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20日,山西省科技廳廳長賀天才在汾西縣馬溝村駐村幫扶時,提出了“包扶馬溝,輻射全縣,科技引導,產業扶貧”的新的構想和思路。期間賀廳長就近年省科技廳扶貧工作隊在馬溝村扶持引進的適用技術成果在全縣產業的示范影響進行了調研。省委駐汾西縣農村工作隊大隊長、省科技廳副巡視員蘇廣宇,省科技廳駐馬溝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余旭,以及省生物研究所、省果樹研究所專家隨行前往。汾西縣委書記任天順、縣長張安文、縣政協主席郭炎林等參加了調研或座談。
一到汾西,賀廳長就直接來到團柏鄉萬畝玉露香梨種植開發基地,在山梁坡地了解玉露香梨樹苗的種植、生長、灌溉、病害防疫等情況。該基地是賀廳長在馬溝村住村包扶項目的輻射延伸,得到縣里和當地老百姓的密切關注,縣里專門成立領導組,在省科技廳扶貧工作隊的幫組下,請專家,購樹苗,基地于今年初啟動建設。自科技廳首次將玉露香梨樹品種引入馬溝村以來,該品種的優良特性受到了汾西群眾的認可,縣里擬在山梁溝壑里規劃萬畝梨園,目前已種植1200余畝,有望形成汾西縣新的產業生長點,帶動當地一方農民增收致富。隨后,賀廳長又趕到僧念鎮食用菌營養基料場,了解基地建設進展情況。該料場在由科技廳在馬溝村扶持建設的食用菌育種中心的基礎上開工建設,科技廳今年提供100萬元“種子”資金,已吸引當地民間企業投資超1000萬元,是今年賀廳長駐村包扶的重點支持項目,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家現代化食用菌營養基料場。料場建成后,年產優質腐熟培養料5萬余噸,不僅可滿足汾西縣菇農對培養料的需求,還可銷到周邊地區?蓭臃谖骺h發展U型土窯洞1000個,帶動農戶1000戶、5000-6000人,年產產雙孢菇8000噸,實現農民每戶增收3.2萬元,人均增收5500元左右。同時,企業免費向馬溝村菇農提供優質菌種,向全縣以政府保護價提供菌種和培養料,并免費為菇農提供技術服務,菌菇成熟后,由企業集中加工銷售。該模式由企業在源頭和末端承擔技術和市場的關鍵環節,即方便農民掌握生產技術,提高出菇的效益,又大大降低了農戶在經營中的風險,確保了菇農的經濟效益。該項目目前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前可建成投產。
調研結束后,賀廳長連夜召開座談會,與當地干部和扶貧工作隊進行座談,了解近期扶貧增收工作其它方面情況。他指出,下鄉駐村工作是助農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傾入心血、真抓實干、注重實效,切實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扶貧增收工作中,要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在技術、政策上對農民進行支持,同時,要繼續堅持科技扶貧,積極推動產業扶貧,發揮出龍頭企業強有力的帶動作用,以科技增加農民收入,以產業帶動經濟增長。
全省干部下鄉駐村領導干部包村增收活動開展以來,汾西縣馬溝村的農民增收工作取得了實效,成為全縣關注的科技示范中心。在包村幫扶過程中,賀廳長結合全省“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戰略,提出了“因地制宜,科技扶貧,立足馬溝,輻射汾西”的包扶增收總體思路,充分發揮科技更強更大的優勢。賀廳長表示,目前洪昌肉雞養殖廠在科技廳項目和國家惠農計劃的支持下,已成為全縣支柱企業,今年起,除了繼續關注支持肉雞養殖產業,還要切實抓好玉露香梨種植與食用菌養殖兩大產業生產點。自2011年賀廳長在馬溝村駐村包扶以來,為馬溝村帶來了食用菌育種和栽培、肉雞養殖、玉露香梨、大棚蔬菜、玉米單粒播種、扁桃種植、肉羊養殖、脫毒馬鈴薯等多項農業新品種、新技術。2年多來,不僅馬溝村居民享受到了駐村帶來的實惠,多個項目更是在全汾西縣開花結果,帶動了全縣多個產業的發展。在馬溝村的示范帶動作用下,汾西縣已形成百萬只肉雞養殖規模,成為全縣支柱產業;玉米單粒播種技術在全縣得到了推廣,已覆蓋全縣;扁桃、大棚蔬菜在全縣推廣的如火如荼;萬畝玉露香梨園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