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家信息:
呂俊復,1968年出生,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熱能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煤炭學會理事,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鍋爐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國家863計劃循環(huán)流化床首席科學家。
教育及工作經(jīng)歷:
1986.9-1991.7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學士
1991.8-1993.8 冶金部冶金設計研究院助工
1993.9-1996.7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碩士
1996.8-1997.7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助教
1997.8-2000.5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講師
2000.5至今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副教授
2000.8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博士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流態(tài)化、新型分離器、燃料熱量釋放規(guī)律、煤氣化以及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鍋爐設計方法等研究工作。
承擔的科研情況:
1997年以來,先后參加兩項國家“八五”科技攻關(guān)項目、一項國家“九五”科技攻關(guān)項目、一項國家“十五”科技攻關(guān)項目,一項國家863項目,部委科研任務2項,參加國際合作研究6項,其它橫向項目18項。
1、“863”項目 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2002-2004
2、國家攻關(guān)計劃 大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計規(guī)程 2002-2004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水冷異型分離緊湊式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岳光溪;呂俊復;于龍;沈解忠;劉青;李政;黃興華;葉學軍;佘簡文;張建勝;張海;楊海瑞;趙曉星 清華大學 2004
2 135MW帶再熱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電站動態(tài)培訓仿真機的研制 李政;岳光溪;倪維斗;高琪瑞;徐欽田;于龍;姜學智;董風亮;李立勤;唐多元;呂俊復;王哲;蔣滋康;程芳真;任挺進 清華大學 2003
3 75t/h異型水冷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岳光溪;鄭利國;趙曉星;張緒祎;李巖;呂俊復;劉青;陸肖馬;張衍國;劉藝;徐洪亮;李志剛;陳志;黃興華;胡華;段岷;葉學軍;劉勁東;彭杰;張新忠;肖儉云 清華大學 2001
4 基于流態(tài)重構(gòu)的節(jié)能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技術(shù) 楊海瑞;岳光溪;呂俊復;蘇俊;張建春;張海;趙曉星;佘簡文;付志平;劉青;張建勝;任憲紅;范彥軍;郝建仁;賀輝寶;劉愛成;李結(jié)木;王香云;霍續(xù)林;馬升;張春瑞;牛建斌 清華大學 2008
發(fā)明專利:
1 一種微油點火旋流煤粉燃燒器 張海;鄭平安;徐秀清;呂俊復;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7-12-26
2 一種水平濃淡富集型直流煤粉燃燒器 張海;呂俊復;徐秀清;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8-01-23
3 少油點火水平濃淡富集型直流煤粉燃燒器 張海;呂俊復;徐秀清;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8-01-23
4 一種化石燃料的點火方法及裝置 張海;呂俊復;劉青;楊海瑞;張建勝;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8-01-23
5 低床壓降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工藝方法 楊海瑞;岳光溪;呂俊復;張海;劉青;張建勝 清華大學 2008-03-26
6 燃用多成分低熱值燃料的流化床鍋爐及其運行方法 張衍國;呂俊復;姚忠建 清華大學 1997-11-12
7 一種焚燒處理固體廢棄物的方法及裝置 張衍國;姚忠建;呂俊復;郭亮 清華大學 1999-07-28
8 一種固體物料流量測量方法及裝置 呂俊復;岳光溪;任維 清華大學 2000-10-25
9 流化床內(nèi)顆粒最小粘結(jié)溫度的測試裝置及方法 郭慶杰;王昕;呂俊復;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1-04-11
10 一種混合物料初始粘結(jié)溫度的測試方法及裝置 郭慶杰;王啟民;徐孟;呂俊復;岳光溪;王昕 清華大學 2001-11-28
11 一種氣化型煤粘結(jié)劑及其制備方法 李登新;呂俊復;高永軍;張建勝;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2-01-09
12 以煤系黃鐵礦為原料制備鐵礬的工藝方法及裝置 李登新;岳光溪;呂俊復;張建勝 清華大學 2002-01-09
13 一種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用的高溫固體物料回送閥 呂俊復;岳光溪;劉青;辛建;王昕 清華大學 2002-02-06
14 一種正燃式蜂窩狀煙煤無煙燃燒型煤 李登新;張建勝;呂俊復;郭慶杰;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2-02-20
15 一種流化床發(fā)生高溫煙氣的方法及裝置 呂俊復;岳光溪;郭慶杰;劉青;王昕 清華大學 2002-03-27
16 一種以氰化提金廢渣制備鐵紅的工藝方法 李登新;李杰錫;岳光溪;李云平;呂俊復;李克團;李建勝;張德祥;劉青;楊貴春 清華大學;蓬萊市黃金冶煉廠 2002-06-05
17 一種以氰化提金廢渣再提金的工藝方法 李登新;呂俊復;岳光溪;張建勝;徐猛;李瑋琪 清華大學 2002-06-05
18 一種流化床飛灰快速水化團聚和返送流化床工藝 李登新;岳光溪;呂俊復;張建勝;劉青;徐猛 清華大學 2002-06-05
19 一種提高流化床飛灰脫硫和燃盡效率的添加劑及使用方法 李登新;岳光溪;呂俊復;張建勝 清華大學 2003-03-12
20 一種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蓋式風帽 呂俊復;王明敏;岳光溪;劉青;張海 清華大學 2005-02-23
21 一種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用的滾筒冷渣器 呂俊復;吳玉新;岳光溪;路霽鸰 清華大學 2005-02-23
22 一種帶防磨結(jié)構(gòu)的流體床鍋爐燃燒室 呂俊復;趙新木;岳光溪;劉青 清華大學 2005-03-02
23 一種風水聯(lián)合流化床冷渣器 楊海瑞;呂俊復;王宇;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5-03-02
24 一種燃燒不規(guī)則低灰熔點燃料的燃燒方法及其設備 張海;侯祥松;呂俊復;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5-03-02
25 一種冷卻式高溫氣固分離裝置 王宇;呂俊復;岳光溪;路霽翎 清華大學 2005-03-23
26 一種圓形旋流濃淡煤粉燃燒器 岳光溪;李金平;呂俊復 清華大學 2005-03-23
27 一種通流式氣固分離器 呂俊復;胡文斌 清華大學 2005-04-06
