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簡稱能源中心)是中國科學院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同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根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合作協議聯合共建的研究機構,掛靠在中國科學院政策與管理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團隊,能源中心致力于能源經濟與環境管理領域的學術研究,為支撐國家能源戰略與規劃、指導企業投資決策提供科學支撐和輔助決策工具。能源中心正在承擔和已經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在內的60多項國家、企業委托和國際合作項目,獲得多項省部級自然科學獎或科學技術獎;依托項目完成的政策建議報告多次被相關政府部門采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超過200篇,在國際一流期刊發表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
一、明確的學科定位
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定位于培育能源安全管理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學科發展方向,其宗旨是面向國家能源與環境領域的重大需求,致力于為政府部門和企業提供能源環境經濟系統的情景預測、系統分析及其前瞻性政策建議。長期以來,能源中心在發展方向上擁有明確的科學的定位,主要表現在:
(1)以“三個堅持”為核心。始終堅持穩定的學科發展方向,堅持以一流的科學研究支撐政策研究,堅持學術創新作為第一標準。
(2)以系統科學為基礎。以系統科學思維指導研究工作,注重研究體系的完整性,以定量模型為主,定性定量相結合,實現創新發展。
(3)以服務國家需求為目的。能源中心扎根于我國具體實踐,面向能源與環境領域的現實挑戰選題,將學術研究成果不斷地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4)以國際化為手段。國際化和開放交流的理念和形式是能源中心的一大特色,研究內容與國際熱點和學術前沿接軌,研究活動組織模式靈活開放,國際合作形式多樣,大量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與國際一流研究機構保持經常性的對話及學術交流合作。
二、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
能源中心注重人才梯隊建設,將對青年科研人員的鍛煉和培養當成發展的首要任務。經常組織青年科研人員或研究生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使之在和國內外同行的交流中不斷進步。中心以老帶新,青年科研人員獨立承擔課題的能力以及獨立領導研究小組的能力不斷提高。
目前,能源中心擁有研究人員15人,在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0余人,成員的研究背景涉及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經濟學、數學、金融學、自動化與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并多數具有交叉科學研究背景,已經形成了以中青年力量為主,老中青相結合的研究隊伍,并圍繞研究方向形成了穩定的能源安全、氣候變化、低碳投資、CGE建模、能源效率與行業減排等活力四射的研究小組。
三、堅強有力的中心領導
能源中心主任范英研究員長期從事能源經濟學、能源市場與碳市場、能源–環境–經濟系統建模的研究工作,現任國際能源經濟學會理事,多次受邀在國際能源經濟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曾擔任國家能源戰略研究總體組成員,在國內外能源與環境領域具有很高的聲譽。范英研究員和執行主任李建平研究員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他們不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頗有建樹,而且在能源中心的發展和科研活動組織過程中,體現出卓越的領導能力和前瞻性,為團隊研究方向的布局和青年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指導。
四、團結和諧的團隊氛圍
能源中心秉承研究所“志同氣合、經世致用”的精神,以嚴謹治學的科研風氣和輕松和諧的相處之道,吸引了一批優秀的年輕人才加入,團隊的凝聚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中心一直堅持制度化的交流和溝通,每周一次學術交流會和各種主題研討活動,論文報告、國內外能源動態、國內外同行來訪以及主題研究小組的深度交流,保持了學科方向上的前沿性和互相啟發、知識共享的學術氛圍。中心還經常組織文娛體育活動,從研究人員到研究生相處都十分和諧,在共同的科研和生活中形成了大家庭式的團隊氛圍。
五、開放的學術交流網絡
能源中心建立了廣泛的國內外學術網絡,與德國、美國、新加坡、荷蘭、日本、瑞典、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沙特等國際一流研究機構有著經常性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國家能源局、各大石油公司和高校等國內相關研究單位具有密切的合作交流關系。
能源中心多次組織國內外重要能源與氣候變化領域學術會議。承辦的“國際能源經濟學會(IAEE)第四屆亞洲大會”系國際能源經濟學會系列國際會議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行,大會主題為“能源經濟學:新的挑戰與應對之道”,吸引了28個國家或地區的近400位專家聚會北京,交流和展示了能源經濟和能源環境政策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德國Fraunhofer ISI研究所聯合舉辦“碳排放權交易的理論進展和實證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就碳排放交易理論和國內外交易實踐進行了專門深入的研討。此外,能源中心還聯合主辦“中國低碳發展管理學術年會”和“中國能源與資源“6+2”經濟管理論壇”等年度系列會議。
六、豐富的研究成果
能源中心的研究領域聚焦國內外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熱點問題和學術前沿,研究范圍涵蓋能源與經濟增長、能源效率與節能、能源市場與碳市場、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能源安全以及能源環境經濟系統建模等核心領域。
(1)在能源安全管理理論上開展了系統性創新性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二維能源安全分析框架,出版的學術專著《中國能源安全研究——基于管理科學的視角》被納入“我國管理科學優秀成果”。
(2)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市場機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范英研究員主持國家基金委應急項目“保障國家安全的節能減排政策研究”,領導聯合研究團隊出版了專著《溫室氣體減排的成本、路徑和政策研究》。
(3)構建了國際油價預測的短中長期系列模型,形成了系統的預測方法體系。基于預測模型開發的軟件系統“國際原油價格中長期預測軟件OLOPPT 2.0”,成功應用于石油公司的年度預算和長期投資決策。
(4)在低碳投資領域提出了新的評估模型。該模型系統被成功應用于碳捕獲與封存技術(CCS)的投資評估和政策分析,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國際能源署(IEA)的CCS報告引用。
(5)在能源環境經濟系統建模方面有理論創新和突破。建立了中國能源–環境–經濟模型系統(CEEP Energy-Environment-Economy Modeling System−CE3MS)。
(6)基于研究成果開發了一系列軟件系統,包括“海外油氣資源開發利用風險管理系統”、“全球能源監測預警與政策分析系統”、“國際原油價格短中長期綜合集成預測軟件”等。
作為能源經濟與管理領域的國家隊,能源中心近年來在國際能源經濟與環境政策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期待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建設國際一流研究團隊和服務國家政策需求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