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朱永法,1964年11月23日出生于江蘇省江陰市,理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分析中心副主任。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1年考入南京大學,化學系。專業為物理化學,研究方向為合成氨中溫變換催化劑的吸附性能。
1985年從南京大學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并于同年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攻讀碩士學位。
1988年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同年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工作并攻讀博士學位。
1995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1995年10月到1997年3月,獲得日本政府獎學金,在愛媛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7年3月回國后,在清華大學化學系繼續從事表面化學,環境催化和薄膜材料化學研究。
學術兼職:
1、中國化學會《化學學報》編委。
2、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分會理事。
3、中國真空學會納米與表面專業委員會委員。
4、北京煙草學會理事。
5、《化學學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物理化學學報》,《催化學報》,《科學通報》的審稿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表面與界面化學研究:XPS和AES的指紋信息研究;薄膜材料的表面與界面化學結構研究;
2、環境催化凈化研究:納米薄膜光催化研究以及催化氧化研究及其在室內空氣凈化和工業廢氣凈化上的應用;
3、納米結構控制合成及功能薄膜;
4、納米材料的應用研究。
科研成果:
曾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次,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的“CAIA獎”一等獎一次和二等獎三次。
1 介孔TiO_2薄膜光催化劑及其環境凈化應用研究 朱永法;姚文清;尚靜;張利;李巍;付洪波;譚瑞琴 清華大學 2006
發明專利:
1 用四氯化鈦醇解法制備二氧化鈦納米粉體的方法 朱永法;張利;姚文清;曹立禮 清華大學 1999-08-25
2 一種納米金屬氧化物固體pH電極及其制備方法 羅國安;李清文;朱永法 清華大學 1999-11-03
3 用聚乙二醇作添加劑制備介孔二氧化鈦粉體光催化劑的方法 朱永法;譚瑞琴 清華大學 2002-02-27
4 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介孔二氧化鈦粉體和薄膜光催化劑的方法 朱永法;張利;譚瑞琴 清華大學 2002-04-03
5 金屬絲網骨架材料負載納米晶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朱永法;何俁;李巍 清華大學 2002-04-03
6 柔性基底材料表面負載二氧化鈦薄膜光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朱永法;何俁;喻方 清華大學 2003-02-05
7 界面復合半導體納米薄膜光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朱永法;尚靜 清華大學 2003-03-26
8 利用二氧化鈦為催化劑制備紫外光光催化降解塑料的方法 朱永法;尚靜 清華大學 2003-03-26
9 一種制備可見光光催化降解塑料的方法 朱永法;尚靜 清華大學 2003-03-26
10 大顆粒表面負載納米晶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朱永法;何俁 清華大學 2003-04-09
11 基于納米材料的發光氣敏傳感器及納米材料的成膜工藝 張新榮;朱永法;施進軍 清華大學 2003-08-13
12 油分散性二硫化鉬的制備方法 朱永法;杜紅初;田野 清華大學 2004-01-21
13 柔性基底材料表面負載二氧化鈦薄膜光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朱永法;何俁;喻方 清華大學 2005-09-14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了100余篇研究論文(其中SCI收錄論文80余篇)。
出版專著:
《納米材料的表征與測試技術》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
發表論文:
英文:
1. Yongfa Zhu, Jinjun Shi, Zhenyu Zhang, Chao Zhang, Xinrong Zhang ,”Development of a New Gas Sensor Utilizing Chemiluminescence on Nanosized Titanium Dioxide” Analytical Chemistry,(2002),74(1),120-124
2. Liu GH, Zhu YF, Zhang XR, Xu BQ,Chemilumin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conversion on nanometer TiO2,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2) 74 (24): 6279-6284
3. Li Zhang,Yongfa Zhu, Yu He,Wei Li,Hongbin Sun, “The sysnthsis of mesoporous TiO2 film on stainless steel substracte”,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2003)40(4)p287 – 292
4. Hai Wang,Yongfa Zhu, Ruiqin Tan, Wenqing Yao,Poisoning Mechanism of sulfur dioxide for Perovskite La0.9Sr0.1CoO3 Model Catalysts,Catal.Letters, (2002)82 (3-4):199-204
5. Jing Shang,Yongfa Zhu,Yaoguo Du,Zili Xu,”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Deacti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in Thre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System:C7H16,SO2 and C7H16-SO2”,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02)166,395-399.
