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明,男,現任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材料化學與物理(跨)專業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0-1994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工程工學博士。
1994-1996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博士后(李卓美教授課題組)。
1996-2000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教授。
1997-1998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研室主任。
1998-2000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教工黨支部書記。
2001-2002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Research Specialist。
2002-現在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3-2005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工黨支部書記。
2003-現在 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
2004-現在 中山大學光電及功能復合材料研究院研究人員。
2005-現在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
2007-現在 中山大學環境材料研究所兼職教授。
2008-現在 廣東省高校聚合物材料合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
2009-現在 廣東省低碳節能化學與過程節能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
社會兼職:
1. 2007-現在 《高分子通報》雜志編委。
2. 2005-現在 《纖維素科學與技術》雜志編委。
3. 2004-現在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雜志編委。
4. 2006-現在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志編委。
5. 2009-現在 《腐植酸》雜志編委。
6. 1999-2000 《廣州化學》雜志編委。
7. 2006-2008 《Trends in Applied Sciences Research》雜志編委。
8. 2006-2008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雜志編委。
9. 2007-現在 《Open Glycoscience》雜志編委。
10. 2008-現在 《Research and Reviews in Polymer》雜志編委。
11. 1995-2000 廣東省博士后聯誼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12. 1999-現在 廣東省石油學會常務理事兼中山大學基層委主任。
13. 2004-現在 廣東省人體生物組織工程學會理事。
14. 2005-現在 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材料專業委會委員。
15. 2009—現在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雜志編委。
16. 廣東省石油煉制化工專業和石油鉆采專業委員會委員。
17. 廣州市化工學會高分子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講課程:
研究生:《高分子特性與復合材料》、《高分子科學進展》、《聚合物流變學》、《天然高分子》、《化學進展前沿》;
本科生:《高分子與環境保護》。
培養學生情況:
先后指導博士后3名、博士生11名和碩士生20多名。
研究方向:
1.生物功能與生態環境高分子
2.天然高分子改性及其功能化
3.納米復合材料與高性能樹脂
4.聚電解質及其凝膠與復合物
5.涂料和油墨及高分子型助劑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承擔各類科研課題30余項。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自組裝形成可降解新型納米藥物載體的研究(負責)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含樹枝化結構基元的新型聚多糖衍生物研究(負責)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糖基智能凝膠納米粒子的分子構筑與復合(負責)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然聚多糖衍生的水凝膠化因子及其性能研究(負責)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直鏈淀粉兩親化嵌段改性及相關應用基礎研究(負責)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含磺烷甜菜堿基團的水溶性兩性接枝多糖(負責)
7.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子項目:全降解兩親性纖維素衍生物的綠色合成與性能研究(負責)
8.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基于天然多糖的生物功能材料(負責)
9. 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可生物降解新型兩性聚電解質的設計合成與性能(負責)
10.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項目(博導類):樹枝化多糖衍生物構筑多功能基因載體的研究(負責)
11.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項目:雜化型智能聚多糖水凝膠的研究(負責)
12. 衛生部部屬醫療機構臨床學科重點項目:糖尿病足的預警和綜合防治研究(負責人之一)
13.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項目:高性能聚烯烴新材料的設計制備與功能化研究(負責人之一)
14.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然聚多糖改性用作基因載體材料的研究(負責)
15.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凝膠因子的設計制備與功能特性(負責)
16.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然多糖的兩親化嵌段改性及產物組裝特性(負責)
17.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聚多糖凝膠納米微粒的制備與特性(負責)
18.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性能新型兩性復合離子聚合物的研究(負責)
19.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疏水化水溶性兩性纖維素衍生物的研究(負責)
20.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可完全生物降解納米藥物載體的研究(負責)
21.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新型陽離子聚合物用作高效工業廢水處理劑的研究(合作申請)
22.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醫用凝膠敷料的研究與開發(合作申請)
23. 廣東省中國科學院全面戰略合作項目:糖尿病足潰瘍系列敷料的開發研究(負責人之一)
24.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水溶性兩性木素衍生物的合成、結構與性能(負責)
25.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磁性/溫敏/熒光多功能藥物控釋載體的研究(學術指導)
26.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含芘多糖衍生物非共價修飾碳納米管及其功能化研究(學術指導)
27.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新型碳納米管/硅質凝膠雜化材料的設計制備與特性(學術指導)
28. 廣東省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木質素磺酸鹽改性與利用研究(負責)
29. 中國科學院纖維素化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含脂肪族聚酯鏈段兩親性纖維素衍生物的研究(負責)
30. 中國科學院纖維素化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分子復合型改性纖維素驅油劑的研究(負責)
31. 中國科學院纖維素化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新型水溶性纖維素衍生物在油田中的應用研究(負責)
32. 中國科學院纖維素化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新型水溶性纖維素接枝共聚物的研究(負責)
33. 中國科學院纖維素化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水溶性纖維素衍生物的疏水化改性研究(負責)
