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張金池,男,1962年,山東安丘人, 中國共產黨黨員,生態學博士。現為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江蘇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市林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市第四屆經濟社會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南方水土保持學會常務理事。生態學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學術骨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
學習及工作經歷:
1.1983年07月,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原南京林產工業學院)林學系,學士;
2.1983年09月-1986年09月,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科,助教;
3.1986年09月-1989年07月,在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科,碩士;
4.1989年07月-1990年04月,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科,助教;
5.1990年04月-1994年09月,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科,講師;
6.1994年09月-1996年12月,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科副教授,博士;
7.1996年12月-1997年12月,在日本東京農工大學研修一年,主要從事森林水文、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方面的研究;
8.1997年12月-2003年12月,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9.2003年12月-至今,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兼生態與環境科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
1.本科生:《水土保持學》、《森林水文學》、《森林生態學》、《林業生態工程》;
2.碩士生:《水土保持學專題》、《防護林學》、《森林水文學》、《森林生態學專題及其研究法》、《流域管理學》;
3.博士生:《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防護林學專題》、《森林水文學專題》。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 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技術:重點開展平原林業生態工程的組建及其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以及工礦區和退化生態系統的生態環境重建與植被恢復技術等的研究。
2 森林水文與土壤侵蝕控制:重點研究森林生態系統的水分循環,水土流失規律,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水土流失監測及其綜合防治技術。
3 流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重點研究流域的水文生態功能,森林與洪水的關系,水土資源的開發與合理利用,流域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項目:
1 喀斯特山地退耕還林適生喬灌木樹種引進(國家“948”項目,2002-2004);
2 城市綠地系統環境功能評價與設計模型研究(江蘇省重點基金項目,2002-2005);
3 中國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建設(徐州點)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2001-2005);
4 上海黃浦江水源涵養林建設模式研究(上海市重點攻關項目,2002-2005);
5 南京幕府山礦區劣地植被恢復技術研究(南京市科委重點項目,2001-2004);
6 西部大開發小水電代燃料生態工程建設效益研究(水利部重點項目2002-2006)。
主要參加項目:
1 下蜀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2001-2005);
2 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技術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專題,2001-2005)。
研究成果:
1 “基于生態邊界層理論的黃淮海林業生態工程技術”成果, 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人,排名第1);
2 “沿海防護林體系配套技術”成果,200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完成人,排名第9);
3 “沿海防護林體系氣候、土壤和固堤功能與效益研究”成果,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主要完成人,排名第6);
4 “徐淮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效益與配套技術研究”成果,1996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課題主持人,排名第1);
5 “蘇北沿海平原沙土區土壤侵蝕規律與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成果, 2002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人,排名第1);
