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陳正樂——構造地質學家,男,1967年12月出生,浙江溫州人,博士。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9年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9年至今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工作。
1997年畢業于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1年1月至4月,赴美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訪問學者。
2002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畢業,獲地質學博士學位。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于區域構造、礦田構造及其成礦規律和找礦預測方面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和參加完成了近30項青藏高原北緣及新疆地區的構造地質和礦床地質等方面研究工作。
1.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中國西部中亞型造山與成礦”中的第八課題“中新生代盆山流體系統與可地浸砂巖鈾礦成礦規律”,負責。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藏高原北緣山脈隆升時限的同位素制約”,負責。
3. 阿爾金山脈隆升過程的熱年代學研究。
4. 阿爾金地區綜合找礦預測與突破。
科研成果:
1. 總結了新疆砂巖型鈾礦成礦規律,提出了“伊犁-吐哈式”造山帶山間盆地層間氧化帶砂巖型鈾礦成礦模式,指出了伊犁盆地南部、準噶爾盆地北部砂巖型鈾礦找礦方向和有利的成礦區段。這些建議都已經為地質隊所采納,并應用于勘探工作的部署,取得了良好的找礦效果。
2. 建立了晚新生代阿爾金斷裂中段四個階段的沉積—構造演化模式,推算阿爾金斷裂中段自5 Ma以來的走滑位移量為80-100 km;分析了青藏高原北緣山前新生代盆地沉積演化特征,建立了青藏高原北緣山脈的階段性隆升模式,復原了阿爾金山脈新生代的隆升-剝露過程。
3. 提出了火山噴流型金銅多金屬礦床及綠巖+韌性剪切帶型金礦為阿爾金山最有希望形成大中型礦床的類型。在野外直接參與新發現了4處以銅為主的多金屬礦化點,都已申報并獲礦產勘察證,其中喀臘達坂鉛鋅礦點已經得到鉆探證實,為大型規模的火山噴流沉積型礦床;參與新發現了阿爾金山2億噸規模的喀臘大灣鐵礦,該成果被評為地科院2008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4. 以礦田構造解析為基礎,進一步確定了華北陸塊沉積變質鐵礦大致形成于2.6-2.5Ga,提出了遷安鐵礦田不同級別褶皺構造對鐵礦體的展布、礦體形態和品質起著重要作用;提出了“遷安杏山富鐵礦成因是在原始沉積的基礎上,主要為鐵礦物質塑性流動與褶皺定位,弓長嶺富鐵礦是韌性變形,左行走滑剪切導致的應變弱化與集中的成礦機制”的新認識;提出了相山火山機構和晚期NNE向斷裂聯合控制鈾礦床產出的新模式,并估算了相山鈾礦成礦深度與剝蝕程度,指出相山西部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礦前景。
論文專著:
先后公開發表論文1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論文8篇;合著出版專著7本。
出版專著:
1《地球深部探測技術專利態勢》劉朝 陳正樂 陳宣華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
2《阿爾金地區成礦地質條件與遠景預測》王小鳳 陳宣華 陳正樂 陳柏林 地質出版社 2004
資料更新中……
發表英文論文:
1 Chen Zhengle Xiaofeng Wang, Yin An,Chen Xuanhua, and Chen Bailin.2004.Cenozoic Left-slip Motion along the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 as Inferred from the Sedimentary Record.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46:839-856
2 Chen Zhengle,Liu Jian, Gong Hongliang, Zheng Enjiu, Wang Xinhua. 2005.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 and its control on the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in the northern Junggar basin. In: Mao Jingwen, and Frank P. Bierlein editors,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Volume 1, Springer.237-239
3 Chen Zhengle,Wang Xiaofeng,Feng Xiaohong,et al.2002.New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 for the uplift of mountains in north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Sciences in China (B), 32 (Suppl.):1-10
4 Chen Zhengle,Zhang Yueqiao,Chen Xuanhua,Wang Xiaofeng,Washburn Z.,Arrowsmith J. .2001.Sedimentary Process of the Cenozoic Basin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lip-History of central Altyn Tagh Fault, north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ciences in China(D), 44(Supp.)103-111
