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施文正,男,1975年12月出生,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專業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喀什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生物工程專業),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曾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隨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連興海”號赴南極海域進行南極磷蝦船上保鮮與加工研究,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浙江大學生工食品學院進行國內骨干教師訪問學者研究,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在喀什大學生命與地理科學學院任教(中組部派出上海市第八批援疆科學技術人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課題和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煙臺市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揭榜掛帥項目和校企合作項目等;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8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0余項,已授權15項;制定標準3項;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等5項科技獎項,參與編寫《海洋水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現代海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專著和《生物統計學》教材(副主編)。曾獲“民族團結進步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記功表彰、“滬疆杯”立功競賽優秀建設者、對口援助喀什大學工作中學科建設貢獻獎等校外榮譽和上海海洋大學教學名師等校內榮譽。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8年本科畢業于河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2004年獲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專業碩士學位,并留校從事水產品加工教學及科研工作。
2010年獲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專業博士學位。
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隨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的“連興海”號赴南極海域進行南極磷蝦船上保鮮與加工研究。
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浙江大學食品學院做國內骨干教師訪問學者研究!
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浙江大學生工食品學院進行國內骨干教師訪問學者研究。
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在喀什大學生命與地理科學學院任教(中組部派出上海市第八批援疆科學技術人員)。
學術兼職:
1、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2、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海洋食品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成員。
3、國家農產品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預制菜專業委員會執行專家組成員。
4、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5、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屆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6、《上海海洋大學學報》《肉類研究》《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等期刊編委。
7、國家及部分省市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科技獎勵及杰青人才等評審專家庫成員。
8、《食品科學》《農業工程學報》《食品科學技術學報》《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等期刊審稿專家。
主講課程:
1、食品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32學時,食科與食安專業本科生
2、食品原料學(水產原料部分),8學時,食科與食安專業本科生
3、水產食品學,16學時,碩士研究生
4、食品風味化學與感官評定,16學時,碩士研究生
5、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16學時,碩士研究生
6、水產品高質化利用,16學時,碩士研究生
7、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專題,32學時,博士研究生
8、水產資源利用研究專題,32學時,博士研究生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研究方向:
水產品保鮮、加工及風味化學。
主要包括:(1)水產品保鮮;(2)傳統水產食品加工工藝優化;(3)水產食品新產品(魚糜及魚糜制品、休閑水產食品、南極磷蝦源食品等)開發;(4)水產食品風味評價及形成機理。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目前在研主持項目包括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上海市農委項目1項及校企合作項目1項,參與項目包括國家級項目(或子課題)、省部級項目5項(其中4項為項目主要參與者及課題聯系人);已結題項目包括主持省部級項目1項、多項校企合作項目及參與的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
1、鳀魚干制品品質提升,校企合作,2023.01—2024.03,主持。
2、VOCs成分鑒定及含量分析,校企合作,2023.01—2023.12,主持。
3、鳀魚無機鹽含量分析,校企合作,2022.08—2023.08,主持。
4、纖維素在水產品中的應用,校企合作,2022.03—2024.03,主持。
5、海水魚加工過程中品質劣變控制關。
6、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煙臺市,2022.01—2024.12,主持。
7、魚蛋白肽活性分析,校企合作,2021.09—2023.03,主持。
8、鳀魚品質與美譽度提升,校企合作,2020.11—2021.06,主持。
9、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射陽縣,2019.12—2022.12 主持。
10、低值水產品蛋白改性和風味改良技術研發與新產品創制,科技部,2019.11—2022.12,主持。
11、水產品加工過程中風味品質形成的分子基礎與調控機制,科技部,2018.12—2022.12 ,主持。
12、水產菜肴制品開發,校企合作,2017.01—2019.12,主持。
13、蝦制品品質分析,校企合作,2017.01—2017.12,主持。
14、草魚肉氣味形成機理研究,國家自然基金委,201501—201812,主持。
15、淡水養殖蝦產業體系—深加工與產業示范,上海市農委,2014.01—2018.12,主持。
16、紫菜多糖提取,校企合作,2012.11—2015.06,主持。
17、熱加工及凍結對草魚風味的影響,校博士基金,2011.06—2013.06,主持。
19、壇紫菜加工特性研究,校企合作,2009.06—2011.06,主持。
20、淡水產品加工,校企合作,2008.06—2010.05,主持。
21、壇紫菜新產品開發,校企合作,2007.06—2009.06,主持。
22、貝殼的綜合開發利用,上海市教委,2006.01—2008.12,主持。
23、三疣梭子蟹雌體育肥和均衡上市關鍵技術示范 上海市農委 2016.04—2019.03 參與
24、水產品加工前原料的質量鑒別和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 ,科技部,2015.04—2018.03,參與。
25、水產品加工過程中危害因素的識別與脫除技術研究,科技部,2015.04—2018.03,參與。
26、海洋魚類海上保鮮和精深加工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示范,科技部,2012.01—2015.12 參與。
27、生鮮魚片冷誘導及冰溫真空干燥過程中鮮度和主要風味物質的變化機制與調控,國家自然基金委,2012.01 2015.12,參與。
28、南極磷蝦快速分離與深加工關鍵技術,科技部,2011.01—2015.12 ,參與。
29、新型水產品加工裝備開發與新技術研究,科技部,2011.01—2015.12,參與。
30、河蟹加工設備研制與常溫貯運加工產品的研發與應用,上海市農委,2010.12—2015.12,參與。
31、養殖草魚異味形成機理研究,教育部,2008.01—2010.12,參與。
32、淡水魚、蝦精深加工技術應用及產業化,江蘇省,2007.01—2009.12 ,參與。
33、淡水魚魚糜及其制品工業化生產技術研究開發,上海市農委,2006.01—2010.12 ,參與。
34、淡水魚魚糜特性及制品產業化技術研究,湖北省,2005.01—2010.06,參與。
35、魷魚絲產品褐變的研究,上海水產大學青年基金,2005.05—2007.04,主持。
制定標準:
[1] 中華絨螯蟹銷售計量規范. 團體標準, T/SHSCHYXH000001-2020, 2020.5.22 發布, 2020.8.1,實施.
[2] 即食拌飯干制品,團體標準,T/CNFIA 135-2021,2022.2.18,實施
[3] 鮮燉花膠,團體標準,T/CNFIA 168—2023,2023.2.21,實施
科研成果: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課題和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煙臺市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揭榜掛帥項目和校企合作項目等;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8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0余項,已授權15項;制定標準3項;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等5項科技獎項,參與編寫《海洋水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現代海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專著和《生物統計學》教材(副主編)。曾獲“民族團結進步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記功表彰、“滬疆杯”立功競賽優秀建設者、對口援助喀什大學工作中學科建設貢獻獎等校外榮譽和上海海洋大學教學名師等校內榮譽。
1. 溫州三四水壇紫菜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溫州市,2012年度溫州市農業科技推廣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2. 溫州三四水壇紫菜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溫州市,2011年度溫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3. 淡水魚肉風味檢測及其品質改善技術研究,2011年度上海海洋大學科學技術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4. 淡水魚、蝦深加工技術的研究,蘇州市,2010年度蘇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發明公開:
[1] 張雪花, 施文正, 劉忠博, 潘豪, 王錫昌, 姜晴晴. 草魚肌原纖維蛋白/蘆丁復合物及制備乳液凝膠的方法[P]. 上海市: CN116998702A, 2023-11-07.
[2] 姜昕, 梁倩倩, 施文正, 王大軍, 盧瑛, 張淑敏, 楊紹慶, 李明原, 孫童童. 一種降低烤制鮐魚塊過敏原的加工方法[P]. 上海市: CN116636598A, 2023-08-25.
[3] 施文正, 沈鑫杰, 張玉瑞, 李文婷, 姜昕, 王大軍, 張淑敏, 楊紹慶. 一種低魚腥味紅棗香味魚松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6636600A, 2023-08-25.
[4] 施文正, 李文婷, 張玉瑞, 沈鑫杰, 王錫昌, 田明禮, 姜晴晴. 一種香辣拌飯魚醬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6636611A, 2023-08-25.
[5] 施文正, 張雪花, 謝婉欣, 羅雨潔, 王錫昌, 田明禮, 姜晴晴. 一種基于蘆丁和草魚肌原蛋白纖維復合穩定的高內相乳液凝膠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6616434A, 2023-08-22.
[6] 王大軍, 張淑敏, 姜昕, 施文正, 蘇新惠. 一種黃鮫魚用質構嫩化調節劑及其加工工藝[P]. 山東省: CN116369497A, 2023-07-04.
[7] 施文正, 陳芹, 李家柔, 井璐楠. 南美白對蝦單凍蝦仁的保水方法[P]. 上海市: CN114946929A, 2022-08-30.
[8] 施文正, 田志航, 胡云, 張強. 一種藕粉筍丁草魚魚丸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4698796A, 2022-07-05.
[9] 施文正, 胡云, 張強, 王大軍, 楊紹慶, 陳芹, 田志航, 王錫昌. 一種鮑汁爆爆珠海鮮粥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4557424A, 2022-05-31.
[10] 施文正, 王玉婷, 方心如, 劉俊雅, 楊紹慶, 王大軍, 姜晴晴, 王錫昌. 一種可縮短魚肉調理食品腌制時間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4557432A, 2022-05-31.
[11] 施文正, 胡云, 田志航, 肖乃勇, 姜晴晴, 汪之和, 王錫昌, 李立, 鐘建. 一種魚血豆腐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4504084A, 2022-05-17.
