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国**毛片|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软件,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欧美性动态图

| 加入桌面
科技創新網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發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新人物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吳才來——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5-04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免費注冊為會員后,您可以...
發布專家信息 推廣科研成果
建立專家網頁 在線洽談生意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吳才來——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專家信息:

吳才來 1960年生,漢族,安徽樅陽縣人。博士后,研究員,礦物巖石新材料研究開發中心主任。1982年大學畢業,1991年和1994年,分別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碩士、博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后出站。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創新基地研究員、火成巖研究室主任。主要負責中心的全面研究開發工作,包括確定開發新產品的種類、實驗方案設計、研究、市場信息、研究成果轉化等。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90余篇。

發明專利:

天然多元素礦物肥 吳才來 200610072240

礦物除味劑 吳才來 200310100347

礦物干燥劑 吳才來 2001140222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花崗巖與大陸巖石圈構造演化:主要是通過造山帶花崗巖的礦物學、巖石學、地球化學研究、年代學等研究,結合構造地質學的研究,確定造山帶花崗巖的時空分布、巖石組合序列及成因類型、巖漿源區及性質、母巖漿的性質、不同成因類型花崗巖漿形成和演化與大陸巖石圈不同演化階段的成因聯系,從而為區域構造演化、區域成礦背景提供地殼深部的成因信息。

科研項目: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項目和國家地調項目以及與中—美、中—法、大陸—臺灣等合作項目,負責其中的祁連山、阿爾金山及蘇魯等地區的花崗巖課題研究,并應邀多次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國蒙貝利爾大學、臺灣成功大學做合作研究。

科研成果: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1. 銅陵中酸性侵入巖同源包體特征及巖漿動力學 周珣若 吳才來 黃許陳 張成火 巖石礦物學雜志 1993年 第01期

2. 花崗巖與熱液礦床:一種地球化學機構 H.P.Eugster 吳才來 黃文明 地球與環境 1987年 第04期

3. 赤道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錳結核和沉積物中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布 吳才來 地質地球化學 1988年 第04期

4. 銅陵地區中酸性侵入巖鋯石群結晶特征及成因 吳才來 周珣若 黃許陳 張成火 巖石礦物學雜志 1994年 第03期

5. 安徽銅陵地區成礦物質和含礦流體來源問題的探討 黃許陳 儲國正 周捷 張成火 吳才來 黃華盛 安徽地質 1994年第03期

6. 安徽銅陵地區成礦控制因素的探討 儲國正 黃許陳 張成火 周捷 吳才來 李東旭 安徽地質 1995年 第01期

7. 銅陵地區中酸性侵入巖年代學研究 吳才來 周打若 黃許陳 張成火 黃文明 巖石礦物學雜志 1996年 第04期

8. 銅陵地區中酸性侵入巖的包體巖石學研究 吳才來 周詢若 黃許陳 張成火 許勝 國和平 地球學報-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 1997年 第02期

9. 礦物干燥劑 吳才來 王福生 吳才來 發表時間:2003-06-11

10. 長白山地區新生代火山巖及其幔源包體的礦物化學及礦物包裹體研究 吳才來 李兆鼐 尚如相 巖石礦物學雜志 1997年 第04期

11. 我國西部柴北緣地區發現榴輝巖 楊經綏 許志琴 李海兵 吳才來 崔軍文 張建新 科學通報 1998年 第14期

12. 長白山地區新生代火山巖漿作用動力學及環境效應 吳才來 李兆鼐 尚如相 中國區域地質 1998年 第03期

13. 礦物除味劑 吳才來 吳才來 發表時間:2005-04-20

14. 天然多元素礦物肥 陳永年 吳才來 陳永年;吳才來 發表時間:2007-10-17

15. 青藏高原北部鯨魚湖地區中新世和更新世兩期橄欖玄粗質系列火山巖 楊經綏 吳才來 史仁燈 李海兵 許志琴 孟繁聰 巖石學報 2002年 第02期

16. 阿爾金山米蘭紅柳溝的席狀巖墻群:海底擴張的重要證據 楊經綏 吳才來 史仁燈 地質通報 2002年 第02期

17. 阿爾金斷裂剪切過程中定向生長鋯石的發現及其意義——來自于顯微構造和鋯石內部礦物包裹體的證據 李海兵 楊經綏 吳才來 宋述光 劉福來 史仁燈 地質通報 2002年 第06期

