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和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部署,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專項改革和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多措并舉,整合資源,協同推進企業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應用的主體。
一是構建企業主體的技術創新研發機制。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組織方式,主動吸納新晨動力、宜賓絲麗雅等創新實力強的企業,參與2014年重大科技項目的規劃、組織和決策。2014年由企業牽頭的科技項目1309項,由企業單獨或牽頭承擔重大項目經費比例70%以上,產業目標明確的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全部由企業牽頭實施。制定《四川省高水平企業研發機構管理辦法》,分兩批遴選出華為(成都)、東汽等40家高水平企業研發機構開展示范,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二是強化企業主導產學研協同創新。鼓勵不同形態的產學研創新組織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了開展技術合作、協同技術攻關、共建研發中心、共建技術聯盟、共建產業基地等五種主要產學研合作模式。以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為重點,提升企業在產學研合作中的主導地位,整合科技資源,形成產業技術創新的“集團軍”。制定四川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評估工作方案,從創新活動、創新績效、服務產業、運行管理、利益保障等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促進聯盟健康發展。2014年支持產學研合作重大科技項目546項,支持經費占全年的59%。
三是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制定了《四川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方案》,推出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與發展的措施,設立專項大力度支持孵化器建設。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11家。截至9月底,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新孵化企業共計2703家。出臺《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出臺《關于推廣“盈創動力”模式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的實施意見》,改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通過補助創業投資和銀行信貸領域的800多個項目,吸引社會資本126.5億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四是推進大型科研儀器向企業開放。通過不斷完善全省大型儀器、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等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推進院所高校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向企業開放共享。制定了“非涉密科研基礎設施全面向企業開放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大型科學儀器協作網建設,今年整合聚集大型科學儀器設備2千余臺/套,建立了40余個科技資源數據庫。2014年已向各類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檢測服務等8000余次。
五是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立完善市場導向、政府服務、企業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體系,著力推動科技成果商品化、資本化、產業化。近年來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等15個重大專項,累計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項目1032項,累計投入財政資金9.94億元,帶動企業投入500億元。這些項目的技術創新水平高、成長性好、預期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具有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圍繞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鏈,推進建設了成果信息服務、分析測試、技術轉移、區域服務、工程化、孵化及投融資服務7大類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