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張樹永,男,1965年9月出生,博士。現任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教務處副處長。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6年畢業于煙臺師范學院化學系后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5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化學系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8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8年任山東大學化學學院講師。
2000年任山東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
2003年任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
2004年在美國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做訪問學者。
2007年起擔任博士生指導教師。
社會任職:
1. 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 大學化學編委會委員。
3. 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理事。
4. 濟南市化學化工學會理事長。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本科生:《物理化學》。
碩士生:《電極過程動力學》。
博士生:《電化學進展》。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研究生13名。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 電化學合成與電化學制備:超硬材料的常溫常壓電化學合成;電化學固氮;金屬基納米陣列材料。
2. 金屬腐蝕及其防護研究:鋼鐵、鋁及鋁合金、鎂合金的腐蝕與防護;聚合物涂層表征;新型金屬表面轉化膜。
3. 化學電源新材料新技術: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ZR2009BM012):“電化學沉積納米多孔錫合金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2010.1-2012.12,主持。
2. 青島雙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電解壓艙水對環氧涂層腐蝕防護性能的影響”,2009.10-2011.09,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673068):“金剛石和類金剛石的常溫常壓電化學還原合成研究”,2007.1-2009.12,主持。
4. 教育部教指委課題:“中外高等學校化學專業評估的比較研究”,2006.10-2010.10,主持。
5. 山東省級教學研究課題:“化學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整體創新與實踐”,2005.10-2007.10,主持。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375023):“以水分子為探針電化學研究聚合物/金屬界面性能和損壞動力學”,2004.1-2004.12,主持。
7. 中國船舶重工業公司七二五研究所項目:“腐蝕性微生物新陳代謝特征和生命曲線的測量”,2003.03-2004.03,主持。
8. 山東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建設”,2003.1-2004.12,主持。
9.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新型清洗工藝對半導體表面態的影響”,2000.1-2002.12,參加。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03007):“電化學法研究常溫常壓合成氨的動力學和機理”,2000.1-2003.12,主持。
11. 國家重點攻關課題(97-778-01-01):“新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清洗技術”,1997.1-2000.12,參加。
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9573100):“電化學阻抗法研究覆蓋在鋁上環氧膜的吸水與防護性”,,1995.1-1998.12,主要完成人。
科研成果:
1. 《物理化學簡明教程》(第四版),2008年獲山東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 基于一級學科的新型課程教學管理模式建設,2008年獲山東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發明專利:
1. 瓶裝捆扎器或筒裝捆扎器 張樹永; 張睿哲; 徐春霞 【中國專利】山東大學 2005-05-04
2. 一種無鉻達克羅涂料 張樹永; 康彪; 張桃; 胡冰; 耿倩 【中國專利】山東大學 2008-09-10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共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出版教材2部。
出版專著:
1《綜合化學實驗》張樹永 貝逸翎 王洪鑒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8
2《物理化學簡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 奚正楷 張樹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8
發表英文論文:
1. Gao Y.-Y. Zhang S.-Y., "Template-guided Etching for preparation of nanostrucutres", scitopcis,
2. Ang WEI, Q.-J. WANG, X.-H- ZHAO, S.-Y. ZHANG, "Electronic effect of carbon support on Pt catalyst supported on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 Chem. Res. Chin. Univs., 2010, 26(3): 465-471.
3. Y.-Y. GAO, A.-J. HAN, F. MIAO, G.-L. LI, H. LI, Z.-S. ZHANG, S.-Y. ZHANG, "Preparation of Metallic Nanopore Arrays using Template-guided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 Materials Letters, 2010, 64:1028-1030A.
4. Wang Q.-J., Wei Ang, Zhao X.-H, Zhang S.-Y., "Novel Metal Oxide Support with Water Activation Ability for Use i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Chin. J. Chem., 2009, 27(9):1649-1656.
5. X.-F. Lu, H.-J. Wang, S.-Y. ZHANG, D-L. Cui, Q.-L. Wang,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arbon nitride nanotube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 , Solid State Sci., 2009,11(2):428-432
6. Liang Li, Shu-Yong Zhang, Yuehui Chen, et al., "Water trasportation in epoxy resin", Chem. Mater., 2005, 17:839-845.
7. Shu-Yong Zhang*, Yan Kong, Xiu-Yun Zhang, Zuo-Shan Zhang, "hydrophobic interfacing layers for improvement of corrosion protection by plymeric coatings", J. Appl. Electrochem., 2003, 33(11): 1063-1068.