6 “生態邊界層理論與林農復合實踐”成果,1999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副主持人,排名第2);
7 “巖質海岸防護林體系建設技術與示范”成果,2002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完成人,排名第3);
8 “持續高效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技術推廣應用”成果,2004年獲江蘇省農業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項目副主持人,排名第2);
9 “沿海防護林體系氣候、土壤和固堤功能與效益研究”成果,1997年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完成人,排名第6);
10 “沿海防護林立地分類與評價遙感方法的研究”成果,1992年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完成人,排名第5)。
發明專利:
1 土壤防滲劑及使用方法 黃劍∴; 孫達旺; 朱琰;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 1995-09-27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1 水土保持及防護林學 作者:張金池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6
2 森林生態學 作者:張金池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9
3 水土保持學 作者:張金池 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4
4 長江中下游山地丘陵區植被恢復與重建 作者:張金池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7
5 巖質海岸防護林――理論與實踐 作者:高智慧 張金池 陳順偉 胡海波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1
6 新疆天山北坡森林水土保持功能與效益研究 第二著者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
7 林業生態環境評價 參編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9
8 水土保持學 第二版 參編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4
發表論文:
1 土壤保水劑含量對噴播基質物理性質及抗沖性能的影響 王麗; 張金池; 張小慶; 李玥; 夢麗; 張波; 水土保持學報 2010-04-15
2 桐廬生態公益林主要森林類型土壤抗水蝕功能綜合評價 黃進; 張曉勉; 張金池; 生態環境學報 2010-04-18
3 長江流域降水的季節變化對流域水資源的影響研究 張增信 ; 張金池; 盛日峰;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0-02-15
4 蘇北泥質海岸水杉林地土壤的異養呼吸 孔雨光 ; 王因花; 張金池; 儲冬生; 張東海; 王如巖; 張小慶;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1-15
5 上海市沿海防護林土壤微生物三大類群變化特征 李玥; 張金池; 王麗; 李奕建;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1-15
6 桐廬生態公益林主要林分類型土壤抗蝕性研究 黃進; 楊會; 張金池 ; 水土保持學報 2010-02-15
7 桐廬生態公益林主要森林類型水源涵養功能綜合評價 黃進; 張金池; 楊會;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0-02-15
8 不同植被恢復模式下礦區廢棄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質研究 王麗; 夢麗; 張金池; 張小慶; 李玥; 王如巖; 張波; 中國水土保持 2010-03-05
9 江寧小流域主要植被類型土壤抗蝕性研究 張家洋; 朱鳳榮; 張金池; 胡海波; 中國農學通報 2010 -03-05
10 上海市沿海防護林下土壤養分、微生物及酶的典型相關關系 李玥; 張金池; 李奕建; 潘士華; 韓玉潔; 楊秋珍; 張小慶; 王圳; 生態環境學報 2010-02-18
11 上海市沿海防護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研究 李玥; 張金池; 潘士華; 韓玉潔; 叢日亮; 王如巖; 林業科技開發 2010-03-25
12 生態重建 景觀再現——連云港云臺山營造林規劃 張勇; 胡海波; 張金池; 關慶偉; 王永昌; 林業科技開發 2009-01-25
13 江寧小流域主要森林類型水源涵養功能研究 黃進; 張金池; 陶寶先; 水土保持學報 2009-02-15
14 北亞熱帶次生毛竹林冠生態水文效應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黃進; 張家洋; 張金池; 胡海波; 水土保持通報 2009-02-15
15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生態肥力質量評價——以貴州花江喀斯特峽谷地區為例 魏媛; 喻理飛; 張金池; 俞元春; 中國巖溶 2009-03-15
16 北亞熱帶毛竹林林冠截留特征的研究 黃進; 胡海波; 張家洋;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3-15
17 南京市高效林業生態建設思路與對策 張金池; 張小慶; 林杰; 李海東; 王圳; 夢莉; 林業科技開發 2009-03-25
18 蘇南丘陵區林地土壤酶活性及其與土壤理化性質的相關性 陶寶先; 張金池; 崔志華; 孔雨光; 俞元春;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09-04-25
19 基于 GIS的小流域土壤抗蝕性空間變異特征 林杰; 李海東; 張金池; 夢莉; 鄂軼靜;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04-15
20 蘇州市空氣質量的時間序列變化過程研究 黃進; 張金池;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9 -06-15
