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侯國付——薄膜光伏材料研究專家,男,1975年出生,山東泰安人,博士。現任南開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9年7月聊城大學本科畢業。
2002年7月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專業碩士學位。
2003年6月至今南開大學工作。
2005年7月南開大學光電子所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博士學位。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美國Toledo大學做博士后研究。
社會任職:
1. 中國太陽能學會會員。
2. “物理學報”,“Chinese Physics B,Material Science& Engeering B”,“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人工晶體學報等期刊審稿人。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
主講課程:
碩士生專業選修課“半導體材料測試與分析技術”。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薄膜光伏材料和器件、新型太陽電池概念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天津市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新型窄帶隙光伏材料β-FeSi2研究,2007-2009,負責人。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用于太陽電池的光子晶體陷光結構的陷光機理、結構設計與實驗研究,2012-2015,負責人。
3. 863計劃項目子課題:高效硅基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研究,2012-2014,負責人。
4. 天津市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重點項目,2012-2015,負責人。
5. 科技部973項目:全光譜高效硅基薄膜電池的基礎研究,2011-2015,第二負責人。
6. 科技部973項目:制備大面積硅薄膜電池的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2006-2010,科研骨干。
科研成果:
1. 非晶硅/微晶硅疊層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研發,2009年獲天津市技術發明一等獎。
2. 大面積ZnO透明導電薄膜 MOCVD制備系統 趙穎; 薛俊明; 耿新華; 魏長春; 任慧志; 張曉丹; 侯國付; 張德坤; 胡景康; 孫建; 張建軍; 熊紹珍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1-01
3. 輻射型多功能薄膜自動沉積系統 耿新華; 趙穎; 魏長春; 薛俊明; 張曉丹; 侯國付; 周子彬; 李德林; 胡景康; 任慧志; 張德坤; 孫建; 張建軍; 熊紹珍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5-31
4. 用MOCVD技術研制硅薄膜太陽電池的ZnO/Al復合背反射電極 趙穎; 耿新華; 薛俊明; 任慧志; 魏長春; 張曉丹; 侯國付; 張德坤; 孫建; 張建軍; 熊紹珍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5-31
5. 用VHF-PECVD技術研制大面積硅基薄膜 薛俊明; 侯國付; 孫建; 任慧志; 耿新華; 趙穎; 張德坤; 張建軍; 胡景康; 張曉丹; 魏長春; 王宗畔; 王慶章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1-01
6. 高效單結pin型微晶硅薄膜太陽電池 趙穎; 張曉丹; 耿新華; 魏長春; 侯國付; 薛俊明; 孫建; 任慧志; 張德坤; 張建軍; 熊紹珍; 趙庚申; 王慶章; 王宗畔; 李德林; 許盛之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6-01
7. 高效非晶硅/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 耿新華; 趙穎; 張曉丹; 魏長春; 薛俊明; 任慧志; 侯國付; 孫建; 張德坤; 張建軍; 熊紹珍; 趙庚申; 王慶章; 王宗畔; 李德林; 許盛之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7-13
8. 高效大面積集成型非晶硅/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組件 趙穎; 張曉丹; 耿新華; 魏長春;侯國付; 張德坤; 薛俊明; 任慧志; 孫建; 張建軍; 熊紹珍; 趙庚申; 王慶章; 王宗畔; 李德林; 許盛之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7-13
9. 大面積高效穩定非晶硅薄膜太陽電池 薛俊明; 任慧志; 侯國付; 張德坤; 孫建; 耿新華; 趙穎; 張建軍; 魏長春; 張曉丹; 趙庚申; 王慶章; 王宗畔; 李德林; 許盛之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6-01
10. 低溫晶化硅薄膜太陽電池的研究 耿新華; 趙穎; 薛俊明; 張曉丹; 侯國付; 魏長春; 任慧志; 張德坤; 孫建; 張建軍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6-01
11. 低溫晶化硅薄膜材料及非晶硅/低溫晶化硅疊層電池的研究 趙穎; 耿新華; 張曉丹; 魏長春; 薛俊明; 任慧志; 侯國付; 張德坤; 孫健; 張建軍; 熊紹珍; 趙庚申; 許盛之; 王慶章; 胡景康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9-22
12. 穩定獲得大面積高穩定非晶硅電池及其實用化技術基礎研究 耿新華; 趙穎; 薛俊明; 任慧志; 侯國付; 張德坤; 孫健; 張建軍; 魏長春; 張曉丹; 胡景康; 許盛之; 趙庚申; 王慶章; 李德林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05-01-01
