧前2天澆足秧板水。看苗補肥:一般在秧苗一葉一心期結合澆水,看苗適量畝施5千克尿素作斷乳肥,移栽前3天根據苗色,每畝酌施4千克尿素作送嫁肥。秧苗期病蟲主要有立枯病和稻薊馬、稻飛虱、螟蟲等病蟲害,可于秧苗2葉期和小麥收割時,及時噴施敵克松和毒死蜱、吡蟲啉、殺蟲雙加以預防,移栽前3天噴施毒死蜱和甲托,保證秧苗帶藥移栽下地。3、大田管理。(1)整地麥收后及時用旋耕機進行滅茬整地,上水耙平,根據土質沉實泥漿,并清除田邊雜草,整修溝渠、田埂。施足基肥:結合耙地畝施腐熟好的土雜肥1500千克和復合肥(N:P2O5:K2O=16:16:16)40千克。(2)移栽技術機插時間:機插水稻的適宜栽插期為6月中旬,麥收后及時整地,搶時插秧。淺水插秧:機插水稻大田水層深度宜在1-2厘米,既防止水深漂秧,又防止無水粘秧。(3)肥水管理及病蟲草防治與常規栽培類似。
適宜區域:適宜山東各稻區。
注意事項:1、品種選擇:用于盤育機插的品種需具備分蘗力強、早發、生育期適中、多穗型中穗品種等特點。生育期140-145天,我省盤育機插應用品種主要有圣稻14、津源45、鹽豐47、陽光200等。2、機插時間:機插水稻的適宜栽插期為6月中旬,麥收后及時整地,搶時插秧。3、淺水插秧:防止水深漂秧,又防止無水粘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