28 倉儲式煤粉鍋爐制粉系統(tǒng)送粉乏氣的分離裝置 呂俊復;李建鋒;張海;張建勝;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5-06-08
29 一種底部帶導流盤的旋風分離器 呂俊復;王玉召;楊海瑞;劉青;張海;張建勝;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5-07-20
30 一種旋風分離裝置 呂俊復;劉艷霞;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5-09-21
31 一種化石燃料的燃燒方法及裝置 張海;呂俊復;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5-10-26
32 一種用于焚燒生活垃圾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呂俊復;胡華;岳光溪;趙旭東;劉惠永;凌麟;項光明 清華大學;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05-11-16
33 一種高壓靜電除塵器 楊海瑞;王啟民;呂俊復 清華大學 2005-11-23
34 一種射流式氣固分離裝置 張海;王衛(wèi)良;岳光溪;呂俊復 清華大學 2006-05-17
35 一種預熱型濃淡直流煤粉燃燒裝置 張海;呂俊復;楊海瑞;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7-01-03
36 通道式高溫氣固分離裝置 張衍國;呂俊復;黃維通;姚忠建;郭亮 清華大學 1998-10-14
37 燃用固體廢棄物的快裝流化床焚燒爐 張衍國;呂俊復;黃維通;姚忠建;郭亮 清華大學 1998-12-09
38 小型風冷式固體廢棄物焚燒裝置 張衍國;呂俊復;姚忠建;郭亮;劉青波;張國磊 清華大學 1999-06-16
39 一種用于流化床鍋爐的傘骨形風帽 呂俊復;岳光溪;劉青;唐治 清華大學 2000-11-22
40 一種鍋爐用的高強度膜式水冷壁 呂俊復;岳光溪;路霽鸰;凌曉聰 清華大學 2002-03-13
41 一種飛灰快速水化團聚和復燃的流化床鍋爐 李登新;岳光溪;呂俊復;張建勝;劉青;徐猛 清華大學 2002-10-23
42 用于焚燒生活垃圾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呂俊復;胡華;岳光溪;趙旭東;劉惠永;凌麟;項光明 清華大學;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05-05-25
43 一種緊湊型布置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呂俊復;肖顯斌;楊海瑞;岳光溪;劉青;張建勝 清華大學 2005-07-20
44 一種通流式氣固分離器 呂俊復;胡文斌 清華大學 2005-11-30
45 水平濃淡富集型直流煤粉燃燒器 張海;呂俊復;徐秀清;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7-08-01
46 預熱型濃淡直流煤粉燃燒裝置 張海;呂俊復;楊海瑞;劉青;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7-08-01
47 一種變物料濃度下測量分離器壓降特性的實驗裝置及方法 楊海瑞;楊石;樊融;李少華;田雪沁;呂俊復;岳光溪 清華大學 2008-09-10
論文專著:
發(fā)表論文200余篇。
出版專著:
1、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鍋爐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3
2、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與檢修(第二版) 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5
發(fā)表論文:
1 中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機組運行現(xiàn)狀分析 李建鋒; 郝繼紅; 呂俊復; 冀慧敏; 齊娜; 楊迪; 黃海濤 鍋爐技術(shù) 2010-03-28
2 基于流態(tài)重構(gòu)的低能耗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技術(shù) 楊石;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電力技術(shù) 2010-01-25
3 低灰分燃料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外加物料河沙粒度分析 賀輝寶; 胡南; 呂俊復; 劉青; 蘇俊; 張建春; 趙曉星; 岳光溪 動力工程學報 2010-06-15
4 300MW循環(huán)流化床的仿真建模 李金晶; 呂俊復; 劉樹清; 岳光溪; 李政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網(wǎng)絡.預覽 2009-11-15
5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飛灰中碳的形成機理 湯根土; 呂俊復; 張建勝; 楊海瑞; 岳光溪 動力工程 2009-01-15
6 滾筒冷渣器傳熱特性的實驗研究 李金晶; 王巍; 楊石;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9-01-15
7 秸稈發(fā)酵電廠建設可行性研究 李建鋒; 郝繼紅; 呂俊復; 冀慧敏; 楊迪 現(xiàn)代化工 2009-04-20
8 CO_2稀釋對合成氣擴散火焰中氮氧化物生成排放特性的影響 湯根土; 呂俊復; 岳光溪; 張海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9-06-15
9 雙通道低氮煤粉燃燒器飛灰碳形成機理的研究 王啟民; 張海;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9-07-15
10 新一代節(jié)能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技術(shù) 楊石; 楊海瑞; 呂俊復; 蘇俊; 張建春; 付志平 動力工程 2009-08-15
11 Texaco氣化爐混合過程及化學反應過程中的控制因素分析 吳玉新; 張建勝; 岳光溪; 呂俊復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9-08-15
12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熱慣性分析 李金晶; 李燕; 呂俊復;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9-09-20
13 排粉機內(nèi)部氣固兩相流動特性研究 李建鋒; 呂俊復; 張海; 劉青; 岳光溪 熱力發(fā)電 2009-05-15
14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用貧煤和無煙煤的運行優(yōu)化分析 張慶國; 程新華; 楊海瑞; 呂俊復; 刁友峰; 陳宇峰; 郝衛(wèi)東 熱力發(fā)電 2009-04-15
15 38m/54m高循環(huán)流化床床內(nèi)流體動力特性研究 胡南; 王巍; 姚宣; 楊海瑞; 呂俊復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9-09-15
16 熱力塔系統(tǒng)用于空冷發(fā)電余熱利用研究 李建鋒; 呂俊復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9-09-15
17 300MW循環(huán)流化床的仿真建模 李金晶; 呂俊復; 劉樹清; 岳光溪; 李政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1-15
18 一種新型熱泵換熱器系統(tǒng) 李建鋒; 呂俊復 暖通空調(diào) 2009-12-15
19 海水西調(diào)用于火力發(fā)電的研究 李建鋒; 呂俊復; 郝繼紅; 楊迪; 冀慧敏 現(xiàn)代化工 2009-11-20
20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設計理論與設計參數(shù)的確定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動力工程 2006-02-15
