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湖北省科技廳以深入實施“科技企業創業與培育工程”為抓手,積極引導各類創新資源服務創業一線,加快湖北科教優勢向經濟社會發展優勢轉變,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一是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服務創業一線。改革省級自然科學基金計劃項目分配方式,根據高校服務創業工作績效高低,確定湖北高校、科研院所服務科技創業“排行榜”,并根據排名先后確定各單位分配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額度,引導和激勵科技人員服務創業。進一步擴大科研設施、儀器設備和科技文獻等資源開放使用和補貼的范圍,引導和支持創業個人和企業通過儀器平臺網站查詢、在線預約開放共享的科研基礎設施、儀器設備和技術服務,建立健全科技資源與創業群體的對接聯絡機制。通過計劃項目引導省級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省部屬科研院所、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和省級企業研究院等各類創新載體向創業企業開放共享科技資源,并將創新載體服務創業企業的情況作為年度績效考評的重要依據。
二是著力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水平,促進各類創業服務平臺蓬勃發展。全面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服務能力,建立健全“3A科技企業孵化器”考評體系,不斷提升孵化器的公共技術服務能力、投融資服務能力等。建立“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條,為初創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結合湖北實際,有效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孵化器等服務機構的現有資源和基礎條件,優化完善創業咖啡、創客空間、開放工坊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的服務業態和運營機制,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文化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打造“互幫互助”“用戶參與”的開放式創業生態系統。
三是著力加強財政資金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支持創新創業。結合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通過階段參股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天使投資群體和創業投資機構發展。采取積極措施,對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機構的房租、寬帶費用、公共軟件和開發工具等給予適當補貼引導。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機構為初創企業提供咨詢、知識產權、檢驗認證和技術轉移等高端服務。鼓勵創業服務功能集聚區的健康發展,聚集相關科技服務業態。
四是著力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破解初創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積極探索開展互聯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以“眾籌”支持“眾創”,以“眾創”促進“眾籌”。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服務初創企業融資,完善天使投資、創業投資退出和流轉機制,加快創業板機制創新。加大力度發展科技金融,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科技融資擔保、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等金融服務。
五是著力發展創新創業文化,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積極支持傳統及新型孵化器舉辦創業沙龍、創業訓練營等各種類型的創業培訓活動。健全創業輔導機制,鼓勵企業家、天使投資人等擔任創業導師。促進創業教育課程進課堂,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為大學生等創業提供場所和公共服務。支持高新區、科技管理部門、高校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形成賽馬場上選駿馬、市場對接配資源的公開遴選機制。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在全社會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