發表中文論文:
1 西昆侖山北坡新生代的地殼縮短 陳正樂; 王小鳳; 陳宣華; Cowgill Erich; An Yin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CLA; Los Angeles; Amercia; Department 【中國會議】第四屆全國青年地質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1999-10-01
2 阿爾金山地區~(40)Ar/~(39)Ar熱年代學初步研究 陳宣華; 王小鳳; 陳正樂; 陳柏林; 王江海; An Yin; George Gehrels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90095-;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Arizona 85721 【中國會議】“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 2000-12-01
3 阿爾金北緣地區銅金礦化富集規律 王小鳳; 陳宣華; 陳正樂; 陳柏林; 楊風; 王克卓; 張利容; 袁嘉音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一所 【中國會議】“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 2000-12-01
4 阿爾金斷裂帶新生代三階段走滑作用 陳正樂; 陳柏林; 王小鳳; 陳宣華; 劉健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會議】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與資源環境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3-04-01
5 阿爾金山北緣花崗巖的形成時代及其構造環境探討 陳宣華; G.Gehrels; 王小鳳; 楊風;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 【中國會議】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3-09-01
6 阿爾金山北緣花崗巖的形成時代探討 陳宣華; 王小鳳; G.Gehrels; 楊風; 陳正樂; 陳柏林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新疆地質調查院 【中國會議】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3-09-01
7 阿爾金山區域熱年代學研究的新進展 王小鳳; 尹安; G.E.Gehrels; 陳宣華; 陳正樂; E.S.Cowgill; M.Grove; T.M.Harrison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and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ary Phys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90095-1567;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AZ 85721;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會議】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3-09-01
8 阿爾金斷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過程的沉積響應 陳正樂; 張岳橋; 陳宣華; 王小鳳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會議】第七屆北京青年科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 2003-12-01
9 阿爾金山脈新生代隆升-剝露過程的差異性特征 陳正樂; 宮紅良; 李麗; 王小鳳; 陳柏林; 陳宣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會議】2005青藏高原環境與變化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5-10-01
10 青藏高原北緣及其鄰區中新世構造變形及其成礦作用 陳正樂; 宮紅良; 李麗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會議】青藏高原地質過程與環境災害效應文集 2005-11-01
11 山西平順西安里鐵礦區中生代閃長巖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特征 王永; 陳正樂; 陳柏林; 董法憲; 張海東; 韓鳳彬; 周永貴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期刊】巖礦測試 2013-02-15
12 江西臨川地區相山鈾礦田構造應力場分析 陳正樂; 楊農; 王平安; 宮紅良; 韓鳳彬; 周永貴; 邵飛; 唐湘生; 徐金山; 喻建發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270研究所; 中核撫州金安鈾業有限公司 【期刊】地質通報 2011-04-15
13 中亞成礦域多核成礦系統西準噶爾成礦帶構造體系特征及其對成礦作用的控制 陳宣華; 楊農; 葉寶瑩; 王志宏; 陳正樂 國土資源部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1-08-15
14 新疆烏拉根鉛鋅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成礦模式 劉增仁; 田培仁; 祝新友; 陳正樂; 陳柏林; 漆樹基; 葉雷; 余子昌; 任經武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新疆地質調查所; 新疆鑫匯地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 【期刊】礦產勘查 2011-11-28