[12] 盧瑛, 周林杰, 施文正. 一種低致敏性魚肉制品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4304534A, 2022-04-12.
[13] 施文正, 李家柔, 陳芹, 田志航, 井璐楠, 王錫昌, 姜晴晴, 季中春. 一種油炸風味草魚皮的加工方法[P]. 上海市: CN114098018A, 2022-03-01.
[14] 盧瑛, 胡苑, 施文正. 一種淡水魚復合脫腥工藝[P]. 上海市: CN113854472A, 2021-12-31.
[15] 施文正, 馮倩, 姜昕, 陳晴, 許惠雅, 姜晴晴, 劉書成, 桑亞新. 一種微波-超聲技術輔助淡水魚脫腥的工藝及其制品[P]. 上海市: CN112998189A, 2021-06-22.
[16] 施文正, 姜昕, 馮倩, 許惠雅, 陳晴, 姜晴晴, 汪之和, 王錫昌, 李立, 鐘建. 一種淡水魚肋骨及其肋間肉加工方法[P]. 上海市: CN112971056A, 2021-06-18.
[17] 施文正, 陳晴, 許惠雅, 馮倩, 姜昕, 姜晴晴, 汪之和, 王錫昌, 李立. 一種麻辣炸鮐魚制品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2971057A, 2021-06-18.
[18] 施文正, 許惠雅, 陳晴, 姜昕, 馮倩, 姜晴晴, 汪之和, 王錫昌, 李立, 鐘建. 一種魚松雪花酥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2971061A, 2021-06-18.
[19] 周緒霞, 丁玉庭, 柯志剛, 儲雨姍, 王文潔, 施文正. 一種抑制干腌水產品中HNE生成的方法及裝置[P]. 浙江省: CN112931756A, 2021-06-11.
[20] 柯志剛, 周緒霞, 丁玉庭, 儲雨姍, 王文潔, 施文正. 一種提升腌臘魚風味的方法[P]. 浙江省: CN112931802A, 2021-06-11.
[21] 周緒霞, 柯志剛, 丁玉庭, 儲雨姍, 王文潔, 施文正. 一種水產品快速低鹽腌制裝置及方法[P]. 浙江省: CN112931803A, 2021-06-11.
[22] 施文正, 黃海源, 屠璐丹, 王錫昌, 王逸鑫. 一種大麥若葉魚脯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1557416A, 2020-08-21.
[23] 施文正, 吳涵, 王逸鑫, 王錫昌, 楊豐, 史珊珊. 一種柚香蜂蜜味草魚肉脯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1436579A, 2020-07-24.
[24] 施文正, 吳涵, 王逸鑫, 陳實, 王錫昌, 馬晨晨. 一種芝士焗魚丸方便食品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1406908A, 2020-07-14.
[25] 施文正, 屠璐丹, 黃海源, 吳旭干, 王錫昌. 一種蟹肉豆腐年糕及其制作方法[P]. 上海市: CN111328974A, 2020-06-26.
[26] 李立, 李逸, 康勇鋒, 施文正, 樊敏. 一種抑菌、防震、吸潮的可降解食品保鮮墊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0861381A, 2020-03-06.
[27] 李立, 李洋洋, 康永鋒, 施文正, 宋文龍, 黃泳斐. 一種阻隔性可降解抗菌食品保鮮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P]. 上海市: CN110835417A, 2020-02-25.
[28] 施文正, 史珊珊, 秦佳穎, 陳實, 宋潔, 王紅麗, 楊文仙, 吳涵, 汪之和, 王錫昌. 一種魚蟹混合肉松的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0063467A, 2019-07-30.
[29] 施文正, 史珊珊, 楊文仙, 秦佳穎, 宋潔, 王紅麗, 陳實, 屠璐丹, 汪之和, 王錫昌. 一種蟹香味的高鈣魚肉松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09892581A, 2019-06-18.
[30] 施文正, 秦佳穎, 史珊珊, 王紅麗, 楊文仙, 宋潔. 一種即食香菇醬蟹食品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09874997A, 2019-06-14.
[31] 李曉暉, 韓瑋, 刑瀚文, 施文正, 鐘建. 芽孢桿菌H3、由其發酵魚皮制備膠原蛋白多肽的用途和膠原蛋白多肽[P]. 上海市: CN109486730A, 2019-03-19.
[32] 張敏, 郝爽, 邵婷婷, 陶寧萍, 施文正. 一種非浸泡式生態冰溫水產品;钸\輸裝置[P]. 上海: CN108739608A, 2018-11-06.
[33] 張敏, 艾文婷, 郝爽, 姜雪, 陶寧萍, 施文正. 一種利用活組織冷損傷度判斷果蔬發生冷害的方法和裝置[P]. 上海: CN108490026A, 2018-09-04.
[34] 施文正, 張花, 陳實, 王錫昌, 齊自元, 張鳳枰, 汪之和. 一種利用綠茶沖泡液脫除毛蛤體內重金屬鎘的方法[P]. 上海: CN108353832A, 2018-08-03.
[35] 施文正, 徐南, 宋潔, 段秀霞, 王錫昌, 施葉楠, 吳薇. 一種香辣蟹腿肉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7897628A, 2018-04-13.
[36] 施文正, 張花, 王紅麗, 丁亞濤, 方兵, 王林林, 汪之和. 一種香辣魚肉菜肴制品的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7874161A, 2018-04-06.
[37] 施文正, 王紅麗, 張花, 吳薇, 施葉楠, 方林, 汪之和. 一種魷魚蝦仁菜肴制品的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7836667A, 2018-03-27.
[38] 汪之和, 王棣華, 施文正. 一種鹽漬海蜇快速脫鋁的加工方法[P]. 上海: CN107744107A, 2018-03-02.
[39] 施文正, 段秀霞, 陳瑞卿, 陳長峰, 王錫昌, 汪之和, 江敏. 五色蝦肉腸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7080183A, 2017-08-22.
[40] 施文正, 段秀霞, 王林林, 徐南, 汪之和, 王錫昌, 江敏. 一種蝦面包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6942314A, 2017-07-14.
[41] 施文正, 楊陽, 張晶晶, 刁玉段, 汪之和, 王錫昌, 江敏. 一種南美白對蝦肉糜的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6262011A, 2017-01-04.
[42] 施文正, 宋潔, 楊陽, 王慧, 張晶晶, 王錫昌, 汪之和, 江敏. 一種即食南美白對蝦干的制作方法[P]. 上海: CN106036597A, 2016-10-26.
[43] 施文正, 何國慶, 楊陽, 王錫昌, 江敏, 胡衛國, 劉志東, 于忠利. 一種降低南美白對蝦貯藏過程中黑變的加工方法[P]. 上海: CN105532840A, 2016-05-04.
[44] 施文正, 汪之和, 楊春芽, 楊卉琳, 王海星, 蔣晨毓, 陳敏. 一種延緩魷魚絲產品褐變的生產工藝[P]. 上海: CN105475897A, 2016-04-13.
[45] 王錫昌, 施文正, 劉露, 戴志遠. 一種鮐魚休閑薯片的生產方法[P]. 上海: CN105231147A, 2016-01-13.
[46] 施文正, 何國慶, 汪之和, 王錫昌, 馬海建. 一種南極磷蝦干制品的生產方法[P]. 上海: CN105077383A, 2015-11-25.
[47] 施文正, 汪之和, 王錫昌, 邸向乾, 朱國平. 一種提高魚香腸品質的加工方法[P]. 上海: CN104997070A, 2015-10-28.
[48] 邱偉強, 陳舜勝, 謝晶, 曲映紅, 施文正, 宋雪, 王丹妮, 王帥, 秦曉, 黃鑫, 晉穎穎. 一種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法同時測定水產品中多種ATP關聯產物的方法[P]. 上海: CN104237412A, 2014-12-24.
[49] 施文正, 汪之和, 嚴子鈞, 付強. 一種使用復合絮凝劑回收魚糜漂洗水中水溶性蛋白質的方法[P]. 上海: CN103864911A, 2014-06-18.
[50] 施文正, 汪之和, 嚴子鈞, 付強. 一種生產高品質淡水魚糜的加工方法[P]. 上海: CN103859467A, 2014-06-18.
[51] 汪之和, 施文正, 王錫昌, 邸向乾, 林豐. 一種船上南極磷蝦蝦糜的生產工藝[P]. 上海: CN103549510A, 2014-02-05.
[52] 施文正, 汪之和, 王錫昌, 邸向乾, 何芳. 一種南極磷蝦船上冷凍保鮮的方法[P]. 上海: CN103503970A, 2014-01-15.
[53] 施文正, 汪之和, 孫土根, 李杰, 朱孔輝. 一種紫菜魚肉丸及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2113684A, 2011-07-06.
[54] 汪之和, 施文正, 潘朝進, 朱友良, 李杰, 朱孔輝. 海帶魚肉丸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1791134A, 2010-08-04.
[55] 施文正, 汪之和, 孫土根, 李杰, 朱孔輝. 一種魚肉香腸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1773254A, 2010-07-14.
[56] 汪之和, 施文正, 潘朝進, 朱友良, 朱孔輝, 李杰. 一種海帶魚香腸及制備方法[P]. 上海: CN101711569A, 2010-05-26.
發明授權:
[1] 周緒霞, 丁玉庭, 柯志剛, 儲雨姍, 王文潔, 施文正. 一種抑制干腌水產品中HNE生成的方法及裝置[P]. 浙江省: CN112931756B, 2023-12-22.