8. Shu-Yong Zhang*, Xiu-Yun Zhang, Zuo-Shan Zhang, Yan Kong, Shou-Nan Hua, "Electroreduction hehaviour of dinitrogen over ruthenium cathodic catalyst", Chem. Lett., 2003, 32(5): 440-441.
9. Shu-Yong Zhang*, Yan Kong, Hong-Juan Li, Xiu-Yun Zhang, Zuo-Shan Zha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of adhesion formation mechanism at an epoxy-aluminum interface", J. Adh. Sci. Tech., 2003, 17(5):677-685.
10. Shu-Yong Zhang, Yi-Fu Ding, Shan-Jun Li, Xiao-Wen Luo and Wei-Fang Zhou, "Effect of polymeric structure on the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epoxy coatings", Corro. Sci., 2002, 44: 861-869
發表中文論文:
1 溶劑熱電化學還原氯仿制備類金剛石碳膜的研究 路丹花; 杜穎穎; 趙曉慧; 張娟;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育部膠體與界面化學重點實驗室 化學學報 2010-11-28
2 全方位創新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張樹永; 王仁卿; 樊麗明; 方宏建; 羅超 山東大學教務處; 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教學 2010-10-15
3 培養學生創新、綜合思維能力是大學化學實驗課的中心任務 崔學桂; 張樹永; 李建平; 王乃興; 高峰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山東大學資產處實驗室管理科;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濟南 【期刊】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3-04-30
4 綜合化學實驗充滿生機和活力 崔學桂; 張樹永; 貝逸翎; 丁元菊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濟南 【期刊】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6-01-20
5 CHCl_3-TBAB-有機溶劑體系電化學沉積金剛石的研究 杜穎穎; 趙曉慧; 路丹花; 張博; 張娟;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期刊】魯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0-15
6 新型二次鋰離子電池正極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Ⅰ.LiNiO_2的中溫合成 張樹永; 杜強; 冷連; 周愛秋; 華壽南 山東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會議】第二十四屆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0-08-11
7 新型二次鋰離子電池正極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Ⅱ.中溫合成LiNiO_2的電化學性能研究 張樹永; 杜強; 冷連; 周愛秋; 華壽南 山東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會議】第二十四屆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0-08-11
8 二次鋅電極的添加劑研究(摘要) 華壽南; 張樹永; 衣守忠 山東大學化學系; 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有限公司 【會議】第二十五屆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2-11-01
9 常溫常壓電化學合成金剛石結構B_2O 張博; 邱日;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會議】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 2005-11-01
10 一種新型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電催化劑載體的研究 張昀; 魏麗; 林森; 呂英杰; 王清靜; 魏昂;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會議】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 2005-11-01
11 金剛石和類金剛石的常溫常壓電化學還原合成 張娟; 趙曉慧; 邱日; 張博;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會議】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 2005-11-01
12 石墨型C_3N_4的固態合成及嵌鋰性能研究 楊曉暉; 王紅軍; 陸希峰; 崔得良;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育部膠體與界面化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化學學報 2009-06-14
13 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問題和措施初探 張樹永; 張劍榮; 陳六平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期刊】大學化學 2009-08-28
14 金剛石和類金剛石的常溫常壓電化學合成 張博; 邱日; 張娟; 趙曉慧;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濟南 【期刊】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6-02-10
15 催化劑活性測定實驗的改進 楊修潔; 陳建強; 任豐豐; 黃士堂; 高婷婷; 周愛秋;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期刊】大學化學 2008-10-28
16 新型超硬材料富硼氧化物的研究進展 趙曉慧; 張博; 張樹永 山東省交通運輸學校;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期刊】泰山醫學院學報 2008-09-25
17 中美大學化學專業評估指標體系的比較研究 張樹永; 萬堅; 李立平 山東大學教務處; 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 北京服裝學院 【期刊】中國高等教育評估 2008-09-15
18 二次鋅電極循環容量的研究 華壽南; 張樹永; 閻新華; 劉玉剛; 衣守忠 山東大學化學系; 山東大學化學系; 圣陽電源有限公司; 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山東濟南; 山東曲阜; 廣東深圳 【期刊】電池 2003-04-30
19 模板及其在納米材料合成領域的應用 張作山; 張樹永; 李文榮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濟南 【期刊】化學進展 2004-01-24