15 阿爾金山東段大平溝地區褶皺構造的特征及其成因 陳柏林; 曹富根; 趙樹銘; 李傳班; 趙恒樂; 李佳; 陳正樂; 任燕; 李艷; 劉崴國; 李建軍; 黃家濤; 楊屹; 崔玲玲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期刊】地質通報 2011-12-15
16 哈薩克斯坦阿克斗卡特大型斑巖銅礦床成礦時代與剝露歷史研究 李勇; 陳宣華; 董樹文; 王志宏; 陳正樂; 韓淑琴; Eleonora SEITMURATOVA; 楊屹; 葉寶瑩; 施煒; 陳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Formations; Satpaev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ciences;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開發勘查局第一區調大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期刊】地質學報 2012-01-13 08:57
17 阿爾金山阿北銀鉛礦控礦構造特征與礦床成因初探 陳柏林; 趙恒樂; 馬玉周; 楊風; 王世新; 陳正樂; 祁萬修; 劉榮; 蔣榮寶; 李麗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期刊】礦床地質 2012-02-15
18 塔里木盆地西北緣烏恰地區烏拉根鉛鋅礦床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韓鳳彬; 陳正樂; 劉增仁; 陳柏林; 崔玲玲; 丁文君; 蔣榮寶; 李麗; 周永貴; 王永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鑫匯地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期刊】地質通報 2012-05-15
19 中亞薩亞克大型銅礦田矽卡巖型銅成礦作用的年代學制約 陳宣華; 王志宏; 陳正樂; 韓淑琴; Eleonora SEITMURATOVA; 楊屹; 葉寶瑩; 陳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Formations; Satpaev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ciences; Almaty; Kazakhstan;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開發勘查局第一區調大隊;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期刊】巖石學報 2012-07-15
20 巴爾喀什成礦帶晚古生代地殼增生與構造演化 劉剛; 陳宣華; 董樹文; 陳正樂; 韓淑琴; 楊屹; 葉寶瑩; 施煒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開發勘查局第一區調大隊; 中國地質大學 【期刊】巖石學報 2012-07-15
21 阿爾金山喀臘大灣地區中酸性侵入巖SHRIMP年齡及其意義 韓鳳彬; 陳柏林; 崔玲玲; 王世新; 陳正樂; 蔣榮寶; 李麗; 祁萬修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期刊】巖石學報 2012-07-15
22 江西相山鈾礦田地貌剝蝕特征及其控礦意義——磷灰石裂變徑跡證據 陳正樂; 韓鳳彬; 楊農; 王平安; 宮紅良; 邵飛; 唐湘生; 徐金山; 周永貴; 王永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建龍國基投資有限公司; 核工業270研究所 【期刊】地球物理學報 2012-07-15
23 地質力學礦田構造研究思路、步驟與實踐 陳正樂; 陳柏林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自然雜志 2012-08-25
24 新疆喀什凹陷巴什布拉克鈾礦流體包裹體及有機地球化學特征 韓鳳彬; 陳正樂; 陳柏林; 李細根; 劉增仁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216大隊;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新疆地質調查所 【期刊】中國地質 2012-08-15
25 中亞巴爾喀什成礦帶鉬-鎢礦床的地質熱年代學 陳宣華; 陳正樂; 韓淑琴; 王志宏; 楊屹; 葉寶瑩; 李學智; 施煒; 李勇; 陳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開發勘查局第一區調大隊;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期刊】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2-09-15
26 天山山脈剝露程度與礦產保存關系初探 陳正樂; 周永貴; 韓鳳彬; 陳柏林; 郝瑞祥; 李松彬; 劉增仁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新疆地質調查所 【期刊】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2-09-15
27 區域成礦與礦田構造研究——構建成礦構造體系 陳宣華; 陳正樂; 楊農 國土資源部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9-03-15
28 江西省相山礦田橫澗-崗上英礦床構造控礦特征分析 張鴻; 陳正樂; 楊農 核工業270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9-03-15
29 阿爾金山東段喀臘大灣地區鐵礦帶的發現及其意義 陳柏林; 蔣榮寶; 李麗; 陳正樂; 祁萬修; 劉榮; 崔玲玲; 王世新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期刊】地球學報 2009-04-15
30 阿爾金山東段地質熱年代學與構造演化 陳宣華; 尹安; George E.Gehrels; 蔣榮寶; 陳正樂; 白彥飛 國土資源部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期刊】地學前緣 2009-05-15
