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国**毛片|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软件,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欧美性动态图

| 加入桌面
科技創新網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李洪祚——光通信技術專家李洪祚——長春理工大學教授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4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免費注冊為會員后,您可以...
發布專家信息 推廣科研成果
建立專家網頁 在線洽談生意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李洪祚——光通信技術專家李洪祚——長春理工大學教授 

專家信息:

李洪祚,男,1953年12月出生,吉林長春人,朝鮮族,中共黨員。現任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基礎部主任兼電工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5年8月-1979年9月 北京清華大學(讀書)。

1979年9月-1980年10月 長春光機學院(任教)。

1980年9月-1981年10月 北京清華大學無線電專業(進修)。

1981年10月-1985年8月 長春光機學院電工基礎教研室(任教)。

1985年8月-2002年5月 長春光機學院電信分院(任教)。

1995年 擔任長春光機學院電子工程系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研室主任。

2002年5月至今 長春理工大學電信學院(任教),擔任長春理工大學電信學院基礎部主任兼電工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社會兼職:

 

1、東北高校電工理論協會副理事長。

 

2、中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

 

3、吉林省實驗室教學專家。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現代測量技術》(研究生教學) 研究生 4學時 4 屆 120人

 

《移動通信》(研究生教學) 研究生 3學時 4 屆 120人

 

《電路電子學》本科 4學時 2屆 180人

 

《光電檢測技術》 本科 4學時 2屆 180人

 

《移動通信》 本科 4學時 3屆 220人

 

實踐性教學:

 

電子線路實驗 5屆 2500 人

 

電路分析實驗 5屆 2500 人

 

電工、電子實習 2000人

 

指導本科畢業設計 50人

 

指導本科生電子設計競賽 57人

 

電子線路課程設計 480人

 

教學研究課題:

 

1、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吉林省教育廳,重點課題,2005-2009年,負責人。

 

2、電路、信號與系統實驗課體系與模式的創新與實踐,吉林省教育廳,2003-2005年,負責人。

 

3、電氣信息類實驗室建設、管理與評估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吉林省教育廳,2006-2009年,負責人。

 

4、電工電子技術實驗多功能實驗箱研制,長春理工大學,2005-2007年,負責人。

 

教學表彰/獎勵:

 

1、2002年吉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吉林省優秀指導教師特等獎”;

2、2003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國家二等獎、省一等獎;

3、2004年被評為“吉林省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

4、2005年被評為“長春理工大學教學名師”;

5、2004年獲“長春理工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一等獎。

 

培養學生情況:

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50多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空間光通信、電光調制技術、光纖放大技術。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承擔或參研課題10多項。

 

1、槍xxxxxxxxxx可靠性實驗設備研制,國防科工委,2004年,副組長。

 

2、xxxxxxxxxx檢測系統研究,724廠,組長。

 

3、xxxxxxxxxx光柵測徑儀,31基地,副組長。

 

4、XXXXXXXXXX光通信及演示驗證試驗,國防863項目,2004-2007年,分系統負責人。

 

5、XXXXX光通信技術,國防863項目,2004-2007年,分系統負責人。

 

6、XXXXX調制技術,國防863基金,2008-2010年,負責人。

 

7、大功率、高速率電光調制技術研究,吉林省科技廳,2008-2010年,負責人。

 

 

科研成果:

 

獲得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技術二等獎2項,兵器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1、xxxxxxxxxx可靠性實驗設備研制,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

 

2、微光瞄準鏡可靠性試驗設備研究,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2005年。

 

3、XXXX激光通信演示驗證試驗,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一等獎,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

 

發明專利:

 

1 電光調制器 李洪祚; 梁柱; 劉國軍; 鄭建平; 金光勇; 張劍家; 詹偉達; 李銳; 唐顏峰 長春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長春理工大學 2008-07-23

2 大功率電光調制器 李洪祚; 梁柱; 劉國軍; 鄭建平; 金光勇; 張劍家; 詹偉達; 李銳; 唐顏峰 長春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長春理工大學 2008-07-23