13. 高速沉積高效非晶硅/微晶硅疊層薄膜太陽電池及組件 耿新華; 張曉丹; 侯國付; 魏長春; 陳新亮; 趙穎; 張建軍; 張德坤; 孫建; 任慧志; 王廣才; 許盛之; 熊紹珍; 王宗畔; 黃茜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10-10-11
14. 大面積非晶硅/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組件中試生產技術研發 趙穎; 張曉丹; 任慧志; 魏長春; 葛洪; 許盛之; 張德坤; 王宗畔; 孫建; 侯國付; 張建軍; 陳新亮; 耿新華; 王廣才; 熊紹珍; 黃茜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10-10-11
15. 單室沉積高效非晶硅/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及組件的研究 張曉丹; 趙穎; 魏長春; 許盛之; 陳新亮; 耿新華; 張德坤; 孫建; 侯國付; 張建軍; 王廣才; 熊紹珍; 任慧志; 黃茜; 王宗畔 【科技成果】南開大學 2010-11-23
發明專利:
國際:
1. Guofu Hou, Qi Hua Fan, Changyong Chen, Xunming Deng, Graded p-layers for thin film silicon solar cells, Provisional USA Patent, filed October, 2010(美國專利)
2. Qi Hua Fan, Guofu Hou, Xianbo Liao, Xunming Deng, Methods to make back reflectors for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yield thin film solar cells, Provisional USA Patent, Ser. No. 61/367,775 filed July 26, 2010(美國專利)
國內:
1. 具有增透保護膜的柔性轉移襯底太陽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張曉丹; 趙穎; 魏長春; 熊紹珍; 耿新華; 孫建; 張德坤; 薛俊明; 侯國付; 任慧志; 張建軍; 蔡寧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8-03-05
2. 利用絨面臨時襯底制備柔性轉移襯底太陽電池的方法 趙穎; 張曉丹; 魏長春; 熊紹珍; 耿新華; 孫建; 張德坤; 薛俊明; 侯國付; 任慧志; 張建軍; 蔡寧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8-04-02
3. 高速沉積微晶硅太陽電池P/I界面的處理方法 耿新華; 韓曉艷; 張曉丹; 趙穎; 侯國付; 魏長春; 孫健; 張德坤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8-04-09
4. 一種可獲得均勻電場的大面積VHF-PECVD反應室電極 趙穎; 張曉丹; 葛洪; 任慧志; 許盛之; 張建軍; 薛俊明; 魏長春; 侯國付; 耿新華; 熊紹珍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8-05-28
5. 可獲得均勻電場的大面積VHF-PECVD反應室異形電極 趙穎; 張曉丹; 葛洪; 薛俊明; 任慧志; 許盛之; 張建軍; 魏長春; 侯國付; 耿新華; 熊紹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8-05-28
6. 可獲得均勻電場的大面積VHF-PECVD反應室背饋入式平行板功率電極 趙穎; 張曉丹; 葛洪; 任慧志; 薛俊明; 許盛之; 張建軍; 魏長春; 侯國付; 耿新華; 熊紹珍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8-05-28
7. 硅薄膜太陽電池用P型窗口層及其制備方法 趙穎; 張曉丹; 耿新華; 魏長春; 薛俊明;侯國付; 仁慧志; 張德坤; 孫建; 張建軍; 熊紹珍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5-11-16
8. 硅薄膜太陽電池集成組件及其制備技術 趙穎; 耿新華; 張曉丹; 魏長春; 薛俊明; 仁慧志; 張德坤; 孫建; 侯國付; 張建軍; 熊紹珍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5-12-21
9. 高速沉積優質本征微晶硅薄膜的制備方法 耿新華; 韓曉艷; 侯國付; 張曉丹; 張德坤; 魏長春; 孫建; 趙穎; 薛俊明; 張建軍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8-12-03
10. 一種硅薄膜太陽電池用寬帶隙N型納米硅材料及制備方法 侯國付; 李貴君; 耿新華; 魏長春; 趙穎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9-08-19
11. 一種窄帶隙薄膜光伏材料β-FeSi2的制備方法 侯國付; 郁超; 耿新華; 趙穎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9-08-19
12. 一種聚酰亞胺塑料襯底柔性硅基薄膜太陽電池集成組件的制造方法 耿新華; 張建軍; 倪牮; 陳新亮; 繁正海; 薛俊明; 侯國付; 趙穎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9-08-19
13. 一種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為襯底非晶硅薄膜太陽電池的制備方法 張建軍; 倪牮; 薛俊明; 耿新華; 陳新亮; 侯國付; 趙穎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9-08-19
14. 一種改善高速沉積微晶硅材料中非晶孵化層的方法 張曉丹; 趙穎; 張鶴; 魏長春; 侯國付; 耿新華; 熊紹珍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9-10-07
15. 硅基薄膜太陽電池用背反射電極及其制備方法 張曉丹; 趙穎; 岳強; 魏長春; 侯國付; 孫建; 耿新華; 熊紹珍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09-10-14