31 天山兩側山前新生代構造變形特征及其成因芻議 陳正樂; 魯克改; 王果; 陳柏林; 李麗; 蔣榮寶; 崔玲玲; 宮紅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核工業216地質隊 【期刊】地學前緣 2009-05-15
32 礦田構造的地質力學研究和發展 呂古賢; 陳柏林; 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礦物學報 2009-12-15
33 河北遷安杏山鐵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對成礦物質來源的指示 丁文君; 陳正樂; 陳柏林; 董法先; 崔玲玲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9-12-15
34 遷安鐵礦變形巖石的EBSD組構分析 崔玲玲; 陳正樂; 陳柏林; 楊農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巖石礦物學雜志 2010-07-25
35 阿爾金山東段喀臘大灣中基性火山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 崔玲玲; 陳柏林; 楊農; 陳正樂; 丁文君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10-03-15
36 山西平順地區矽卡巖型鐵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物質來源探討 張海東; 劉建朝; 陳正樂; 劉淑文; 戈小紅; 成歡; 張雪 長安大學資源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與勘探 2010-07-15
37 巴爾喀什成礦帶Cu-Mo-W礦床的輝鉬礦Re-Os同位素年齡測定及其地質意義 陳宣華; 屈文俊; 韓淑琴; Eleonora Seitmuratova; 施煒; 楊農; 陳正樂; 葉寶瑩; 曾法剛; 杜安道; 蔣榮寶; 王志宏 國土資源部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Formations; Satpaev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ciences; 中國地質大學 【期刊】地質學報 2010-09-15
38 晉南平順地區兩巖漿巖帶內在聯系及找礦意義 張海東; 劉建朝; 戈小紅; 陳正樂; 劉淑文; 李旭芬; 高坡 長安大學資源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 【期刊】中國地質 2010-10-15
39 中亞巴爾喀什成礦帶薩亞克大型銅礦田礦床地質特征與成礦模式 陳宣華; 王志宏; 楊農; 陳正樂; 韓淑琴 國土資源部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10-06-15
40 哈薩克斯坦科翁臘德斑巖型銅礦地質特征與成礦模式 韓淑琴; 陳宣華; 楊農; 陳正樂; 施煒; 葉寶瑩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10-06-15
41 巴爾喀什成礦帶奎干-瑪依布拉克斑巖型銅礦區礦床地質特征與開發前景分析 王志宏; 陳宣華; 楊農; 陳正樂; 韓淑琴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10-06-15
42 準噶爾盆地南緣新生代構造特征及其與砂巖型鈾礦成礦作用初析 陳正樂; 魯克改; 王果; 陳柏林; 王國榮; 鄭恩玖; 崔玲玲; 丁文君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216大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期刊】巖石學報 2010-02-15
43 河北承德黑山鐵礦床熱液成礦特征及流體包裹體研究 李立興; 李厚民; 陳正樂; 王登紅; 陳偉十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國土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巖石學報 2010-03-15
44 哈薩克斯坦阿克斗卡超大型斑巖型銅礦田地質特征與成礦模式 陳宣華; 楊農; 陳正樂; 韓淑琴; 王志宏; 施煒; 葉寶瑩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10-12-15
45 巴爾喀什成礦帶博爾雷斑巖銅礦床地質特征與成礦時代 趙恒樂; 陳宣華; 屈文俊; 楊屹; 李學智; 楊農; 陳正樂; 韓淑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開發勘查局第一區調大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10-12-15
46 巴爾喀什成礦帶阿克沙套云英巖型鎢鉬礦床地質特征與錸—鋨同位素測年分析 李勇; 陳宣華; 屈文俊; 王志宏; 楊農; 陳正樂; 韓淑琴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10-12-15
47 阿爾金斷裂走滑位移的確定——來自阿爾金山東段構造成礦帶的新證據 陳柏林; 崔玲玲; 白彥飛; 王世新; 陳正樂; 李學智; 祁萬修; 劉榮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期刊】巖石學報 2010-11-15
48 河北遷安杏山富大鐵礦體成因初析 陳正樂; 丁文君; 崔玲玲; 陳柏林; 韓鳳彬; 周永貴; 董法先; 楊農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期刊】礦床地質 2010-09-15
49 新疆烏拉根鉛鋅礦床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韓鳳彬; 劉增仁; 陳正樂; 陳柏林; 崔玲玲; 丁文君; 周永貴; 王永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新疆地質調查所;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期刊】礦床地質 2010-09-15
50 新疆喀什烏拉根鉛鋅礦油氣還原跡象與成礦作用關系初析 劉增仁; 陳正樂; 韓鳳彬; 陳柏林; 周永貴; 崔玲玲; 蔣榮寶; 李麗 新疆有色地調中心;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礦床地質 2010-09-15