21 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及團聚體結合有機碳的影響 孔雨光; 張金池; 張東海; 王洪; 崔志華; 陶寶先;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09-04-15
22 桐廬生態公益林主要林分類型的土壤水文效應 黃進; 楊會; 張金池; 生態環境學報 2009-05-18
23 貴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復過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熵的變化 魏媛; 張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飛;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9-07-15
24 銅、鋅脅迫對丁香蓼生理指標的影響 王廣林; 張金池; 王麗; 王友保;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7-15
25 蘇北淤泥質海岸典型防護林地土壤呼吸及其溫度敏感性 孔雨光; 張金池 ; 王因花; 張東海; 儲冬生; 陶寶先; 生態學報 2009-08-15
26 蘇南山丘區小流域土壤養分特性空間分布 李海東; 張波; 沈渭壽; 張金池; 張曉勉; 林杰;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09-09-15
27 基于HEC-GeoHMS和DEM的數字小流域劃分 林杰; 張波; 李海東; 吳玉敏; 莊家堯;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9-15
28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生化作用強度變化 魏媛; 張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飛; 中國水土保持 2009-10-05
29 Red/ET重組AHBA生物合成基因簇打靶載體的構建與鑒定 王廣林; 張會圖; 張金池; 王以光;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1-15
30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季節動態——以貴州花江喀斯特峽谷地區為例 魏媛; 張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飛; 新疆農業大學學報 2009-11-15
31 貴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微生物數量的變化特征 魏媛; 張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飛; 浙江林學院學報 2009-12-15
32 江蘇泥質海岸主要造林樹種樹干密度變異規律 曹國華; 王洪; 張金池; 張東海; 孔雨光; 林業科技開發 2009-11-25
33 蘇南丘陵不同林分類型土壤質量評價 陶寶先; 張金池; 林杰; 張波; 崔志華; 孔雨光; 俞元春;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1-15
34 南京市典型森林群落枯枝落葉層的生態功能研究 張銀龍; 王月菡; 王亞超; 張金池;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06 -01-25
35 不同林分類型土壤對銅的吸附及其影響因素 朱麗; 張金池; 姜姜; 宰德欣; 張煒;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06-01-25
36 基于MapObjects的紅壤資源信息系統 林杰; 張金池 ; 彭世揆; 史學正; 呂恒;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5-30
37 浙江安吉主要植被類型土壤抗蝕性指標篩選及評價模型構建 張金池; 陳三雄; 劉道平; 顧長豐; 張現武; 亞熱帶水土保持 2006 -06-30
38 南京城市土壤pH和養分的空間分布 王辛芝; 張甘霖; 俞元春;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7-30
39 南京幕府山礦區廢棄地植被恢復對土壤侵蝕與肥力的影響研究 劉國華 ; 舒洪嵐; 張金池; 水土保持研究 2006-12-30
40 南京市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劃分及其規劃 黃榮珍; 李鳳; 張金池; 陳三雄; 亞熱帶水土保持 2006-12-30
41 江蘇云臺山森林群落學特征研究 王永昌; 劉道平; 張金池; 西南林學院學報 2006-12-15
42 基于遙感技術的云臺山立地分類及質量評價 王永昌;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01-15
43 喀斯特地區不同干擾條件下構樹萌株種群生物量構成 魏媛; 喻理飛;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1-15
44 南京幕府山礦區廢棄地自然恢復植被的構樹種群及其伴生樹種生態位研究 劉國華; 舒洪嵐; 張金池;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4-30
45 浙江安吉主要林地類型土壤滲透性 劉道平; 陳三雄; 張金池; 謝莉; 姜姜; 應用生態學報 2007-03-30
46 黃浦江源區主要植被類型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陳三雄; 謝莉; 張金池; 姜姜; 張曉勉; 中國水土保持 2007-03-05
47 南京市主要綠化樹種對大氣固體懸浮物凈化能力及規律研究 方穎; 張金池 ; 王玉華;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07-04-25
48 土壤Cu~(2+)和Cd~(2+)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差異分析 單奇華; 張彩峰; 俞元春; 張金池; 裴永新; 安徽農業科學 2007-07-10
