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自主創新及成果轉化專項自2012年實施以來已取得顯著成效,成為集聚創新資源,加快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截至第二季度,累計突破行業關鍵技術756項,形成目標產品964個,參與研發工作的高級職稱以上科研人員達到2546人,新建國家級創新平臺14個、省級創新平臺53個、市級創新平臺60個;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653.49億元、新增利稅351.76億元、新增創匯38.19億美元。通過支持區域創新服務平臺和創新性龍頭企業,培育了濰坊動力機械、東營石油裝備、淄博新材料、煙臺化工等一批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濰坊半導體發光創新型產業集群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試點。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一、加強頂層設計。在任務安排上,圍繞國家戰略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瞄準產業技術發展的高端和前沿,遵循市場和產業發展規律,按照創新鏈和產業鏈上下游關系,系統部署各項任務。在組織推進上,要求瞄準專項產業化目標,建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應用示范、市場推廣”的完備創新鏈,注重提升產業鏈各環節的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二、著力促進產學研用結合。重點支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申報、實施專項,通過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先后突破了一批重大核心技術,對解決創新創業“最初一公里”問題、加速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促進產業鏈條拉伸、培育產業集群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在信息安全產業方面,由存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施“第三代動態隨機存儲器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成功研制出符合國際JEDEC標準的DDR3/DRAM芯片,有力支撐了我國各行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國家安全戰略實施,深度推動了全省兩化深度融合和信息產業發展,率先推進了全省“轉、調、創”戰略部署進程。在石油高端裝備產業方面,2013年由石油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施的“ZJ90/5850DB海洋鉆井裝備”自主創新重大項目,突破了海洋鉆機系統設計與制造、鉆井系統集成與腐蝕防護技術等關鍵技術,授權專利達到20項,研制的9000米海洋鉆機打破了國外企業對超深井海洋鉆機的壟斷,把我國海洋油氣田、大位移井及其它復雜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在新材料產業方面,2012年由聚氨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牽頭組織實施超大規模MDI制造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成功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先后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五代MDI制造技術,在國內外產業化并形成23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從而一舉顛覆了歐美跨國公司長期把持世界MDI產業的格局,成為了全球規模最大并最有競爭力的MDI供應商。
三、著力凝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人才是實施好科技重大專項的關鍵,在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中,注重人才、平臺、項目一體化。通過專項的實施,凝聚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和團隊。參與研發工作的高級職稱以上科研人員達到2546人,科技重大專項已成為凝聚和造就優秀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平臺,也正在成為優秀人才成就事業、實現價值的重要舞臺。
四、強化科技重大專項全程管理。一是規范預算評審。組織財務專家和技術專家對科技重大專項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審查、論證,增強科技重大專項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強跟蹤監督。建立完善重大事項即時報、季報制度,及時掌握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及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協助項目承擔單位克服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困難;完善科技經費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在線監管與現場審計相結合,及時發現并糾正資金使用不規范行為,確保專款專用。三是注重創新績效評估。嚴格科技重大專項任務驗收及財務驗收,對科技重大專項創新績效進行科學、全面綜合評估。四是加強結果反饋和應用。建立創新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制度,建立科技重大專項績效評價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