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何巨龍——材料物理專家 ,男,河北省張家口人,1958年6月出生,博士。現(xiàn)任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jīng)歷:
1982年畢業(yè)于河北機電學院金屬材料專業(yè)。
1982年至1988年在秦皇島耐火材料廠從事管理工作。
1988年至1991年在燕山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991-1997年從事金屬短纖維制造及其復合材料方面的研究。
1996年被評為副教授。
2001年被評為教授。
2004年于燕山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燕山大學教授。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資料更新中……
培養(yǎng)學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新材料及材料物理方面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并完成目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參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目家“973”項目等多項,目前主持目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河北自然科學基金一項。
1.1996-1998年,主持完成省基金項目“擠壓法制造陶瓷纖維成形及燒結機理的研究”。
2.2003年在省基金的連續(xù)資助下,主持研究的“高硼B(yǎng)2CN功能材料的晶體結構設計與高溫高壓合成”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3.2004年主持研究的“缺電子化合物B2CN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4.2005-2007年主持省基金項目“導電的B2CN超硬材料”。
5.2006年主持研究的“B-C二元新型亞穩(wěn)材料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6.2007-2008年再次獲得省基金資助項目“B-C二元新材料的理論設計與實驗合成”。
7.新型輕元素亞穩(wěn)化合物的設計、合成與物性。
8.超高壓下的硼-碳-氮化合物。
9.機械振動切削法制造金屬短纖維技術的研究。
10.短纖維補強的透氣性陶瓷材和大型鍛件的涂覆滲碳項目。
科研成果:
1998年開始從事B-c-N新材料的驗研究和理論計算,制備的正交結構的B2cN晶體的x射線衍射結果被IcDD(目際衍射數(shù)據(jù)中心)收錄為x射線衍射標準卡片。
何巨龍教授帶領課題組經(jīng)過兩年多的研究,制備的正交結構的B2CN晶體的X射線衍射結果被ICDD(國際衍射數(shù)據(jù)中心)收錄為X射線衍射標準卡片,首次發(fā)現(xiàn)了“在同類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有時也存在離子性”,并提出了描述這種離子性的新標度。該發(fā)現(xiàn)發(fā)展了經(jīng)典的化學鍵理論,研究期間撰寫的論文“B12二十面體中B-B鍵的離子性”發(fā)表在2005年1月14日的美國《物理評論快報》(Phys.Rev.Lett.)上,Phys.Rev.Lett.審稿人對該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實際上,通過引入一個新的標度能夠將離子性普適化的結果是重要的,在概念上和實用上都是如此”,“B12二十面體中無極性的B-B共價鍵存在0.37這樣如此大的離子性確實是一個意義深遠的結果。
發(fā)明專利:
1 Mg1-xCaxB2(0
2 導電的超硬材料BxCy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田永君; 何巨龍 ; 柳忠元; 徐波; 于棟利 燕山大學 【中國專利】燕山大學 2008-02-13
3 粉末狀B-C-N前驅物及其制備方法 田永君; 于棟利; 何巨龍; 柳忠元; 李東旭; 王鵬 燕山大學 【中國專利】燕山大學 2008-02- 13
4 正交結構BC3N晶體及其制備方法 田永君; 于棟利; 何巨龍; 柳忠元; 李東旭; 王鵬 燕山大學 【中國專利】燕山大學 2008-03-19
5 正交結構B0.4~0.6C0.1~0.3N0.1~0.3晶體及其制備方法 田永君; 何巨龍; 于棟利; 劉世民; 李東春 燕山大學 【中國專利】燕山大學 2002-12-04
6 亂層石墨結構B0.4~ 0.6C0.1~0.3N0.1~0.3化合物及其化學法制備 田永君; 何巨龍; 于棟利; 劉世民; 李東春 燕山大學 【中國專利】燕山大學 2003-02-19
7 CaB4化合物晶體及其制備方法 田永君; 柳忠元; 孫亞馨; 于棟利; 何巨龍 燕山大學 【中國專利】燕山大學 2007-02-28
8 高致密化高性能納米晶塊體熱電材料的高壓燒結制備方法 田永君; 于鳳榮; 于棟利; 張建軍; 徐波; 柳忠元; 何巨龍 燕山大學 【中國專利】燕山大學 2009-10-07
論文專著:
發(fā)表論文:
1 高溫高壓法合成層狀BC_x化合物 胡前庫; 吳慶華; 孫廣; 于棟利; 何巨龍 河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 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硅酸鹽學報 2010-05-15
2 二硼化錸單晶與塊材的硬度 席紅延; 何巨龍 張家口市節(jié)能監(jiān)察監(jiān)測中心;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物理測試 2010-09-15
3 亂層石墨結構的硼碳氮化合物在高溫高壓下的晶化與分相 吳慶華; 胡前庫; 孫廣; 羅曉光; 何巨龍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河北秦皇島; 河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南焦作; 河北秦皇島 【期刊】功能材料 2007-08-20
4 類石墨層狀硼碳化合物的導電和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胡前庫; 吳慶華; 羅曉光; 孫廣; 何巨龍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河北秦皇島; 河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南焦作; 河北秦皇島 【期刊】功能材料 2007-08-20
5 S摻雜CuInSe_2導致的體積變化對其禁帶寬度的影響(英文) 陳翔; 趙宇軍; 姚若河; 何巨龍 華南理工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期刊】半導體學報 2008-10-15
6 MgB_2超導薄膜的化學氣相沉積 遲振華; 王天生; 漆漢宏; 于棟利; 何巨龍; 劉世民; 田永君; 李東春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期刊】物理測試 2003-08-05
7 低溫純Ar氣中Tl_2O分壓對Tl_2Ba_2CaCu_2O_8超導薄膜相組成與性能的影響 胡前庫; 于棟利; 漆漢宏; 孫雅馨; 王天生; 何巨龍; 劉世民; 李東春; 田永君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北秦皇島; 河北秦皇島 【期刊】功能材料 2004-02-25
8 DSC法研究Ge熔體的過冷及凝固 李強; 朱玉英; 何云華; 王煦; 李工; 于金庫; 何巨龍 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重點實驗室; 燕山大學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系; 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重點實驗室 秦皇島 【期刊】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力學、天文學 2004-06-20
9 兩種新型B_2CN晶體的合成(英文) 高戰(zhàn)軍; 郭俐聰; 何巨龍 中國工程院;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重點實驗室; 燕山大學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河北秦皇島 【期刊】功能材料 2005-05-20
10 硅片的在線電解修整超精密磨削 于棟利; 李東春; 何巨龍; 田永君; 劉世民; 刁玉強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期刊】中國機械工程 1999-05-30
11 氧化鋁、碳化硅陶瓷纖維的成型與燒結 刁玉強; 何巨龍; 于棟利; 田永軍;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期刊】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 1999-12-30
12 基片溫度對CN_x薄膜性能和結構的影響 柳翠; 李東春; 于棟利; 何巨龍; 田永君; 劉世民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秦皇島 【期刊】燕山大學學報 2002-02-15
13 BN纖維氮化中晶體結構演化過程的研究 于棟利; 何巨龍; 田永君; 王利民;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期刊】復合材料學報 2000-11-30
14 γ-Al_2O_3納米粉對氧化鋁、碳化硅陶瓷纖維燒結特性的影響 何巨龍; 于棟利; 刁玉強; 田永君;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期刊】復合材料學報 2000-11-30
15 離子束濺射制備立方C— N化合物 王天生; 于棟利; 田永君; 何巨龍; 李東春; 李林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 【期刊】金屬學報 2000-11-18
16 γ-Al_2O_3納米粉對氧化鋁纖維燒結行為的影響 何巨龍; 刁玉強; 于棟利; 田永君;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期刊】無機材料學報 2000-04-20
17 Si對碳化硅纖維燒結性能的影響 刁玉強; 何巨龍; 于棟利; 田永君; 李東春 燕山大學; 東北大學 【期刊】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 2000-03-30