49 美國巖榆和南方巖榆的苗期試驗 夏尚光; 張金池; 林業科技開發 2007-07-25
50 城市林業土壤酶活性及對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 單奇華; 余健; 俞元春; 張金池;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07 -08-20
51 封育補植恢復森林植被的土壤改良效應 王永昌; 張金池; 林業科技開發 2007 -07-25
52 水熱法合成δ-MnO_2及其對重金屬Pb~(2+)的吸附作用 朱麗珺; 張金池; 宰德欣; 柴家覺; 王忺;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7-08-25
53 腐殖質對Cu~(2+)和Pb~(2+)的吸附特性 朱麗珺; 張金池; 宰德欣; 姜姜; 王忺;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7-15
54 南方巖榆光合作用日變化及其影響因子研究 夏尚光; 張金池; 梁淑英; 亞熱帶植物科學 2007-09-15
55 GIS在南京市土壤侵蝕監測中的應用 黃榮珍; 張金池; 李鳳; 施開芬; 林杰;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07-08-15
56 普安縣主要薪炭林樹種熱量性能研究 張現武; 張金池; 岑伯軍; 楊紅斌;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07-08-15
57 華山松菌根化幼苗的抗旱特性 魏媛; 張金池; 尹曉陽; 楊萍;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7-15
58 黏土礦物中重金屬離子的吸附規律及競爭吸附 張金池; 姜姜; 朱麗珺; 陳樹沛; 李海東; 生態學報 2007-09-15
59 城市林業土壤質量評價 單奇華; 俞元春; 張金池; 林業科技開發 2007-09-25
60 2050年前長江流域極端降水預估 張增信; Klaus Fraedrich; 姜彤; 張金池;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07-11-15
61 美國巖榆愈傷組織的誘導及不定芽形成 彭冶; 張金池;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7-12-25
62 安徽省大別山區上舍小流域植被根系與土壤抗沖性研究 莊家堯; 張金池; 林杰; 羅紅艷; 蘇繼申; 付軍;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07-12-15
63 南京市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劃分及其規劃——Ⅱ重點預防保護區與重點監督區規劃 黃榮珍; 張金池; 李鳳; 臧貴敏; 亞熱帶水土保持 2007-12-31
64 三種榆樹幼苗對水分脅迫的生理響應 張金池; 夏尚光; 梁淑英; 林業科技開發 2008-01-25
65 南京城市林業土壤的肥力特征分析 單奇華; 李衛正; 俞元春; 張金池;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08-02-20
66 長江流域水汽收支的時空變化與環流特征 張增信; 姜彤; 張金池; 張強; 劉宣飛; 湖泊科學 2008 -11-06
67 Pb~(2+)、Cu~(2+)、Cd~(2+)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和競爭吸附 朱麗珺; 張金池; 胡書燕; 俞元春; 宰德欣;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8-12-15
68 洪澤湖主要水生植物群落水環境效益研究 黃進; 南楠; 張金池; 環境科技 2008-12-15
69 胡敏酸吸附重金屬Cu~(2+)Pb~(2+)Cd~(2+)的特征及影響因素 朱麗珺; 張金池; 俞元春; 宰德欣; 池杏微; 孫慧宇; 胡書燕;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8-11-20
70 水文觀測中徑流量計算精度的改進 莊家堯; 張金池; 蘇繼申; 張勇; 程鵬; 付軍;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11-15
71 膨潤土對Cu~(2+)的吸附及其它金屬離子對Cu~(2+)的競爭吸附 朱麗珺; 張金池; 姜姜; 俞元春; 宰德欣;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8-12-15
72 生態廊道農業園規劃建設探討——以東麟農業生態園為例 崔志華; 張金池; 安徽農業科學 2008-12-20
73 浙江安吉主要植被類型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陳三雄; 謝莉; 張金池; 張曉勉; 亞熱帶水土保持 2008-12-31
74 生態河道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 高曉琴; 姜姜;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1-15
75 生態學原理在河道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張東華; 張姝姝; 張銀龍;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1-15
76 生態護坡技術在河道邊坡水土保持中的應用 李海東 ; 林杰; 張金池; 南楠; 李奕建; 張東海;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1-15
77 NaCl脅迫對3種榆樹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 夏尚光; 張金池; 梁淑英;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8-03-15
78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以貴州花江地區為例 魏媛; 喻理飛; 張金池; 中國巖溶 2008-03-15
79 平原河網城區河道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 張金池; 何志鋒; 張銀龍; 周艷文;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3-15