3 一種折疊光路大功率電光調制系統 李洪祚; 姜會林; 唐雁峰; 李銳; 詹偉達; 金光勇 長春理工大學 【中國專利】長春理工大學 2010-09-08

4 用光環行器保護泵浦激光器的兩級聯高功率光纖放大器 王薊; 王國政; 張劍家; 李洪祚; 劉國軍; 姜會林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2011-05-25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出版專著:

《教學改革論叢》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發表論文:

 

英文:

 

1. Design on8-12mm Hgcd TE Derecting Circuits of CO2-Laser Atmospher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TM/2001EI收錄萬國出版社 1999

 

2. Semiconductor Photo-electric Detector APD Optical Receive Ciruit Research ISTM/2001EI收錄 2001.06

 

3. Search on the Reliability Examination Facility of Glimmer Collimation Mirror SPIE/2002 COPC(2002) EI收錄 2002.06

 

中文:

 

1 空間光通信中高頻率大功率激光調制器分析及設計 詹偉達; 李洪祚; 王志堅; 姜會林 長春理工大學空間光電技術研究所;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期刊】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0-12-10

2 加強示范中心建設,打造資源共享平臺 李洋; 韓太林; 李洪祚; 張洪臣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期刊】科技資訊 2010-12-13

3 空間光通信復合軸APT系統 李銳; 李洪祚; 唐雁峰; 詹偉達; 劉仁成 長春理工大學空間光電技術研究所 【期刊】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1-07-25

4 基于AD603數控高增益寬帶放大器的設計 唐雁峰; 李洪祚; 李銳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期刊】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3-15

5 電工電子實驗創新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李洋; 李洪祚; 陳宇 長春理工大學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期刊】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 2010-03-15

6 可見光面陣CCD響應非均勻性的檢測與校正 劉妍妍; 李國寧; 張瑜;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期刊】液晶與顯示 2010-10-15

7 利用非對稱色散圖分析色散管理孤子相互作用 傅興隆; 李洪祚; 郝晉英; 王濱濱 長春理工大學 【期刊】科技創新導報 2010-09-11

8 基于交會方式的艦載火控雷達零位誤差動態標校儀設計 劉云清; 姜會林; 佟首峰;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 【期刊】儀器儀表學報 2009-02-15

9 自聚焦透鏡準直設計 刁健; 李洪祚; 宋濤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期刊】儀器儀表用戶 2009-06-08

10 實時圖像增強算法研究 劉春香;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期刊】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 2009-10-15

11 復合軸系統中分數階控制器的實現 李明秋;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期刊】科技創新導報 2009-10-21

12 基于AVR單片機的小型無線通信系統的實現和在教學中的應用 顧播宇; 張家威;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 【期刊】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01-15

13 基于CPLD的光柵信號快速細分技術的研究 武佳賀; 鄭瑋; 馬建立;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總裝備部裝甲兵裝備技術研究所; 長春理工大學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長春 【期刊】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30

14 衛星激光通信中轉塔溫控系統設計 李洪祚; 白雪梅; 詹偉達 長春理工大學 【期刊】紅外與激光工程 2006-10-15

15 基礎教學階段中創新教學班的培養方法研究 白雪梅; 閆玉林;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期刊】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12-25

16 OTDM(光時分復用)技術的現狀和展望 李銳; 李洪祚; 高曉來 長春理工大學空間光電技術研究所; 吉林省通化縣網通公司 【期刊】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12-20

17 空間激光發射系統監控和控制技術的研究 李銳;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空間光電技術研究所 【期刊】今日科苑 2008-10-23

18 半導體激光器篩選方法及可行性測試 李銳; 李洪祚 長春理工大學空間光電技術研究所 【期刊】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10-20

19 激光目標識別系統光電探測電路的頻率特性設計 李洪祚; 李桂英; 徐志文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吉林長春; 吉林長春 【期刊】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2003-09-30

20 GPS接收信號捕獲方法的研究 代燕; 李洪祚; 王孟芝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吉林長春; 吉林長春 【期刊】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2003-09-30

21 衛星激光通信中轉塔溫控系統設計 李洪祚; 白雪梅; 詹偉達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會議】2006年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文集(C 激光技術與應用專題) 2006-11-01

 

榮譽獎勵:

 