34.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油田用可生物降解新型兩性復合離子聚合物的研究(負責)
35. 廣州市精至化工有限公司合作項目:聚合物油品添加劑及其復配體系的研究(負責)
36.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合作研究項目:胰腺癌治療用納米生物磁小體的制備(負責)
37. 泰合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臺資)合作研究項目:高性能環氧樹脂及其納米復合材料研發(負責)
38. 泰合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臺資)合作研究項目:新型耐高溫樹脂的研制與開發(負責)
39. 泰合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臺資)合作研究項目:HOTMELT樹脂的研制及其應用開發(負責)
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的部分研究成果獲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003)。
1、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親水性聚多糖改性材料(編號A06-0-2-01)
2、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三等獎:新型水溶性兩性纖維素衍生物的研究(編號2003-資-3-004)
3、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二等獎:生物資源大分子功能化利用的基礎研究 (2010-A02-0-2-01)
1 含有環狀結構的難溶性中藥制成水溶性納米制劑的方法 楊立群;鄧宇斌;藍育青;王雙萍;鄭海生;周懷勝;張黎明;程良正 中山大學 2010-08-25
2 一種耐高溫碳纖維/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鄒小武;張黎明;李瑋;陳錦松;鄧信晟;王華;盧勇 中山大學;東莞泰合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2010-08-18
3 一種可生物降解的乳膠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王冠海;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10-07-07
4 利用支鏈淀粉-對硝基肉桂酸接枝物原位包埋蛋白類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扈蓉;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10-06-02
5 一種超分子水凝膠基因載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馬棟;張黎明;張宏斌;李娜;楊川;嚴勵 中山大學 2010-06-02
6 一種具有熒光檢測功能的分子印跡微凝膠的制備方法 王紅飛;張黎明;唐春燕;楊浩 中山大學 2010-04-21
7 一種天然橡膠膠乳蛋白質的固定方法 陳繼平;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9-12-30
8 一種碳納米管/硅質雜化凝膠的制備方法 王冠海;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9-12-16
9 一種抗菌性超分子水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馬棟;謝曦;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9-10-28
10 一種蛋白質分子印跡水凝膠的制備方法 王紅飛;張黎明;唐春燕 中山大學 2009-09-30
11 一種磁性熒光復合納米粒子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聶立波;張黎明;顏榮華;單鴻 中山大學 2009-08-12
12 大豆蛋白/二醛淀粉/納米銀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鄒小武;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9-06-03
13 一種分子篩負載納米硫化鋅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何國山;陳旭東;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9-04-15
14 一種廢紙污泥復合填充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李瑋;梁立;張黎明;王慶華;許杰東;曾慶聰 中山大學 2009-03-18
15 一種用于不銹鋼保護的納米磁性保護膜樹脂組合物 何國山;陳旭東;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9-02-04
16 含聚(2-乙基-2-噁唑啉)嵌段的纖維素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 陳麗瓊;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9-01-28
17 一種制備直鏈淀粉水溶液的方法 蔡祥;楊立群;張黎明;伍青 中山大學 2009-01-28
18 一種金磁核殼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 聶立波;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8-12-17
19 聚己內酯/直鏈淀粉兩親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李本剛;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8-07-30
20 一種溫敏含糖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李本剛;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8-07-30
21 一種提高直鏈淀粉包結絡合物溶液穩定性的方法 李本剛;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8-07-30
22 一種全生物降解兩親性聚多糖接枝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盧紅偉;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8-08-27
23 一種聚乙烯/POSS改性粘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張黎明;何富安;江洪流 中山大學 2008-05-07
24 有機改性LDHs負載苊二亞胺鎳催化劑原位制備聚乙烯-LDHs納米復合材料的方法 張黎明;何富安;江洪流 中山大學 2008-05-14
25 一種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磁性溫敏納米粒子及其合成方法 李瑋;張黎明;朱玉光 中山大學 2008-05-07
26 麥芽七糖的化學制備方法 楊立群;孔韜;關文彥;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7-08-22
27 土豆磷酸化酶的分離提取方法 楊立群;孔韜;梁秋儀;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7-10-10
28 軟包裝干式復合水性膠粘劑及其制備方法 黃志虹;張黎明;余勇 中山大學 2007-01-03
29 有機硅丙烯酸酯/納米粘土復合乳液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李瑋;張黎明;李明輝 中山大學 2006-10-25
30 干酪素型水性油墨及其制備方法 黃志虹;張黎明;蘇韋佳 中山大學 2006-09-06
31 一種原位快速形成可注射超分子結構水凝膠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趙三平;馬棟;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6-10-04
32 一種用于制備層壓板的無鹵阻燃膠粘劑 趙三平;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5-09-14
33 一種印刷電路基板的制備方法 趙三平;張黎明 中山大學 2005-07-27
34 一種硅丙乳液的制備方法 李瑋;張黎明;陳麗瓊;劉杰 中山大學 2005-03-16
35 一種硅丙涂料 李瑋;張黎明;陳麗瓊;劉杰 中山大學 2005-03-16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
發表論文:
英文:
1. (with Wang, G.-H.) A biofriendly silica gel for in-situ protein entrapment: biopolymer-assisited formation and its kinetic mechanism.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9, 113(9): 2688-2694.
2. (with Song, F.; Li, N.-N.; Shi, J.-F.) In-situ crosslinkable hydrogel formed from a polysaccharide-based hydrogelator. Biomacromolecules, 2009, 10(4): 959-965.