80 南通主城區納潮置換水體及其績效評估 高曉琴 ; 張金池; 沈波;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3-15
81 平原沙土區河道邊坡防護技術及應用 張銀龍; 沈波; 張金池; 楊波;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3-15
82 南京幕府山礦區廢棄地恢復植被的群落種群動態研究 劉國華; 舒洪嵐; 張金池;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2-15
83 南京市水土流失的現狀、原因及防治對策 林杰; 張金池; 吳玉敏; 彭桂蘭; 施開分; 李海東;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3-15
84 南京城市林業土壤可蝕性及影響因素 單奇華; 李衛正; 俞元春;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3-15
85 NaCl脅迫下3種榆樹幼苗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夏尚光; 張金池; 梁淑英;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2008 -04-15
86 土壤-丁香蓼系統重金屬Cu、Zn積累特征的研究 王廣林; 劉昌利; 劉昌平; 余茂耘; 張金池 ; 皖西學院學報 2008-04-15
87 鎮江市游憩空間的規劃設計 崔志華; 張金池 ; 陳岑; 林業科技開發 2008-05-25
88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土壤可蝕性K值空間變異 張金池; 李海東; 林杰; 李奕建; 姜姜; 陶寶先; 張東海; 生態學報 2008-05-15
89 2008年重大冰雪災害對安徽森林的影響與反思 程鵬;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05-15
90 水分脅迫下3種榆樹幼苗生理變化與抗旱性的關系 夏尚光; 張金池; 梁淑英;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5-15
91 小流域尺度下土壤有機碳和全氮空間變異特征 李海東; 林杰; 張金池; 張小慶; 張莉; 王圳;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7-15
92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微生物學特性 魏媛; 喻理飛; 張金池; 林業科學 2008-07-15
93 桐廬縣生態公益林不同林分類型凋落物持水能力的初步研究 楊會; 張金池; 李土生; 廣東林業科技 2008-02-20
94 鄧下小流域植物多樣性與主要植被類型土壤養分效應 江臘沙; 李海東; 沈渭壽; 張金池; 甘肅林業科技 2008-09-15
95 淳安縣生態公益林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分析 李奕建; 魯小珍; 張金池; 徐高福; 吳秋菊; 林業科技開發 2008-09-25
96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變化 魏媛; 張金池; 喻理飛;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09-15
97 蘇北欠發達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贛榆縣為例 崔志華; 張金池; 河北農業科學 2008-11-15
98 徐淮平原農田防護林系統土壤水分動態 王智; 薛建輝; 張金池 農村生態環境 2003-11-30
99 黔中喀斯特山區的生態環境特點及植被恢復技術 萬福緒 ;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1-30
100 豐縣黃泛區鹽堿土的形成過程與改良措施 趙寶華;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3-30
101 徐淮平原主要農田防護林樹種的水分蒸騰脅地機理 孫國吉; 黃夏銀; 張金池; 魯小珍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5-30
102 徐淮平原楊樹林帶的脅地規律 孫國吉; 張金池; 王智; 黃夏銀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7-30
103 高速公路建設對區域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評價 項衛東; 郭建; 魏勇;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1-30
104 福建閩江上游不同林地類型土壤水庫“庫容”的特性 黃榮珍; 楊玉盛; 謝錦升; 王維明; 張金池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05-06-30
105 城市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思路與對策——以南京市為例 黃榮珍; 張金池; 林杰; 彭桂蘭; 張現武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6-30
106 不同林地類型土壤水庫蓄水特性研究 黃榮珍; 楊玉盛; 張金池; 謝錦升; 王維明 水土保持通報 2005-06-30
107 江西省 1∶100萬土壤信息系統的構建 林杰; 張金池; 彭世揆; 史學正; 莊家堯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9-30
108 國內外城市水土保持研究進展 黃榮珍; 張金池; 舒洪嵐; 張現武 江西林業科技 2005-08-30
109 城市森林群落枯落物層中重金屬的含量與儲量 張銀龍; 陳平; 王月菡;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1-30
110 豐縣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戰略思考 趙寶華;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9-30