21 煤中礦物組分在流化床燃燒過程中的轉(zhuǎn)化 王啟民;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6-01-30
22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對排渣和供風系統(tǒng)的要求 王進偉; 呂俊復; 鄭寶忠; 岳光溪 鍋爐技術(shù) 2006-01-28
23 熱裂解型等離子點火技術(shù)介紹 張海; 張守玉; 呂俊復; 岳光溪; 鄒本含 鍋爐技術(shù) 2006-03-28
24 鋸齒形濃股出口結(jié)構(gòu)下濃淡燃燒器出口區(qū)域的氣固流場 劉青; 何布朗; 張海; 呂俊復;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6-04-15
25 循環(huán)流化床的石灰石脫硫?qū)嶒炑芯?王衛(wèi)良;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鍋爐技術(shù) 2006-12-30
26 風機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 李建鋒; 呂俊復 流體機械 2006-04-30
27 不同升溫速率下石油焦燃燒特性的熱重分析 周軍; 張海; 呂俊復 煤炭轉(zhuǎn)化 2006-04-30
28 水煤漿氣化爐三通道噴嘴氣相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 吳玉新; 張建勝; 岳光溪; 呂俊復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5-30
29 還原條件下煤中硫的轉(zhuǎn)化 王衛(wèi)良;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沈解忠; 蘇小平 動力工程 2006-06-15
30 天然氣-熱泵組合在供暖空調(diào)中的應用 李建鋒; 呂俊復 暖通空調(diào) 2006-07-15
31 石灰石的爆裂與磨耗特性研究 王進偉; 李少華; 楊海瑞; 呂俊復 熱能動力工程 2006-07-20
32 煤中礦物質(zhì)對其半焦反應活性的影響 張守玉; 朱廷鈺; 張建勝; 呂俊復; 張建民; 岳光溪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6-12-30
33 對兩級放熱熱泵以及帶蓄熱供暖系統(tǒng)的運行分析 李建鋒; 呂俊復 流體機械 2006-09-30
34 燒失量法測量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飛灰碳的系統(tǒng)誤差 王啟民; 王玉召; 呂俊復;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6-11-20
35 膜式水冷壁換熱系數(shù)的有限元分析 葉科;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1-30
36 飛灰快速水化團聚顆粒的熱態(tài)磨耗研究 李登新; 姬沖; 徐猛; 呂俊復; 劉青; 張建勝;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7-01-30
37 用于Texaco氣化爐同軸射流計算的不同湍流模型的比較 吳玉新; 張建勝; 岳光溪; 呂俊復 化工學報 2007-03-30
38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煤灰成分對其磨耗特性的影響 王進偉; 趙新木; 李少華;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化工學報 2007-03-30
39 成型生物質(zhì)顆粒與砂混合的初始流化風速研究 楊石; 楊海瑞; 侯祥松; 呂俊復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7-03-30
40 分級氣流床氣化爐模型研究 張建勝; 胡文斌; 吳玉新; 呂俊復; 岳光溪 化學工程 2007-03-30
41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水冷壁的熱流密度分布 呂俊復; 于龍; 岳光溪; 楊海瑞; 張建勝; 張縵; 楊仲明 動力工程 2007-06-15
42 一種多用途熱泵的分析 李建鋒; 呂俊復; 張海 可再生能源 2007-04-15
43 外電場作用下R-R分布的荷電顆粒的凝聚 王啟民;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5-15
44 高溫下熱解溫度對煤焦孔隙結(jié)構(gòu)的影響 周軍; 張海; 呂俊復; 岳光溪 燃料化學學報 2007-04-15
45 燃煤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N_2O的生成、消解與控制 王啟民; 李源; 楊海瑞; 呂俊復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15
46 帶入口加速段的方形分離器內(nèi)氣固兩相流動數(shù)值模擬 王玉召; 王啟民; 呂俊復; 岳光溪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7-04-15
47 富集型燃燒器在單獨燃用合山劣質(zhì)煙煤鍋爐上的應用 張海; 呂俊復; 徐秀清; 吳學安; 賓子勝; 高志濤; 盧廣盛 鍋爐技術(shù) 2007-05-28
48 二次氣流對分級氣化爐內(nèi)三維速度分布的影響 張建勝; 吳玉新; 劉青; 呂俊復;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7-04-15
49 排粉風機出口兩相流動特性 李建鋒; 呂俊復; 張海; 劉青;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7-04-15
50 600MW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呂俊復; 于龍; 張彥軍; 岳光溪; 李振宇; 吳玉新 動力工程 2007-08-15
51 簡化PDF模型對Texaco氣化爐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 吳玉新; 張建勝; 王明敏; 岳光溪; 呂俊復 化工學報 2007-09-15
52 三次風細煤粉再燃脫硝技術(shù)的可行性 樊融; 張海; 呂俊復; 李建鋒; 岳光溪; 徐秀清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7-09-15
53 增加短葉片的9-26型風機流場數(shù)值模擬 李建鋒; 呂俊復; 張海; 劉青; 岳光溪 流體機械 2007-10-30
54 激光粒度分析和篩分法測粒徑分布的比較 李文凱; 吳玉新; 黃志民; 樊融; 呂俊復 中國粉體技術(shù) 2007-10-25
55 CFB鍋爐循環(huán)灰對NO和N_2O排放影響的實驗研究 侯祥松; 楊石; 呂俊復; 張海;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1-15
56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爐內(nèi)傳熱的影響因素 李金晶; 李燕; 呂俊復;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1-15
57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深度脫硫與超低排放 李雄; 劉軍; 岳光溪; 陳偉剛; 錢朝龍; 呂俊復 鍋爐技術(shù) 2007-11-28
58 若干煤粉燃燒的設計思想分析 張海; 呂俊復; 岳光溪; 徐秀清 鍋爐技術(shù) 2007-11-28
59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摻燒生物質(zhì)前景研究 李建鋒; 郝繼紅; 呂俊復; 冀慧敏; 楊迪; 齊娜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7-11-15
60 用簡化PDF模型對氣化爐運行特性的分析 吳玉新; 張建勝; 王明敏; 岳光溪; 呂俊復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7-11-15