18. 中國西北北祁連山東段老虎山地區島弧-洋殼接觸帶巖石學 楊宏儀 吳燕民 吳才來 地質學報 2002年 第01期

19. 中國西北地區早古生代柴達木北緣超高壓變質帶的大陸俯沖:證據來自此帶中發現柯石英 楊經綏 許志琴 宋述光 張建新 吳才來 史仁燈 地質學報 2002年 第01期

20. 祁連南緣花崗巖和榴輝巖之間的關系:嗷嘮山花崗巖SHRIMP鋯石年齡證據 吳才來 Jone WOODEN 楊經綏 李海兵 TrevorIRELAND 地質學報 2002年 第01期

21. 中國西部祁連山南緣大型韌性左行走滑剪切帶及其活動時限 許志琴 李海兵 陳文 吳才來 楊經綏 金小赤 地質學報 2002年 第02期

22. 含柯石英鋯石的SHRIMP U-Pb定年:膠東印支期超高壓變質作用的證據 楊經綏 許志琴 吳才來 劉福來 史仁燈 J.Wooden 地質學報 2002年 第03期

23. 秦嶺發現金剛石:橫貫中國中部巨型超高壓變質帶新證據及古生代和中生代兩期深俯沖作用的識別 楊經綏 許志琴 裴先治 史仁燈 吳才來 張建新 地質學報 2002年 第04期

24. 銅陵地區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巖中包體類型、特征及成因 吳才來 王志紅 喬德武 郝美英 史仁燈 地質學報 2000年 第01期

25. 青海都蘭榴輝巖的發現及對中國中央造山帶內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研究的意義 楊經綏 許志琴 宋述光 吳才來 史仁燈 張建新 地質學報 2000年 第02期

26. 青藏高原北緣火山巖中輝石巖包體研究 吳才來 楊經綏 李海兵 史仁燈 孟繁聰 地球學報 2001年 第01期

27. 阿爾金斷裂帶印支期走滑活動的地質及年代學證據 李海兵 楊經綏 許志琴 吳才來 萬渝生 史仁燈 科學通報 2001年 第16期

28. 柴達木山花崗巖鋯石SHRIMP定年 吳才來 楊經綏 J.Wooden J.G.Liou 李海兵 孟繁聰 科學通報 2001年 第20期

29. 祁連南緣嗷嘮山花崗巖SHRIMP鋯石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吳才來 楊經綏 TrevorI RELAND Joe WOODEN 巖石學報 2001年 第02期

30. 柴達木盆地北緣西端冷湖花崗巖 吳才來 楊經綏 王志紅 喬德武 李海兵 史仁燈 中國區域地質 2001年 第01期

31. The mineral chemistry of pyroxenite xenoliths in the volcanic rocks of Hoh Xil and their significance 吳才來 楊經綏 許志琴 李海兵 史仁燈 Science in China,Ser.D 2001年 第S1期

32. 阿爾金斷裂帶的形成時代——來自于同構造生長鋯石U-Pb SHRIMP定年證據 李海兵 楊經綏 許志琴 吳才來 張建新 萬渝生 地質論評 2001年 第03期