51 準噶爾盆地周緣山脈抬升-剝露過程的FT證據 李麗; 陳正樂; 祁萬修; 王世新; 陳宣華; 吳益平; 宮紅良; 魏新昌; 楊屹; 李學智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期刊】巖石學報 2008-05-15
52 伊犁盆地南緣隆升剝蝕及其盆地南部的沉積響應——利用磷灰石裂變徑跡分析 韓效忠; 李勝祥; 蔡煜琦; 鄭恩玖; 陳正樂; 張字龍; 劉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核工業216大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 【期刊】巖石學報 2008-10-15
53 阿爾金斷裂中段晚新生代構造變形的ESR測年證據 陳正樂; 高薦; 張岳橋; 王小鳳; 陳宣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石油股份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期刊】地質論評 2002-05-15
54 阿爾金山區域熱演化歷史的初步研究 陳宣華; 尹安; 高薦; George E.GEHRELS; 陳正樂; 王小鳳; Eric S.COWGILL; Marty GROVE; T.Mark HARRISON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and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ary Phys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中國石油股份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期刊】地質論評 2002-05-15
55 青藏高原北緣伸展構造對金礦形成的控制作用及其成礦時代探討 陳宣華; 楊風; George E.Gehrels; 王小鳳; 陳柏林; 陳正樂; 楊懿; 李學智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一所;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期刊】礦床地質 2002-12-31
56 阿爾金北緣地區銅金礦床硫同位素及其示蹤意義初探 陳柏林; 王克卓; 楊屹; 王小鳳; 陳宣華; 陳正樂; 桑少杰; 王亞非; 楊風; 李學智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二地質調查所 【期刊】礦床地質 2002-12-31
57 阿爾金山海底火山噴流—沉積型銅礦床成礦地質條件 王小鳳; 陳宣華; 陳柏林; 陳正樂; 王連慶; 楊風; 李學智; 王克卓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調隊一所 【期刊】礦床地質 2002-12-31
58 準噶爾盆地北部新生代構造活動特征及其對砂巖型鈾礦的控制作用 陳正樂; 劉健; 宮紅良; 鄭恩玖; 王新華; 潘錦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核工業地質局216大隊; 遼寧國土資源規劃院 北京; 烏魯木齊 【期刊】地質學報 2006-01-15
59 西天山山脈多期次隆升-剝露的裂變徑跡證據 陳正樂; 萬景林; 劉健; 李勝祥; 鄭恩玖; 韓效忠; 李細根; 宮紅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核工業211地質大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烏魯木齊 【期刊】地球學報 2006-04-30
60 新疆庫車黑英山地區晚新生代構造運動及其對砂巖型鈾礦成礦的控制作用初析 陳正樂; 李細根; 宮紅良; 李麗; 王國榮; 李曉紅; 逄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216大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216大隊 北京;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中國地質 2006-06-30
61 阿爾金山脈新生代隆升-剝露過程 陳正樂; 宮紅良; 李麗; 王小鳳; 陳柏林; 陳宣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學前緣 2006-07-30
62 伊犁盆地南部新構造特征及其對砂巖型鈾礦的控制作用 王勇; 陳正樂; 劉健; 鄭恩玖; 王成; 李勝祥; 韓效忠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216地質大隊;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北京;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06-11-30
63 伊犁盆地白堊紀剝露事件的裂變徑跡證據 宮紅良; 陳正樂; 胡遠清; 李麗; 李勝祥; 鄭恩玖; 韓效忠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湖北地礦局鄂東北地質大隊;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核工業地質局216大隊;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北京; 湖北孝感; 烏魯木齊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7-03-15
64 阿爾金北緣紅柳溝—拉配泉一帶銅金礦床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意義 李月臣; 陳柏林; 陳正樂; 夏斌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廣東廣州; 新疆資源環境中心; 新疆烏魯木齊; 廣東廣州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7-06-15