61 煤粉燃燒器設計中的若干誤區(qū) 張海; 呂俊復; 徐秀請; 曾瑞良; 岳光溪 熱力發(fā)電 2008-01-15
62 不同空氣稀釋劑對合成氣擴散火焰NO_x生成特性的影響 湯根土; 呂俊復; 岳光溪; 張海 動力工程 2008-12-15
63 基于大小氣缸與大小活塞的新型發(fā)動機系統(tǒng)性能預測分析 李建鋒; 呂俊復; 楊海瑞; 劉青; 岳光溪 機械工程學報 2008-11-15
64 通過煤粉濃縮預熱低NO_x燃燒器實現(xiàn)高溫空氣燃燒技術(shù)的研究 張海; 賈臻; 毛健雄; 呂俊復; 劉青 動力工程 2008-02-15
65 富集型燃燒器的原理與應用 楊定華; 呂俊復; 張海; 岳光溪; 徐秀清 動力工程 2008-02-15
66 排粉風機內(nèi)部氣固兩相流動特性研究 李建鋒; 呂俊復; 張海; 劉青; 岳光溪 流體機械 2008-02-28
67 生物質(zhì)再燃還原NO_x的機理分析 于海洋; 楊石; 張海; 呂俊復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8-01-15
68 煤焦與水蒸氣的氣化實驗及表觀反應動力學分析 王明敏; 張建勝; 岳光溪; 呂俊復; 須田俊之; 高藤誠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8-02-15
69 氣流床氣化爐水冷壁設計方案的水動力分析 李燕; 李文凱; 張建勝; 岳光溪; 呂俊復 鍋爐技術(shù) 2008-07-28
70 采用簡化PDF模型分析分級氣流床氣化爐的氣化特性 吳玉新; 張建勝; 岳光溪; 呂俊復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8-09-15
71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爐二惡英的生成機理與控制策略分析 王啟民; 張益民; 楊海瑞; 呂俊復 工業(yè)鍋爐 2008-10-20
72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大型化及其耐火材料問題 劉青; 呂俊復; 張建勝; 王昕;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3-01-22
73 600MWe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水冷壁溫度 劉青; 呂俊復; 辛健; 張建勝; 岳光溪; 于龍; 張彥軍; 楊仲明 鍋爐技術(shù) 2003-06-30
74 CFB鍋爐內(nèi)成灰特性的實驗研究方法 楊海瑞; 肖顯斌; 呂俊復; 岳光溪; JAUD Phillipe 化工學報 2003-08-30
75 循環(huán)流化床內(nèi)顆粒運動與換熱分析 呂俊復; 田勇; 彭曉峰; 岳光溪 化工學報 2003-09-30
76 活性焦表面化學性質(zhì)對其脫硫性能的影響 張守玉; 呂俊復; 岳光溪; 王洋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03-05-26
77 焦炭流化床燃燒條件下氧化亞氮生成途徑的實驗研究 任維; 張建勝; 姜孝國; 呂俊復; 姚紀恒; 岳光溪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03-05-26
78 活化條件對彬縣煤活性焦孔隙結(jié)構(gòu)的影響 張守玉; 王洋; 朱廷鈺; 呂俊復; 岳光溪 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 2003-09-25
79 高溫鼓泡流化床流體動力學特性 郭慶杰; 呂俊復; 岳光溪; 劉志宏; 須田俊之; 佐藤順一 化學工程 2003-06-25
80 煤種及炭化條件對活性焦孔隙結(jié)構(gòu)的影響 張守玉; 呂俊復; 岳光溪; 王洋 煤炭學報 2003-04-25
81 活化條件對彬縣煤活性焦表面性質(zhì)的影響 張守玉; 王洋;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學報 2003-10-25
82 飛灰快速水化團聚顆粒在流化床中的冷態(tài)磨耗研究 李登新; 姬沖; 徐猛; 呂俊復; 劉青; 張建勝; 岳光溪 煤炭學報 2003-12-25
83 飛灰水活化團聚脫硫技術(shù) 徐猛; 李登新; 王啟民;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3-02-25
84 高溫流化床中IH I灰樣的臨界流化速度研究 王昕; 郭慶杰;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劉志宏; 須田俊之; 左藤順一 煤炭轉(zhuǎn)化 2003-02-25
85 流化床模化研究的進展 王昕;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劉志宏; 須田俊之; 左藤順一 煤炭轉(zhuǎn)化 2003-05-25
86 煤焦反應活性影響因素的探討 張守玉; 黎永; 呂俊復; 岳光溪; 王洋 煤炭轉(zhuǎn)化 2003-05-25
87 煤中黃鐵礦的電化學脫硫及動力學研究 李登新; 高晉生; 岳光溪; 呂俊復 煤炭轉(zhuǎn)化 2003-05-25
88 旋風爐飛灰重熔法燃燒固硫的實驗研究 王啟民; 高強;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3-08-25
89 CFB密相區(qū)內(nèi)顆粒橫向擴散對燃燒的影響 肖顯斌;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3-11-25
90 鍋爐飛灰燃燒特性實驗研究 張守玉; 王文選; 楊玉來; 荊鵬飛;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3-11-25
91 平面流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改造及其運行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黃興華; 劉國華; 陳志; 徐洪亮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6-30
92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灰渣可燃物測試方法研究 呂俊復; 侯祥松; 任維; 岳光溪; 馮俊凱; 王翠蘋; 王智微 熱力發(fā)電 2003-10-25
93 壓降法測量煤灰的初始粘結(jié)溫度 王啟民; 徐猛; 郭慶杰; 呂俊復; 岳光溪 燃料化學學報 2003-06-25
94 循環(huán)流化床灰渣利用研究進展 李登新; 呂俊復; 郭慶杰;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3-01-20
95 CFB鍋爐內(nèi)物料停留時間的模型研究 楊海瑞; M.Wirsum; 呂俊復;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3-03-20
96 CFB鍋爐煤成灰特性的6參數(shù)模型研究 楊海瑞; 呂俊復; 肖顯斌; M.Wirsum 熱能動力工程 2003-11-20
97 220t/h水冷方形分離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設計及運行 呂俊復; 劉青; 張建勝; 岳光溪; 沈解忠; 唐國勇; 蘇小平; 朱曉峰; 趙愛國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3-08-30
98 在流化床燃燒條件下焦炭氮轉(zhuǎn)化的實驗研究 任維; 肖顯斌; 呂俊復; 岳光溪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03-05-30
99 活化時間對煤制活性焦性質(zhì)的影響 張守玉;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王洋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03-05-30
100 還原態(tài)下流化床煤熱解硫的釋放 劉青; 呂俊復; 張建勝; 岳光溪; 路霽鸰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03-07-30