多次獲得“吉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專家”、“長春市科技專家”、“校教學名師”、“優秀共產黨員”、“校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學質量獎”等榮譽稱號。

 

1、2001年8月獲“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工作優秀一等獎”。

 

2、2007年被評為長春市第三屆“創業先鋒”。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一:


 

執著的奮斗者——李洪祚

程力

 

 

 

夜已深,校園里的燈火逐一黯淡下去,只有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工電子實驗室里的燈光依然閃亮。一個身影仍在里面忙碌,或是在調試設備,或是在埋頭思考,全神貫注,一絲不茍——他就是我校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李洪祚,一個為事業而執著奮斗的理工人。

 

腳踏實地搞科研

 

李洪祚是一個腳踏實地的科研工作者。從上世紀80年代末,他便開始涉足“空間激光通信技術”這一國際難點研究領域,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后他又參加了“第三代主戰坦克激光敵我識別和輔助通信系統”、靶場設備可靠性實驗設備研制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科研工作是艱辛的,無數次的試驗考驗著研究者的耐心和毅力。由于李洪祚所從事的研究大多是空間激光通信技術方面的,測試設備可使用條件范圍是重要內容之一,所以野外測試必不可少。為了獲取精確的試驗數據,遠到黑龍江塔河,近到長春新立城水庫,李洪祚和科研團隊的同事們不分晝夜、不知疲憊地做著種種測試。夜間野外低溫試驗的時間通常是在凌晨3點到6點,最低溫度達零下40度,寒風刺骨,年輕的老師都覺得有點承受不了,可李洪祚卻不顧自己的身體一心撲在試驗上,一熬就是幾個通宵。高溫測試所在的沙漠地區日間溫度可達50度,火辣的太陽炙烤得人頭暈目眩,卻阻擋不了李洪祚和同事們采集一項項試驗數據。野外試驗場地方圓百里荒無人煙,吃飯都成問題,有時候一天只能吃兩次干糧充饑,幾頓飯不吃都是很平常的事。由于經常要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工作,李洪祚的身體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經常一次野外試驗回來他都會連續高燒幾天。可這些都擊不垮李洪祚對科研事業執著的信念。

 

在工作中,李洪祚也曾落淚,但不是因為條件艱苦,也不是因為遭受病痛,而是在進行“第三代主戰坦克激光敵我識別和輔助通信系統”項目試驗中,一臺關鍵性儀器損壞。這可是一臺價值一萬多元的進口儀器,而當時我們的科研團隊還沒有掌握維修技術。看著毀壞的儀器,想著無法進行的試驗,李洪祚流下了心疼的淚水。此后,他和同事們下定決心一定要自行解決關鍵性技術,事實上他們也的確做到了。“第三代主戰坦克激光敵我識別和輔助通信系統”在國慶50周年閱兵中受到了中央軍委的通令嘉獎。

 

憑著堅韌的毅力和執著的追求,李洪祚在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承擔或參加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兵器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獎并不是目的,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為國防建設做出了貢獻,這是讓李洪祚最感到欣慰的事。

 

勇于創新促管理

 

李洪祚是一個勇于創新的領導者。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李洪祚帶領中心的全體教師埋頭苦干、銳意進取,在教學水平、實驗室建設、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自1998年擔任實驗室主任工作起,李洪祚就將改進實驗室管理模式、改善實驗教學落后局面作為己任。他負責的“電工電子實驗開放式教學管理模式”教研課題被確定為“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這項課題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高效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實驗教學管理模式,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稱贊。這套系統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開放式實驗教學管理運行的效率,為學校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得到了學校領導和教師們的一致好評。

 

為了改善實驗教學條件,提高實驗教學水平,李洪祚積極投身實驗設備改進和研制工作。他帶領實驗教師廢寢忘食、刻苦攻關。一次他從中午吃完飯就一頭扎進實驗室,到了晚上10點同事們再看他的時候,他仍在埋頭研究數據,在這10個小時里一口飯沒吃,一口水沒喝。最后在同事們的強烈要求下他才匆匆吃了點東西,然后繼續埋頭鉆研,回家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了。受到他這種忘我工作精神的鼓舞,同事們都鼓足干勁、全力以赴。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中心研制開發成功了“電工電子技術多功能實驗箱”、“變頻器控制電機轉速實驗裝置”等11項實驗裝置,不僅解決了實驗設備短缺問題,為學校節約了資金,還在很多大專院校得到推廣應用,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