6. Mingxiao Fu,Yongfa Zhu,Ruiqin Tan and Gaoquan Shi,”Aligned polythiophene micro-and nanotubules”Advanced Materials, (2001)13(24),1874
7. Yongfa Zhu, Li Zhang, Li Wang, Yan Fu, Lili Cao," The preparation and chemical structure of TiO2 film photocatalyst supported on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using sol-gel method", , J. Materials Chemistry,(2001)11 (7): 1864-1868
8. Yongfa Zhu, Ruiqin Tan, Jie Feng, Shishan Ji, Lili Cao," The reaction and Poisoning Mechanism of SO2 and Perovskite LaCoO3 film Model Catalysts", Applied Catalysis A, (2001)209(1-2),71-77.
9. Zhu Yongfa and Sun Yangming“ A study of the oxygen adsorption and initial oxidation on polycrystalline zinc by AES line shapes and EELS”, Surface Science, 275, p357-364(1992).
10. Yongfa Zhu and Lili Cao, “Auger chemical shift analysis and the application to identification of interface species in thin film”,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133(1998) 213-220.
11. Yongfa Zhu, Tao Yi, Bin Zheng and Lili Cao, “ The interaction of C60 fullerene and carbon nanotube with Ar ion beam”,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137(1999)83-90.
12. Yongfa Zhu, Bin Zheng, Wenqing Yao and Lili Cao," The interface diffus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Ti layer and diamond substrate", 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8(6) (1999) 1073-1078
中文:
1 鎢鉬酸鹽復合氧化物新型可見光光催化研究 張立武; 朱永法 中國材料進展 2010-01-15
2 共壓直接成型法制備單腔體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宗衛正; 朱永法 物理化學學報 2010-04-15
3 納米光催化劑在非織造布功能化上的應用 朱永法; 尚靜; 喻方; 吳念祖 濟南紡織化纖科技 2004-05-15
4 高能效及高活性Bi_2MoS_2O_4納米片新型光催化劑 石睿; 朱永法 第五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摘要集 2009-05-10
5 C_(60)修飾TiO_2納米管陣列光電催化降解污染物的研究 林潔; 朱永法 第五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摘要集 2009-05-10
6 PANI雜化TiO_2薄膜提高光電催化活性 王雅君; 朱永法 第五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摘要集 2009-05-10
7 高能效高活性光催化劑的研究 朱永法 第六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9-08-17
8 F取代增加Bi2WO6光催化活性 石睿; 朱永法 第六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9-08-17
9 納米光催化降解塑料的研究進展 朱煥揚; 張劍平; 朱惟德; 陳怡; 施利毅; 朱永法 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 2006-12-15
10 可見光響應Bi_2WO_6薄膜的制備與光電化學性能 張士成; 姚文清; 朱永法; 施利毅 物理化學學報 2007-01-15
11 Ta_2O_5/Si薄膜界面結構及光催化活性 伍彥; 姚文清; 朱永法 物理化學學報 2007-05-15
12 聚氰基丙烯酸酯納米顆粒自組裝及其機理分析 盛建國; 彭小根; 李昕; 朱永法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15
13 Cu摻雜對LaMnO_3催化劑的結構和催化氧化性能的影響 BULGAN G.; 滕飛; 梁淑惠; 姚文清; 朱永法 物理化學學報 2007-09-15