[2] 周緒霞, 柯志剛, 丁玉庭, 儲雨姍, 王文潔, 施文正. 一種水產品快速低鹽腌制裝置及方法[P]. 浙江省: CN112931803B, 2022-09-30.
[3] 李立, 李洋洋, 康永鋒, 施文正, 宋文龍, 黃泳斐. 一種阻隔性可降解抗菌食品保鮮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P]. 上海市: CN110835417B, 2022-09-23.
[4] 李立, 李逸, 康勇鋒, 施文正, 樊敏. 一種抑菌、防震、吸潮的可降解食品保鮮墊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10861381B, 2022-01-11.
[5] 施文正, 汪之和, 楊春芽, 楊卉琳, 王海星, 蔣晨毓, 陳敏. 一種延緩魷魚絲產品褐變的生產工藝[P]. 上海市: CN105475897B, 2019-11-01.
[6] 邱偉強, 陳舜勝, 謝晶, 曲映紅, 施文正, 宋雪, 王丹妮, 王帥, 秦曉, 黃鑫, 晉穎穎. 一種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法同時測定水產品中多種ATP關聯產物的方法[P]. 上海市: CN104237412B, 2016-11-30.
[7] 施文正, 汪之和, 嚴子鈞, 付強. 一種使用復合絮凝劑回收魚糜漂洗水中水溶性蛋白質的方法[P]. 上海市: CN103864911B, 2016-08-17.
[8] 施文正, 汪之和, 嚴子鈞, 付強. 一種生產高品質淡水魚糜的加工方法[P]. 上海市: CN103859467B, 2016-01-20.
[9] 汪之和, 施文正, 王錫昌, 邸向乾, 林豐. 一種船上南極磷蝦蝦糜的生產工藝[P]. 上海市: CN103549510B, 2015-06-17.
[10] 施文正, 汪之和, 王錫昌, 邸向乾, 何芳. 一種南極磷蝦船上冷凍保鮮的方法[P]. 上海市: CN103503970B, 2015-05-20.
[11] 汪之和, 施文正, 潘朝進, 朱友良, 李杰, 朱孔輝. 海帶魚肉丸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01791134B, 2013-07-31.
[12] 施文正, 汪之和, 孫土根, 李杰, 朱孔輝. 一種魚肉香腸及其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01773254B, 2013-04-03.
[13] 汪之和, 施文正, 潘朝進, 朱友良, 朱孔輝, 李杰. 一種海帶魚香腸及制備方法[P]. 上海市: CN101711569B, 2013-01-30.
實用新型:
[1] 王大軍, 施文正, 王錫昌, 趙春雷, 姜晴晴, 欒東磊, 張淑敏, 蘇新惠, 馬晨晨, 周增強, 劉仁德, 姜昕, 田志航. 一種海水魚加工超聲波和微波復合解凍裝置[P]. 山東省: CN217657981U, 2022-10-28.
[2] 張敏, 艾文婷, 郝爽, 姜雪, 陶寧萍, 施文正. 一種利用活組織冷損傷度判斷果蔬發生冷害的裝置[P]. 上海市: CN209069853U, 2019-07-05.
[3] 張敏, 郝爽, 邵婷婷, 陶寧萍, 施文正. 一種非浸泡式生態冰溫水產品保活運輸裝置[P]. 上海市: CN208228098U, 2018-12-14.
[4] 汪之和, 白艷龍, 施文正, 齊自元, 邸向乾. 活體水產品無水;钸\輸箱[P]. 上海: CN202456117U, 2012-10-03.
出版專著:
[1] 參編,海洋水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科學出版社,2016.
[2] 參編,現代海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戰略研究,科學出版社,2020.
發表英文期刊論文:
[1] Zhang Xuehua, Guo Quanyou*, Shi Wenzheng*. Ultrasound-assisted processing: Changes in gel properties,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protein aggregation of low-salt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surimi by soy protein isolate[J].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2023,92.
[2] Xiao Naiyong, Xu Huiya, Hu Yun, Zhang Yurui, Guo Quanyou*, Shi Wenzheng*. Unraveling the microbial succession during the natural fermentation of grass carp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volatile flavor formation[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3,165.
[3] Liu Junya, Shen Siyuan, Xiao Naiyong, Jiang Qingqing, Shi Wenzheng*. Effect of glycation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volatile flavor characteristics of silver carp mince[J]. Food Chemistry,2022,386.
[4] Xu Huiya, Xiao Naiyong, Xu Jiani, Guo Quanyou*, Shi Wenzheng*.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nd flavourzyme on physicochemical and safety properties of grass carp during fermentation[J]. Food Chemistry:X,2022,15.
[5] Xiao Naiyong, Xu Huiya, Jiang Xin, Sun Tongtong, Luo Yixuan, Shi Wenzheng*. Evaluation of aroma characteristics in grass carp mince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washing processes using an E-nose, HS-SPME-GC-MS, HS-GC-IMS, and sensory analysis[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2,158.
[6] Zhang Qiang,Xiao Naiyong,Xu Huiya,Tian Zhihang,Li Bowen,Qiu Weiqiang*,Shi Wenzheng*. Changes of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avor during Suanyu Fermentation with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J]. Foods,2022,11(24).
[7] Chen Qin, Zhang Yurui,Jing Lunan,Xiao Naiyong,Wu Xugan*,Shi Wenzheng*. Changes in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Non-Volatile Flavor Substances of Swimming Crab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during Steaming[J]. Foods,2022,11(21).
[8] Xiao Naiyong,Xu Huiya,Guo Quanyou*,Shi Wenzheng*. Effects of flavourzyme addition on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flavor formation in grass carp during fermentation.[J].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2022.
[9] Tian Zhihang, Jiang Xin, Xiao Naiyong, Zhang Qiang, Shi Wenzheng*, Guo Quanyou*. Assessing the Gel Quality and Storage Properties of Hypophythalmalmichthys molitrix Surimi Gel Prepared with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Subject to Multiple Freeze-Thaw Cycles[J]. Foods,2022,11(11).
[10] Hu Yun, Xiao Naiyong, Ye Yiting, Shi Wenzheng*. Fish proteins as potential precursors of taste-active compounds: An in silico study.[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22.
[11] Chen Qing, Jiang Xin, Xiao Naiyong, Feng Qian, Liu Junya, Shi Wenzheng*.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gar on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of dried fish floss using e-nose combined with HS‐SPME/GC‐MS[J].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2022,46(5).
[12] Zhu Ye, Chen Xiaoting, Pan Nan, Liu Shuji, Su Yongchang, Xiao Meitian, Shi Wenzheng*, Liu Zhiyu*. The effects of five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semi-dried Takifugu obscurus fillets[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161.
[13] Liu Junya, Hu Yun, Wei Huihui, Shi Wenzheng*. Effect of glycation on protein structur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digestibility of silver carp mi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22,57(4).
[14] Wu Han, Shi Wenzheng*, Huang Haiyuan, Chen Luzhu, Li Nian, Du Yufan, Pei Nuo, Sun Jie. The impact of Flavourzyme on flavor,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sensory attributes of salted grass carp by brine injection and brining(Back Cover Image)[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22,102(4).
[15] Zheng Hui, Tang Haibing, Yang Chunxiang, Chen Jingwen, Wang Li, Dong Qingfeng, Shi Wenzheng, Li Li, Liu Yuan. Evaluation of the slow-release polylactic acid/polyhydroxyalkanoates active film containing oregano essential oil on the quality and flavor of chilled pufferfish (Takifugu obscurus) fillets[J]. Food chemistry,2022.
[16] Wang Hongli, Shi Wenzheng, Wang XiChang.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for frozen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llets sto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ased on fractal dimension[J].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2022,46(4).
[17] Wang Hongli, Zheng Yao, Shi Wenzheng, Wang Xichang. Comparison of Arrhenius model and artificial neuronal network for predicting quality changes of frozen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J]. Food Chemistry,2022,372.
[18] Xin Jiang; Qing Chen; Naiyong Xiao; Yufan Du; Qian Feng; Wenzheng Shi*.Changes in Ge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Surimi Gels Effect of Setting Process and Different Starch Addition.foods, 2021, 11(9): 1-16.
[19] Huang, Haiyuan; Wang, Yixin; Shi, Wenzheng*.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and nonvolatile taste compounds of black carp.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2021, 45(6): e15507.
[20] Han Wu, Yixin Wang, Qingqing Jiang, Xin Jiang, Qian Feng, Wenzheng Shi*. 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yofibrillar protein properties in grass carp salted by brining and inj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 2021,56(11):1-14.
[21] Wang Yixin, Wu Han, Shi Wenzheng*, Huang Haiyuan, Shen Siyuan, Yang Feng, Chen Shi. Changes of the flavor substances and protein degradation of black carp (Mylopharyngodon piceus) pickled products during steaming.[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20,101(10).
[22] Wang Yixin, Huang Haiyuan, Shi Wenzheng*. Effect of different drying time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lack carp (Mylopharyngodon piceus) by hot air[J].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2021,46(2).
[23] Wang Hongli, Shi Wenzheng, Wang Xichang. Effects of different thawing methods on microstructure and the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llets during frozen stora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21,57(1).
[24] Xiao Naiyong, Huang Haiyuan, Liu Junya, Jiang Xin, Chen Qin, Chen Qing, Shi Wenzheng*.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edible parts of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flavor.[J].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2021,45(11).