 

在李洪祚的帶領下,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從最初只有3個小實驗室發展到現在擁有20多個實驗室,在課程建設和實驗室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目前已建有省級精品課3門,省級優秀課5門;建有“電磁場實驗室”和“教學信號處理”兩個高層次實驗室。2007年,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是省內唯一一個電子電氣信息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同年,中心下屬的電子技術創新實踐基地被確定為“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首批大學生創新實踐示范基地”。當被人稱贊所取得的這些成績時,李洪祚總是說,這是中心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為能帶領這樣優秀的團隊而感到驕傲。

 

無私奉獻育桃李

 

李洪祚是一個無私奉獻的育人者。他深深懂得,青年人是各項事業發展建設的生力軍,所以他始終把培養青年教師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每年中心的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的時候,就是李洪祚最忙的時候,因為他知識淵博、經驗豐富,年輕老師都愿意向他請教。他從來都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傾囊相授,并且幫助年輕老師們查找資料、出課題方案,有時一干就是通宵,可他卻從來不在指導教師中加入自己的名字。

 

在學校工作25年來,李洪祚始終把教學工作放在首位。他先后承擔了《電子測量》、《光電檢測技術》、《電路與電子學》等多門研究生、本科生課程,他負責的《電工學與電子技術》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近年來,他共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50多人,很多畢業生在光電檢測技術和空間激光通信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研究院所的業務骨干。他指導的本科生不計其數,在各個崗位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職責所在。然而能夠使學生真正吃透所學知識,能夠用高尚的品德感染和教育每位學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李洪祚做到了。他的學生兼同事李洋說:“能成為李老師的學生很幸運,因為從李老師身上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學到怎樣做人。指導學生時李老師都會把學生擺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從不擺老師的架子。記得當初我對實驗一竅不通,經常不好意思問,李老師不但沒有批評我,還把整個實驗過程從頭講到尾,一遍一遍不知疲倦,直到我掌握了要領。”李洪祚對所有學生都如此,有時學生的問題多,他甚至整夜不睡,不厭其煩地輔導,同學們都為有這樣的好老師感到高興。

 

李洪祚在生活上也時刻關心著每位學生。一次,有位學生獻血后感覺身體很虛弱,父母又不在身邊,李洪祚得知后親自熬雞湯給他送去,為他滋補身體;遇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李洪祚用自己的錢資助他們上學,使他們能得到受教育的機會。20多年的從教路上,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

 

李洪祚就是這樣把全部身心都奉獻給了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然而,面對驕人的成績,李洪祚只是平靜地笑著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平凡的話語映射出的卻是一個不平凡的心靈。

 

多年來的出色業績使李洪祚得到了社會各方的肯定。目前,他擔任東北高校電工理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曾多次獲得“吉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專家”、“長春市科技專家”、“校教學名師”、“優秀共產黨員”、“校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學質量獎”等多項榮譽稱號。2007年,他被評為“長春市創業先鋒”,同時被推薦為“吉林省創業先鋒”。

 

一路走來,碩果累累;一路走來,桃李芬芳。李洪祚用他的行動詮釋了一個科研工作者、一個團隊領導者、一個教育工作者使命的真諦。

 

來源:《長春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

 

 

媒體報道二:


 

踏實執著的耕耘者

——記長春理工大學基礎教學部主任李洪祚教授

 

身為教師,他為國家培養了一批高素質人才;身為科研人員,他推動了我國電工電子學科的發展——他就是長春理工大學基礎教學部主任兼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李洪祚教授。作為漫漫科研路上堅韌不拔的領跑者,他長年累月奮戰在科研第一線,長期從事電子信息領域的科研、教學工作,主持和參加了多項國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項目,最終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寫下了令人稱羨的輝煌。

 