16. 一種具有梯度型帶隙特征的納米硅窗口層及其制備方法 侯國付; 倪牮; 馬峻; 劉飛連; 張曉丹; 趙穎 【中國專利】南開大學 2012-07-11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
發表英文論文:
1. Guofu Hou, Xiaoyan Han, Xinhua Geng, et al, Structur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at p/i interface and in the bulk intrinsic-layer for high efficiency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Phys. Stat. Sol.(c), Vol.7 (3), 1089-1092 (2010)
2. Guofu Hou, Cao Yu, Fang Liu, Xinhua Geng, and Ying Zhao, Low-temperature deposition of high quality β-FeSi2 films by co-sputtering of Fe and Si for β-FeSi2/Si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Phys. Stat. Sol.(c), Vol.7 (3), 1081-1084 (2010)
3. Hou Guo-fu, Geng Xin-Hua, Zhang Xiao-Dan, Sun Jian, Zhang Jian-Jun and Zhao Ying,Evolution of infrared spectra and optical emission spectra in hydrogenated silicon thin films prepared by VHF-PECVD,Chinese Phys. B 20, 2011, 077802
4. Guofu Hou, Yaohua Mai, Junming Xue, et al, A combinatorial analysis of deposition parameters on deposition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of silicon thin films by VHF-PECVD,Phys. Stat. Sol. (a) , Vol.199(2), 238~242 (2003)
5. Hou Guofu, Xue Junming, Guo Qunchao, et 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cubation layer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growth by PECVD,Chinese Physics,Vol.16 (2),553-557(2007)
6. Hou Guofu, et al, A fast method to diagnose phase transition from amorphous to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Vol.50(6), 2007,731-736
7. Hou Guofu, et al, Improve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for single-junction and micromorph tandem solar cell in n-i-p configur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European Photovoltaic Solar Energy Conference, 3-7 September 2007, Milan, Italy, 1823-1826(口頭報告)
8. Han Xiao-Yan, Hou Guo-fu(通訊作者), et al, Influence of total gas flow rate on high rate growth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films and solar cells, Chinese Physics B, Vol.18(8), 3563-3567 (2009)
9. Li Gui-jun, Hou Guo-fu(通訊作者), et al, The Study of a new n/p tunnel recombination j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Si:H/uc-Si:H tandem solar cells, Chinese Physics B, Vol 18(4), 1674-1678 (2009)
10. Xiaoyan Han, Guofu Hou(通訊作者), et al, Improvement of hydrogenated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performance by VHF power profiling techniqu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 Vol.94(2), 254-257 (2010)
11. Yuan Y, Hou G, Zhang J, et al.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intrinsic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film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thin-film silicon solar cells.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08, 29(11): 2125-2129.
12. Yuan Y, Hou G, Zhang J, et al. Optimization of n/i and i/p buffer layers in n-i-p hydrogenated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09, 30(3): 034007-1~034007-5.