[25] Huang, Yongfei; Wang, Yifen; Li, Yuqi; Luo, Chenmin; Yang, Chunxiang; Shi, Wenzheng; Li, Li*.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Polypeptides on Polylactic Acid Film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Fresh Beef Preserva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0, 68(39): 10532-10541.
[26] Tu, Ludan; Wu, Xugan*; Wang, Xichang; Shi, Wenzheng*.Effects of fish oil replacement by blending vegetable oils in fattening diets on nonvolatile taste substances of swimming crab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20, 44(9):1-11.
[27] Qin, Jiaying; Wang, Zhihe; Wang, Xichang; Shi, Wenzheng*.Effects of microwave time on quality of grass carp fillets processed through microwave combined with hot-air drying.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20, 8(8): 4159-4171.
[28] Yang, Wenxian; Shi, Wenzheng*; Qu, Yinghong; Wang, Zhihe; Shen, Siyuan; Tu, Ludan; Huang, Haiyuan; Wu, Han.Research on the quality changes of grass carp during brine salting.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20, 8(6): 2968-2983.
[29] Wang, Yahui; Zhu, Yaozhou; Shi, Wenzheng*; Wang, Xichang.Quality evaluation of living and postmortem Chinese mitten crabs (Eriocheir sinensis).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20, 8(5): 2327-2340.
[30] Wang, Hongli; Chen, Xiuxiu; Zhang, Jingjing; Wang, Xichang; Shi, Wenzheng*.Postmortem changes in the freshness and volatile compounds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2020, 14(2): 584–596.
[31] Yang, Wenxian; Shi, Wenzheng*; Qu, Yinghong; Qin, Jiaying; Wang, Zhihe.Research on quality changes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during short-term starvation.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20, 8(2): 1150-1161.
[32] Wang, Hongli; Chen, Xiuxiu; Zhang, Jingjing; Wang, Xichang; Shi, Wenzheng*.Postmortem changes in the freshness and volatile compounds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Journal of Food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2020, 14(1): 1-13.
[33] Shi, Shanshan; Wang, Xichang; Wu, Xugan; Shi, Wenzheng*.Effects of four cooking methods on sensory and taste quality of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20, 8(2): 1115-1124.
[34] Wu, Han*; Shi, Wenzheng*; Wang, Xichang; Wang, Yixin; Yang, Feng; Shi, Shanshan; Liu, Junya; Shi, Chen.Comparison of flavor changes of grass carp between brine injection and brining at 4 degrees C and 20 degrees C.CyTA-Journal of Food, 2020, 18(1): 561-571.
[35] Wang, Hongli; Zhu, Yaozhou; Zhang, Jingjing; Wang, Xichang; Shi, Wenzheng*.Characteristic volatile compoun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grass carp by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20, 23(1): 777-796.
[36] Yang, Wenxian; Shi, Wenzheng*; Zhou, Shengnan; Qu, Yinghong; Wang, Zhihe.Research on the changes of water-soluble flavor substances in grass carp during steaming.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19;43(11):1-14. https ://doi.org/10.1111/jfbc.12993.
[37] Song, Jie; Wang, Hui; Wu, Xugan; Wang, Xichang; Shi, Wenzheng*.The flavor of gonad and meat of female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cultured in indoor and outdoor.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19, 43(10): 1-14.https://doi.org/10.1111/jfbc.12743
[38] Zhang, Jing jing; Wang, Xi chang*; Shi, Wen zheng.Odor characteristics of white croaker and small yellow croaker fish during refrigerated storage.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19, 43(10): e12852.
[39] Wang, Linlin; Yang, Feng; Rong, Yali; Yuan, Yuan; Ding, Yatao; Shi, Wenzheng; Wang, Zhihe*.Effects of different proteases enzymatic extraction on the lipid yield and quality of Antarctic krill oil.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19, 7(7): 2224-2230.
[40] Xu, Nan; Shi, Wenzheng*; Wang, Xichang; Wang, Zhihe.Effect of ice water pretreatment on the quality of Pacific White Shrimps (Litopenaeus vannamei).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19, 7(2): 645-655.https://doi.org/10.1002/fsn3.901
[41] Hua Zhang; Yaozhou Zhu; Shi Chen; Changhua Xu; Yan Yu; Xichang Wang; Wenzheng Shi*.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s on texture and aroma characteristics in Alaska pollock surimi.Food Science & Nutrition, 2018;6:2079–2091. https://doi.org/10.1002/fsn3.763.
[42] Hongli Wang; Yaozhou Zhu; Jingjing Zhang; Xichang Wang; Wenzheng Shi.Study on changes in the quality of grass carp in the process of postmortem.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18,42(6):1-12.https://doi.org/10.1111/jfbc.12683
[43] Hongli Wang; Jingjing Zhang; Yaozhou Zhu; Xichang Wang; Wenzheng Shi.Volatile components pres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grass carp.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18,42(6):1-19.https://doi.org/10.1111/jfbc.12668.
[44] Wen Zheng, Shi; Miao Miao, Ying; Xi Chang, Wang.Effect of Seasons on Volatile Compounds in Grass Carp Meat.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54-556: 1565-1571.
[45] Wang, Hongli; Shi, Wenzheng; Wang, Xichang*.Effects of different thawing methods on microstructure and the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llets during frozen stor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6] Wu, Han; Wang, Yixin; Jiang, Qingqing; Jiang, Xin; Feng, Qian; Shi, Wenzheng*.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yofibrillar protein properties in grass carp salted by brining and inje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7] Wu, Han; Shi, Wenzheng*; Huang, Haiyuan; Chen, Luzhu; Li, Nian; Du, Yufan; Pei, Nuo; Sun, Jie.The impact of Flavourzyme on flavor,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sensory attributes of salted grass carp by brine injection and brining.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48] Xiao, Naiyong; Huang, Haiyuan; Liu, Junya; Jiang, Xin; Chen, Qin; Chen, Qing; Shi, Wenzheng*.Comparison of different edible parts of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flavor.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e13946.
發表中文期刊論文:
[1] 王揚鐸, 蘇永昌, 王曉燕, 施文正, 劉智禹. 仿刺參副產物營養成分分析與綜合評價[J]. 漁業研究, 2023, 45 (06): 577-584.
[2] 邵晨, 施文正, 曲映紅, 吳旭干. 脊尾白蝦蒸制過程中品質和滋味的變化[J]. 水產科學, 2023, 42 (06): 1006-1014.
[3] 施文正, 陳晴, 馮倩, 姜昕, 陸佳怡. 糖基化鮐魚魚松體外消化產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氨基酸組成[J].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23, 43 (06): 99-107.
[4] 王揚鐸, 蘇永昌, 王曉燕, 施文正, 劉智禹. 仿刺參不同部位ACE抑制活性分析及活性肽制備工藝優化[J]. 食品工業科技, 1-19.
[5] 施文正, 邵晨, 劉一漪, 李文婷, 曲映紅, 朱國平. 不同月份南極磷蝦營養品質的比較[J].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23, 43 (05): 100-105.
[6] 鄭昌亮, 陳夢婷, 汪蘭, 曲映紅, 施文正, 石柳, 陳勝, 喬宇, 李新, 郭曉嘉, 吳文錦, 楊玉平. 負載鳙魚肽的殼聚糖/三聚磷酸鈉和殼聚糖/亞麻籽膠復合納米顆粒的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評價[J]. 食品科學, 2023, 44 (24): 34-40.
[7] 程小璇, 張楠, 唐月, 張震, 李文婷, 施文正, 曲映紅. 添加不同粒徑及比例的纖維素對魚糜制品凝膠特性的影響[J]. 食品與發酵工業, 1-15.
[8] 曹珠, 沈鑫杰, 施文正. 不同解凍方式對金槍魚肉品質的影響[J]. 包裝工程, 2023, 44 (21): 169-175.
[9] 王玉婷, 肖乃勇, 施文正. 超聲輔助美拉德反應對鰱魚酶解產物風味特性的影響[J]. 漁業現代化, 2023, 50 (06): 84-92.
[10] 陸佳達, 欒宏偉, 閆藝方, 施文正, 盧瑛. 甲殼類和貝類原肌球蛋白的廣譜單克隆抗體制備與鑒定[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1-14.
[11] 周惠敏, 施文正, 徐冠洪, 曲映紅. 稻田養殖鯉與池塘養殖鯉的風味比較[J]. 淡水漁業, 2023, 53 (03): 23-29.
[12] 劉俊雅, 施文正, 朱學伸. 不同還原糖對鰱魚肉糜凝膠品質的影響[J]. 肉類研究, 2023, 37 (02): 6-11.
[13] 方心如, 肖乃勇, 郭全友, 施文正. 基于頂空-氣相色譜-離子遷移譜分析蒸制過程中草魚肉揮發性成分的變化[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3, 49 (24): 241-250.
[14] 錢韻芳, 郁佳怡, 汪敏晨, 張璩, 王楚妍, 朱國平, 施文正, 楊勝平. 超聲波輔助解凍對南極磷蝦品質及其后續冷藏特性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23, 44 (01): 63-69.
[15] 黃詩鈺, 施文正, 王錫昌, 姜晴晴. NaCl對水產制品品質的影響及減鹽調控技術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23, 44 (11): 260-268.
[16] 胡苑, 施文正, 盧瑛. 咖啡渣粉末及其提取液對羅非魚的脫腥作用[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3, 49 (09): 244-251.