14 主流卷煙煙氣中氣相自由基測定方法的改進 周駿; 吳可; 孫岳; 叢建波; 王長振; 常翔; 先宏; 朱永法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7-10-10
15 Bi_2MoO_6納米薄膜的制備及其光電性能 滿毅; 宗瑞隆; 朱永法 物理化學學報 2007-11-15
16 光催化技術防治花卉炭疽病菌害的研究 王和才; 朱永法; 張立武 安徽農業科學 2008-12-10
17 Ce摻雜對La_(1-x)Ce_xCoO_3催化劑的結構和催化氧化性能的影響 BULGANG; 梁淑惠; 滕飛; 姚文清; 朱永法 物理化學學報 2008-02-15
18 一種測定主流卷煙煙氣中固相自由基總量的新方法 周駿; 吳可; 孫岳; 叢建波; 王長振; 常翔; 先宏; 朱永法 化學學報 2008-01-28
19 Pt負載復合氧化物催化劑的CO催化發光性能 BULGAN G.; 宗瑞隆; 梁淑惠; 姚文清; 朱永法 物理化學學報 2008-09-15
20 用TiO_2,ZnO及Fe_2O_3納米粒子光催化氧化庚烷的反應 尚靜; 朱永法; 徐自力; 井立強; 杜堯國 催化學報 2003-05-30
21 鎢磷酸堿金屬鹽氣相光催化氧化甲醛的性能研究 尚靜; 朱永法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25
22 不銹鋼金屬絲網上TiO_2納米薄膜光催化劑的研究 朱永法; 李巍; 何俁; 尚靜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3-04-15
23 聚氰基丙烯酸酯納米顆粒的紅外光譜及相關分析 李昕; 朱永法; 趙梅娟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3-04-25
24 不銹鋼絲網上薄膜TiO_2光催化劑的Raman光譜研究 朱永法; 李巍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3-06-25
25 非晶態配合物法制備鈣鈦礦型納米粉體催化劑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 王海; 朱永法; 譚瑞琴; 曹立禮 化學學報 2003-01-20
26 TiO_2納米粒子的表面修飾研究 李宗威; 朱永法 化學學報 2003-09-20
27 Ti/ZrN_2/Si薄膜界面擴散反應的研究 王莉; 殷木省; 朱永法 物理化學學報 2003-07-30
28 磷鎢酸表面修飾TiO_2光催化降解空氣污染物 鄧謙; 呂曉萌; 蔡鐵軍; 彭振山; 蕭菡曦; 朱永法 中國環境科學 2005-06-20
29 新型納米鈮酸鈣光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王和才; 司文會; 朱永法; 黃潔瓊; 楊巍 化工時刊 2005-06-25
30 混晶結構納米TiO_2薄膜制備及其光催化降解甲醛 孫召梅; 張劍平; 施利毅; 賈桂玲; 謝曉峰; 饒薇薇; 朱永法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0-30
31 負載型TiO_2光催化薄膜結構控制及光催化活性 張劍平; 孫召梅; 施利毅; 賈桂玲; 謝曉峰; 饒薇薇; 朱永法 無機材料學報 2005-09-20
32 MoS_2的水熱合成及其潤滑性能 田野; 何俁; 朱永法; 王威 物理化學學報 2003-11-30
33 玻璃珠負載中孔TiO_2納米薄膜光催化研究 何俁; 朱永法; 喻方 無機材料學報 2004-03-20
34 水熱法合成MoS_2層狀材料及其結構表征 田野; 何俁; 尚靜; 朱永法 化學學報 2004-09-30
35 溶膠-凝膠法制備薄膜型TiO_2光催化劑 朱永法; 張利; 姚文清; 曹立禮 催化學報 1999-05-29
36 電子能譜線形分析研究碳物種的化學狀態 朱永法; 鄭斌; 姚文清; 葉小燕; 曹立禮 分析化學 1999-01-15
37 MoO_3在Al_2O_3薄膜表面擴散的研究 嚴京峰; 吳念祖; 張宏霞; 謝有暢; 唐有祺; 朱永法; 姚文清 物理化學學報 1999-08-15
38 TiCl_4溶膠凝膠法制備TiO_2納米粉體 朱永法; 張利; 高翀; 姚文清; 曹立禮 物理化學學報 1999-09-15
39 Au/Si_3N_4體系電遷移特性的ADXPS研究 宋偉杰; 朱永法; 曹立禮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9-08-15
40 氣相色譜對氣相甲醛的快速測定 李巍; 朱永法 現代儀器 2002-10-15
41 X射線光電子譜儀故障分析與維修 葉小燕; 朱永法; 劉慶華; 曹立禮 現代儀器 1999-10-15
42 金剛石表面Cr金屬化的界面擴散反應研究 朱永法; 王莉; 姚文清; 曹立禮 材料工程 2000-01-20
43 金剛石顆粒表面Cr金屬化及薄膜間界面擴散反應的研究 朱永法; 王莉; 姚文清; 曹立禮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0-08-15
44 LaCoO_3模型催化劑SO_2中毒機理的研究 朱永法; 譚瑞琴; 馮杰; 嵇世山; 曹立禮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0-11-15
45 非晶態分子合金低溫制備納米復合氧化物La_(1-x)Ca_xMnO_3 易濤; 高松; 戚星; 黃云輝; 程福祥; 廖春生; 嚴純華; 朱永法 化學學報 2000-02-20
46 不銹鋼基底上TiO_2薄膜型光催化劑的制備和化學結構 朱永法; 張利; 王莉; 付艷; 曹立禮 化學學報 2000-04-20