3. (with Cai, X.; Yang, L.-Q.; Wu, Q.) Synthesis and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indomethacin conjugated cellulose ethers used for colonic targeted drug delivery. Bioresoure Technology, 2009, 100: 4164-4170.
4. (with Song, F.; Yang, C.; Yan, L.) Genipin-crosslinked casein hydrogels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09, 373: 41-47.
5. (with Yang, L.-Q.) Chemical structural and chain conforma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bioactive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natural sources.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9, 76: 349-361.
6. (with Song, F.) Gelation modification of soy protein isolate by a naturally occurring crosslinking agent and its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9, 48(15): 7077-7083.
7. (with Ma, D.; Xie, X.) A novel route to in-situ incorpor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to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network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 2009, 47(7): 740-749.
8. (with Wang, L.) Viscoelas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guar gum derivative containing anionic carboxymethyl and cationic 2-hydroxy-3-(trimethylammonio)propyl substituents.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09, 29: 524-529.
9. (with Ma,Y.-Q; Yi, J.-Z.) A facile approach to incorporate silver nanoparticles into dextran-based hydrogels for antibacterial and catalytical application.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9, 46(6): 643-648.
10. (with Ma, D.) Fabrication and modulation of magnetically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8, 112(20): 6315-6321.
11. (with Song, F.) Enzyme-catalyzed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 protein-based hydrogel.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8, 112: 13749-13755.
12. (with Lu, H.-W.; Liu, J.-Y.; Chen, R.-F.) Synthesis of an amphiphilic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 and its micellization for drug release. Journal of Bioactive and Compatible Polymers, 2008, 23: 154-170.
13. (with Li, B.-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 based on maltoheptaose and poly(ε-caprolactone).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8, 74: 390-395.
14. (with Ma, D.) UV photopolymerized hydrogels with β-cyclodextrin moieties. 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 2008, 15(4): 301-307.
15. (with Yi, J.-Z.)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dye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dsorption onto sodium humate/polyacrylamide/clay hybrid hydroge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 2182-2186.
16. (with Yi, J.-Z.; Ma, Y.-Q.) Synthesis and decoloring properties of sodium humate/ poly(isopropylacrylamide) hydroge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13): 5362- 5367.
17. (with Yang, L.; Kuang, J.; Wang, J.) Loading and in vitro controlled release of indomethacin in polymeric micelles prepared from amphiphilic cholesteryl-bearing carboxymethylcellulose derivatives.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2008, 8(3): 279-286.
18. (with Yang, L.; Zhang, B.; Liang, Y.; Yang, B.; Kong, T.) In situ synthesis of amylose/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upermolecular assembly.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8, 343(14): 2463-2467.
19. (with Yang, L.; Kuang, J.; Li, Z.; Zhang, B.; Cai, X.) Amphiphilic cholesteryl-bearing carboxymethylcellulose derivatives: self-assembly and rheological behaviour in aqueous solution. Cellulose, 2008, 15(5): 659-669.
20. (with Liang, Y.-Y.) Bioconjugation of papain on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with carboxymethylated chitosan. Biomacromolecules, 2007, 8(5): 1480-1486.
21. (with Wang, G. -H.) Manipulating formation and drug-release behavior of new sol-gel silica matrix by hydroxypropyl guar gum.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7, 111(36): 10665-10670.
22. (with Liang, Y.-Y.; Jiang, W.; Li, W.) Embedding magnetic nanoparticles into responsive polysaccharide-based hydrogels for magnetically assisted bioseparation. ChemPhysChem, 2007, 8: 2367- 2372.
23. (with He, F. A.) Organo-modified 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as new catalyst support for the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7, 315: 439-444.
24. (with Yi, J.-Z.) Studies of sodium humate / polyacrylamide/ clay hybrid hydrogels. I. Swelling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ydrogels.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7, 43: 3215-3221.
25. (with He, F. A.; Jiang, H.-L.; Wu, Q.; Wang, H.-H.) A new strategy to prepare polyethylene nanocomposites by using a late-transition-metal catalyst supported on AlEt3-activated organoclay.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67: 1727-1733.
26. (with He, F. A.) New Polyethylene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method using nickel a-diimine catalyst supported on organo-modified 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67: 3226-3232.
27. (with Shi, H.-Y.) New grafted polysaccharides based on O-carboxymethyl-O-hydroxypropyl guar gum and N-isopropylacrylamide: Synthesis and phase transition behavior in aqueous media.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7, 67: 337–342.
28. (with Yang, L.; Zhang, B.-F.; Wen, L.; Liang, Q.) Amphiphilic cholesteryl grafted sodium alginate derivative: Synthesis and self-assembly in aqueous solution.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7, 68(2): 218-225.
29. (with Liu, J.-Y.) Preparation of a polysaccharide–polyester diblock copolymer and its micellar characteristics.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7, 69: 196-201.
30. (with Wang, G. -H.) Reinforcement in therm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olystyrene by in-situ incorporation of organophilic montmorillonite. Applied Clay Science, 2007, 38: 17-22.