13. Yuan Y, Hou G, Zhang J, et 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n-i-p µc-Si:H solar cells by gradient hydrogen dilution techniqu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Vol.52 (6), 1756-1761
發表中文論文:
1 高速沉積本征微晶硅薄膜微結構的研究及其對電池性能的影響 韓曉艷; 侯國付; 張曉丹; 魏長春; 孫建; 薛俊明; 陳新亮; 張德坤; 李琳娜; 李貴君;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2 PET塑料襯底上柔性硅基薄膜電池研究 倪牮; 薛俊明; 趙鵬; 袁育杰; 張建軍; 侯國付; 孫建;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3 P型窗口層對NIP型非晶硅太陽電池性能的影響 趙鵬; 薛俊明; 倪牮; 袁育杰; 侯國付; 孫建; 張建軍;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4 VHF-PECVD高速沉積非晶硅電池的研究 李貴君; 侯國付; 張曉丹; 魏長春; 孫建; 韓曉艷; 戴志華; 陳飛;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5 高速沉積高效微晶硅太陽電池的研究 耿新華; 侯國付; 張曉丹; 韓曉艷; 郭群超; 高艷濤; 薛俊明; 魏長春; 孫建; 陳新亮; 張德坤; 趙穎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6 柔性襯底硅基薄膜太陽電池的研究 薛俊明; 侯國付; 袁育杰; 倪牮; 趙鵬; 孫建; 張建軍;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7 射頻高壓耗盡PECVD技術制備高效率硅薄膜電池的研究 侯國付; 薛俊明; 袁育杰; 任慧志; 張德坤; 孫建; 郭群超; 陳新亮;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8 柔性不銹鋼襯底上制備n-i-p微晶硅太陽電池的研究 袁育杰; 張建軍; 侯國付; 薛俊明; 曹麗冉;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9 直流磁控濺射法制備新型窄帶隙光伏材料β-FeSi_2研究 郁操; 侯國付; 薛俊明; 孫健;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電新時代 2008-09-19
10 VHF-PECVD沉積微晶硅薄膜的電學特性和結構特性研究 張曉丹; 朱鋒; 侯國付; 熊文娟; 孫建; 趙穎;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中國會議】21世紀太陽能新技術——2003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3-06-30
11 氫稀釋對硅基薄膜光電性能及微結構的影響 侯國付; 張曉丹; 朱峰; 任慧志;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中國會議】21世紀太陽能新技術——2003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3-06-30
12 μc-SiC:H太陽電池窗口材料的研究 任慧志; 孫建; 郭群超; 侯國付; 薛俊明; 張德坤; 朱鋒;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河北工業大學 【中國會議】21世紀太陽能新技術——2003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3-06-30
13 襯底溫度對微晶硅薄膜結構的影響及其穩定性研究 張曉丹; 趙穎; 高艷濤; 朱鋒; 魏長春; 孫建; 周子彬; 侯國付;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天津大學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際會議】第八屆全國光伏會議暨中日光伏論壇論文集 2004-11-01
14 Shower電極對硅薄膜材料生長的影響 郭群超; 侯國付; 孫建; 耿新華; 任慧志; 薛俊明; 韓建超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際會議】第八屆全國光伏會議暨中日光伏論壇論文集 2004-11-01
15 氫稀釋非晶硅太陽電池的研究 任慧志; 管智赟; 孫建; 王巖; 薛俊明; 侯國付; 張德坤;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際會議】第八屆全國光伏會議暨中日光伏論壇論文集 2004-11-01
16 微晶硅電池穩定性研究 王巖; 侯國付; 任慧志; 管智赟; 朱峰; 郭群超; 薛俊明; 孫建;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國際會議】第八屆全國光伏會議暨中日光伏論壇論文集 2004-11-01
17 高壓射頻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制備高效率硅薄膜電池的若干關鍵問題研究 侯國付; 薛俊明; 袁育杰; 張曉丹; 孫建; 陳新亮; 耿新華; 趙穎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物理學報 2012-03-05
18 提高非晶硅/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光穩定性的研究 侯國付; 盧鵬; 韓曉艷; 李貴君; 魏長春; 耿新華; 趙穎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物理學報 2012-07-08