111 南京幕府山構樹群落種群動態的研究 劉國華; 舒洪嵐; 張金池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3-12-25
112 東臺市生態農業建設研究 魯小珍; 胡海波; 張金池; 陳宏觀 江蘇林業科技 2004-06-30
113 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土壤侵蝕量的坡度效應 張金池; 莊家堯; 林杰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04-09-30
114 森林土壤對幾種重金屬污染的“記憶”效應 張金池; 曾鋒; 朱麗珺 農村生態環境 2004 -11-30
115 大興安嶺樟子松林火歷史及火燒對林分結構的影響(英文) 王琛瑞; 張金池; 史奕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9-30
116 徐淮平原農田防護林帶楊樹樹干液流研究 張金池 ; 黃夏銀; 魯小珍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04-12-30
117 南京幕府山構樹種群的空間分布格局 劉國華 ; 舒洪嵐;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1-30
118 南京幕府山礦區廢棄地植被恢復模式研究 劉國華; 舒洪嵐; 張金池; 張秀春 水土保持研究 2005-02-28
119 下蜀櫟林土壤空間變異性及其樣本容量的確定 曾鋒; 張金池; 朱麗珺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3-30
120 ’98長江洪災的成因及對策分析 胡海波; 張金池; 阮宏華 福建林學院學報 1999-11-20
121 長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及防治對策 張金池; 胡海波; 阮宏華; 方炎明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9-03-15
122 天然林保護依據的探討 張銀龍; 俞元春;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9-03-15
123 森林枯落物的蓄水保土功能 臧廷亮;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9-03-15
124 太湖流域宜溧山區水土流失防治分區技術 王琛瑞; 張金池; 黃國宏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12-20
125 黃河、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現狀及森林植被保護對策 謝影;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 -12-20
126 如東縣海堤林業資源生態經濟效益初步評估 盧義山; 梁珍海; 張金池; 孫金林; 楊國富; 宋萬平; 蔡亞萍; 印志強 江蘇林業科技 1999-09-30
127 平原農區農林復合經營技術 張金池 ; 李自峰 林業科技開發 1999-07-28
128 天山山地森林調節河川徑流作用的探討 高新和; 姜志林; 張金池; 潘存德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0-07-15
129 天山山地森林對河川枯水徑流的補給功能 高新和; 姜志林; 張金池; 潘存德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0-07-15
130 太湖流域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及土壤侵蝕預報模型 王琛瑞;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0-11-15
131 巖質海岸防護林樹木根系對土壤抗沖性的強化效應 張金池; 臧廷亮; 曾鋒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1 -02-20
132 亞熱帶基巖海岸防護林土壤的酶活性 胡海波; 張金池; 陳順偉; 康志雄; 高智慧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8-20
133 重金屬對森林生態系統效應的研究進展 張金池 ; 嚴逸倫; 曾鋒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0-20
134 重金屬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遷移規律研究進展 曾鋒; 張金池 世界林業研究 2001-04-15
135 我國沿海防護林體系環境效應的研究 胡海波; 張金池; 魯小珍 世界林業研究 2001-10-15
136 平原粉沙淤泥質海岸防護林土壤滲透特性的研究 胡海波; 張金池 水土保持學報 2001-03-28
137 西部喀斯特山區植被的恢復措施 張金池 中國林業教育 2001-09-20
138 巖質海岸防護林土壤微生物數量及其與酶活性和理化性質的關系 胡海波; 張金池; 高智慧; 陳順偉; 臧廷亮 林業科學研究 2002-02-28
139 海堤林帶樹木根系對堤防安全影響探討 盧義山; 張金池; 宋萬平; 周克梅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4-03-15
140 蘇北海堤林帶樹木根系固土功能研究 張金池 ; 康立新; 盧義山; 冷書法; 馮福生 水土保持學報 1994-06-28
141 蘇南丘陵區不同土地利用狀況的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張金池; 胡海波; 朱克成; 李蘭; 彭桂蘭; 徐亮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5 -09-15
142 蘇北海堤防護林主要造林樹種生物量研究 盧義山; 張金池; 馮福生; 周克梅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5-09-15
143 徐淮平原農田防護林樹木根系對土壤酶活性影響的研究 張金池 ; 胡海波; 張新中; 鄭在彬; 趙寶華 林業科學研究 1996-12-30