20 自由體積與親水性對環氧涂層防護性能的影響 張樹永; 孔燕; 丁遺福; 李善君; 周偉舫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 復旦大學化學系 濟南 【期刊】物理化學學報 2004-04-15
21 銅表面電化學制備黑陶質感轉化膜的研究 孫增銘; 孔燕; 李坦;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濟南; 山東濟南 【期刊】材料保護 2004-09-30
22 正十二硫醇自組裝單層膜改善環氧涂層腐蝕防護性能的研究 孔燕; 張樹永; 李紅娟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濟南 【期刊】化學學報 2004-09-15
23 可逆電極分類芻議 張樹永; 牛林; 努麗燕娜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復旦大學化學系 濟南 【期刊】大學化學 2003-06-30
24 有關大學生創新教育環境建設的幾點意見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濟南 【期刊】大學化學 2003-08-30
25 興趣培養是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教育的前提 張樹永; 宋其圣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濟南 【期刊】大學化學 2005-08-30
26 中美大學化學教育評估的比較 張樹永; Paul Kelter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伊利諾伊大學Urbana-Champaign分校化學系 濟南; Urbana; IL 61801 【期刊】大學化學 2005-10-30
27 鋰鈦復合氧化物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 楊曉燕; 華壽南; 張樹永 山東大學化學系; 山東大學化學系 【期刊】電化學 2000-09-25
28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硅片溶液清洗技術的進展 張樹永; 郭永榔; 曹寶成; 于新好 山東大學化學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學院; 山東大學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研究所及國家電子清洗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期刊】化學進展 2000-02-24
榮譽獎勵:
1. 2003年獲山東大學青年教學能手稱號。
2. 2007年獲山東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3. 2007年獲寶鋼基金優秀教師獎。
媒體報道:
山大開選“超級本科生”進泰山學堂可8年“本博貫通”
在新生家長會現場,家長很關心“泰山學堂”的選拔問題
舜網訊 “泰山學堂”怎么進?
五類新生可報名參選,不適應者可自由退出
學生需要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進入“泰山學堂”?在山大各學院昨日組織的新生家長會上,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此了。記者就此采訪了山東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張樹永。
五類新生可報名參選
張樹永告訴記者,今年有五類新生可以報名參加遴選:通過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科技創新等學科競賽獲得保送資格的新生;參加山東大學自主選拔錄取,筆試或面試成績前30名者;參加2010年高考,原始成績列考生所在省份理科前600名(省份生源數量40萬人以上),或者理科前300名者(省份生源數量20-40萬人),考生人數20萬名以下的省份列理科前千分之一者;參加2010年高考,原始成績列所在省份前兩名或單科成績特別優秀者;其他經過個人自薦、中學或專家推薦,確有學科培養潛質者。
新生報名結束后,將進入選拔程序。張樹永告訴記者,學校組成了山東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選拔專家組,具體負責學生的資格審核和遴選工作。
學生與老師同住
泰山學堂實行“住宿學院制”,主要承擔拔尖學生前兩年的培養教育、管理任務,兩年以后學生實行雙學籍管理,以學生所在專業學院為主、泰山學堂為輔。張樹永說,“住宿學院制”指的是進入泰山學堂的學生將與專業老師同住。學生有問題可以隨時與老師交流。
張樹永說,泰山學堂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學院編制。在大一、大二期間,無論選擇哪個取向的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這些課都必須學習。到了大三、大四,泰山學堂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選課。
學生不感興趣可退出
與傳統的班級管理不同,進入泰山學堂的學生將實行動態管理。
張樹永說,動態管理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泰山學堂實行學分制管理方式,學生沒有固定班級。第二層意思是,如果學生學了一兩個學期,發現自己對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不感興趣,或者在年終考評中被發現潛力不足,可以申請退出。
此外,張樹永告訴記者,進入泰山學堂的學生,如果中途不被淘汰,學校將按照8年“本博貫通”模式對他們進行長周期培養和精英教育。
這兩天山東大學報到的理工類新生每人都領到了一張關于山大泰山學堂2010級學生選拔的通知。據悉,這是山東大學實施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一步。據悉,泰山學堂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計劃各招15人左右,共計75人左右。記者了解到,山大2010屆理工類新生共計5151人,預計泰山學堂的錄取比例為69:1。
山東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張樹永告訴記者,教育部2009年啟動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目的是培養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使之成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領軍人物,并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作為入選該計劃的1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之一,山東大學決定成立“山東大學泰山學堂”,全面負責該計劃的實施。
據悉,對于進入泰山學堂的學生,山大將按照8年“本博貫通”模式對學生進行長周期培養和精英教育。采用“通專結合、文理交融,學研并重、強化創新、多種經歷、三個相跨”的培養模式,為其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實行彈性化管理,實施住宿學院制、游學制和導師制相結合的學習和管理模式,進一步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實行小班授課,加強研究性和研討式教學,不斷優化課程體系,選用國際一流教材,使計劃學生在本科期間人人擁有在世界一流大學進行學習和研究的經歷。
文章來源:《山東商報》2010-9-9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