19 低溫高速率沉積非晶硅薄膜及太陽電池 倪牮; 張建軍; 王先寶; 李林娜; 侯國付; 孫建; 耿新華; 趙穎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10-02-15
20 直流磁控濺射工藝參數對β-FeSi_2薄膜性能的影響 劉芳; 侯國付; 郁操; 孫建; 楊瑞霞; 趙穎 河北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10-05-15
21 n型摻雜層結構對n-i-p型微晶硅電池性能和光致衰退特性的影響 盧鵬; 侯國付; 袁育杰; 楊瑞霞; 趙穎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技術與器件研究所; 河北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期刊】物理學報 2010-06-15
22 低溫沉積硅薄膜電池及其在塑料襯底上的應用 倪牮; 薛俊明; 趙鵬; 張建軍; 袁育杰; 侯國付;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期刊】太陽能學報 2010-01-28
23 高速沉積微晶硅薄膜光發射譜的研究 韓曉艷; 耿新華; 侯國付; 張曉丹; 李貴君; 袁育杰; 魏長春; 孫建; 張德坤; 趙穎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物理學報 2009-02-15
24 過渡區p層在高速沉積非晶硅薄膜電池中的應用 李貴君; 侯國付; 韓曉艷; 魏長春; 孫建; 戴志華;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09-03-15
25 高速沉積本征微晶硅的優化及其在太陽電池中的應用 韓曉艷; 侯國付; 魏長春; 張曉丹; 戴志華; 李貴君; 孫建; 陳新亮; 張德坤; 薛俊明;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物理學報 2009-06-15
26 梯度氫稀釋法制備微晶硅n-i-p太陽電池的研究 袁育杰; 侯國付; 張建軍; 薛俊明; 曹麗冉;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2009-06-15
27 PET塑料襯底非晶/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研究 倪牮; 薛俊明; 曹麗冉; 趙鵬; 張建軍; 袁育杰; 孫建; 侯國付;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09-06-15
28 退火溫度和β-FeSi_2薄膜厚度對n-β-FeSi_2/p-Si異質結太陽電池的影響 郁操; 侯國付; 劉芳; 孫建;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河北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9-06-15
29 單室沉積p-i-n型微晶硅薄膜太陽電池性能優化的研究 張曉丹; 孫福和; 許盛之; 王光紅; 魏長春; 孫建; 侯國付; 耿新華; 熊紹珍; 趙穎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物理學報 2010-02-15
30 新型薄膜窄帶隙光伏材料β-FeSi_2的研究進展 侯國付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期刊】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09-08-10
31 直流磁控濺射法制備單一相高質量β-FeSi_2薄膜 侯國付; 郁操;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期刊】太陽能學報 2009-07-28
32 相變域硅薄膜材料的光穩定性 王巖; 韓曉艷; 任慧志; 侯國付; 郭群超; 朱鋒; 張德坤; 孫建; 薛俊明;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物理學報 2006-02-12
33 微晶硅材料及其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俞遠高; 侯國付; 王銳; 薛俊明; 趙穎; 耿新華; 楊瑞霞 河北工業大學;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技術與器件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技術與器件研究所; 河北工業大學 天津 【期刊】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06-08-10
34 微晶硅材料高速生長及其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孫建; 俞遠高; 王銳; 侯國付; 薛俊明; 趙穎; 耿新華; 李乙鋼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河北工業大學 天津; 河北工業大學;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學物理學院 【期刊】半導體技術 2006-09-03
35 高壓PECVD技術沉積硅基薄膜過程中硅烷狀態的研究 侯國付; 薛俊明; 孫建; 郭群超; 張德坤; 任慧志; 趙穎; 耿新華; 李乙鋼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物理學院 天津; 天津市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期刊】物理學報 2007-02-12