18 B-C-N新材料的人工合成 李東春; 何巨龍; 于棟利; 田永君; 劉世民; 柳澤平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日本廣島大學工學部 【期刊】燕山大學學報 2000-12-15
19 C/C復合材料的氧化動力學研究 蔡大勇; 于棟利; 何巨龍; 田永君; 李東春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期刊】炭素 2000-03-21
20 基體改性的C/C復合材料高溫下的氧化行為 蔡大勇; 何巨龍; 于棟利; 田永君;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期刊】炭素技術 2000-04-30
21 六方(B_(1-x)C_x)N多晶粉末的化學合成 何巨龍; 田永君; 于棟利; 劉世民; 李阿丹; 胡前庫;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期刊】金屬學報 2001-07-28
22 亂層石墨結構 B_2CN新材料的合成 何巨龍; 李阿丹; 于棟利; 劉世民; 田永君;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新技術新工藝 2001-09-25
23 高溫處理對亂層石墨結構B-C-N晶化的作用 何巨龍; 田永君; 于棟利; 劉世民;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秦皇島 【期刊】物理測試 2001-08-15
24 高壓合成B-C-N化合物的結構表征 何巨龍; 田永君; 于棟利; 劉世民; 郭俐聰; 賈曉鵬; 鄒廣田; 李東春; 柳澤平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島大學工學部 河北秦皇島 【期刊】硅酸鹽學報 2002-02-26
25 磷對鑄鐵短纖維液相燒結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何巨龍; 于棟利; 陳世鎮(zhèn); 李東春 燕山大學 【期刊】河北冶金 1994-01-10
26 短纖維增強透氣性莫來石/鐵(A_3S_2/Fe)復合材料燒結特性的研究 于棟利; 何巨龍 ; 田永君; 王愛榮; 張明; 李東春; 陳世鎮(zhèn) 燕山大學 【期刊】復合材料學報 1995-05-30
27 磷含量對鑄鐵短纖維燒結體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何巨龍; 于棟利; 田永君; 陳世鎮(zhèn); 李東春 燕山大學 【期刊】鋼鐵研究學報 1995-06-15
28 鎳合金對鑄鐵短纖維燒結特性的影響 何巨龍; 于棟利; 王愛榮; 張明; 田永君; 陳世鎮(zhèn);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系; 燕山大學材料系; 燕山大學材料系 秦皇島 【期刊】粉末冶金工業(yè) 1995-08- 30
29 合金元素P、Cu含量對鑄鐵短纖維結合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何巨龍; 于棟利; 張明; 田永君; 陳世鎮(zhèn); 李東春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期刊】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 1995-08-15
30 鉬鈷對鑄鐵短纖維燒結體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于棟利; 何巨龍; 田永君; 陳世鎮(zhèn); 李東春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秦皇島 【期刊】物理測試 1995-08-15
31 用SACP技術研究ELID磨削后的單晶硅片表面變質層 劉世民; 于棟利; 田永君; 何巨龍; 李東春; 陳世鎮(zhèn) 秦皇島玻璃研究設計院; 燕山大學 【期刊】電子顯微學報 1996-12-25
32 離子束濺射制備的C-N薄膜 田永君; 任學軍; 于棟利; 何巨龍; 曾華榮; 陳世鎮(zhèn); 李東春; 禹日成; 張明; 張君; 王文魁 燕山大學材料系; 燕山大學材料系;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秦皇島;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期刊】科學通報 1996-06-23
33 用SACP技術研究ELID磨削后的單晶硅片表面變質層 劉世民; 于棟利; 田永君; 何巨龍; 李東春; 陳世鎮(zhèn) 秦皇島玻璃研究設計院; 燕山大學 【期刊】電子顯微學報 1998-02-25
34 合金元素銅和鎳對鑄鐵短纖維燒結特性的影響 李東春; 田永君; 陳世鎮(zhèn); 于棟利; 何巨龍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秦皇島 【期刊】粉末冶金技術 1992-06-29
35 合金元素Ni對鑄鐵短纖維燒結特性的影響 李東春; 田永君; 陳世鎮(zhèn); 于棟利; 何巨龍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期刊】金屬科學與工藝 1992-07-01