[17] 姜昕, 陳晴, 田志航, 馮倩, 蘇采薇, 王錫昌, 施文正*. 超聲時間對鰱魚糜凝膠特性和蛋白結構的影響及相關性[J]. 水產學報, 2023, 47 (06): 165-175.
[18]李家柔, 倪劍波, 何靜怡, 許惠雅, 井璐楠, 施文正. 超聲輔助酶法提取羅非魚皮膠原蛋白及其溶解特性[J]. 漁業現代化, 2022, 49 (06): 127-134.
[19] 陳露珠, 施文正, 汪之和. 南極磷蝦羧甲基殼聚糖對羅氏沼蝦的保鮮效果[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 48 (03): 347-354.
[20] 劉秋梅, 王澤富, 劉振洋, 孫欽秀, 魏帥, 夏秋瑜, 韓宗元, 吉宏武, 施文正, 劉書成. 加熱過程中蝦頭蛋白變性程度的表征方法比較[J]. 食品工業科技, 2022, 43 (21): 107-114.
[21] 周林杰, 陸佳達, 施文正, 盧瑛. 加工方式對魚餅小清蛋白免疫原性和致敏性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22, 43 (23): 134-140.
[22] 朱燁, 陳曉婷, 喬琨, 李水根, 劉淑集, 潘南, 劉智禹, 施文正. 氣相色譜及其聯用技術在食品風味中的研究進展[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22, 43 (06): 200-210.
[23] 凌勝男, 劉特元, 陳雪葉, 王紅麗, 王錫昌, 施文正. 鳀魚營養成分分析與評價[J]. 現代食品科技, 2022, 38 (03): 41-48.
[24] 凌勝男, 劉特元, 陳雪葉, 王紅麗, 王錫昌, 施文正. 不同解凍方式對鳀魚鮮度及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22, 43 (05): 322-330.
[25] 周惠敏, 施文正, 鄭昌亮, 柯麗娜, 曲映紅. 酵母接種發酵對鳙魚肉氣味的影響[J]. 水產學報, 2022, 46 (07): 1201-1209.
[26] 杜宇凡, 姜晴晴, 施文正, 汪之和. 冷凍水產品脂肪和蛋白質氧化及其控制措施研究進展[J]. 食品工業科技, 2022, 43 (06): 429-435.
[27] 裴諾, 施文正, 汪之和. 殼聚糖與生物保鮮劑復合使用在水產品保鮮中的研究進展[J]. 食品工業科技, 2022, 43 (05): 448-454.
[28] 卜永士, 許惠雅, 施文正*. 傳統發酵魚制品品質及安全性研究進展[J]. 肉類研究, 2021, 35 (06): 69-75.
[29] 馮倩, 裴諾, 孫潔, 姜昕, 苗思葳, 姜晴晴, 施文正*. TG酶催化過程中鰱肌原纖維蛋白凝膠性能的變化[J]. 水產學報, 2022, 46 (11): 2208-2217.
[30] 凌勝男, 陳雪葉, 王紅麗, 王錫昌, 施文正, 劉特元. 解凍方式對鳀魚理化特性及微觀結構的影響[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2, 48 (08): 48-54.
[31] 許惠雅, 張強, 王逸鑫, 王錫昌, 施文正*. . 不同乳酸菌對發酵草魚品質的影響[J]. 水產學報, 2022, 46 (02): 289-297.
[32] 黃海源, 沈思遠, 施文正*. , 李立, 盧瑛. 不同包裝材料對半干青魚常溫貯藏過程中品質的影響[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2, 48 (02): 110-115.
[33] 錢韻芳, 曲映紅, 施文正, 陳舜勝, 盧瑛, 金銀哲*. 工程認證背景下“水產食品學”在線教學模式探索與效果評價[J]. 農產品加工, 2021, (17): 101-103.
[34] 潘燕墨, 劉陽, 孫欽秀, 劉書成, 魏帥, 夏秋瑜, 吉宏武, 施文正. 采用主成分分析抗凍劑對冷凍蝦肉糜3D可打印性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 2021, 37 (17): 266-275.
[35] 陳露珠, 李念, 裴諾, 施文正, 汪之和. 普魯蘭多糖/羧甲基殼聚糖復合膜的制備及其對羅氏沼蝦的保鮮效果[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24): 137-143.
[36] 沈思遠, 施文正*, 曲映紅, 汪之和. 熱風微波聯合干燥過程中南美白對蝦滋味物質變化研究[J].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 2021, 39 (03): 52-61.
[37] 沈思遠, 曲映紅, 施文正, 汪之和, 李立. 丁香精油-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活性包裝材料對南美白對蝦干貯藏品質的影響[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17): 213-219.
[38] 陳露珠, 施文正, 汪之和. 南極磷蝦羧甲基殼聚糖(CMC)的微波輔助法制備及其性能[J].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21, 36 (05): 806-814.
[39] 楊怡, 李會杰, 李靜, 施文正, 楊靖亞, 劉克海. 調控代謝途徑增強抗腫瘤免疫研究狀況[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1, 37 (05): 611-615.
[40] 陳實, 施文正*, 汪之和. 青魚背肉、腹肉和尾肉不同風味成分的比較[J]. 漁業現代化, 2021, 48 (01): 57-66.
[41] 楊豐, 沈思遠, 黃海源, 陳露珠, 施文正, 汪之和*. 響應面法優化羅氏沼蝦復合保鮮工藝的研究[J]. 上海農業學報, 2021, 37 (01): 110-117.
[42] 周林杰, 施文正, 盧瑛. 低致敏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進展[J]. 食品工業科技, 2021, 42 (21): 414-419.
[43] 肖葉, 葉精勤, 李曉晨, 李曉暉, 施文正, 盧瑛. 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對過敏原原肌球蛋白免疫活性的消減作用[J]. 食品科學, 2021, 42 (18): 95-102.
[44] 馮倩, 曲映紅, 施文正. 轉谷氨酰胺酶對食品蛋白特性的影響[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12): 262-268.
[45] 趙帥東, 劉婷, 季旭, 楊梓璐, 尹軒威, 施文正, 汪立平, 寧喜斌. 利用外源蛋白酶和曲霉菌YL001加速沙丁魚魚露的發酵[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08): 14-20.
[46] 王靜玉, 曲映紅, 劉志東, 陳舜勝, 施文正, 周惠敏. 不同貯藏條件下南美白對蝦中生物胺的變化[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06): 42-48.
[47] 楊豐, 吳涵, 王逸鑫, 李念, 施文正, 汪之和. 羅氏沼蝦低溫有水;钤囼瀃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 46 (05): 601-607.
[48] 肖葉, 葉精勤, 閻俊, 施文正, 盧瑛. 生物加工技術對水產品主要過敏原的致敏性消減作用研究進展[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06): 274-279.
[49] 胡苑, 施文正, 盧瑛. 魚類腥味脫除技術研究進展[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05): 282-287.
[50] 王紅麗, 王錫昌, 施文正, 周紛, 王玥科. 水產品貯運過程中貨架期預測的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21, 42 (15): 261-268.
[51] 姜昕, 王錫昌, 潘鳳濤, 季中春, 施文正. 物理法改善魚肉蛋白功能特性研究概述[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05): 288-295.
[52] 孫潔, 李燕, 施文正, 汪之和. 蝦類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進展[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04): 261-268.
[53] 吳涵, 施文正, 王逸鑫, 楊文仙. 腌制對魚肉風味物質及理化性質影響研究進展[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 47 (02): 285-291+297.
[54] 陳實, 柳琳, 王逸鑫, 吳涵, 沈思遠, 屠璐丹, 施文正. 不同鹽度腌制下青魚品質變化[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21, 30 (06): 1153-1163.
[55] 姜晶丹, 楊明遠, 許長華, 施文正, 盧瑛. 濕腌時鹽質量濃度對草魚肌肉組織結構和品質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21, 42 (08): 40-45.
[56] 楊豐, 李念, 陳露珠, 安鑫, 施文正, 汪之和. 微波-超聲協同強化NaCl改性沸石對羅氏沼蝦模擬;钪兴|氨氮去除的研究[J]. 漁業現代化, 2020, 47 (04): 28-37.
[57] 榮雅利, 汪之和, 周婷婷, 施文正. 南極磷蝦羧肽酶的適冷特性及蛋白質結構預測[J]. 水產學報, 2020, 44 (11): 1893-1902.
[58] 王逸鑫, 吳涵, 黃海源, 沈思遠, 施文正. 超聲波輔助腌制對青魚腌制品品質的影響[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0, 46 (22): 142-146+160.
[59] 郭鳳茹, 劉元雪, 施文正, 寧喜斌, 李曉暉. 羅非魚腸道乳酸菌對抗生素的藥敏性[J]. 中國食品學報, 2020, 20 (06): 287-294.
[60] 袁媛, 榮雅利, 楊豐, 陳露珠, 施文正, 汪之和. 甲殼素/殼聚糖的分離提取方法及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研究現狀[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0, 46 (18): 252-258.
[61] 邢瀚文, 韓瑋, 施文正, 李曉暉. 響應面法優化固態發酵制備羅非魚皮膠原蛋白的工藝[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0, 46 (20): 120-126.
[62] 楊豐, 王逸鑫, 沈思遠, 吳涵, 施文正, 汪之和. CO2麻醉處理對羅氏沼蝦;畹挠绊慬J].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20, 35 (06): 874-882.
[63] 邢瀚文, 韓瑋, 施文正, 李曉暉. 固態發酵法制備羅非魚皮膠原蛋白肽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0, 46 (19): 104-110.