31. (with Liang, Y.-Y.; Li, W.; Chen, R.-F.) Polysaccharide-modifi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as effective magnetic affinity adsorbent for bovine serum albumin. 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 2007, 285(11): 1193-1199.
32. (with Kong, T.; Hui, P.) Semi-dilute solutions of hydroxypropyl guar gum: Viscosity behaviour and thixotrop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7, 87: 684–688.
33. (with Yi, J.-Z.) Biodegradable Blend Films Based on Two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Ibuprofen-Releasing Matric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7, 103: 3553–3559.
34. (with Li, J.-M.)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starch-based hydrogels prepared by UV photopolymerization of acryloylated starch and a zwitterionic monomer. Starch-Starke, 2007, 59: 418-422.
35. (with He, F. A.; Jiang, H.-L.; Wu, Q.; Wang, H.-H.) Polyethylene nanocomposites obtained from in-situ polymerization using suppor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 system.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7, 44: 11–15.
36. (with Shi, H.-Y.; Ma, Y.-Q.; Yi, J. -Z.)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soluble cellulose derivatives with thermo- and pH-sensitive functional groups.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7, A44(10): 1109-1113.
37. (with Yi, J.-Z.) Study on hybrid hydrogels based on humic acid, polyacrylamide and clay.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07, (5): 502-505.
38. (with Liu, J.-Y.) Metal-free initiator /catalyst systems for the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cyclic ester monomers.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07, 19(2): 350-355.
39. (with Zhao, S.-P.; Ma, D.; Yang, C.; Yan, L.) Fabrication of novel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with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adjustable thermosensitivity.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6, 110(33): 16503-16507.
40. (with Wang, G. -H.) Using novel polysaccharide-silica hybrid material to construct amperometric biosensor for hydrogen peroxide.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6, 110(49): 24864-24868.
41. (with Zhao, S.-P.; Ma, 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induced rapidly by inclusion complexation of poly(ε-caprolactone)-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ε-caprolactone) block copolymers with α-cyclodextrin in aqueous solution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6, 110(25): 12225-12229.
42. (with He, F. A.) Using inorganic POSS-modified Laponite clay to support nickel α-diimine catalyst for in-situ form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polyethylene nanocomposites. Nanotechnology, 2006, 17: 5941-5946.
43. (with Zhao, S.-P.; Ma, D.) New sem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hydrogel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2006, 6: 445-451.
44. (with Zhou, Y. –J.; Wang, Y.) Novel hybrid hydrogel incorporated hydrophilic clay for the efficient removal of water-soluble cationic dye.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6, 81(5): 799-804.
45. (with Shi, H.-Y.) Phase transition and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thermoresponsive dextran derivative in aqueous solutions.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6, 341(14): 2414-2419.
46. (with Zhou, J.-F.) Synergistic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of aqueous mixed solutions of hydroxypropyl- and carboxymethyl hydroxypropyl- substituted guar gum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06,279: 34-39.
47. (with Kong, T.) Aqueous polysaccharide blends based on hydroxypropyl guar gum an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ynergistic viscosity and thixotropic properties. 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 2006, 285(2): 145-151.
48. (with He, F. –A.; Yang, F.; Chen, L.–S.; Wu, Q.) New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 and organo-modified 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 2006, 13(6): 483-493.
49. (with Wang, G. H.; Chen, X. -D.; Zhu, F.-M.; Wu, Q.) The synthesis of novel hybrid polymers containing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06, 18(4): 453-458.
50. (with Yang, C.; Yan, L.) Perspectives on strategies to fabricate starch-based hydrogels with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Bioactive and Compatible Polymers, 2005, 20(3): 297-314.
51. (with Wang, G. H., Lu, H. W., Yang, C., Yan, L.) A new class of starch-based hydrogels incorporating acrylamide and vinyl pyrrolidone: Effects of reaction variables on water sorption behavior. Journal of Bioactive and Compatible Polymers, 2005, 20(5): 491-501.
52. (with J.-F Zhou, P.-S Hui.) A comparative study on viscosity behavior of water-soluble chemically modified guar derivativ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lateral group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5, 85(14):2638-2644.
53. (with Zhou, J.-F.; Hui, P.-S.) Thickening, shear thinning and thixotropic behavior of a new polysaccharide-based polyampholyte in aqueous solution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05, 259(1-3): 189-195.
54. (with Ma,D.; Tu, K.) Bioactive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with controlled dual drug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Biomacromolecules, 2010, 11(9): 2204-2212.
55. (with Yang, L.; Fu, S.; Zhu, X.; Yang, Y.; Yang, X.; Liu, H.) A hyperbranched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om green tea. Biomacromolecules, Published online: 28 October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
56. (with Lu, H.-W.; Wang C.; Chen R.-F.)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ew micellar drug carriers based on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amylopectin. Carbohydrate Polymers, Published online: 7 October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
57. (with Hu, R.; Chen, Y.-Y.)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situ photogelable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 for drug deli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10, 393: 96-103.
58. (with Song, F.; Shi, J.-F.; Li, N.-N.) Viscoelastic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hybridized with clay nanoparticles.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0, 81: 486-491.