101 石灰石脫硫?qū)ρh(huán)流化床中N_2O排放濃度的影響 侯祥松; 李金平; 張海; 呂俊復;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5-05-25
102 多重富集低NO_x燃燒器及其在65t/h鍋爐上的應用實踐 張海; 呂俊復; 曾瑞良; 徐秀清; 岳光溪 熱力發(fā)電 2005-06-25
103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物料平衡分析 楊海瑞; 岳光溪; 王宇; 呂俊復 熱能動力工程 2005-05-20
104 一種改進的概括性卡諾循環(huán)燃氣輪機及其性能預測分析 李建鋒; 呂俊復 燃氣渦輪試驗與研究 2005-05-30
105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煤著火特性 楊海瑞; 薛雷; 郭遠熊; 呂俊復;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5-06-25
106 旋流煤粉燃燒器低NO_x排放技術(shù) 李金平; 呂俊復; 張海; 岳光溪 鍋爐技術(shù) 2005-08-30
107 中溫下熱解對半焦燃燒反應性的影響 劉艷霞; 呂俊復; 黎永;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5-09-20
108 W型火焰鍋爐燃燒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法 張海; 呂俊復;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動力工程 2005-10-15
109 煤粉燃燒器的分級濃縮 張海; 呂俊復;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中國電力 2005-04-05
110 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最新進展 楊海瑞; 呂俊復; 張海; 岳光溪; 邢興; 張守玉; 楊輝 鍋爐技術(shù) 2005-10-30
111 我國100 MWe~200 MWe等級機組鍋爐低NO_x改造的探討 張海;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呂俊復; 劉青 鍋爐技術(shù) 2005-10-30
112 日本新磯子電站超超臨界壓力煤粉鍋爐 張海; 呂俊復; 岳光溪; 李政; 葉學軍; 張守玉; 楊輝 中國電力 2005-08-05
113 煤粉爐中燃燒產(chǎn)物停留時間及其對飛灰含碳量的影響 呂俊復; 馮俊凱 鍋爐技術(shù) 2005-12-30
114 煤粉四角燃燒低NO_x排放技術(shù) 李金平;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鍋爐技術(shù) 2005-12-30
115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計方法研究 張建勝;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馮俊凱; 劉寶珠; 于龍; 楊仲明; 張彥軍 鍋爐制造 2003-02-25
116 流化床燃燒煤的成灰磨耗特性 呂俊復; 楊海瑞; 張建勝; 劉青; 李登新; 岳光溪; 于龍; 張縵; 姜孝國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3-02-25
117 一種研究飛灰粒徑分布和磨耗的簡單方法 呂俊復; 楊海瑞; 張建勝; 劉青; 張守玉; 岳光溪; 于龍; 張縵; 姜孝國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3-10-25
118 弱粘煤和不粘煤的快速熱解及其團聚研究 李登新; Makino M; 呂俊復; 岳光溪; 張建勝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3-10-25
119 煤種及炭化條件對活性焦脫硫性能的影響 張守玉; 王洋; 呂俊復; 張建勝;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3-10-25
120 煤質(zhì)活性焦表面性質(zhì)對其脫硫性能的影響 張守玉; 呂俊復; 岳光溪; 王洋 湘潭礦業(yè)學院學報 2003-06-30
121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爐膛內(nèi)氣體濃度的分布 劉青; 陳科宇; 張守玉; 呂俊復; 凌曉聰; 王啟民; 沈解忠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03-03-15
122 彬縣煤活性焦表面性質(zhì)對其脫硫性能的影響 張守玉; 王洋; 呂俊復; 岳光溪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03-11-30
123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飛灰含碳量問題 呂俊復; 張守玉; 劉青; 張建勝; 楊海瑞; 岳光溪; 沈解忠; 于龍 動力工程 2004-04-15
124 活性焦脫除電廠煙氣中SO_2行為探討 張守玉; 朱廷鈺; 王洋; 呂俊復;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4-01-25
125 煤基強化石油開采的多聯(lián)產(chǎn)方案研究 倪維斗; 張斌; 李政; 呂俊復 煤炭轉(zhuǎn)化 2004-02-25
126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屏式受熱面換熱系數(shù)的測量與分析 凌曉聰; 呂俊復; 劉青; 王昕; 張建勝; 岳光溪; 沈解忠; 蘇小平; 林旭東; 馬明華; 姜孝國 熱力發(fā)電 2004-01-25
127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飛灰的水活化與脫硫 徐猛; 李登新; 王啟民; 呂俊復;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4-02-25
128 800MWe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概念設計 吳玉新;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張彥軍; 于龍; 楊仲明 鍋爐技術(shù) 2004-06-30
129 富集型燃燒器及多重富集型燃燒器研究 張海;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呂俊復; 劉青 鍋爐技術(shù) 2004-06-30
130 基于平衡常數(shù)法的Texaco氣化模型 侯祥松; 陳勇; 劉艷霞; 張建勝;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4-08-25
131 新型多重富集低NO_x煤粉燃燒器的研究 何布朗; 岳光溪; 呂俊復; 曾瑞良; 徐秀清 煤炭轉(zhuǎn)化 2004-08-25
132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熱力性能的模型研究 王明敏 ; 呂俊復 ; 楊海瑞 ; 凌曉聰 ; 張建勝 ; 劉青 ; 岳光溪 動力工程 2004-08-15
133 116MW水冷方形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熱水鍋爐的運行經(jīng)驗 呂俊復; 趙新木; 張建勝; 岳光溪; 劉青; 沈解忠; 毛軍華; 蘇小平; 董祖康; 王政 動力工程 2004-10-15
134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給煤位置及其對燃燒效率的影響 劉艷霞; 呂俊復; 張守玉;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于龍; 張彥軍; 楊仲明; 姜義道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4-07-25
135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技術(shù)的研究展望 于龍; 呂俊復; 王智微;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4-07-20