[64] 丁亞濤, 楊豐, 王林林, 施文正, 汪之和. 丁香油在鳊模擬保活運輸中的效果[J]. 水生生物學報, 2020, 44 (02): 407-414.
[65] 榮雅利, 周婷婷, 施文正, 汪之和, 李燕. 南極磷蝦羧肽酶的分離純化及酶學性質[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20, 29 (04): 593-601.
[66] 韓瑋, 邢瀚文, 施文正, 李曉暉. 羅非魚膠原蛋白4種制備方法比較研究[J]. 河南農業大學學報, 2020, 54 (01): 102-108.
[67] 葛智超, 李燕, 施文正, 郎蒙. 裸藻多糖提取工藝優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與機械, 2020, 36 (01): 186-191.
[68] 陳實, 吳旭干, 楊豐, 母昌考, 施文正. 配合飼料和傳統餌料養殖脊尾白蝦氣味品質的比較[J]. 食品工業科技, 2020, 41 (01): 189-194+200.
[69] 韋磊, 施文正, 汪之和, 朱國平, 方兵, 徐南. 南極海域3~8月份南極磷蝦揮發性物質變化[J]. 食品工業科技, 2019, 40 (24): 213-218+224.
[70] 張晶晶, 王錫昌, 施文正. 白姑魚和小黃魚肉中揮發性風味物質的鑒定[J]. 食品科學, 2019, 40 (14): 206-213.
[71] 吳永俊, 王莉, 康翠翠, 施文正, 王玉濤. 不同致死方式對虹鱒魚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2019, 54 (03): 152-162.
[72] 丁亞濤, 汪之和, 王林林, 施文正. MS-222對鳊魚麻醉;钸\輸效果的研究[J]. 水產科學, 2019, 38 (03): 296-304.
[73] 應苗苗, 施文正, 權偉. 不同分子量壇紫菜多糖體內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19, 40 (10): 43-49.
[74] 段秀霞, 施文正*. , 汪之和. 不同加熱溫度對羅氏沼蝦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19, 38 (05): 94-102.
[75] 李芙蓉, 施文正, 李燕. 高速逆流色譜法分離制備南極磷蝦蝦粉抗氧化肽[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9, 28 (02): 305-312.
[76] 曲映紅, 王鋒, 施文正. 感官評定在魚糜制品工藝優化中的應用[J]. 山東化工, 2018, 47 (22): 122-124.
[77] 曲映紅, 孟琳, 施文正. 魚面筋配方工藝優化的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 2018, 24 (20): 102-103.
[78] 王紅麗, 施文正*. , 邱偉強, 王錫昌. 草魚死后常溫貯藏過程中的品質變化[J]. 漁業科學進展, 2018, 39 (06): 97-105.
[79] 方兵, 施文正*. , 汪之和, 朱國平, 韋磊, 劉潔瓊. 捕撈月份對南極磷蝦營養成分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8, 39 (23): 17-22.
[80] 王棣華, 汪之和, 施文正, 齊自元, 張花, 陳靜雯. 超聲波優化輔助鹽漬海蜇脫鋁工藝[J]. 水產學報, 2018, 42 (12): 1977-1987.
[81] 方兵, 汪之和, 施文正, 王林林, 陳璇怡. 鈣鹽對南極磷蝦肉中各形態氟的脫除作用[J]. 現代食品科技, 2018, 34 (08): 64-68+212.
[82] 張花, 齊自元, 汪之和, 施文正. 海水暫養毛鉗體內鎘脫除工藝研究[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8, 9 (08): 1859-1864.
[83] 王亞會, 施文正, 王錫昌, 趙樑, 李方超. 中華絨螯蟹鮮活及死后品質評價[J]. 中國食品學報, 2018, 18 (03): 244-254.
[84] 錢韻芳, 謝晶, 陳舜勝, 施文正, 曲映紅. 《食品理化檢測技術》雙語教學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 2018, (03): 177-178.
[85] 侯文杰, 吳旭干, 施文正*. . 池塘養殖與野生三疣梭子蟹滋味的比較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 2018, 39 (08): 6-12.
[86] 吳永俊, 王玉濤, 施文正, 馬海建, 王莉, 任小娜. 不同產地虹鱒魚肉風味物質的比較[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7, 26 (06): 888-899.
[87] 方林, 施文正*, 刁玉段, 王錫昌, 汪之和. 凍結方式對不同部位草魚呈味物質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8, 39 (12): 199-204.
[88] 康翠翠, 施文正*. , 方林, 王錫昌. 不同凍結方式對草魚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8, 39 (14): 229-235.
[89] 方兵, 汪之和, 施文正. 漂洗次數對鳊魚魚糜風味物質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8, 39 (01): 11-16+21.
[90] 郭帆, 汪之和, 施文正*. , 方兵. 南極磷蝦不同部位氟形態及其分布特征[J]. 食品科學, 2018, 39 (08): 237-242.
[91] 陳劍嵐, 方林, 施文正, 陳舜勝. 季節對草魚肉滋味和鮮度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7, 38 (19): 31-35.
[92] 段秀霞, 施文正, 汪之和, 王錫昌, 江敏. 熟制與貯藏對凡納濱對蝦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水產學報, 2017, 41 (06): 971-983.
[93] 康翠翠, 施文正, 刁玉段, 王慧. 加熱溫度對花鱸魚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7, 38 (18): 60-66.
[94] 劉洪超, 應苗苗, 周雨暪, 楊靖亞, 汪之和, 施文正. 羊棲菜多糖提取條件優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 2017, 38 (06): 245-249+255.
[95] 段秀霞, 施文正, 邱偉強, 方兵, 汪之和, 江敏. 南美白對蝦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及其性質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 2017, 44 (03): 136-142.
[96] 施文正, 方林, 吳旭干, 潘桂平, 侯文杰. 我國沿海主要海域雌性三疣梭子蟹呈味成分含量的比較[J]. 食品科學, 2017, 38 (16): 127-133.
[97] 劉洪超, 應苗苗, 施文正*. , 謝俊, 楊靖亞, 汪之和. 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羊棲菜多糖對消旋山莨菪堿模型小鼠學習記憶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8, 39 (01): 221-225.
[98] 陳劍嵐, 陳舜勝, 施文正, 邱嘉興, 包建強. 大小草魚肉呈味水溶性成分的比較[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17, 43 (01): 213-217.
[99] 馬海建, 施文正, 汪之和. 響應面試驗優化超高壓制備馬鈴薯淀粉草魚魚糜制品工藝[J]. 食品科學, 2016, 37 (24): 8-15.
[100] 陳劍嵐, 施文正, 陳舜勝, 陳舒涵. 不同貯藏溫度對草魚肉滋味和鮮度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7, 38 (05): 329-333.
[101] 段秀霞, 施文正, 汪之和. 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在水產品品質分析中的研究進展[J]. 漁業現代化, 2016, 43 (05): 42-46.
[102] 王慧, 施文正, 吳旭干, 王錫昌, 潘桂平, 候文杰. 飼料對雌體三疣梭子蟹不同部位滋味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6, 37 (19): 356-362.
[103] 林豐, 汪之和, 施文正, 黃天天, 楊珊珊. 干燥方式對南極磷蝦干制品風味成分的影響[J]. 上海農業學報, 2016, 32 (05): 133-138.
[104] 張元元, 汪之和, 陳敏, 施文正. 南極磷蝦肽制備工藝優化及體外抗氧化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6, 25 (05): 786-793.
[105] 刁玉段, 張晶晶, 史珊珊, 施文正, 汪之和, 王錫昌. 致死方式對草魚肉揮發性成分和脂肪氧合酶活性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6, 37 (18): 64-70.
[106] 張晶晶, 梁萍, 施文正, 顧賽麒, 王錫昌. 不同冷藏期鯧魚及草魚氣味變化分析[J]. 食品科學, 2016, 37 (20): 31-36.
[107] 王慧, 施文正, 吳旭干, 王錫昌, 潘桂平, 侯文杰. 不同溫度養殖的雌體三疣梭子蟹性腺和蟹肉風味品質比較[J]. 食品科學, 2016, 37 (18): 84-90.
[108] 馬海建, 施文正, 宋潔, 刁玉段, 汪之和. 超高壓處理對草魚魚肉風味物質的影響[J]. 現代食品科技, 2016, 32 (08): 204-212.
[109] 陳劍嵐, 邵琳雅, 施文正, 陳舜勝. 不同宰殺方式對草魚肉呈味水溶性成分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6, 37 (17): 27-31.
[110] 付強, 馬海建, 楊璐, 施文正, 汪之和. 超高壓處理對鰱魚糜品質和貯藏特性的影響[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6, 25 (03): 465-470.
[111] 施文正, 王錫昌, 汪之和, 曲映紅, 陳舜勝, 俞駿. “水產品加工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 農產品加工, 2016, (08): 84-86.
[112] 施文正, 曲映紅, 錢韻芳, 王錫昌, 陳舜勝. 《食品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 安徽農學通報, 2016, 22 (07): 134-135.
[113] 劉露, 施文正, 王錫昌, 曹欣, 瞿俐俐. 鮐魚不同部位的營養評價及風味物質分析[J]. 現代食品科技, 2016, 32 (04): 210-217.
[114] 劉元雪, 李曉暉, 施文正, 洪楠, 高筠. 不同培養條件對羅非魚腸道乳酸菌分離的影響[J].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16, 22 (01): 133-139.