59. (with Song, F.; Shi, J.-F.; Li, N.-N.) Novel casein hydrogels: Forma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0, 79: 142-148.
60. (with Li, H.-P.; Ma, B.-G.; Zhou, S.-M.; Yi, J.-Z.) Thermally responsive graft copolymer of soy protein isolate and N-isopropylacrylamide: Synthesis and self-assembly behavior in aqueous solution. 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 2010, 288: 1419-1426.
61. (with He, F.; Fan, J.; Ma, D.; Leung, C.; Chan, H.-L.) The attachment of Fe3O4 nanoparticles to graphene oxide by covalent bonding. Carbon, 2010, 48 (11): 3139-3144.
62. (with Song, F.; Shi, J.-F.; Li, N.-N.; Yang, C.; Yan, L.) Using hydrophilic polysaccharide to modify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from a low-molecular-mass gelato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0, 30: 804-811.
63. (with Cai, X.; Yang, L.; Wu, Q.) Valuation of amylose used as a drug delivery carrier.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10, 345: 922-928.
64. (with Wang, X.; Wang, G. -H.; Zhang, J.-X.) Viscoelastic measurement of complex fluids using forced-oscillating torsion resonator with continuously-varying-frequency capability. Rheologica Acta,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5,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
65. (with Chen, J.; Yi, J.-Z.) Water in dextran hydrogel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0, 117: 1631-1637.
66. (with Chen, L.-Q.; Chen, J.-J.; Yang, J.; Li, R.-X..) Self-assembly and drug delivery behaviors of a novel thermo-sensitive block glycopolym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32): in press.
67. (with Chen, L.-Q.; Chen, J.-J.; Yang, J.; Li, R.-X.) Synthesis and self-assembly behavior of a novel amphiphilic block glycopolymer.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0, 31(8): 1676-1681.
68. (with Li, B.-G.) Reseach progress in inclusion complexation of amylose.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10, 22(6): 1161-1168.
69. (with Wang, H.-F.; Yang, H.) Temperature-sensitive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gels with esterase activity. Science in China: Chemistry, 2010, 40: in press.
70. (with Wang, H.-F.; Tang, C.-Y.; Yang, H.) Study on enzyme mimic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gels.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0, 31(12): in press.
71. (with Wang, H.-F.) Molecularly imprinted functional materials based on polysaccharides.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10, 22(11): 2165-2172.
72. (with Yang, L.Q.; Lan, Y.Q.; Guo, H.; Cheng, L. Z.; Fan, J.Z.; Cai, X.; Chen, R. F.; Zhou, H.S.) Ophthalmic drug-loaded carboxymethyl chitosan hydrogels: Synthesis,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Published online: 1 November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
中文:
1 分子印跡微凝膠模擬酶的研究 王紅飛; 唐春燕; 楊浩;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新型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與應用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0-12-10
2 微晶纖維素/1-丁基-3-甲基咪唑氯體系流變性能研究 張文凱; 王悅; 李瑋; 張黎明 中山大學新型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與應用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聚合物復合材料與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2010-03-15
3 直鏈淀粉包結絡合作用 李本剛; 張黎明 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2010-06-24
4 兩親性殼聚糖衍生物負載及緩釋醋酸曲安奈德的性能 周懷勝; 藍育青; 程良正; 張黎明; 楊立群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新型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與應用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聚合物復合材料與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0-07-16
5 新型兩親性含糖嵌段聚合物的合成與自組裝 陳麗瓊; 張黎明; 陳建軍; 楊建; 李榮先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新型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與應用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2010-08-10
6 多糖基分子印跡功能材料 王紅飛;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2010-11-24
7 砂巖酸化用土酸中鹽酸的作用效應 張黎明 西南石油學院 1994-12-15
8 穩定粘土用季銨型陽離子聚合物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5-02-25
9 砂巖土酸酸化基本模型新認識 張黎明; 任書泉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石油工程系 1995-08-15
10 纖維素接枝共聚改性的若干途徑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5-11-15
11 水溶性改性纖維素對粘土水化的抑制作用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5-11-15
12 新型纖維素接枝共聚物對粘土水化膨脹的抑制行為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6-12-30
13 用旋轉圓盤儀研究酸巖表面反應動力學 張黎明; 任書泉; 陳冀嵋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西南石油學院石油工程系 1996-09-30
14 巖礦顆粒酸溶蝕反應分形模型初探 張黎明; 任書泉 中山大學; 西南石油學院 1996-02-15