47 鈣鈦礦型Gd_2CuO_4復合氧化物薄膜的制備 張英俠; 朱永法; 邵珂; 姚文清; 葉小燕; 曹立禮 化學學報 2000-06-20
48 金屬/石墨界面擴散反應的AES研究 姚文清; 朱永法; 鄭斌; 曹立禮 真空科學與技術 2000-02-05
49 Ti/ZrN_2/Al薄膜界面擴散反應的研究 朱永法; 殷木省; 王莉; 姚文清; 嵇世山; 曹立禮 材料工程 2001-08-25
50 BBDMS-PPV/ITO界面結構ADXPS研究 宋偉杰; 朱永法; 曹立禮; 李展平; 王道元; 黃維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1-06-15
51 Gd_2CuO_4薄膜與Si,SiO_2/Si基底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張英俠; 朱永法; 姚文清; 曹立禮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1-11-15
52 多孔薄膜型TiO_2光催化劑及其環境凈化研究 朱永法; 何俁; 張利 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6-25
53 納米材料的應用前景及發展狀況 朱永法 中國建材 2001-04-06
54 做好開放服務 發揮資源效率 姚文清; 葉小燕; 朱永法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2-06-25
55 鎳-磷非晶鍍層的表面研究 葉小燕; 曹立禮; 朱永法; 沈光球 材料保護 1994-11-30
56 玻封合金表面結構表征 曹立禮; 朱永法; 馬莒生; 齊云馨; 王利杰 材料工程 1994-09-20
57 Ti/Si(100)體系界面擴散反應動力學研究 鄧宗武; 朱永法; 曹立禮; 陳立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4-06-15
58 注Sb/Bi氧化錫薄膜化學結構 朱永法; 曹立禮; R.G.Egdell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4-10-15
59 Ti/SiO_2界面反應的研究 朱永法; 曹立禮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4-12-15
60 材料表面和界面化學狀態的俄歇化學效應研究 朱永法; 曹立禮; 姚文清 材料工程 1995-01-20
61 Ar離子束作用下C_(60)薄膜的結構穩定性研究 朱永法; 葉小燕; 姚文清; 陳德樸; 曹立禮 物理化學學報 1995-08-30
62 氮化硅薄膜材料的表面結構和熱穩定性研究 朱永法; 曹立禮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5-02-15
63 俄歇化學位移影響因素分析 朱永法; 曹立禮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5-08-15
64 PZT/Si薄膜的擴散反應研究 朱永法; 曹立禮; 閻培渝; 李龍土; 張孝文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6-02-15
65 Pt擴散阻擋層對PZT/Si薄膜化學結構和性能的影響 朱永法; 曹立禮; 閻培渝; 李龍土; 張孝文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6-02-15
66 Cr/SiO_2界面還原反應研究 朱永法; 苗冬; 曹立禮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6-04-15
67 PZT/Si界面氧化反應機理及動力學研究 朱永法; 曹立禮; 閻培渝; 李龍土; 張孝文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6-06-15
68 聚四氟乙烯薄膜等離子體表面改性的研究 姚文清; 朱永法; 曹立禮; 張昕輝 材料工程 1997-12-20
69 Ar~+離子輻照對碳納米管電子結構的影響 曹立禮; 時方曉; 朱永法 化學物理學報 1997-06-27
70 金剛石薄膜的表面金屬化及與Ti薄膜的界面擴散反應的AES研究 鄭斌; 朱永法; 姚文清; 王鶴泉; 曹立禮; 胡為民 材料工程 1998-08-20
71 Ti/Si(100)樣品在快速退火(RTA)時的界面反應的研究 朱永法; 曹立禮; 林惠旺; 陳立 真空科學與技術 1993-03-02
72 俄歇化學位移及其在表面化學上的應用 朱永法 物理化學學報 1993-05-01
73 多孔TiO_2薄膜光催化劑的制備和性能 朱永法; 孫宏濱; 張利; 曹立禮 2000'全國光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0-10-01
74 納米光催化劑在非織造布功能化上的應用 朱永法; 尚靜; 喻方; 吳念祖 第三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2003-12-01
75 ZnWO_4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張川; 朱永法 2004年全國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4-09-01
76 日光下光催化降解聚乙烯塑料的研究 李宗威; 朱永法 2004年全國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4-09-01