33. 柴達木盆地北緣早古生代高壓—超高壓變質帶中發現典型超高壓礦物——柯石英 楊經綏 宋述光 許志琴 吳才來 史仁燈 張建新 地質學報 2001年 第02期

34. 阿爾金斷裂:幾何學、性質和生長方式 崔軍文 楊經綏 李朋武 張建新 岳永君 吳才來 地質學報 2001年 第02期

35. 可可西里輝石巖包體礦物化學及其地質意義 吳才來 楊經綏 許志琴 李海兵 史仁燈 中國科學D輯 2001年 第S1期

36. 可可西里雄鷹臺中新世橄欖安粗質火山巖的成因 孟繁聰 楊經綏 史仁燈 吳才來 地球化學 2002年 第03期

37. 阿爾金走滑斷陷盆地的確定及其與山脈的關系 李海兵 楊經綏 史仁燈 吳才來 P.Tapponnier 萬渝生 科學通報 2002年 第01期

38. 銅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巖特征及成因 吳才來 陳松永 史仁燈 郝美英 地球學報 2003年 第01期

39. 中國西部柴北緣—阿爾金的超高壓變質榴輝巖及其原巖性質探討 楊經綏 張建新 孟繁聰 史仁燈 吳才來 許志琴 地學前緣 2003年 第03期

40. 柴北緣早古生代島弧火山巖中埃達克質英安巖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 史仁燈 楊經綏 吳才來 巖石礦物學雜志 2003年 第03期

41. 蘇魯超高壓變質帶崗上石榴石橄欖巖巖體:中國大陸科學鉆探衛星孔(CCSD-PP3鉆孔)初步研究 楊經綏 陳世忠 張仲明 許志琴 吳才來 劉福來 巖石學報 2005年 第02期

42. 喜馬拉雅地體的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年齡記錄 許志琴 楊經綏 梁鳳華 戚學祥 劉福來 曾令森 巖石學報 2005年 第01期

43. 北阿爾金巴什考供盆地南緣花崗雜巖體特征及鋯石SHRIMP定年 吳才來 楊經綏 姚尚志 曾令森 陳松永 李海兵 巖石學報 2005年 第03期

44. 北阿爾金喀孜薩依花崗巖鋯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構造意義 戚學祥 吳才來 李海兵 巖石學報 2005年 第03期

45. 柴達木北緣超高壓變質帶形成與折返的時限及機制 許志琴 楊經緩 吳才來 李海兵 張建新 戚學祥 地質學報 2003年 第02期

46. 中央碰撞造山帶中兩期超高壓變質作用來自含柯石英鋯石的定年證據 楊經綏 劉福來 吳才來 萬渝生 張建新 史仁燈 地質學報 2003年 第04期

47. 青藏高原北部東昆侖南緣德爾尼蛇綠巖:一個被肢解了的古特提斯洋殼 楊經綏 王希斌 史仁燈 許志琴 吳才來 中國地質 2004年 第03期

48. 柴達木北緣都蘭野馬灘花崗巖鋯石SHRIMP定年 吳才來 楊經綏 J.L.Wooden 史仁燈 陳松永 A.Meibom 科學通報 2004年 第16期

49. 柴達木盆地北緣新元古代蛇綠巖的厘定——羅迪尼亞大陸裂解的證據? 楊經綏 史仁燈 吳才來 陳松永 地質通報 2004年 第Z2期

50. 青藏高原的地幔結構:地幔羽、地幔剪切帶及巖石圈俯沖板片的拆沉 許志琴 姜枚 楊經綏 薛光琦 宿和平 李海兵 地學前緣 2004年 第04期

51. 北祁連東部兩類Ⅰ型花崗巖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吳才來 楊經綏 楊宏儀 Joseph L.W00DEN 史仁燈 巖石學報 2004年 第03期

52. 柴達木北緣超高壓變質帶中的島弧火山巖 史仁燈 楊經綏 吳才來 Tsuyoshi IIZUKA Takafumi 地質學報 2004年 第01期

53. 北祁連玉石溝蛇綠巖形成于晚震旦世的SHRIMP年齡證據 史仁燈 楊經綏 吳才來 J.WOODEN 地質學報 2004年 第05期

54. 柴達木盆地北緣古生代超高壓帶中花崗質巖漿作用 吳才來 楊經綏 許志琴 Joseph L.WOODEN Trevor 地質學報 2004年 第05期

55. 西昆侖康西瓦加里東期孔茲巖系及地質意義 許志琴 戚學祥 劉福來 楊經綏 吳才來 曾令森 地質學報 2004年 第06期

56. 北阿爾金恰什坎薩依花崗閃長巖的鋯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戚學祥 李海兵 吳才來 楊經綏 張建新 孟繁聰 科學通報 2005年 第06期