15 酸巖反應動力學方式與酸溶蝕行為關系的模擬研究 張黎明; 任書泉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石油工程系 1996-03-30
16 酸巖反應動力學方式與酸溶蝕行為關系的理論判別 張黎明; 任書泉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石油工程系 1996-03-30
17 硅質巖石礦物在土酸中溶解動力學機理模型 張黎明; 任書泉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石油工程系 1996-06-30
18 用分形理論研究粘土的粒度分布特征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6-12-30
19 高性能PAM類產品的研究 Ⅰ聚合產物分子量的提高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6-11-15
20 碳酸鹽巖油藏基質酸化水平井表皮因子模型研究(Ⅰ)理論模型建立 張黎明; 任書泉 中山大學; 西南石油學院 1996-09-26
21 碳酸鹽巖油藏基質酸化水平井表皮因子模型研究(Ⅱ)模型實例分析 張黎明; 任書泉 中山大學; 西南石油學院 1996-11-26
22 我國纖維素油田化學品的應用與發展前景 張黎明 廣州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6-05-15
23 我國淀粉油田化學品的研究進展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7-08-15
24 油田用水溶性兩性聚合物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7-06-30
25 高性能PAM類產品的研究——Ⅱ.耐溫、耐鹽、抗剪切性能的改善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7-02-15
26 兩性纖維素接枝共聚物CGAD熱降解行為的研究 譚業邦;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7-11-15
27 陽離子化羥乙基纖維素的制備與性能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8-09-28
28 用高分子化學反應法制備陽離子聚合物 譚業邦;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8-08-15
29 兩性纖維素接枝共聚物在膨潤土上的吸附 譚業邦;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8-12-15
30 無機鹽對水溶液中兩性離子聚合物分子線團尺寸的影響 張健; 張黎明; 李健; 羅平亞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 1998-06-25
31 羧甲基纖維素接枝AM/DMDAAC共聚物的溶液性質 張黎明; 尹向春; 李卓美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8-12-25
32 水溶性兩性纖維素衍生物──Ⅰ.羧甲基纖維素的季銨化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8-08-20
33 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復合溶液的性能 張黎明; 黃少杰; 陳丹青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8-10-20
34 兩性纖維素接枝共聚物CGAD水溶液的性質 譚業邦;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8-05-25
35 具有反聚電解質溶液行為的兩性聚合物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8-12-30
36 聚丙烯在酰胺類油田化學品的新進展 張黎明; 曹斿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化工部聚丙烯酰胺工程技術中心 1998-11-15
37 疏水化水溶性纖維素衍生物 張黎明; 黃少杰;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8-02-15
38 AM-AA-DMDAAC共聚物的制備和表征 張黎明; 黃少杰; 孫保維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 1998-01-25
39 具有溫度敏感的含二氧化鈦復合微凝膠的研究 李瑋; 李志菊; 張黎明 2009-08-18
40 pH敏感的熒光磁性多糖基納米粒子的制備與性能表征 梁媛媛; 張黎明; 張海利 2009-08-18
41 具有籠形結構的倍半硅氧烷納米增強劑 陳旭東; 毛妮娜; 王冠海; 張黎明 2004-09-01
42 側鏈含疏水基團羧甲基纖維素接枝共聚物的溶液性質 張黎明; 張健; 李卓美 2004-10-01
43 新型聚電解質/粘土納米復合凝膠的水溶脹行為與狀態 張黎明; 王軼; 朱斯亮 2004-10-01
44 有機粘土負載后過渡金屬催化劑制備聚乙烯納米復合材料 何富安; 張黎明; 江洪流; 陳立山; 伍青; 王海華 2005-10-01
45 可生物降解雜化水凝膠的光交聯制備及其結構與性能 趙三平; 馬棟; 廖苑君; 張黎明; 楊川; 嚴勵 2005-10-01
46 溫敏多糖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相變與聚集行為 時煥英; 程文娟; 張黎明 2005-10-01
47 無機納米粘土對硅丙乳液改性的研究 李瑋; 李明輝; 張黎明 2005-10-01
48 兩親性膽固醇/羧甲基纖維素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膠束化行為研究 楊立群; 甄捷鵬; 文麗群; 曠建良; 張黎明 2005-10-01
49 羧甲基纖維素鈉衍生物膠束負載茚甲新藥物的研究 楊立群; 曠建良; 王俊; 張黎明 2006-09-01
50 兩親性含膽固醇基的羧甲基纖維素衍生物 楊立群; 曠建良; 蔡祥; 張碧芳; 李志泉; 王俊; 張黎明 2007-10-01
51 干酪素水凝膠的制備及其藥物控釋性能 宋飛; 胡寒冬; 張黎明 2007-10-01
52 多糖調控的sol-gel法制備新型雜化功能材料的研究 王冠海; 張黎明 2007-10-01
53 溫敏聚合物修飾的磁性納米粒子及其性能研究 李瑋; 朱玉光; 張黎明 2007-10-01
54 攀藤聚合法原位合成單壁碳納米管-直鏈淀粉超分子組裝體 楊立群; 梁玉婷; 孔韜; 張黎明 2007-10-01
55 加熱誘導內皮抑素納米載體靶向治療膽管癌的實驗研究 陳汝福; 周嘉嘉; 周泉波; 唐啟彬; 盧紅偉; 彭寧福; 江志鵬; 張黎明 2007-10-01
56 腐植酸鈉/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粘土雜化水凝膠的合成及脫色性能 易菊珍; 張淑靜;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所 2009-05-10
57 天然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進展 楊立群;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 2009-05-25
58 含糖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陳麗瓊; 張黎明; 陳建軍; 楊建; 李榮先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2009-11-15
59 可降解聚合物/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易菊珍;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6-03-30
60 葡聚糖接枝N-乙烯基己內酰胺共聚物的合成與溫敏效應 時煥英; 程文娟;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6-01-30
61 反應性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對聚烯烴的改性研究 何富安; 張黎明; 王冠海; 陳旭東; 伍青; 王海華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6-05-30
62 含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新型雜化聚合物的合成 王冠海; 張黎明; 何富安; 陳旭東; 祝方明; 伍青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6-04-24
63 聚酯型超分散劑對聚丙烯/無機填料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馮開才; 張勝寒; 李谷;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2006-12-30
64 硝化纖維乳液的制備途徑 陳麗瓊;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深圳 2006-06-30
65 兩性瓜爾膠水溶液濃度對其動態黏彈和觸變性能的影響 汪麗;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6-05-30
66 二羥基丙酸對聚氨酯復合乳液合成及性能影響 黃志虹; 張敬偉;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6-08-28