36 微晶硅NIP太陽電池 俞遠高; 楊瑞霞; 侯國付; 薛俊明 河北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技術與器件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技術與器件研究所 天津 【期刊】半導體技術 2007-03-03
37 采用高壓RF-PECVD法制備高電導、高晶化率的p型微晶硅材料 侯國付; 薛俊明; 袁育杰; 張德坤; 孫建; 張建軍;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天津; 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7-02-28
38 電阻蒸發鋁薄膜結構及其對非晶硅太陽電池性能的影響 孫建; 薛俊明; 侯國付; 王銳; 張德坤;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天津;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7-02-28
39 NIP型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王銳; 薛俊明; 俞遠高; 侯國付; 李林娜; 孫建; 張德坤; 楊瑞霞; 趙穎; 耿新華 河北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07-05-15
40 用脈沖電源濺射ZnO薄膜時脈沖及工藝條件對靶電壓的影響 薛俊明; 侯國付; 王雅欣; 段苓偉; 劉麗杰;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 2007-09-15
41 用VHF-PECVD技術研制大面積均勻硅基薄膜 薛俊明; 侯國付; 王凱杰; 孫建; 任慧志; 張德坤;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天津 【期刊】太陽能學報 2007-11-28
42 非晶孵化層對高速生長微晶硅電池性能的影響 韓曉艷; 張曉丹; 侯國付; 郭群超; 袁育杰; 董培; 魏長春; 孫建; 薛俊明;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太陽能學報 2008-08-28
43 一種快速判斷非晶硅/微晶硅相變域的新方法 侯國付; 袁育杰; 薛俊明; 孫建;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期刊】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2008-05-15
44 摻雜室沉積本征微晶硅材料及其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英文) 孫福河; 張曉丹; 趙穎; 王世峰; 韓曉艷; 李貴軍; 魏長春; 孫建; 侯國付; 張德坤;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期刊】半導體學報 2008-05-15
45 微晶硅n-i-p太陽電池中n型摻雜層對本征層結構特性的影響 袁育杰; 侯國付; 薛俊明; 韓曉艷; 劉云周; 楊興云; 劉麗杰; 董培;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物理學報 2008-06-15
46 低速p/i界面緩沖層對高速沉積微晶硅太陽電池性能的影響 韓曉艷; 侯國付; 李貴君; 張曉丹; 袁育杰; 張德坤; 陳新亮; 魏長春; 孫健;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物理學報 2008-08-15
47 非晶硅頂電池中的n型摻雜層對非晶硅/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性能的影響 韓曉艷; 李貴君; 侯國付; 張曉丹; 張德坤; 陳新亮; 魏長春; 孫健; 薛俊明; 張建軍;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半導體學報 2008-08-15
48 本征微晶硅薄膜的結構演變及其對太陽電池光伏性能的影響(英文) 袁育杰; 侯國付; 張建軍; 薛俊明;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半導體學報 2008-11-15
49 MOCVD制備用于薄膜太陽電池的ZnO薄膜研究 徐步衡; 薛俊明; 趙穎; 張曉丹; 魏長春; 孫建; 劉芳芳; 何青; 侯國付; 任慧志; 張德坤;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05-05-15
50 電極結構對硅薄膜生長過程及材料特性的影響 侯國付; 郭群超; 任慧志; 張曉丹; 薛俊明; 趙穎;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期刊】半導體學報 2005-07-08
51 薄膜非晶硅/微晶硅疊層太陽電池的研究 薛俊明; 麥耀華; 趙穎; 張德坤; 韓建超; 侯國付; 朱鋒; 張曉丹; 耿新華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天津 【期刊】太陽能學報 2005-04-25
52 高壓13.56MHz PECVD法沉積器件質量級本征微晶硅材料(英文) 侯國付; 郭群超; 王巖; 薛俊明; 任慧志; 宋建; 張曉丹; 趙穎; 耿新華; 李以鋼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天津300071教育部光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天津大學南開大學聯合實驗室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5-12-30
53 雙光柵外腔可調諧摻Yb~(3+)雙包層光纖激光器 李乙鋼; 侯國付; 呂可誠; 陳勝平; 寧鼎; 盛秋琴; 董孝義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 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 天津 【期刊】中國激光 2003-11-25