65 華北地塊北緣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崗巖體侵位深度及其構造意義 張拴宏; 趙越; 劉健; 胡健民; 陳正樂; 李淼; 裴軍令; 陳振宇; 周劍雄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地殼變形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地殼變形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電子探針實驗室 【期刊】巖石學報 2007-03-15
66 阿爾泰額爾齊斯帶東段酸性巖墻群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宮紅良; 陳正樂; 胡遠清; 李麗; 賴新榮; 馬慶佑; 李玉英; 胡博; 張文貴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湖北地礦局鄂東北地質大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 【期刊】巖石學報 2007-05-15
67 天山后峽盆地晚中生代反沖斷層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 李麗; 陳正樂; 蔣榮寶; 陳柏林; 魯克改; 王果; 鄭恩玖; 黃以; 王國榮; 李細根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216地質大隊 【期刊】地質通報 2008-12-15
68 西天山隆升-剝露過程初步研究 陳正樂; 李麗; 劉健; 宮紅良; 蔣榮寶; 李勝祥; 鄭恩玖; 韓效忠; 李細根; 王成; 王國榮; 王果; 魯克改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核工業216地質大隊 【期刊】巖石學報 2008-04-15
69 阿爾金北緣大平溝韌-脆性變形帶特征 陳柏林; 王世新; 祁萬修; 陳正樂; 劉榮; 楊風; 蔣榮寶; 李麗; 楊屹; 李學智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期刊】巖石學報 2008-04-15
70 阿爾泰額爾齊斯構造帶巖石應變特征及其構造意義 陳柏林; 張招崇; 閆升好; 何立新; 周剛; 陳正樂; 王祥; 張小林; 楊文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局第四地質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局第四地質隊 北京; 新疆阿勒泰 【期刊】地質科學 2008-01-15
71 柴達木盆地西部新生界磁組構特征及其構造意義 李麗; 蔣榮寶; 祁萬修; 吳益平; 楊屹; 李學智; 陳正樂; 陳宣華; 王小鳳; 任小娟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烏魯木齊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8-03-15
72 四川汶川Ms 8.0地震地表破裂構造初步調查與發震背景分析 董樹文; 張岳橋; 龍長興; 吳珍漢; 安美建; 張永雙; 楊農; 陳正樂; 雷偉志; 施煒; 石菊松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 北京 【期刊】地球學報 2008-06-15
73 江西相山鈾礦田沙洲礦床流體包裹體研究 黃錫強; 陳正樂; 王平安; 楊農; 郅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吉林大學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8-06-15
74 青藏高原北緣山脈隆升時限的同位素證據 陳正樂; 王小鳳; 馮夏紅; 王長秋; 劉健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Dartmouth College; 北京大學地質系;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Hanover; NH03755 【期刊】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03-07-30
75 阿爾金山索爾庫里北盆地沉積與構造演化 陳正樂; 白彥飛; 陳柏林; 王小鳳; 陳宣華; 劉健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山西太原 【期刊】地質通報 2003-06-20
76 阿爾金山脈新生代剝露歷史——前陸盆地沉積記錄 陳正樂; 劉健; 孫知明; 王小鳳; 裴軍令; 宮紅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期刊】地質通報 2005-04-20
77 阿爾金北緣大平溝金礦床成因 陳柏林; 楊屹; 王小鳳; 楊風; 王克卓; 陳宣華; 陳正樂; 李學智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北京;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礦床地質 2005-04-30
78 陸陸碰撞與陸內俯沖:阿爾卑斯深地震反射剖面實地解釋——第20屆喜馬拉雅—喀喇昆侖—西藏國際地學研討會(HKTW)一瞥 陳正樂; 高銳; 趙志中; 宮紅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期刊】地質通報 2005-07-20
79 遼河盆地東部凹陷古地溫演化研究 殷秀蘭; 武紅嶺; 馬寅生; 王小鳳; 吳鐵生; 陳正樂; 白嘉啟; 王慶豐; 鄭治宇 遼河石油勘探局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遼河石油勘探局勘探開發研究院 遼寧盤錦; 遼寧盤錦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3-06-28
80 阿爾金北緣索爾庫里北山銅銀礦床控礦構造分析 陳柏林; 王小鳳; 楊風; 李學智; 陳正樂; 陳宣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3-09-28
81 準噶爾盆地西北部中新生代地層鈾礦成礦能力探討 劉健; 陳正樂; 張紅喜; 胡健民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3-09-28