57. 韌性剪切變形對巖石地球化學行為的制約——以北阿爾金巴什考供韌性剪切帶為例 戚學祥 李海兵 吳才來 陳松永 地質通報 2005年 第03期

58. 北祁連東部兩類I型花崗巖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吳才來 楊經綏 楊宏儀 鄭秋光 史仁燈 陳松永 地質學報 2005年 第02期

59. 甘肅北山地區榴輝巖的變質年齡:來自鋯石的U-Pb同位素定年證據 楊經綏 吳才來 陳松永 史仁燈 張建新 孟繁聰 中國地質 2006年 第02期

60. 北阿爾金巴什考供-斯米爾布拉克花崗雜巖特征及鋯石SHRIMPU-Pb定年 吳才來 姚尚志 曾令森 楊經綏 Joseph L.Wooden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7年 第01期

61. 阿爾金斷裂南側吐拉鋁質A型花崗巖的特征及構造環境 吳鎖平 吳才來 陳其龍 地質通報 2007年 第10期

62. 柴達木盆地北緣大柴旦地區古生代花崗巖鋯石SHRIMP定年 吳才來 郜源紅 吳鎖平 陳其龍 Joseph L.WOODEN 巖石報 2007 年 第08期

63. 柴北緣西段花崗巖鋯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巖石地球化學特征 吳才來 郜源紅 吳鎖平 陳其龍 JosephL.Wooden FrankK.Mazadab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8年 第08期

64. 中國大陸科學鉆探主孔(CCSD-MH)石榴石橄欖巖:一個經歷了深俯沖作用的古生代超鎂鐵質侵入體 楊經綏 李天福 梁鳳華 吳才來 陳松永 巖石學報 2007年 第12期

65. Dur’ngoi Ophiolite in East Kunlun,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Evidence for Paleo-Tethyan Suture in Northwest China 楊經綏 史仁燈 吳才來 王希斌 Paul T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09年 第02期

66. 火成巖的10年研究進展和未來的挑戰 楊經綏 吳才來 夏林圻 樊祺誠 徐義剛 徐夕生 地質論評 2009年 第03期

67. 北阿爾金地區米蘭紅柳溝蛇綠巖的巖石學特征和SHRIMP定年 楊經綏 史仁燈 吳才來 蘇德辰 陳松永 王希斌 巖石學報 2008年 第07期

68. 中央巨型超高壓變質帶和兩期超高壓變質作用的年代學證據 楊經綏 吳才來 張建新 許志琴 科學中國人 2005年 第08期

69. 中國巨型超高壓變質帶及加里東期-印支期超高壓變質作用 楊經綏 許志琴 張建新 劉福來 吳才來 史仁燈 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與資源環境學術討論會 發表時間:2003-04-01

70. 中央碰撞造山帶中兩期超高壓變質作用:來自含柯石英鋯石的定年證據 楊經綏 劉福來 吳才來 萬渝生 張建新 史仁燈 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 發表時間:2003-09-01

71. 北阿爾金巴什考供韌性剪切帶韌性剪切變形對巖石地球化學行為的制約 戚學祥 李海兵 吳才來 陳松永 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4-06-30

72. 北祁連玉石溝蛇綠巖形成于晚震旦世的SHRIMP年齡證據 史仁燈 楊經綏 吳才來 J. Wooden 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4-06-30

73. 柴達木北緣超高壓變質帶中的島弧火山巖 史仁燈 楊經綏 吳才來 Tsuyoshi Iizuka Takafumi 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4-06-30