54 VHF-PECVD低溫高速生長的硅薄膜材料特性研究 張曉丹; 趙穎; 朱鋒; 侯國付; 魏長春; 熊文娟; 孫健; 任慧志;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天津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04-05-15
55 氣壓對VHF-PECVD制備的μc-Si∶H薄膜特性影響的研究 張曉丹; 朱鋒; 趙穎; 侯國付; 魏長春; 孫建; 張德坤; 任慧志; 薛俊明;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天津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4-06-30
56 輝光功率對VHF-PECVD制備的硅基薄膜特性的影響(英文) 張曉丹; 趙穎; 朱鋒; 魏長春; 孫建; 侯國付; 薛俊明;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天津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4-08-30
57 純化器對VHF-PECVD制備的不同結構硅薄膜特性的影響 張曉丹; 趙穎; 朱鋒; 魏長春; 高艷濤; 孫建; 侯國付; 薛俊明; 張德坤; 任慧志;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天津大學) 天津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4-12-30
58 微晶硅薄膜縱向不均勻性的Raman光譜和AFM研究 張曉丹; 趙穎; 朱鋒; 魏長春; 吳春亞; 高艷濤; 孫建; 侯國付;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天津;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4-12-30
59 VHF-PECVD低溫制備微晶硅薄膜的拉曼散射光譜和光發射譜研究 張曉丹; 趙穎; 朱鋒; 魏長春; 吳春亞; 高艷濤; 侯國付; 孫建;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南開大學光電子所 天津 【期刊】物理學報 2005-01-12
60 采用喇曼散射和光熱偏轉譜法研究微晶硅薄膜結構 張曉丹; 趙穎; 朱鋒; 魏長春; 麥耀華; 高艷濤; 孫建; 侯國付;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天津市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天津市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05-02-15
61 VHF-PECVD制備不同氫稀釋條件下硅薄膜特性分析 張曉丹 ; 高艷濤 ; 趙穎 ; 朱鋒 ; 魏長春 ; 孫建 ; 侯國付 ; 薛俊明 ; 張德坤 ; 任慧志 ; 耿新華 ;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 天津市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 【期刊】人工晶體學報 2005-02-28
62 VHF-PECVD制備微晶硅材料及電池 張曉丹; 趙穎; 朱鋒; 魏長春; 高艷濤; 孫健; 侯國付; 薛俊明; 耿新華; 熊紹珍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天津 【期刊】半導體學報 2005-05-08
63 1.48μm波長輸出的拉曼激光器的優化設計 遲榮華; 呂可誠; 運鵬; 蘇紅新; 侯國付; 黃榜才; 呂福云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天津 【期刊】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9-30
64 寬帶可調諧摻Yb~(3+)雙包層光纖激光器的研究 侯國付; 李乙鋼; 呂可誠; 遲榮華; 陳勝平; 盛秋琴; 寧鼎; 董孝義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 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 天津 【期刊】光子學報 2002-12-25
65 摻稀土元素光纖超熒光光源 侯國付; 李乙鋼; 付成鵬; 呂福云; 呂可誠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天津 【期刊】激光雜志 2002-02-15
1. 2009年獲天津市技術發明一等獎。
媒體報道:
期待光伏事業發展新春天
——記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侯國付副研究員
不需要電池,只要把充電線插在衣服或者背包上的固定接口,隨身聽就能暢聽無阻;出差在外,不必再擔心筆記本電腦的電池不夠用,只要把電腦對著光源,就能任意使用……
這些便捷或許是現在很多年輕“電子一族”可望仍不可及的夢想。科技日新月異,薄膜太陽電池的出現,告訴我們這些夢想不再遙遠。這種新型太陽電池像紙張一樣薄,可以彎曲折疊,所以被普遍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不僅如此它還能應用于地面:既能安裝在建筑物的頂樓,甚至側窗上;還能“印刷”在衣服、雨傘、背包、帳篷等隨身物品上,只要有一點“空地”,它就能收集能量。
為使這一夢想能更好更快地實現,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侯國付副研究員一直在新型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領域里努力耕耘著。