82 阿爾金山北緣花崗巖的形成時代及其構造環境探討 陳宣華; G.Gehrels; 王小鳳; 楊風;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3-11-20
83 阿爾金山早古生代巖漿活動與金成礦作用 楊屹; 陳宣華; George Gehrels; 王小鳳; 秦紅; 陳正樂; 楊風; 陳柏林; 李學智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實驗中心;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烏魯木齊;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礦床地質 2004-11-28
84 伊犁盆地新構造運動與砂巖型鈾礦成礦關系 韓效忠; 李勝祥; 鄭恩玖; 李細根; 蔡煜琦;陳正樂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中國核工業地質局216大隊;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新疆地質 2004-12-30
85 遼河盆地新生代巖石磁組構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陳正樂; 王小鳳; 馬寅生; 武紅嶺; 殷秀蘭; 陳宣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球學報 1999-02-25
86 油田構造應力場驅動油氣運移的理論和方法研究 武紅嶺; 王小鳳; 馬寅生; 陳正樂; 殷秀蘭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石油學報 1999-09-25
87 西藏措勤地區中生代的構造變形 陳正樂; 王小鳳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中國區域地質 1999-05-25
88 遼河盆地新生代構造演化模式 陳正樂; 馬寅生; 王小鳳; 吳鐵生; 武紅嶺; 殷秀蘭; 陳宣華; 霍光輝; 王慶豐; 鄭治宇; 蘭秀峰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遼河石油勘探局勘探開發研究院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9-06-28
89 新疆阿爾金山拉配泉銅礦礦區地質特征及成因初析 陳正樂; 陳宣華; 王小鳳; 陳柏林; 楊風; 李學智; 楊懿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科學研究院; 新疆地質科學研究院 北京; 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81000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2-03-28
90 阿爾金北緣地區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床構造控礦解析 陳柏林; 陳宣華; 王小鳳; 楊風; 桑少杰; 陳正樂; 王克卓; 王亞非; 楊屹; 李學智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二地質調查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北京; 烏魯木齊 【期刊】地質學報 2002-05-15
91 西藏西南部普蘭盆地東緣伸展構造初步研究 陳正樂; 王小鳳; J.F.Ryerson; 尹安; M.Murphy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IGPP; LLNL; Livermore; CA 94550 USA; Dept; Earth & Space Sci; UCLA; Los Angeles; CA 90024 USA; CA 90024 USA 北京 【期刊】地質論評 1999-06-15
92 郯廬斷裂帶形成演化的年代學研究 陳宣華; 王小鳳; 張青; 陳柏林; 陳正樂; Harrison TMark; YinAn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California9 【期刊】長春科技大學學報 2000-07-30
93 新生代阿爾金山脈隆升歷史的裂變徑跡證據 陳正樂; 張岳橋; 王小鳳; 陳宣華; Washburn Z.; Arrowsmith J.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log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北京 【期刊】地球學報 2001-10-30
94 雪峰山中段桐溪金礦田控礦構造及成因 孟憲剛; 陳正樂; 邵兆剛; 馮向陽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國區域地質 2001-11-25
95 阿爾金山北緣早古生代巖漿活動的構造環境 陳宣華; 王小鳳; 楊風; 陳正樂; 陳柏林; 王克卓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一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1-09-28
96 阿爾金山地區銅金礦化富集規律 王小鳳; 陳宣華; 陳正樂; 陳柏林; 楊風; 王克卓; 張利容; 袁嘉音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一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2001-09-28
97 阿爾金北緣大平溝金礦床成因初探 楊風; 陳柏林; 陳宣華; 王小鳳; 王克卓; 陳正樂; 李學智; 楊屹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地質與資源 2001-09-15
98 穩定同位素在山脈隆升歷史重建中的應用 陳正樂; 王小鳳; 馮夏紅; Michael Poage; 陳宣華; 馬天林; 王長秋 1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1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Dartmouth College; Hanover; 03755;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1-11-20