[115] 郭帆, 施文正, 汪之和. 南極磷蝦酶解液脫氟工藝的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 2016, 37 (09): 245-249.
[116] 馬海建, 施文正, 宋潔, 汪之和. 超高壓處理對草魚魚肉品質的影響[J]. 現代食品科技, 2015, 31 (12): 283-290.
[117] 何芳, 汪之和, 馬婉婉, 施文正. 不同分子量條斑紫菜多糖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5, 24 (05): 783-788.
[118] 劉志東, 陳雪忠, 陳勇, 曲映紅, 施文正, 馮春雷, 劉勤, 劉健, 黃艷青, 屈泰春, 高飛, 馮實, 馬慶保, 黃洪亮. 南極磷蝦脂質的研究進展[J]. 現代食品科技, 2015, 31 (08): 348-355.
[119] 馬海建, 施文正*, 付強, 汪之和. 漂洗過程中白鰱魚糜風味物質變化的分析[J]. 現代食品科技, 2015, 31 (07): 354-360.
[120] 楊陽, 施文正, 汪之和. 加熱溫度對南美白對蝦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5, 36 (22): 126-130.
[121] 楊陽, 施文正, 汪之和, 何國慶. 超高壓對南美白對蝦熟制蝦仁風味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5, 36 (18): 87-92+98.
[122] 田鑫, 汪之和, 施文正, 李燕. 南極磷蝦體內胰蛋白酶的純化及性質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4, 23 (05): 741-747.
[123] 施文正, 陳青云, 萬金慶, 汪之和. 冷凍對不同部位草魚肉鮮度和滋味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4, 35 (16): 334-336+341.
[124] 施文正, 邸向乾, 王錫昌, 汪之和. 不同加工處理方式對南極磷蝦體內氟含量的影響[J]. 水產學報, 2014, 38 (07): 1034-1039.
[125] 嚴子鈞, 施文正, 齊自元, 汪之和. 超高壓對鳙魚魚糜風味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4, 35 (24): 107-112.
[126] 陳青云, 施文正, 萬金慶, 齊自元, 龐文燕, 汪之和. 三種干燥方式對羅非魚片風味物質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4, 35 (16): 323-327+333.
[127] 陳青云, 萬金慶, 齊自元, 施文正, 汪之和. 冰溫真空干燥海鰻魚片的鮮度和揮發性成分的對比研究[J]. 現代食品科技, 2014, 30 (03): 210-215+188.
[128] 吳繼魁, 施文正, 趙勇, 許強華, 朱國平, 陳良標. 南極磷蝦富氟機理的研究進展[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3, 22 (06): 944-948.
[129] 譚昭儀, 邸向乾, 白艷龍, 施文正, 汪之和. 新型蛋白抗凍劑對鳙魚魚糜抗凍效果的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3, 22 (05): 796-800.
[130] 田鑫, 汪之和, 施文正, 李燕. 南極磷蝦品質變化對蛋白酶酶活及可溶性蛋白質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4, 35 (02): 308-311.
[131] 施文正, 陳青云, 尤其嘉, 王錫昌. 不同溫度條件下草魚肉揮發性成分的檢測[J]. 食品科學, 2014, 35 (04): 66-70.
[132] 邸向乾, 白艷龍, 譚昭儀, 汪之和, 施文正. 保鮮劑及真空包裝對南極磷蝦冷藏保鮮效果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 2012, 33 (24): 361-365.
[133] 盧坤俊, 吳繼魁, 汪之和, 施文正, 邸向乾. 南極磷蝦中重金屬含量的測定[J]. 食品工業科技, 2013, 34 (02): 64-67.
[134] 白艷龍, 譚昭儀, 邸向乾, 施文正, 汪之和. 黃顙魚無水;罴夹g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 2013, 34 (01): 334-337.
[135] 齊自元, 汪之和, 施文正. 可食性涂膜對南美白對蝦微凍冷藏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2, 33 (18): 261-264.
[136] 潘海云, 趙文秀, 汪之和, 施文正, 趙勇. 基于物種特異性PCR對海鰻魚糜摻假檢測技術的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 2012, 33 (13): 325-326+387.
[137] 崔秀明, 汪之和, 施文正. 南極磷蝦粗蝦油提取工藝優化[J]. 食品科學, 2011, 32 (24): 126-129.
[138] 施文正, 王錫昌, 楊薇, 朱新鵬, 陶寧萍, 劉源. 基于電子鼻的養殖草魚不同部位揮發性成分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 2011, 39 (06): 505-507.
[139] 施文正, 王錫昌, 陶寧萍, 劉源, 許茜. 致死方式對養殖草魚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水產學報, 2011, 35 (03): 456-465.
[140] 施文正, 王錫昌, 陶寧萍, 朱耀舟, 劉源. 野生草魚與養殖草魚的揮發性成分[J]. 江蘇農業學報, 2011, 27 (01): 177-182.
[141] 應苗苗, 施文正, 劉恩玲. 不同收割期壇紫菜揮發性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學, 2010, 31 (22): 421-426.
[142] 施文正, 王錫昌, 劉源, 陶寧萍, 吳靜燁. 養殖草魚不同生長期揮發性成分的比較[J]. 食品科學, 2010, 31 (20): 342-347.
[143] 李杰, 汪之和, 施文正. 魚糜凝膠形成過程中物理化學變化[J]. 食品科學, 2010, 31 (17): 103-106.
[144] 施文正, 朱孔輝, 汪之和. 魷魚絲產品色變的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 2010, (03): 366-367.
[145] 汪之和, 朱孔輝, 施文正, 郭豐紅. 鳊魚魚糜蛋白質結構與凝膠特性的關系[J]. 水產學報, 2010, 34 (05): 814-819.
[146] 施文正, 汪之和, 朱耀周, 張楨, 王錫昌. 漂洗過程中草魚魚糜揮發性成分變化的研究[J]. 食品工業科技, 2009, 30 (12): 376-379+384.
[147] 應苗苗, 施文正, 潘峰. 紫菜不同收割期營養成分的分析[J]. 浙江農業科學, 2009, (06): 1227-1228.
[148] 朱孔輝, 汪之和, 施文正, 郭豐紅. 鳊魚魚糜保藏特性的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2009, (10): 142-146.
[149] 施文正, 汪之和, 應苗苗, 張文俊, 許艷華. 貝殼制備檸檬酸鈣的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08, (10): 7-10.
[150] 汪之和, 施文正, 張麗華. 雞蛋殼制備檸檬酸-蘋果酸鈣(CCM)的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07, (05): 62-64.
[151] 施文正, 汪之和. 魚蛋白粉的營養評價[J]. 氨基酸和生物資源, 2006, (01): 18-19+67.
[152] 施文正,汪之和,徐紅萍,林爭艷. 微波水解制備魚蛋白的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資源, 2004, (02): 26-28.
[153] 施文正,汪之和,林爭艷,徐紅萍. 白鰱魚蛋白水解液脫腥脫苦的研究[J]. 海洋水產研究, 2004, (03): 28-32.
[154] 施文正,汪之和. HACCP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J]. 廣州食品工業科技, 2003, (02): 85-86+84.
[155] 施文正,汪之和. 酶聯免疫吸附分析法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03, (03): 84-87.
[156] 汪之和 ,施文正. 藍藻的綜合開發利用[J]. 漁業現代化, 2003, (02): 32-33.
[157] 汪之和,施文正. 羅非魚魚糜的加工特性[J]. 科學養魚, 2003, (03): 56.
發表會議論文:
[1] 朱燁, 陳曉婷, 蘇永昌, 劉淑集, 許旻, 劉智禹 & 施文正. (2022). 不同干燥方式對半干河鲀魚片品質的影響. (eds.)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八屆年會摘要集 (pp.550-551).
[2] 王紅麗, 施文正 & 王錫昌. (2020). 水產品貯運過程中貨架期預測的研究進展. (eds.)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七屆年會摘要集 (pp.112-113).
[3] 陳劍嵐, 施文正 & 陳舜勝. (2016). 養殖與野生草魚肉滋味和鮮度的比較. (eds.)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摘要集 (pp.374).
[4] 施文正, 陳青云, 萬金慶 & 汪之和. (2014). 冷凍對不同部位草魚肉鮮度和滋味的影響. (eds.) 2014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407).
[5] 陳青云, 施文正, 萬金慶 & 汪之和. (2013). 熱處理對草魚不同部位魚肉中水溶性成分的影響. (eds.) 2013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227).
[6] 嚴子鈞, 齊自元, 施文正 & 汪之和. (2013). 魚糜加工中采肉設備對鳙魚魚糜品質特性的影響. (eds.) 2013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236).
[7] 盧坤俊, 吳繼魁, 齊自元, 施文正 & 汪之和. (2013). 南極磷蝦中礦物質含量的測定. (eds.) 2013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97).
[8] 施文正, 陳青云, 萬金慶 & 王錫昌. (2013). 不同溫度對草魚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 (eds.) 2013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209).
[9] 白艷龍, 施文正 & 汪之和. (2012). 丁香酚對黃顙魚麻醉效果研究. (eds.) 2012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195).
[10] 邸向乾, 白艷龍, 譚昭儀, 汪之和 & 施文正. (2012). 保鮮劑及真空包裝對南極磷蝦冷藏保鮮效果研究. (eds.) 2012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273).
[11] 施文正 & 王錫昌. (2011). 草魚背肉特征性揮發性成分的確定. (eds.) 漁業科技創新與發展方式轉變——2011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468).