一步一腳印,奠定光伏研究基礎
眾所周知,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和能源的日益短缺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兩個重大問題,而新型可再生能源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出路,其中太陽能由于其清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成為新能源的首選。而在太陽能的有效利用中,光伏發電具有安全可靠、無污染、可再生等優點,是可再生能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近年來發展最快、最具活力、最受矚目的研究領域,國際上許多國家都把太陽能光伏作為重要的研究發展方向。
對于侯國付來說,他的科研人生是一個又一個“艱苦卻很快樂”的科研片段累積起來的。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侯國付求學階段中最重要的旅程是在南開這座著名學府里度過的。茵茵校園,學術范圍濃厚,不僅有白發蒼蒼的學術巨匠也有求知若渴的莘莘學子。侯國付,就是在這一氛圍里成長起來。通過多年努力,他先后拿到了碩士和博士學位,并最終選擇留校,由此正式踏上了研究之路。
從2002年至2009年10月,侯國付一直在南開大學從事硅基薄膜光伏材料和太陽電池的制備、性能表征和分析等研究,期間負責了多項關于高速沉積高效率硅基薄膜太陽電池的研究工作,重點是采用甚高頻和高壓高功率相結合的方法來實現高速沉積高效率硅基薄膜太陽電池的研究。圍繞這一研究先后獲得多項研究成果,包括提出一種具有量子尺寸展寬效應的納米硅薄膜nc-Si:H材料,將高溫沉積的pin型非晶硅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提高到945mV,光電轉換效率達到9.4%。針對高速沉積的微晶硅太陽電池中非晶態孵化層偏厚的狀況,提出一種采用低沉積速率沉積高晶化率和高質量p/i界面層的方法,有效地減小了p/i界面的孵化層厚度,減小了粒子轟擊和界面處的缺陷;提出一種功率梯度漸變的方法來調控微晶硅本征層的整體縱向結構演化,有效減小了體缺陷態密度,太陽電池性能提升明顯,并獲得多項中國發明專利。采用上述方法,并進一步優化各層材料,在1.2nm/s的較高沉積速率下獲得了效率達9.36%的單結微晶硅太陽電池,為當時的國內記錄。
2009年11月,懷抱繼續深造夢想的侯國付跨出國門,遠赴美國托萊多大學物理與天文系任博士后副研究員。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有機會深入地接觸到有關于高速率沉積高效非晶硅基太陽電池研究領域的先進知識,開闊了研究思路。留美期間共申請2項美國專利,發表文章4篇,為之后的硅基薄膜太陽電池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2010年12月,學成歸國的侯國付又回到了與他有著深厚感情的南開大學,站在新的起點上,開啟了他“下一代太陽電池研究征程”。
立足新起點, 迎來光伏發展新春天
回國后,立足薄膜太陽電池領域的國際前沿研究趨勢,侯國付進一步將自己的科研工作拓展至新型窄帶隙光伏材料,以及微納米結構和材料在下一代光伏中的應用等領域。雖然回國的時間不長,但已經作為負責人承擔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市應用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項目,以及科技部“863”重大項目子課題等。研究內容涉及窄帶隙光伏材料β-FeSi2的研究,用于太陽電池的光子晶體陷光結構,以及柔性襯底寬光譜多結高效硅基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研究。
對于太陽電池來講,為了減少材料消耗,進而降低電池成本,薄層化一直是太陽電池的非常重要發展趨勢之一。無論對哪種電池來說,隨著材料厚度的降低,如何采用有效的陷光結構來提高入射光(特別是近紅外長波光)的利用率都非常關鍵。為了更有效的利用入射光,科研人員探索了一些新型的陷光材料和結構。其中,基于光子晶體的陷光結構及其在太陽電池中的應用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
針對這一熱點問題,侯國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對光子晶體陷光結構的陷光機理、結構設計及其在太陽電池中的應用展開了系列“攻堅之戰”。
據悉,光子晶體陷光結構及其在太陽電池中的應用方面的研究只有五、六年的時間,多數報道僅僅從光學的角度考慮光子晶體的作用,而要做成實際的太陽電池,還必須要求光子晶體結構的加入不會影響到光生載流子的輸運過程,這是目前存在的根本問題!鑒于光子晶體陷光結構在提高太陽電池性能方面的顯著作用,借鑒目前有關研究各種方法中的優點,并針對存在的問題,侯國付提出通過薄膜型光子晶體和光柵相結合的方法來提高光吸收效率的研究思路,并以在晶硅電池和硅薄膜電池中的應用為例,揭示光子晶體結構提高光吸收效率的機理,探索研究具有光子晶體結構的太陽電池吸收層,最終制備出基于光子晶體結構的硅太陽電池原型器件。從器件可實現性的角度出發,項目兼顧光子晶體的制備與現有硅薄膜電池制備工藝的兼容性;光子晶體不僅在光學角度上能夠提高光吸收,而且不會影響載流子的輸運過程。
“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公布的《“十二五”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在“十二五”期間非晶硅與微晶硅相結合的疊層和多結薄膜太陽電池是發展重點之一。薄膜太陽電池發展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春天。站在新的起點上,乘著光伏產業的發展春風,侯國付帶著夢想繼續揚帆前行。
文章來源:《科學中國人》2012-11-27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