99 阿爾金斷裂晚新生代左旋走滑位錯的地質新證據 張岳橋; 陳正樂; 楊農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現代地質 2001-03-20
100 阿爾金斷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過程的沉積響應 陳正樂; 張岳橋; 陳宣華; 王小鳳; A.S.Ramon; W.B.Zack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log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empe; AZ 85287; Department of Geolog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期刊】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1-12-30
101 阿爾金北緣地區剝離斷層控礦和金礦成因——以大平溝金礦床為例 陳宣華; 楊風; 王小鳳; 陳柏林; 陳正樂; 王克卓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一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一所 北京;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02-04-30
102 阿爾金斷裂帶8Ma左右的快速走滑及其地質意義 陳正樂; 萬景林; 王小鳳; 陳宣華; 潘錦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遼寧國土資源規劃院 北京 【期刊】地球學報 2002-08-30
103 青藏高原北緣中生代伸展構造~(40)Ar/~(39)Ar測年和MDD模擬 陳宣華; 尹安; George E.Gehrels; 王小鳳; Eric S.Cowgill; Marty Grove; T.Mark Harrison; 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and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ary Phys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 【期刊】地球學報 2002-08-30
104 阿爾金地區構造應力場及其對金屬礦產分布的控制作用 陳正樂; 陳宣華; 王小鳳; 陳柏林; 楊風; 李學智; 楊懿; 張利容; 袁嘉音; 王薇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100 【期刊】地質與勘探 2002-09-30
105 大平溝金礦床礦石特征與金的賦存狀態 李學智; 陳柏林; 陳宣華; 王小鳳; 王克卓; 陳正樂; 楊屹; 楊風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新疆地質調查院第一地質調查所 烏魯木齊; 北京10 【期刊】地質與勘探 2002-09-30
106 江蘇孟中榴輝巖中單斜輝石向石榴石相轉變的初步研究 陳宣華; 王小鳳; 陳正樂; 舒桂明; 李小鳳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大學電子探針分析實驗室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5-06-28
107 高溫高壓下成礦元素運移聚集模擬實驗 陳正樂; 周顯強; 楊農; 陳宣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6-06-28
108 孟中榴輝巖形成和演化的P—T軌跡 陳宣華; 王小鳳; 陳正樂; 張青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6-12-28
109 燕山地區平衡地質剖面研究 楊農; 陳正樂; 許順山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6-12-28
110 青海都蘭地區控礦構造特征研究 周顯強; 宋友貴; 鄧軍; 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6-03-28
111 燕山地區印支期構造應力場的計算分析 陳正樂; 楊農; 陳宣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6-03-28
112 燕山地區印支期構造相研究 陳正樂; 楊農; 陳宣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球學報 1997-02-25
113 榴輝巖富鋁單斜輝石中出溶石榴子石現象研究 陳宣華; 王小鳳; 張青; 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礦物學報 1997-06-20
114 青海都蘭沙柳河南區多金屬礦床的控礦構造特征 陳正樂; 周顯強; 宋友貴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7-06-28
115 中生代火山巖區作為巖漿通道的斷裂含金性——以遼西北票二道溝雞冠山斷裂為例 田曉娟; 孟憲剛; 陳洪新; 曲瑋; 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美國南卡羅林納大學 【期刊】地質力學學報 1998-09-28
榮譽獎勵:
先后獲原地質礦產部和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3項,中核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國防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各1項;獲第七屆北京青年科技論文獎三等獎1篇。
1. 2003年獲“第二屆國土資源部優秀青年”榮譽稱號。
2. 2005年獲“第五屆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
3. 2005年獲第十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