74. 柴北緣古生代超高壓帶上花崗質巖漿作用 吳才來 楊經綏 許志琴 Joseph L. Wooden 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4-06-30

75. 北阿爾金斯米爾布拉克凹陷南帶花崗雜巖特征及鋯石SHRIMP定年 吳才來 Joseph L.Wooden 楊經綏 陳松永 李海兵 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4-06-30

76. 西昆侖康西瓦加里東期孔茲巖系及地質意義 許志琴 戚學祥 劉福來 楊經綏 吳才來 曾令森 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4-06-30

77. 柴北緣新元古代蛇綠巖的厘定——羅迪尼亞大陸裂解的證據? 楊經綏 史仁燈 吳才來 陳松永 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4-06-30

78. 青藏高原北部東昆侖南緣德爾尼蛇綠巖:一個被肢解了的古特提斯洋殼 楊經綏 王希斌 史仁燈 許志琴 吳才來 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4-06-30

79. 阿爾金斷裂對青藏高原北部生長、隆升的貢獻 李海兵 楊經綏 許志琴 吳才來 史仁燈 戚學祥 構造地質學新理論與新方法學術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6-01-01

80. 北祁連造山帶老虎山地區埃達克質巖的特徵與地質意義 曾建元 楊宏儀 楊懷仁 劉敦一 吳才來 鄭秋光 2006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6-11-01

81. 甘肅北山地區榴輝巖的變質年齡為新元古代:來自鋯石的U-Pb同位素定年證據 楊經綏 吳才來 陳松永 史仁燈 張建新 孟繁聰 2006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 發表時間:2006-11-01

82. 中國中央碰撞造山帶與超高壓變質作用研究 楊經綏 許志琴 張建新 吳才來 孟繁聰 李海兵 “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 發表時間:2006-12-01

83. 中國巨型超高壓變質帶及南北板塊匯聚 楊經綏 張建新 許志琴 吳才來 孟繁聰 李海兵 “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 發表時間:2006-12-01

84. 祁連造山帶的深部物質組成及動力學 許志琴 楊經綏 金小赤 萬渝生 吳才來 張建新 “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 發表時間:2006-12-01

85. 《中國火成巖地質圖》及《中國火山巖地區金礦資源圖》 李兆鼐 王碧香 尚如相 楊岳清 吳才來 史仁燈 “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 發表時間:2006-12-01

86. 《中國東部中新生代火成巖及其深部過程》及《中國火山巖地區金礦床》 李兆鼐 權恒 林寶欽 毛建仁 李漢聲 毋瑞身 “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 發表時間:2006-12-01

87. 中國東部瀕太平洋地區中、新生代火山-巖漿作用 李兆鼐 權恒 李之彤 毛建仁 李漢聲 吳才來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發表時間:2005-01-01

88. 中國巨型超高壓變質帶及南北板塊匯聚 楊經綏 張建新 許志琴 吳才來 孟繁聰 李海兵 中國地質科學院;長安大學地質調查院 發表時間:2003-01-01

89. 祁連山-阿爾金地區基本構造格架及成礦背景調查與研究 楊經綏 許志琴 張建新 吳才來 李海兵 孟繁聰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發表時間:2003-01-01

90. 特殊礦物材料吸附性能測定標準研究 新一代環保型礦物干燥劑研制 吳才來 王福生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發表時間:2001-12-01

 

榮譽獎勵:

1.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二、三、四等獎各一項。

2.安徽省銅陵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

3.地質所“科技奮斗獎”。

4.第二屆中青年“敬業獎”。

5.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地學新星”。

6.獲“地質礦產部直屬機關優秀青年”稱號。

7.獲“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優秀黨員”稱號。

媒體報道:

一位巖石專家的代表情結一記西城區人大代表吳才來

《西城人大》 2007年第4期

一個偶然的機會去黃瓜園社區辦事,社區的同志見到我,異口同聲地向我稱贊他們選區的人大代表吳才來博士。

“我們這個代表真是選對啦”, “他工作那么忙,社區里的大事小情他都記在心上,真是讓我們太感動了”,“吳博士真是一個敬業的人大代表”……

大家提到的吳才來博士是西城區第十四屆人大代表,今年47 歲,1982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1994年獲博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出站。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質學會巖石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吳代表祖籍安徽,從他的說話里你能昕出濃濃的鄉音。從小到大,他沒離開過學校,即使現在從事科研工作,也是以帶學生和搞研究為主,不是在課堂上講課,就是到野外考察,從來沒有接觸過身邊的社區,更不知道社區是怎么回事。直到單位領導通知他當選人大代表的消息以后,他的頭腦中才有了黃瓜園選區、社區這些概念。

吳代表非常珍惜人大代表這個稱呼,也非常熱愛代表這個工作。用他的話說,當代表給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內容,讓他知道了許多新的事情。他把能當選代表看成是選民對自己的信任,他認為當人民代表最重要的是要對人民負責。 他拿出搞科研的勁頭兒認真學習代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潛心閱讀各級人大報刊雜志,以使自己盡快進入角色。遇到不懂的問題他經常會打電話到街道人大代表工委辦公室,向我詢問該向哪個部門反 映、該通過什么程序來解決。

一直與巖石打交道的吳代表, 除了石頭,平時很少與社會上的人和事接觸,但當了人大代表后,他每周都要抽出時間下選區走訪選民,處理選民提出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黃瓜園社區面積0.22平方公里,有居民樓39棟,常駐人口6200 多人,外來人口近600人,是展覽路地區出了名的老舊小區和問題小區,雖然做了拆遷規劃多年卻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各種違章建筑、各類無照經營現象非常嚴重,遺留問題多,群眾反映強烈,是地區城市管理的難點之一。

為了熟悉社區情況,他利用休息時間跑遍了社區的每個角落,對社區目前存在的問題詳細進行記錄,為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搜集第一手材料。雖然他當代表還不到半年時間,經驗不多,在許多問題的處理上常常要向有關部門進行咨詢,但他辦事非常認真和執著,從沒因為哪件事不好辦就推托和回避。

解放軍畫報社和阜外北街281 樓前有一條馬路因為整修問題拖了三年半沒有解決,居民意見很大,上屆代表也曾呼吁過,但終因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沒有結果。居民們抱著一線希望找到吳代表。他聽到后,馬上寫建議,并交到西城區十四屆人大一次會上。此間,他還親自到現場查看了好幾回,和有關方面進行溝通。在他的再三協調下,解放軍畫報社最后終于同意拿出20余萬來修路。居民們看到家門口的路修好了,出行方便了,打心眼里感謝自己選出的人大代表。

作為研究員,吳代表每年都有很重要的課題研究任務,經常出差和撰寫論文,通宵達旦地工作對于他已是家常便飯。但即使這樣,每次社區打來電話反映問題,他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耐心聽取,認真接待,從沒有一點兒厭煩情緒。他常說的一句話是“先解決社區問題”。黃瓜園社區黨委書記孟金英說,“他太忙了,為了社區的事,我們幾次打斷他的工作,心里真不落忍啊……”

在吳代表身上,讓居民覺得最可貴的一點就是處理問題善始善終。比如,有三輛無照廢品回收車長年停在小區里,給小區環境造成臟亂且影響交通,群眾意見很大。曾經兩屆代表為此提出過取締廢品回收車的建議,但都不了了之。吳代表上任后,對此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協調工作。他一方面將問題以代表建議的形式遞交區人大常委會,另一方面還多次把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同志和社區工作站的同志一起請到他的辦公室共同協商,問清原因,大家一起想方法。同時,把這些情況反饋給提意見的社區群眾,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百萬莊南里1-9號樓屬危舊樓房,樓內不僅電線老化、管道銹損、墻壁裂縫掉土,還經常發生盜竊事件,存在多種安全隱患,居住在這里的居民意見很大。吳代表聽到反映后,馬上拿著本和筆來到這幾棟樓中進行實地察看,走訪住戶,將意見以代表建議的形式反映到區人大常委會,希望有關部門能將百萬莊南里1-9號樓列入2007 年危舊房拆遷計劃。雖然目前問題還沒能得到解決,但吳代表的建議已得到了區有關部門的重視。