[12] 李杰, 汪之和 & 施文正. (2011). 魚糜凝膠形成過程中物理化學變化. (eds.) 2010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374).
[13] 施文正, 王錫昌, 陶寧萍, 劉源 & 許茜. (2011). 致死方式對養殖草魚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 (eds.) 2010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302).
[14] Shi, Wenzheng*; Wang, Xichang; Ying, Miaomiao; Zhu, Yaozhou; Tao, Ningping; Liu, Yuan.Effect of Seasons on Volatile Compounds of Dorsal Meat in Grass Carp.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Advanced Materials, 2011 to 2011-05-30.
[15] 施文正, 汪之和, 朱耀周, 張楨 & 王錫昌. (2009). 漂洗過程中草魚魚糜揮發性成分變化的研究. (eds.) 2009食品科技(北京)論壇會議指南 (pp.43-44).
[16] 汪之和, 朱孔輝, 施文正 & 郭豐紅. (2009). 鳊魚魚糜在保藏中蛋白質結構與凝膠特性關系的研究. (eds.) 2009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90).
[17] 施文正, 朱孔輝 & 汪之和. (2008). 魷魚絲產品色變的研究. (eds.) 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pp.341).
[18] 施文正, 汪之和 & 梁小平. (2007). 利用龍須菜提取多糖的研究. (eds.) 2007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暨水產微生態調控技術論壇論文摘要匯編 (pp.87).
[19] 施文正, 汪之和, 徐紅萍 & 林爭艷. (2004). 微波水解制備魚蛋白的研究. (eds.) 中國水產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摘要集 (pp.142).
所獲榮譽:
1、曾獲“民族團結進步優秀共產黨員”。
2、上海市記功表彰、“滬疆杯”立功競賽優秀建設者。
3、對口援助喀什大學工作中學科建設貢獻獎等校外榮譽。
4、上海海洋大學教學名師等校內榮譽。
5、江蘇省鹽城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所獲獎勵:
1. 蝦蟹殼高值化利用制備殼聚糖及其衍生產品關鍵技術構建及應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021年度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 溫州三四水壇紫菜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溫州市,2012年度溫州市農業科技推廣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3. 溫州三四水壇紫菜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溫州市,2011年度溫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4. 淡水魚肉風味檢測及其品質改善技術研究,2011年度上海海洋大學科學技術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5. 淡水魚、蝦深加工技術的研究,蘇州市,2010年度蘇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海帶魚肉丸及其制備方法,一種魚肉香腸及其制備方法,一種海帶魚香腸及制備方法……這些方法是來自專利發明人施文正,上海海洋大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作為一名食品專業的科研人員,施文正的發明不是菜譜,而是水產品食材的批量加工方法。他在水產品保鮮、加工和食品風味研究方面長期不懈的努力,為我國水產品保鮮與加工技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貢獻,使人們能更好地享受水產品的天然風味。
實現自己最大價值
施文正最值得驕傲的是他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1998年,施文正本科畢業于河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像眾多的河北畢業生一樣,施文正選擇了到北京去求職,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工作一段時間后,他覺得自己更適合做科研。就這樣,在工作2年后,施文正一邊工作一邊復習功課,為追求自己的理想繼續努力。2001年,施文正參加了研究生入學考試,被國內第一所設立設立食品專業的院校——上海海洋大學(當時稱為上海水產大學)錄取,師從水產品加工專家汪之和教授,從此開啟了在水產品加工領域的研究。
2007年,施文正考取了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2011年12月,他隨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的“連興海”號赴南極海域進行南極磷蝦船上保鮮與加工研究,作為水產品加工專業研究人員首次也是國內唯一一次對南極磷蝦進行船上預處理加工及保鮮研究,期間經歷暈船、實驗條件艱苦等種種困難,歷時近120天,圓滿了完成了項目既定任務,為我國進一步開發南極磷蝦資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浙江大學食品學院何國慶教授指導下完成了國內骨干教師訪問學者研究計劃。
通過不斷的努力,施文正業已成長為學院的中堅力量,研究方向為水產品保鮮、加工及風味化學,《現代食品科技》《食品科學》《上海海洋大學學報》等食品核心期刊審稿專家。
在生活面前,施文正沒有選擇平庸,他堅定地開啟了通向自己人生理想的大門,在不斷的科研與學習過程中,實現了人生價值的又一次的升華。
要做就做到最好
2004年,施文正留校后開始承擔水產品加工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留校初期,除了參與學科評估工作、科研工作及理論教學工作,他還承擔了較多的實驗課程。雖是實驗課程,但施文正并沒有敷衍了事,而是認真地備課;講課前,每個實驗自己都親手做三次以上。為了上好儀器分析理論課程,他自己不僅聽學院老教師的課程,還參考了國內各大高校的相關課程課件及相關參考書。為了準備一節45分鐘的課程,往往要準備二三十個小時進行資料查閱、教案及課件撰寫,經常熬夜到凌晨一兩點。施文正有一個特點,就是不管大事小事,做一件事情都希望做到最好,否則寢食難安。正是這種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為他今后更好的從事科研工作也打下很好的基礎。
食品學院相對來說專業老師較多,而專業課程相對較少,因此學院沒有什么專業課程供新教師來承擔。但是作為教師,獨立承擔開設課程是必需的,結合自己數學基礎較好,數據分析又是科研工作必需的工具之一,而類似課程食品類專業則沒有開設,因此獨立在國內食品類院校中較早開始了《食品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類似課程,該課程開設后,即被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在2006年設為專業必修課,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也于2009年設為專業必修課程。
留住大自然的氣息
施文正人生的又一個亮點出現在2007年。那一年,他考取了在職博士研究生,師從食品專家王錫昌教授。從此,他明確了科研方向,也取得了更多的科研成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要求吃飽,還要吃好,人們對食品的品質和風味要求越來越高,食品風味研究具有比較好的應用前景和實用價值,因此,他選擇了水產品風味作為自己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施文正以我國產量最大的淡水魚—草魚為研究對象,對草魚肉的揮發性成分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研究,主要創新點包括:首次通過SPME-GC-MS方法并結合氣味活度值法確定了養殖草魚背肉、腹肉、紅肉、魚皮、魚腸和魚鰓等部位的特征揮發成分,并結合電子鼻分析了各部位揮發性成分間的差異;首次研究各生長條件對草魚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并得出影響因素從大到小為飼料(食物)、生長溫度(季節)和魚齡;風味改善中,抽血致死可以明顯改善草魚風味,暫養可以改善草魚風味,但影響不大;并且首次提出各因素主要影響草魚的白色肉(背肉和腹肉)部分的風味,而對紅肉部分影響較小或無影響;在草魚深加工中,首次提出草魚加工前抽血處理的風味改善措施、建議草魚魚糜生產中漂洗采用兩次、草魚貯藏過程中不超過7天的情況下冷藏比凍藏好;通過實驗證明魚腐敗氣味中除了傳統認為的吲哚、乙酸、三甲胺和硫化物外,苯酚在腐敗氣味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在此方面,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申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獲得上海海洋大學科學成果獎三等獎1次。
世界水產品產量的70%以上都是經過加工后銷售的,而我國目前水產品加工比例在35%左右,大宗淡水產品的加工比率更只有12%左右,而魚糜及其制品是有效解決淡水魚深加工比例低的一個重要途徑。如果在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可有效解決鮮活水產品集中上市與均衡消費的矛盾,為水產養殖進一步挖掘潛力、增加產量提供更為廣闊發展空間,為增加水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積極貢獻。多年來,施文正通過參與“國家863計劃”及上海市農委、湖北省科委、江蘇省科技廳項目等,對我國主要淡水魚如白鰱魚、草魚、鳙魚及低值海水魚等魚糜加工工藝進行了深入研究,對其加工工藝的優化、抗凍劑的篩選、冷凍過程中魚糜品質的變化及其不同添加劑對魚糜制品品質的影響、新型魚糜制品開發等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對我國淡水魚的精深加工尤其是淡水魚魚糜開發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在此方面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項,地市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次。
南極磷蝦是地球上數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單種生物資源之一。據統計,南極磷蝦每年的可捕獲量達1億噸,這相當于目前全世界每年魚類和甲殼類漁獲量的總和(0.99億噸),是現已查明的人類可利用的最大蛋白源,形成巨大的潛在漁業資源。我國從2010年第一次開始對南極磷蝦資源進行探捕研究,從2011年開始,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和上海水產集團開始每年到南極海域進行南極磷蝦的捕撈與加工生產,作為項目主要研究人員參與了我國的第一個南極磷蝦加工項目—國家“863”主題項目“南極磷蝦快速分離與深加工關鍵技術”。為了更好的完成該項目,他親自和碩士研究生邸向乾隨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的“連興海”號赴南極海域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南極磷蝦船上保鮮與加工研究,期間對南極磷蝦船上冷凍保鮮技術、南極磷蝦體內氟遷移情況、南極磷蝦蝦糜、蝦粉等制品開發進行了較為深入地研究,同時對陸上南極磷蝦深加工、綜合利用、氟安全性評價等也進行了較為深入地研究,為我國全面開發利用南極磷蝦這一寶貴資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方面目前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
除上述研究外,施文正還在傳統水產品工藝改進、水產品;畋ur、海藻制品開發、水產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方面進行過一些研究,并獲得地市級科學進步獎三等獎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及校企合作課題。
施文正以不悔的選擇,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也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奉獻社會,完善自我,是施文正的追求,也是像他一樣千千萬萬科研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來源:科學中國人 2015年第9期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