144 徐淮平原農田防護林帶楊樹根系特征研究 胡海波; 萬福緒; 張金池; 王成剛; 王金庭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 -03-15
145 蘇北海堤防護林冠層截留降水特性研究 張金池; 盧義山; 康立新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03-15
146 蘇北海堤主要防護林類型防蝕功能研究 張金池; 康立新; 盧義山; 馮福生; 孫金林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6-09-15
147 蘇北海堤主要防護林類型的防護效益研究 張金池; 盧義山; 康立新; 冷書法; 陳漢 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報 1996-12-28
148 徐淮平原農田防護林主要造林樹種生長特性 萬福緒; 胡海波; 張金池; 蔣富榮; 孫文康 浙江林學院學報 1996 -09-30
149 徐淮平原農田防護林帶(網)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胡海波; 張金池; 王殿平; 王成剛; 李國釗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7-12-15
150 保護森林 根治水患——'98長江特大洪水成因及森林減災對策 施季森 ;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8-12-15
151 小流域農林復合經營類型與技術 張金池 林業科技開發 1998-10-15
152 ’98長江特大洪水成因及森林減災若干對策 施季森; 張金池 林業科技開發 1998-12-15
153 黃淮海農區綜合性防護林體系建設技術探討 陳揚宏; 張金池; 胡海波 江蘇林業科技 1993-12-31
154 不同清淤方式對土壤侵蝕影響的研究 胡海波; 張金池; 朱克成 水土保持通報 1993-03-02
155 沿海防護林地區立地分類與評價的遙感方法研究 浦瑞良; 曾小明; 王曉輝; 丁應祥; 張金池; 胡家驊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0-10-01
156 蘇北淤泥質海岸森林立地分類和評價方法研究 張金池 ; 林文棣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1-04-02
157 蘇北淤泥質海岸主要造林樹種根系研究 張金池; 胡海波; 李大江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2-04-01
158 江蘇沿海平原沙土區土壤侵蝕規律的研究 胡海波; 林文棣; 張金池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2-07-01
159 重金屬離子鉛、鎘、銅在δ-MnO_2上吸附及影響因素 朱麗珺; 張金池; 宰德欣; 王忺; 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2分會場摘要集 2010-06-20
160 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土壤侵蝕量的坡度效應 張金池; 莊家堯; 林杰;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第十四屆年會暨2004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4-06-30
161 沿海巖質海岸防護林體系生態構建 高智慧; 陳順偉; 張金池; 2005年中國科協學術年會26分會場論文集(1) 2005-06-30
162 4種地被竹根系提高土體抗剪強度試驗研究 劉國華; 王福升; 張金池; 工程綠化理論與技術進展——全國工程綠化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2008 -04-01
163 Zhang Jinchi, Study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of shelter―forest in Northern part of Jiangsu province,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and Environment,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a ,1996。
164 Zhang Jinchi, HYLOYUKI NAKAMURA, Effect of tree roots on soil erosion control at seadik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Hangzhou bay ,China, 日本砂防學會志,1998,51(2),23-37。
榮譽獎勵:
1.1992年獲“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首屆青年科技獎”;
2.1998年被評為“江蘇省333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第三層次);
3.1999年被評為“國家林業局跨世紀學術帶頭人”;
4.2000年被評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5.2001年獲“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6.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
7.2001年被評為“中共江蘇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8.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333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第二層次);
9.2002年度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校“青藍工程”新世紀學術帶頭人”;
10.2003年被評為“江蘇省青藍工程新世紀學術帶頭人”。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