科學靈感和成果常常垂青有著敏銳眼光和堅韌毅力的研究者。從上世紀80年代末,他就參與研究“激光通信技術”這一國內難點,并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上世紀90年代,他又參加了“第三代主戰坦克激光敵我識別和輔助系統”的研究工作,因為設備需要在各種條件下觀測儀器、分析數據,所以野外實驗是他從事科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有時會經歷氣溫零上40℃和零下40℃的雙重考驗。艱苦環境并沒有難倒李洪祚和科研團隊,經過長時間努力,這個項目終于取得成功,并得到國務院及中央軍委嘉獎。2000年至今,“激光通信技術”課題開始研究,李洪祚團隊的“大功率、高速率激光通信發射系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現在該系統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在李洪祚心里,科學研究要繼承和創新,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科研梯隊。李洪祚通過建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大學生創新基地,啟發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他指導的學生不計其數,為提高科研水平積蓄了后備力量。李洪祚用自己的執著感動著、鼓勵著那些愿意致力于電工電子技術研究的年輕人,同時,他人格魅力所形成的“磁場”,也讓后輩感受到無形的壓力。在助手和學生的眼里,李老師辦公室的門永遠向他們敞開著,有想法,有問題,隨時可以去探討、去爭論;可是老師忙碌的身影,對周圍的人又是一種無形的催促:不要停,加緊干。

 

在奮斗的歷程中,李洪祚收獲著累累“戰果”——到目前為止,他先后承擔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20余篇,獲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兵器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等諸多獎項;他負責建立了“電磁場實驗室”和“數字信號處理”兩個實驗室。并為“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成功申報作出了積極貢獻。

 

記者手記:同事眼中的他教學、科研“兩手硬”;學生眼中的他,既是睿智嚴謹的科研領路人,又是無微不至、平易近人的恩師。敢于攀登科學高峰,數年如一日的堅守和付出,李洪祚就是這樣的學者和師者。

 

本報記者 楊曉艷

 

來源:中國吉林網-吉林日報 2008年05月06日

 

媒體報道三:


 

他的實驗箱比清華大學的還先進

——記長春理工大學教授李洪祚

 

 

 

李洪祚 本報記者 惠禾 攝

 

他不擅言談,也沒有自己的企業,但就是這樣一個黑黑瘦瘦的小老頭,卻站在當今科技的前沿,曾經獲得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兵器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等眾多獎項。從上世紀80年代末,他就開始研究“激光通信技術”這一國內研究難點;上世紀90年代,他參加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激光敵我識別和輔助系統”,獲得國務院及中央軍委嘉獎。他就是長春理工大學教授李洪祚。

 

他把大自然當做實驗室

 

在人們眼里,從事科研工作的人整天待在實驗室里,應該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才對,但李洪祚的工作可不是這樣。“軍事試驗需要到野外的特定環境去搞,既要挑戰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又要挑戰零上40攝氏度的高溫。這些地方長春沒有,要到沙漠地帶和熱帶雨林中去找。”李洪祚談起他的試驗繪聲繪色。為了試驗武器,他到過黑龍江,最冷的時候零下40攝氏度,真是吐口吐沫就成冰,但他得挺著;為了尋找最熱的地方,他的課題組到過昆明,那里又熱又潮濕。“看我長得這么瘦,就是熱脹冷縮的結果。”李洪祚幽默地說。

 

他忘了吃飯卻不忘工作

 

“我們都非常感激他、尊重他,他很聰明,也很健忘。”李洋不知用什么詞來形容既是她的老師又是她現在同事的李洪祚。李洋說,在單位,沒有一個人說李洪祚不好。對待學生,李洪祚從來不“罵”,總是溫和地說:“你這樣做好不好?”在寫研究材料的時候,年輕人寫一會兒就挺不住了,出去遛一會兒,回來看李洪祚還在那兒寫。都23點多了,同學們忽然想起:“老師,你吃飯了嗎?”“吃飯?好像沒有。忘了!忘了!”李洪祚的回答讓學生們又憐又敬。

 

“李老師為了跟上科學發展,不管睡得多晚,每天早晨都起得很早,起來就看書。”李洪祚的學生小唐說,“我們老師最大的愛好就是逛書店。他沒有節假日,‘五一’、‘十一’長假都不休,卻給我們年輕人放假。老師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是我一生學習的榜樣。”

 