136 半焦氧化過程中反應活化能的變遷 張守玉; 呂俊復; 岳光溪; 王洋 熱能動力工程 2004-07-20
137 循環(huán)流化床中氣體擴散規(guī)律的研究 侯祥松;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鍋爐技術(shù) 2004-10-30
138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在電力工業(yè)中的應用前景 王文選; 趙石鐵; 呂俊復; 岳光溪 鍋爐技術(shù) 2004-10-30
139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煤的成灰和磨耗特性研究 趙石鐵;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能源研究與利用 2004-10-30
140 煤種及炭化條件對活性焦表面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 張守玉; 呂俊復; 岳光溪; 朱廷鈺; 王洋 化學工程 2004-10-25
141 高碳團聚飛灰的燃燒特性 李登新; 呂俊復; 劉青; 張建勝; 岳光溪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4-11-17
142 2008t/h四角燃燒煤粉鍋爐煙溫偏差實爐測試分析 張戟; 呂俊復; 岳光溪; 潘景龍 鍋爐技術(shù) 2004-12-30
143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技術(shù)的最新進展 趙新木;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沈解忠; 蘇小平; 李俊; 董祖康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4-11-25
144 熱處理對煤焦反應性及微觀結(jié)構(gòu)的影響 張守玉; 呂俊復; 王文選; 朱廷鈺; 黎永; 岳光溪 燃料化學學報 2004-12-25
145 我國燃煤電站鍋爐NO_x排放的現(xiàn)狀分析和應對措施 張海; 呂俊復;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動力工程 2005-02-15
146 焦炭流化床燃燒條件下氧化亞氮生成過程的實驗研究 任維; 呂俊復; 張建勝;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5-01-20
147 煤粉濃縮預熱調(diào)節(jié)燃燒系統(tǒng)在150t/h煤粉爐上的應用 張建勝; 呂俊復; 張海;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5-01-20
148 石灰石脫硫?qū)ρh(huán)流化床中NO_x生成和排放的影響 侯祥松; 李金平; 張海; 趙石鐵; 呂俊復;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5-01-25
149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后燃特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楊海瑞; 趙新木; 王宇; 肖顯斌; 呂俊復;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5-01-25
150 煤著火特性的熱重分析研究 胡文斌;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張建勝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5-03-25
151 高硫石油焦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中燃燒應用 李建鋒;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楊海瑞; 岳光溪 鍋爐技術(shù) 2005-04-30
152 煤粉濃縮預熱調(diào)節(jié)燃燒系統(tǒng)原理和應用 張建勝; 呂俊復; 張海; 岳光溪; 李建華; 曹晉利; 庾永波 熱力發(fā)電 2005-03-25
153 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煤粉鍋爐飛灰含碳量研究 趙新木; 王承亮; 呂俊復;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5-03-20
154 220t/h水冷方形分離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性能 王玉召;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沈解忠; 蘇小平 動力工程 2005-06-15
155 75t/h百葉窗二級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改造方案 張建勝;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曹晉利; 庚永波 鍋爐制造 2005-05-25
156 煤中礦物質(zhì)對煤焦氧化的催化性能在熱處理過程中的變化 張守玉; 呂俊復; 黎永;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5-04-25
157 循環(huán)床鍋爐循環(huán)灰對焦油裂解的催化影響 呂俊復; 岳光溪 工程熱物理學報 1999-01-10
158 焦油裂解循環(huán)灰的催化失活研究 呂俊復; 岳光溪 工程熱物理學報 1999-09-10
159 焦油裂解反應對循環(huán)灰催化作用的影響 呂俊復;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11-10
160 75 t/h異型水冷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設計運行 呂俊復; 岳光溪; 劉青; 趙曉星; 劉藝; 葉學軍 中國電力 1999-04-15
161 方型分離器下部錐體錐角角度的試驗研究 白玉剛; 呂俊復; 岳光溪; 劉青; 楊艷萍; 馬明華; 于龍 中國粉體技術(shù) 1999-10-30
162 入口帶有加速段方型分離器結(jié)構(gòu)優(yōu)化的試驗研究 白玉剛; 呂俊復; 岳光溪; 劉青; 劉寶森; 于龍; 楊艷萍; 馬明華 中國粉體技術(shù) 1999-12-30
163 快速床提升管內(nèi)顆粒的擴散行為研究 楊海瑞;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中國粉體技術(shù) 1999-12-30
164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 張建勝; 呂俊復; 岳光溪; 王昕; 任維; 劉青 鍋爐制造 1999-08-15
165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室邊界層的實驗研究 呂俊復; 劉青; 張建勝;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2-01-20
166 發(fā)展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的討論 辛建; 呂俊復; 岳光溪; 于龍 熱能動力工程 2002-09-20
167 高溫鼓泡流化床的流化行為 郭慶杰; 呂俊復; 王昕; 徐猛 熱能動力工程 2002-09-20
168 國產(chǎn)化200MW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方案研究 呂俊復; 凌曉聰; 于龍; 岳光溪; 楊仲明; 李振宇; 張建勝; 劉青; 林旭東 鍋爐制造 2002-08-25
169 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可行性 呂俊復; 岳光溪; 張建勝; 劉青; 馮俊凱; 劉寶珠; 于龍; 楊仲明; 張彥軍 鍋爐制造 2002-11-25