36 SO_2氣體對過渡輥臺中熱輥的作用機理研究 許哲峰; 劉世民; 于棟利; 田永君; 何巨龍; 李東春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會議】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3-06-30
37 超厚浮法玻璃均勻性的檢測與分析 于棟利; 劉世民; 田永君; 許哲峰; 羅曉光; 何巨龍; 李東春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會議】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3-06-30
38 浮法玻璃工藝中Sn元素擴散行為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劉世民; 杜娟; 田永君; 于棟利; 何巨龍 ; 許哲峰; 羅曉光; 李東春 燕山大學材料系; 燕山大學材料系 【會議】全國第五屆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玻璃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04-01
39 SO_2對熱輥及浮法玻璃下表面的作用機理研究 劉世民; 許哲峰; 田永君; 于棟利; 杜娟; 何巨龍; 李東春; 李西平; 李軍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秦皇島耀華玻璃股份公司 【會議】全國第五屆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玻璃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04-01
40 超厚浮法玻璃均勻性的檢測與分析 于棟利; 劉世民; 田永君; 許哲峰; 羅曉光; 何巨龍; 李東春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 【會議】全國第五屆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玻璃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04-01
41 B-C-N新材料的實驗合成與相關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何巨龍 燕山大學 【博士】燕山大學 2003-12-01
榮譽獎勵:
1.1992年榮獲機械工業(yè)“科技進步三等獎。
2.1993年獲機械工業(yè)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3.1995年獲機械工業(yè)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4.2007年榮獲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
媒體報道:
天道酬勤:在寂寞中書寫別樣人生--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何巨龍
何巨龍,河北省張家口人,生于1958年6月,十年動亂貫穿了他的小學到高中生涯,1978年考入河北機電學院。1982年畢業(yè)后從事管理工作,閑暇時自學不輟,于1988年考入燕山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碩士畢業(yè)后留校任教,開始從事復合材料方面的研究。1996年被評為副教授,2001年被評為教授,2006年晉升為博士生導師。目前主要從事新材料及材料物理方面的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
何老師的辦公室陳設簡樸,除了電腦、桌子、書柜之外,幾乎再無他物,簡樸之中,彌漫著雍容大方之氣,一如何老師的為人。深秋的陽光斜照著天藍色的窗簾,何老師溫文爾雅,簡樸的辦公室溫暖如春。
“我的性格比較適合做學問,對科學研究比較有興趣”,何老師語氣舒緩而平和,過去的經(jīng)歷如泉水汩汩流出:“文革”開始時正上小學,“文革” 結束時剛好高中畢業(yè),在那荒蕪蒼白而又單純的十年中,學習成了政治的配角。但在動亂中,何老師沒有丟下他的課本,高中畢業(yè)后,何老師在一家紙箱廠當印刷工,工作之余苦學不已。1978年,也就是恢復高考后第二年,他考入河北機電學院金屬材料及其熱處理專業(yè),這對走過十年動亂風雨的人來說是一個新起點,意味著從此可以安靜地坐下來讀書了。但畢業(yè)分配卻讓何老師略感失望,與專業(yè)不符的管理工作以及復雜的人際關系讓年輕單純的何老師有些茫然,但讀書自學的習慣卻沒有改變,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人,1988年何老師考入燕山大學金屬材料及其熱處理專業(yè)攻讀碩士學位。
天性謙和的何老師總是吝于談論自己的科研成就,只是說自己是一個干活的人,成績的取得是課題組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采訪中,何老師多次提起自己的導師李東春先生和田永君院長,他認為自己的成就全仗導師指導有方。但是何老師的謙虛絲毫不能掩蓋他在科研上的不凡造詣,1991年碩士剛畢業(yè),何老師就加入了李東春老師領導的課題組,當時稱為“復合材料研究室”,也就是現(xiàn)在的“新型亞穩(wěn)材料研究室”,參與了課題組金屬短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究和產(chǎn)品開發(fā)。其中“金屬短纖維補強的透氣性陶瓷材料”項目獲1993年機械工業(yè)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機械振動切削法制造金屬短纖維技術研究”項目獲1992年機械工業(yè)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開始從事B-C-N新材料的實驗研究和理論計算。他制備的正交結構的B2CN晶體的X射線衍射結果被ICDD(國際衍射數(shù)據(jù)中心)收錄為X射線衍射標準卡片。