百萬莊郵局長期占用居民樓前空地和門前馬路分報,影響交通和居民出行,雖然吳代表多次出面協調,郵局方也表示過要改進,但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盡管如此,吳代表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找有關部門反映,同時在每次走訪社區時,他都要和居民們說說現在的情況。

今年初,按照上級指示,駐區單位家屬樓都要安裝樓宇對講系統,有些單位因為出錢的問題不想安裝,社區又找到吳代表,請他幫忙。吳代表二話沒說,馬上找到地科院有關領導,說明社區的意圖,希望取得他們的支持。通過吳代表的努力,地科院的樓宇對講系統安裝得非常順利。

今年8月1日晚上,北京下起了入夏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由于下水管道年久失修,百萬莊南街出現嚴重的積水情況,中樓地下室還出現了返水,情況十分緊急。居民打電話向吳代表反映,雖然當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鐘,但他二話沒說,放下電話,拿上傘,挽起褲腿, 就出了家門。他來到事發地點,水已經沒了膝蓋,估算水深有40厘米。他沒有猶豫,脫下鞋,赤腳趟水來到居民反映情況的地點詢問情況,并打電話向有關部門求助。沒過多久,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的同志都趕到了現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街道和地下室里的雨水終于被控制住了。第二天早上,吳代表又 不顧勞累,伏案撰寫代表建議,希望有關部門對百萬莊南街雨水積水問題進行徹底解決。

吳代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花崗巖與大陸巖石圈構造演化。具體說,就是通過造山帶花崗巖的礦物學、巖石學、地球化學研究、年代學 等研究,結合構造地質學的研究,確定造山帶花崗巖的時空分布、巖石組合序列及成因類型、巖漿源區及性質、母巖漿的性質、不同成因類型花崗巖漿形成和演化與大陸巖石圈不同演化階段的成因聯系,從而為區域構造演化、區域成礦背景提供地殼深部的成因信息。他曾參加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項目和國家地調項目以及與中美、中法、大陸臺灣等合作項 目的研究,應邀多次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國蒙貝利爾大學、臺灣成功大學做合作研究。他曾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榮獲過地礦部科技成果二、三、四等獎各一項,安徽省銅陵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地質所“科技奮斗獎” 和第二屆中青年“敬業獎”。曾被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授予“地學新星”,多次榮獲“地質礦產部直屬機關優秀青年”和“國土資源部直屬機關優秀黨員”光榮稱號。

我曾經去過吳代表的辦公室, 房間不大,沒有任何裝飾,到處堆滿了有關巖石方面的書籍,房間的布置和他本人一樣樸實無華。他的茶幾上放著幾小塊巖石,那是朋友從野外寄給他的。與他辦公桌相對的還有一張靠墻小書桌,那是他的女兒的。雖說吳代表的家離單位不遠,只幾分鐘路程,但他卻很少回家,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辦公室度過的,因此女兒從小到大,放學后總是到他辦公室來做作業、吃飯,跟著他下班回家。提到女兒,吳代表很欣慰地告訴我,她現在已經考上了中國地質大學,可以說女承父業了。

雖然工作很忙,但只要有時間,吳代表都積極參加區人大常委會和街道聯組組織的代表活動。現在他還是街道人大代表信息小組的成員。

采訪中,社區的同志在提到吳才來代表時用的最多的一個詞是“感恩不盡”。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如此字眼來評價一個普通人,雖然我沒有親眼目睹吳代表為選民勞碌奔波解決問題的情景,但是從這四個字中我感覺得出他所付出的代價和他在群眾心中的份量。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更多..同類創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購物車(0)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