170 煤中有機硫的電化學脫硫機理 李登新; 高晉生; 岳光溪; 呂俊復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2-10-25
171 煤流化床燃燒過程中大顆粒的碎裂行為(英文) 辛建; 呂俊復; 路霽鸰; 劉青; 岳光溪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02-06-15
172 CFB鍋爐內(nèi)等密度顆粒的分層模型研究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Wirsum M; Fett F N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02-12-15
173 氧化鈣催化活性在焦油裂解過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 呂俊復; 岳光溪 潔凈煤技術(shù) 1999-03-25
174 循環(huán)床鍋爐燃燒份額分布的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 金曉鐘; 呂俊復; 喬銳; 黎永; 劉青; 岳光溪; 馮俊凱; 林旭東; 楊艷萍; 郭長山; 于龍; 馬明華 潔凈煤技術(shù) 1999-03-25
175 20t/h煤粉爐改造為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方案設計 呂俊復; 任維; 張建勝; 黎永; 王昕; 劉青; 岳光溪 潔凈煤技術(shù) 1999-09-25
176 焦油裂解時氧化鈣失活的活性再生特性研究 呂俊復; 岳光溪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1999-03-30
177 方型分離器進口氣流速度的實驗研究 白玉剛;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劉寶森; 楊艷萍; 于龍; 馬明華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1999-09-30
178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對煤種的適應性及灰平衡與煤種的關(guān)系 劉寶森; 李正義; 姜義道;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0-03-22
179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污染物排放規(guī)律的熱態(tài)研究 楊海瑞; 呂俊復; 邢興;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0-05-22
180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脫硫?qū)︼w灰比電阻的影響 呂俊復; 張建勝; 楊海瑞; 劉青; 岳光溪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0-09-22
181 水冷方形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啟動與壓火 呂俊復; 楊海瑞; 郭慶杰; 岳光溪; 劉青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0-11-22
182 高溫流化床結(jié)焦特性 郭慶杰; 王昕;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0-02-25
183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室受熱面?zhèn)鳠嵯禂?shù)計算方法 呂俊復; 張建勝; 岳光溪; 劉青; 于龍; 林旭東; 李文健; 唐勇; 羅廷元; 葛蓉生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2-29
184 一種循環(huán)灰積碳失活后活性再生特性研究 呂俊復;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2-29
185 方形分離器入口加速段寬度 呂俊復; 白玉剛; 岳光溪; 劉青; 馬明華; 于龍; 劉寶森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4-30
186 410t/h煤粉爐改造為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方案設計 呂俊復; 任維; 王昕; 張建勝; 黎永; 劉青; 岳光溪 熱力發(fā)電 2000-09-30
187 兩相流動對流化床燃燒行為的影響 呂俊復; 金曉鐘; 張建勝; 岳光溪; 馬明華; 林旭東; 于龍; 楊艷萍 熱能動力工程 2000-05-20
188 循環(huán)流化床中一種高硫石油焦燃燒的結(jié)焦特性 張建勝; 呂俊復; 楊海瑞; 黎永; 任維; 王昕; 劉青;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0-09-20
189 220t/h水冷異型分離循環(huán)床鍋爐設計 呂俊復 ; 刑興 ; 張建勝 ; 岳光溪 ; 劉青 ; 于龍; 林旭東; 馬明華; 郭長山; 楊艷萍 鍋爐制造 2000-02-25
190 CFB鍋爐的分離器形式與分離效率的比較 呂俊復; 張建勝; 岳光溪; 于龍; 林旭東; 馬明華 鍋爐制造 2000-05-25
191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室換熱系數(shù)試驗研究 呂俊復; 邢興; 張建勝; 黎永; 劉青; 王昕; 任維; 岳光溪; 劉寶森; 馬明華; 林旭東; 于龍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0-05-30
192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煤燃燒效率研究(英文) 呂俊復; 金曉鐘; 楊海瑞; 劉青; 岳光溪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00-03-30
193 循環(huán)流化床J型閥性能的冷態(tài)實驗研究 呂俊復; 楊海瑞; 王昕; 劉青; 岳光溪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00-06-30
194 入口帶有加速段方型分離器放大性能預測 呂俊復; 白玉剛; 劉青; 岳光溪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00-06-30
195 焦油裂解過程循環(huán)灰催化活性失活及再生研究 呂俊復; 郭慶杰;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1-02-25
196 以案例分析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教育 佟會玲; 呂俊復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12-30
197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密相區(qū)內(nèi)顆粒的橫向擴散研究 楊海瑞; 呂俊復; 劉青; 岳光溪 熱能動力工程 2001-07-20
198 130t/h水冷方形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運行經(jīng)驗 呂俊復; 岳光溪; 劉青; 張建勝; 劉強; 朱家俊; 劉世海; 劉吉偉; 黃興華; 劉藝; 蔣文斌; 趙曉星 中國電力 2001-10-20
199 石油焦燃燒反應活性及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實驗 黎永; 呂俊復; 張建勝; 任維; 王昕; 劉青;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2001-02-28
200 煤種及活化條件對活性焦脫硫性能的影響 張守玉; 朱廷鈺; 王洋; 呂俊復; 岳光溪; 殷憲芬 過程工程學報 2002-12-30
201 煤系黃鐵礦的電解催化氧化和動力學研究 李登新; 高晉生; 呂俊復; 岳光溪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 2002-12-25