77 Bi_2MoO_6納米片的制備及可見光催化性能研究 趙旭; 張川; 滿毅; 朱永法 第四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5-12-01
78 納米鎢酸鉍光催化劑合成及在環境凈化領域應用 朱永法; 付洪波 第四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5-12-01
79 Bi2WO6納米片新型可見光光催化劑研究 朱永法 第三屆全國環境化學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5-11-01
80 納米Bi_2WO_6可見光薄膜光電協同催化降解四氯酚研究 趙旭; 姚文清; 張川; 朱永法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 2006-07-01
81 新型光催化劑ZnWO_4的制備和性能表征 伍彥; 朱永法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 2006-07-01
82 高活性寬響應的TiO_2@C_(60)光催化劑的研究 朱聲寶; 付洪波; 朱永法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 2006-07-01
83 MnO_2納米棒的物相結構對CO催化氧化活性的影響研究 梁淑惠; 騰飛; 布爾根; 朱永法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09-01
84 一維納米結構鉭酸鹽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質研究 徐同廣; 朱永法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09-01
85 應用納米技術有效降低卷煙煙氣中有害物質含量的方法研究 周駿; 朱永法; 白若石; 易小麗; 嚴莉紅; 孫岳; 王巍巍; 常翔; 何愛軍 中國煙草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03-01
86 稀土鈣鈦礦納米結構催化劑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朱永法 第五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7-07-01
87 F摻雜的Bi_2WO_6光催化劑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付洪波; 朱永法; 陳建民 第五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7-07-01
88 新穎納米結構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和催化氧化發光性能研究 滕飛; 梁淑惠; 布爾根; 朱永法 第五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7-07-01
89 La_(0.5)Sr_(0.5)MnO_3立方體和納米顆粒催化劑低溫催化氧化性能 梁淑惠; 騰飛; 布爾根; 朱永法 第五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7-07-01
90 氟摻雜鎢酸鋅光催化降解四氯酚的研究 黃光莉; 朱永法 第五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7-07-01
91 聚氰基丙烯酸酯納米顆粒制備及其影響因素探討 盛建國; 李昕; 朱永法; 彭小根 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5) 2007-11-01
92 新型非鈦光催化劑的合成與光電性能研究 朱永法 第十一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下) 2007-08-01
媒體報道:
光催化劑作為一種新的工業技術,以其神奇的功能日益受到環保產業的垂青,在空氣凈化、脫臭、水處理、防污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市場規模正在迅速擴大。近日記者就光催化劑在環保方面的作用采訪了清華大學化學系朱永法教授。
記者:朱教授,請您介紹一下什么是光催化劑,光催化劑的特點是什么?
朱永法:氧化鈦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氧化分解能力,分解污垢等有機物及殺死微生物等,被稱為光催化劑,它能夠凈化幾乎所有的有機物和殺滅細菌。光催化劑有以下四個特點:由于光催化劑是在室溫下使用的,不需要高溫源,僅需UV光源和光催化劑,具有省能源和安全的特點;光催化劑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以及對細菌的廣譜性,幾乎可以殺滅所有的細菌,對病毒也具有很強的殺滅能力;光催化劑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具有徹底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可以分解幾乎所有的有毒有機物,其凈化產物是CO2和水,不會產生副作用,可以凈化水中的有害有機物;光催化劑本身具有無毒,無污染,衛生安全以及效率高,壽命長,裝置簡單,維護容易,運行費用低等優點。
記者:光催化劑在環保上有何意義?