67 羧甲基纖維素鈉/陽離子瓜爾膠共混膜用作藥物緩釋材料的研究 易菊珍; 張黎明; 鄧禮; 曾韻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6-09-30
68 醫用腐植酸類物質的研究展望 謝曉銳; 易菊珍;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6-08-25
69 可降解聚合物藥物膜的研究進展 謝曉銳; 張黎明; 易菊珍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6-12-30
70 瓜爾膠衍生物水凝膠在表面活性劑中的溶脹性能研究 白羽; 李程鵬; 張黎明 廣東海洋大學理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廣東 湛江; 廣東 湛江; 廣東 廣州 2006-10-30
71 兩親多糖納米膠束作為藥物緩釋載體的制備及釋藥研究 周嘉嘉; 陳汝福; 盧紅偉; 唐啟彬; 周泉波; 張黎明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外科;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外科;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6-11-30
72 改性瓜爾膠微球用作蛋白藥物載體的研究 歐富初; 張黎明; 陳汝福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外科 廣州 2006-12-30
73 納米粘土對硅丙乳液的改性 李瑋; 李明輝;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7-03-30
74 用于環酯單體開環聚合的無金屬引發/催化體系 劉繼延; 張黎明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武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廣州 2007-03-24
75 含膽固醇基的兩親性羧甲基纖維素鈉衍生物 楊立群; 甄捷鵬; 曠建良; 文麗群;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纖維素化學重點實驗室; 廣東廣州 2007-03-30
76 腐植酸鈉/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吸水性能的研究 易菊珍; 梁子倩;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7-03-30
77 腐植酸鈉/聚丙烯酰胺/粘土雜化水凝膠的研究 易菊珍; 梁子倩;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州 2007-06-15
78 磁性瓜爾膠復合微球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朱玉光; 林偉華; 李瑋;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7-05-15
79 光學分析方法在DNA檢測中的應用 聶立波; 張黎明; 侯清麟; 賀全國 湖南工業大學綠色包裝與生物納米技術應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廣州 2007-08-18
80 pH敏感瓜膠-聚丙烯酸水凝膠的流變和溶脹性能研究 白羽; 李程鵬; 張黎明 吉林醫藥學院藥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理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吉林吉林; 廣東湛江; 廣東廣州 2007-12-15
81 具有溫度和pH敏感性微凝膠的制備與表征 李志菊; 梁江華; 李瑋;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8-01-15
82 腐植酸鈉/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膠的合成及脫色性能研究 易菊珍; 李海萍; 馬玉倩; 潘玉萍;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8-01-15
83 反應性乳化劑對有機硅-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合的影響 陳麗瓊; 劉杰; 李瑋;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3-03-25
84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研究 陳麗瓊; 劉杰; 李瑋;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2003-03-25
85 一種制備多糖凝膠納米微粒的有效方法 黃小龍;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3-09-25
86 乙酰丙酮鈦螯合物摻雜丙烯酸酯共聚物水溶膠 黃志虹; 嚴芳; 張黎明; 鐘俊文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珠海樂通化工制造有限公司 廣州 2005-04-25
87 海藻酸鈉/明膠混合水溶液的流變性能 周煜竣;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5-12-25
88 乙烯基硅烷-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動力學研究 陳麗瓊; 劉杰; 李瑋;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2003-06-30
89 水性丙烯酸酯共聚物交聯體系的流變性 嚴芳; 黃志虹;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3-06-30
90 交聯型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進展 嚴芳; 黃志虹;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所 廣州 2003-06-25
91 殼聚糖基載藥納米微粒制備研究進展 黃小龍;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2003-12-30
92 兩性瓜爾膠衍生物溶液的流變特征 周建芳; 張黎明; Perter S.Hui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美國ECONOMY化學公司中國代理處 廣州 2003-11-30
93 乙烯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研究 陳麗瓊; 劉杰; 李瑋;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2004-01-25
94 聚電解質黏土雜化水凝膠的溶脹性能 王軼;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4-05-25
95 有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性能的研究 李瑋; 陳麗瓊; 劉杰;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4-09-25
96 醫用高分子水凝膠的設計與合成 王軼; 張黎明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聚合物復合材料與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聚合物復合材料與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2004-06-30
97 丙烯酸酯共聚物涂膜中鈦螯合物的交聯作用 黃志虹; 嚴芳; 張黎明; 鐘俊文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珠海樂通化工制造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廣東珠海 2004-09-30
98 可降解多糖基水凝膠的溶脹動力學及性能影響因素 王冠海; 盧紅偉; 張黎明; 楊川; 嚴勵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4-09-25
99 可降解瓜爾膠載藥微膠囊的聚乙二醇修飾 張黎明; 歐富初; 陳汝福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5-01-25
100 均相CMC/HEC復合溶液的流變性 張黎明; 黃少杰; 陳丹青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6-27
101 新型耐溫防膨劑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張健; 張黎明; 李健; 康道平; 鄭焰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 1999-08-25
102 羧甲基纖維素接枝 A M/ DMDAAC 共聚物作為泥漿處理劑的性能 張黎明; 尹向春; 李卓美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6-30
103 羧甲基纖維素接枝 A M/ D M D A A C 共聚物的合成 張黎明; 尹向春; 李卓美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6-30