何老師不但在實驗上獲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理論上,何老師所在的課題組發(fā)揮團隊協(xié)作精神,經(jīng)過兩年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在同類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有時也存在離子性”,并提出了描述這種離子性的新標度。該發(fā)現(xiàn)發(fā)展了經(jīng)典的化學鍵理論,撰寫的論文“B12二十面體中B-B鍵的離子性 ”發(fā)表在2005年1月14日的美國《物理評論快報》(Phys.Rev.Lett.)上,Phys.Rev.Lett.審稿人認為:“實際上,通過引入一個新的標度能夠將離子性普適化的結果是重要的,在概念上和實用上都是如此”,“B12二十面體中無極性的B-B共價鍵存在0.37這樣如此大的離子性確實是一個意義深遠的結果。對于通常意義上的共價鍵而言,這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性質,通過一個簡單而清晰的代數(shù)運算就能計算,要理解它并不需要深奧的理論背景。基于這些特征,將會有很多物理學家、化學家和材料學家對此感興趣”。從1998年讀博士起到現(xiàn)在的8年的時間里,他先后在 Phys.Rev.Lett.、Appl.Phys.Lett.、Chem.Phys.Lett.、硅酸鹽學報和金屬學報等國內(nèi)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60多篇,被SCI收錄24篇,有 10篇被SCI引用60次(其中他人引用45次)。
何老師的研究方向是關于B-C-N(硼—碳—氮)新型材料,剛開始做研究時,學校實驗設備條件比較落后,沒有合適的科研器材可以利用,何老師帶領學生自己動手制造了一個爐子用于B-C-N新材料的制備。何老師自豪地說:“我的第一篇論文就是這樣燒出來的”。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才能這般從容淡定。高手往往寂寞,也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手,何老師就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我不在乎外在名利,我的興趣在研究”。一個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自己興趣上的人,才能在寂寞中綻放出生命的激情,舞出絢麗的舞步。 “對學生負責才無愧于我的良心”,何老師認為自己的精力有限,堅持一年只帶一個學生。他認為這樣既保證了有充足的時間培養(yǎng)學生,自己也有足夠的余暇來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淡泊名利的何老師忠實地守候著自己心靈深處的道德沃土,讓每一顆在這沃土上生根發(fā)芽的種子都能茁壯成長。“我們的課題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位老師帶的學生都會得到其他老師的指點”,何老師用平靜而略帶自豪的口吻說。筆者覺得在何老師門下受教真是一件幸運而快樂的事情,因為既可以得到以自己良心為道德標桿的何老師的言傳身教,還可以得到其他良師的認真指點,何老師就這樣把做人和做學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我們選擇學生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要求學生直博”,何老師解釋說,“碩士先要學一年的課程,然后再做一年左右的實驗,還要寫出碩士學位論文,但是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很難學到很多的東西,剛學會一點基本操作就畢業(yè)了,知識結構還有所欠缺,而攻讀博士學位則能進一步完善知識構架。我們學校現(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一流的研究設備和分析儀器,還擁有熱愛燕山大學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因此只要師生共同努力,我們堅信能夠培養(yǎng)出一流的學生!對學生負責的重要體現(xiàn)就是要盡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的人才,學有所長”。
采訪結束了,何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之情卻深深地留在筆者心底,而正是一大批像何老師這樣以學生為本的良師,在深秋的陽光中,讓這份濃濃的關愛籠罩著祥和的燕園。
來源:燕山大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