202 循環(huán)灰條件下1-甲基萘催化裂解的實驗研究 呂俊復; 陳科宇; 黃南; 路霽翎; 劉青;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2-05-25
203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數(shù)學模型 肖顯斌;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煤炭轉(zhuǎn)化 2002-08-25
204 焦油主要組份的熱裂解 呂俊復; 岳光溪; 汪安琪 公用科技 1996-11-15
205 氧化鈣條件下焦油主要組分的催化裂解 呂俊復;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02-10
206 國內(nèi)外城市垃圾能源化焚燒技術(shù)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 張衍國; 呂俊復 環(huán)境保護 1998-07-25
207 75t/h 水冷方型分離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物料平衡熱態(tài)測試 呂俊復; 金曉鐘; 岳光溪; 張繼鋒; 張建勝; 陸肖馬; 劉青; 邢興; 黎永; 白泉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5-10
208 75t/h 水冷方型分離器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室濃度分布 張建勝; 呂俊復; 金曉鐘; 張繼鋒; 陸肖馬; 劉青; 邢興; 白泉;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5-10
209 一種循環(huán)床循環(huán)灰條件下焦油組分的催化裂解 呂俊復; 岳光溪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7-10
210 入口帶有加速段方形分離器性能研究 呂俊復; 金曉鐘; 陸肖馬; 劉青; 岳光溪 粉體技術(shù) 1998-03-30
211 水冷異型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技術(shù) 呂俊復; 岳光溪; 劉青; 黎永; 張建勝; 任維; 王昕 潔凈煤技術(shù) 1998-12-25
212 乳化油燃燒的實驗研究 呂俊復; 邢興; 岳光溪 中國能源 1998-09-15
213 焦油主要組份在循環(huán)灰下催化裂解的實驗研究 呂俊復; 岳光溪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 1998-11-30
214 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水冷壁熱負荷及水動力研究 呂俊復 清華大學 2004-10-01
215 循環(huán)流化床飛灰快速水化團聚及其反應活性研究 李登新; 徐猛; 呂俊復; 劉青; 張建勝; 岳光溪 中國顆粒學會2002年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2002-11-01
216 116MW水冷方形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熱水鍋爐的運行經(jīng)驗 劉青; 呂俊復; 楊海瑞; 張建勝; 岳光溪; 沈解忠; 蘇小平; 李俊; 董祖康; 唐國勇 中美工業(yè)鍋爐先進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2004-06-01
217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計理論與設計數(shù)據(jù)的測量 楊海瑞; 呂俊復; 岳光溪 第八屆鍋爐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集 2005-10-01
218 燒失量法測量石灰石爐內(nèi)脫硫飛灰碳的系統(tǒng)誤差 岳光溪; 王啟民; 李金平; 王玉召; 呂俊復 第八屆鍋爐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集 2005-10-01
219 影響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效率的因素分析 侯祥松; 張海; 李金晶; 呂俊復; 岳光溪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 2005-12-01
220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爐膛截面溫度分布及其測量 王進偉; 趙新木; 王宇; 楊海瑞; 邢興; 呂俊復; 岳光溪; 李金柱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 2005-12-01
221 還原條件下煤中硫的轉(zhuǎn)化研究 王衛(wèi)良; 呂俊復; 張建勝; 劉青; 岳光溪; 沈解忠; 蘇小平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 2005-12-01
222 低揮發(fā)份煤粉燃燒NO_X生成機理及其控制 李金平; 王啟民; 李紅; 呂俊復; 張海; 劉青; 岳光溪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 2005-12-01
223 一種近似概括性卡諾循環(huán)燃氣輪機及其性能預測分析 李建鋒; 呂俊復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 2005-12-01
224 飛灰快速水化團聚顆粒在流化床中的熱態(tài)磨耗研究 李登新; 姬沖; 徐猛; 呂俊復; 劉青; 張建勝; 岳光溪 上海市顆粒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 2005-06-01
榮譽獎勵:
2006年獲國家科學技術(shù)進步獎二等獎。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在生產(chǎn)要素配置中的優(yōu)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lián)網(wǎng)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的創(chuàng)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jīng)濟社會各領(lǐng)域之中,提升實體經(jīng)濟的創(chuàng)新力和生產(chǎn)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基礎設施和實現(xiàn)工具的經(jīng)濟發(fā)展新形態(tài),實現(xiàn)融合創(chuàng)新,為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chǎn)業(yè)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jīng)濟發(fā)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jīng)濟提質(zhì)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shù)據(jù)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果發(fā)現(xiàn)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fā)現(xiàn)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nèi)容有誤或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wǎng)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shù)據(jù)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chǎn)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