他把最好的方法告訴“對手”

 

“有句話說,同行是冤家,但是在李老師身上我們卻看不到這一點。”長春理工大學學科帶頭人李桂英說,“他是學科帶頭人,我也是學科帶頭人,他從來都是把最管用、最簡捷的辦法告訴我。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學者的風范。”李桂英說,正因為有李洪祚這樣的帶頭人,長春理工大學成功申報了“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其實驗能力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一起躋身于全國前20強。

 

他的實驗箱趕超清華大學

 

在長春理工大學的實驗室里,放著一種新式實驗箱,學生們用它可以做20余種實驗。這是李洪祚和他的學生一起研發的,比清華大學的還要先進。以前,這類實驗箱都是從清華大學買,因為學院經費緊缺,李洪祚就帶領他的學生們自己做,清華大學的實驗箱只能做七八種實驗,但李洪祚的卻能做20余種。僅此一項,就為學院節約20多萬元。

 

他集多項榮譽于一身

 

李洪祚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和學校的肯定和獎勵。目前,李洪祚擔任東北高校電工理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曾多次獲得“吉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專家”、“長春市科技專家”、“校教學名師”等榮譽。在他的帶領下,長春理工大學基礎教學部有省級精品課3門、省級優秀課5門、校級精品課5門。李洪祚負責建立了“電磁場實驗室”和“數字信號處理”兩個高檔次實驗室。

 

記者感言:什么是智慧?智慧是堅持,智慧是忘我鉆研,在記者看來,李老師的人生字典里就只有兩個字:鉆研。沒有利益上的斤斤計較,有的只是求索、鉆研。學者如斯,所以世界在發展,科學在前進。本報記者 楊益

 

來源:《新文化多媒體數字報》2008年4月24日

 

 

媒體報道四:


 

一心搞科研 苦并快樂著

記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基礎教學部主任李洪祚

李洪祚指導學生做實驗 ■趙毅亮/攝

 

■記者 王月/報道

 

野外實驗時經歷零上40℃和零下40℃的氣溫考驗,廢寢忘食地在實驗室中搞研發,研究出能完成20多項實驗的實驗箱……第三屆創業先鋒——長春理工大學國家級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李洪祚,不僅作為優秀的科研人員,長年奮戰在科研第一線,主持和完成了多項國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項目,而且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教師。但他卻說,“這是我的興趣所在,做這些我很快樂。”

 

李洪祚一直站在國際科學前沿,承擔或參加科研課題10多項,從80年代末他就開始參與研究“激光通信技術”這一國內研究難點,并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他在“光通信信號檢測技術”領域也進行了大膽的研究與實踐。1992年到2000年,他又參加了“第三代主戰坦克激光敵我識別和輔助系統”等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及“機動式大容量激光大氣中繼通信系統”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第三代主戰坦克激光敵我識別和輔助系統”項目還得到國務院及中央軍委嘉獎。

 

2004年至今,“激光通信技術”課題開始研究,李洪祚團隊的“大功率、高速率激光通信發射系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現在該系統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以前做電子實驗時都是買清華大學最好的實驗箱,但只能完成7至8項實驗,而李洪祚依靠經驗,帶學生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實驗箱的制作,他所研制的實驗箱還是能完成20多項實驗的設備。李洪祚負責建立了“電磁場實驗室”和“數字信號處理”兩個實驗室。去年該校的實驗室成功申報為“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這是我省唯一的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李洪祚用自己的執著感動、鼓勵著那些致力于電工電子技術研究的年輕人,同時,他人格魅力所形成的“磁場”也讓后輩感受到無形的壓力。在談及他的成就和功績時,他都謙虛并面帶微笑地說,這些都是他的興趣所在,他很快樂,但這些年對家人他感到很歉疚,可家人卻非常理解他。

 

記者手記 真正的人才總是特別謙虛,搞科研的學者總有一種執著和韌勁。李洪祚就是這樣的學者和科研人才。他對學生和同事的平易近人,對科研、教學認真而堅持的工作態度,深深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責任編輯: 劉欣榮)

 

來源:中國吉林網-東亞經貿新聞 2008年05月06日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更多..同類創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購物車(0)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