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年12月16日 19:57 來源:陜西省委科技工委、陜西省科技廳
前言:為了深化和創新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把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 到實處,陜西省組織、科技、人社三部門聯動,實施“百名科技特派員助力百村振興行動”,選取百個不同產業特點的行政村,精準選派百名科技特派員駐村開展產業幫扶、創新創業,鼓勵 與農民建立利益共同體,打造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新樣板。近期推出百名科技特派員助力百村振興行動,為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提供有益探索與借鑒。
發揮延大科研力量優勢,助力南溝村講好蘋果故事
南溝村是陜西省“百名科技特派員助力百村振興行動”的行動村之一,延安大學各個學科領域的專家團隊作為對口幫扶該村的科技特派員。自2017年以來,主動聯系對接,對南溝村山 地果園生產情況進行考察和調研,結合承擔的多個省市科技研發項目等,積極開展果業新技術研發和示范推廣,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
近年來,隨著全國蘋果產量和面積增加,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為改善當地蘋果品質,提高果農收益,趙繼榮特派員等在南溝村矮化蘋果園,開發便于實施、成本較低的富硒蘋果生產 技術。通過改善蘋果根系生長狀況和對葉面噴施涵蓋了有機硒肥、氨基酸和多種礦質營養元素的復合肥料,蘋果品質有了明顯提升,硒含量較普通水平高出2倍。專家們對研究成果加以總結, 整理形成了《蘋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和《山地富硒蘋果生產技術指導手冊》,目前已在南溝村大范圍推廣。
除了改善蘋果品質,“果園衛士”與“植物醫生”們也穿梭在果園的各個角落,為果樹健康“問診把脈”。南溝矮化密植蘋果園周圍生態環境好,周年降雨量不多,病蟲發生基數不高 ,適合發展蘋果免袋栽培。自2019年以來,延安大學徐成楠副教授團隊通過對果園進行病蟲害周年監測與病蟲害綜合防治,率先在當地實現了蘋果無袋栽培,每年每畝節約套果袋人工費用達 2000元以上,不僅提升了南溝矮化密植蘋果園病蟲害防治水平,也讓果農的錢包更鼓了,笑容更多了。
蘋果的果實病害防住了,蘋果樹的腐爛病怎么辦?這可難不倒科技特派員們。延安大學林金水副教授團隊將一株從棗樹中分離鑒定的具有廣譜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鏈霉菌制成生物防菌 制劑應用于果園中,其防治效果明顯優于化學農藥甲基硫菌靈,為病害防控和生物防控作出了巨大貢獻。
延安作為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尤為寶貴,科技特派員張永旺副教授團隊通過對當地不同林齡蘋果園進行多年連續的不同灌溉水平下果園水分原位監測,構建模型,探究最佳的灌溉 模式,建立了以南溝村為典型代表的陜北果園灌溉技術體系和黃土高原果園水分管理體系,為果園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好蘋果是種出來了,為了擴大了知名度,拓寬了銷售渠道。王延峰教授、王曉澗副教授等在開展科技幫扶南溝村同時,在當地建立了陜西省“安塞區生態農業科技創新試驗示范站”, 從國內外引進和自研先進果業技術、召開果業科技研討會,每年冬春兩季對南溝村果農進行田間技術培訓?萍继嘏蓡T們通過各種渠道,向北京、湖南、江西等外省客戶積極推薦南溝村蘋果 ,幫助南溝村蘋果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延安大學的科技特派員們不忘初心,踏踏實實認真做好農業科技服務,持續攻堅克難,以科技智慧助力黃土高原蘋果產業發展壯大,以實際行動助推 鄉村振興工作走實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