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高度重視科技支撐引領文化產業發展,重點解決陜西文化過于凝重、平面、單調的問題,讓地下的東西走上來,讓書本里的東西走出來,讓“死”的東西“活”起來,讓分散的東西合起來,讓大家的眼睛亮起來,讓三秦百姓和來陜游人盡情地享受文化成果。陜西省圍繞科技文化融合,啟動實施了陜西省科技與文化融合示范工程,大力推進西安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設,推進文化旅游、移動互聯網、動漫游戲、數字出版、新媒體等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有針對性地突破文化產品創意、生產、傳播、運營、展示、消費等環節的關鍵技術和集成應用技術,推動文化產業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轉移,促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
一是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意見》。2013年,陜西省科技廳與陜西省委宣傳部共同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意見》,并由陜西省委辦公廳印發執行。《意見》確定了全省今后一段時期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思路,提出12項重點任務,對全省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建設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2年以來,充分利用西安高新區的科技優勢和曲江新區的文化優勢,以共同以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文化業態為主線,以文化旅游、移動互聯網應用、動漫游戲、數字出版為支撐,整合科技資源,創建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發揮“1+1>2”的示范效應。通過共同探索合作模式,統籌兩區科技文化資源,加強兩區戰略合作,實現強強聯合、互通有無、協同發展,擴展彼此發展空間,增加新的業務增長點,增強文化產業整體競爭力,對西安乃至陜西省實現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科技振興和文化崛起等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西安基地已聚集了文化科技企業3000余家,文化產業增加值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初步形成了以動漫、游戲、手機閱讀、手機動漫等數字文化內容為主營的中小企業集群,以陜西出版集團、曲江出版傳媒、華商報為主體構成的圖書新聞出版發行企業集群,以雄峰印務、秦源軟塑科技等為主題構成的印包科技企業集群。基地企業年產值總計超過236億元,其中:數字文化內容的創意、制作與傳播超過56億元、圖書出版發行超過23億元、文化科技研發服務超過5億元、文化專用裝備的研制與服務超過3億元、現代文化演藝及博物館5000萬元。
三是組織實施陜西省科技與文化融合示范工程專項。為進一步支持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設,做大做強科技文化產業,從2012年起,在科技統籌創新工程計劃中,設立了陜西省科技與文化融合示范工程專項,并首批啟動實施了西安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1.76億元,其中陜西省財政資助940萬元。該項目重點圍繞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突破多模式文化產品展示平臺集成技術、三維動漫產品生產平臺集成技術、現代科技文化產品傳播服務可信性保障技術等關鍵技術,建設西安動漫數字博物館、西安動漫游戲研發公共技術支撐平臺、中華文化全球云推廣平臺、西安曲江文化科技融合體驗中心等四大服務平臺,形成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創新服務體系,以進一步完善西安動漫產業發展環境,促進地方傳統文化傳播,彰顯文化和科技融合創新魅力,推進西安國家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建設。目前,在科技計劃的引導下,項目已完成前期投入1500萬元,調動地方形成了上下聯動、政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機制,初步實現了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是進一步推動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文化企業,支持產學研戰略聯盟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重點圍繞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突破多模式文化產品展示平臺集成技術、三維動漫產品生產平臺集成技術、現代科技文化產品傳播服務可信性保障技術等關鍵技術。打造專業化研發機構,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領域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培育文化科技創新的服務機構,加速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培育文化科技創新領域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