朱永法:光催化劑在空氣凈化和生活用水方面大有可為。在空氣凈化方面,目前對室內空氣凈化基本是采用開窗通氣,以及利用吸附加香等凈化方式進行處理。開窗通氣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但存在受場所限制等局限性;利用吸附方式凈化,則存在效率低、容易飽和以及不能殺滅細菌等缺點,不能長期使用;利用負氧離子等技術會產生臭氧,對人體有害,此外,其凈化活性也較低,目前在美國已經不推薦使用;利用加香技術,并不能清除污染物,只是通過香味掩蓋其真實的污染情況。以上技術目前還難以解決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
光催化技術不僅可以完全凈化空氣中的有機污染物,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廣普殺菌性能,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對環境和人體無害的特點。
在生活用水凈化方面,隨著毒理研究和檢測水平的提高,現已在供水系統中檢測出數種有機物,其中有的是致癌和可疑致癌物。供水水質直接關系到廣大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產品質量,而目前我國自來水的質量還比較差,其中細菌總數平均合格率為97.87%,大腸菌群為77.95%。
利用納米材料技術發展起來的光催化技術不僅可以把幾乎所有的有機物降解,并且還具有很強和廣譜的殺菌性能。在樓房供水系統中采用光催化技術,不僅可以在不用氯的情況下對儲水進行殺菌凈化,抑制細菌的繁殖,并且還可以凈化自來水中的各種有毒有機污染物,提高飲用水的質量和口感。
記者:請您談談光催化劑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朱永法:目前,國內外對氧化鈦光催化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利用硫酸鈦、四氯化鈦和有機鈦酸酯為原料制備納米氧化鈦粉體和薄膜光催化劑的多種方法,如反膠束法、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和醇解法等。對納米氧化鈦粉體的制備方法的研究已比較成熟,但對薄膜光催化劑制備的研究,尤其是高比表面中孔氧化鈦薄膜的研究還剛剛開始,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氧化鈦光催化劑對大氣主要污染物質的凈化機理、污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凈化及殺菌等方面也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對光催化劑的作用機理以及凈化效率和應用前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外,在光催化劑活性提高方面,發現通過摻雜改性和改變表面酸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氧化鈦多孔和中孔薄膜光催化劑的研究是光催化劑研究的熱點也是技術難點。
在光催化劑的空氣凈化方面,國內也有很多單位在開展研究工作,如清華大學、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北京化學所、蘭州化學物理所以及福州大學等。福州大學在產業化方面取得了進展,國家計委和福建省科委共投入了3000萬元進行產業化前期研究,已經通過驗收。清華大學在新型納米氧化鈦光催化劑的制備(特別是多孔薄膜光催化劑的制備)以及環境凈化研究上有比較強的優勢,已經獲得了北京市科委以及美國寶潔公司的資助,在薄膜光催化劑的研究上具有優勢。
日本是開展光催化研究最早的國家,也是在光催化研究領域領先的國家。由于氧化鈦光催化劑技術的家用空氣凈化機已經商品化4年了,現已經進入日本的家庭和辦公場所。同時,日本在光催化劑殺菌領域的應用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開始應用于衛生陶瓷等方面。
記者:朱教授,清華大學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系材料與表面化學研究室在光催化技術上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利用在材料制備、催化劑制備以及環境分析方面的優勢,在光催化技術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主要成果有:開發了批量制備中孔光催化劑薄膜的技術;在金屬網狀骨架上制備出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劑;研制出在纖維、布等柔性材料上制備高活性薄膜催化劑的技術;開發了利用TiCl4制備納米光催化劑的技術;研制出高殺菌性能的可在室內光下起作用的高活性催化劑,目前制備的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活性,可以直接凈化3000ppm濃度的甲醛并具有很高的殺菌性能,比目前國內外使用的光催化劑的活性高2~6倍,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合成了具有極強殺菌性能的非溶性Ag離子殺菌材料,通過Ag離子殺菌材料與光催化劑的結合,可以大大提高殺菌性能和凈化性能。清華大學目前擁有各種形態高活性光催化劑的國家發明專利5項,正在申請的有2項。
來源:《中國化工報》2002年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