104 纖維素接枝共聚物CGAD的泥漿性能研究 譚業邦;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教育部山東大學膠體與界面化學開放實驗室; 山東濟南;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12-30
105 NaCMC與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辛基溴化銨及AM接枝共聚物的性能 張健;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12-20
106 CMC/HEC大分子間的溶液復合 張黎明; 黃少杰; 陳丹青;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5-25
107 疏水性陽離子單體ADMCAB及其共聚物的溶液性質 張健;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11-25
108 纖維素類高分子表面活性劑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3-30
109 疏水化水溶性聚電解質的增粘作用 張健;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3-30
110 兩性纖維素接枝共聚物的研究?Ⅰ. 兩性共聚物的合成 譚業邦;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所; 山東大學化學學院 1999-06-30
111 兩性纖維素接枝共聚物CGD的研究 Ⅱ水溶液的性質 譚業邦;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9-30
112 疏水化水溶性兩性纖維素接枝共聚物與粘土的相互作用 張健; 張黎明; 李卓美; 謝續明; 李健; 羅平亞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油氣藏地質與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石油學院油氣藏地質與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2002-04-30
113 表面活性劑對纖維素接枝共聚物溶液粘度性質的影響 張健; 謝續明; 李卓美; 張黎明; 李健; 羅平亞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油氣藏地質與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石油學院油氣藏地質與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2002-05-30
114 疏水化兩性離子纖維素接枝共聚物/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復合溶液的粘性行為 張健; 謝續明; 張黎明; 李卓美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北京 2002-02-25
115 水溶性接枝聚多糖的研究 Ⅱ.丙烯酰胺對淀粉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季銨丙磺酸內鹽接枝的影響 胡子恒;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2-01-25
116 水溶性接枝聚多糖的研究 Ⅲ. 丙烯酰胺對淀粉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季銨丙磺酸內鹽接枝的影響 胡子恒;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2-03-25
117 含磺酸甜菜堿側基羥乙基纖維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與表征 陳麗瓊;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2-03-25
118 水溶性兩性接枝纖維素的合成研究 張黎明; 譚業邦; 尹向春; 張健; 黃少杰; 陳丹青;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5-15
119 疏水化水溶性兩性纖維素接枝共聚物CGAO的合成及其水溶液的粘度性能 張健;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1999-05-15
120 甜菜堿型烯類單體與羥乙基纖維素的接枝聚合 張黎明; 譚業邦;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2000-11-28
121 新型季銨陽離子單體DMMAAB的研制 張健; 張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2000-07-30
122 耐鹽增粘劑HCMC的研究 張健; 張黎明; 李卓美; 李健; 羅平亞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 2000-04-25
123 新型水溶性纖維素衍生物的研究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2001-01-28
124 水溶性接枝聚多糖的研究 Ⅰ.淀粉與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的接枝共聚 胡子恒;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1-01-25
125 含羧酸甜菜堿基團兩性共聚物的合成與表征 鄧明安;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1-01-25
126 乙烯基吡咯烷酮/磺酸甜菜堿兩性單體共聚物水凝膠的溶脹行為 張侃;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2001-09-25
127 淀粉與乙烯基單體的接枝共聚改性 胡子恒;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1-06-25
128 環境敏感水凝膠的研究進展 張侃; 張黎明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廣州 2001-12-30
129 丙烯酰胺與二(烯丙基)十二胺在羧甲基纖維素上的接枝共聚物合成與表征 張健; 謝續明; 張黎明; 李卓美; 李健; 羅平亞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西南石油學院油氣藏地質與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石油學院油氣藏地質與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北京1000 2002-01-20
資料更新中……
1. 1999 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
2. 1999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3. 2000 中山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4. 2000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5. 2000 中山大學馬應彪獎教金獲獎者。
6. 2000 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
7. 2003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三等獎(排名第一)。
8. 2003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9. 2004 入選教育部首屆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0. 2004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11. 2005 中山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12. 2005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13. 2006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14. 2007 中山大學化學院優秀工會積極分子。
15. 2007 中山大學化學院芙蘭勵教金獲獎者。
16. 2007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17. 2007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排名第一)。
18. 2008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19. 2008 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
20. 2009 廣東省石油學會先進工作者。
21. 2010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二等獎(排名第一)。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