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青海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的意見,省科技廳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多措并舉加快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
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強化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組織協調省各部門研究制定《青海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方案》,目前正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相關調研,主要包括擴大企業在創新決策中話語權的創新與改革、對企業為主體的創業技術創新機制的創新與改革、普惠制財稅政策的創新與改革等,在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基礎上,將制定以科技創新加快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的指導性意見。
設立專項資金,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已設立每年5000萬元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投資資金,對在校大學生和在國內外大學畢業10年內的大學生在青創新創業的給予資金扶持,并提供技術來源、創業輔導、財務咨詢、貸款風險補償等服務,支持大學生轉化科技成果,創辦科技企業,創造社會財富,實現人生價值。為此,還與省內各大學、相關部門、金融機構合作,籌備舉辦首屆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發展眾創空間,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創業條件。依托國家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寧經濟開發區、海東工業園區、國家農業園以及各類特色產業集聚區,構建一批專業化的眾創空間。在進一步加大對省內各創業園等創業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已安排資金對創客空間、創業奶茶、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器支持。正對青海省創業發展孵化器現有5700平方米場地進行改造,擬投入1.5億元建設3萬平方米的新型孵化器,形成“苗圃(創客)+孵化+加速器+創業園+產業園”的鏈條式培育模式。發揮政策集成和資源協同效應,實現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及資源共享空間。
加快培育和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市場主體。改革科技項目支持方式,由“點”到“面”,“點”“面”結合,由對單個項目的支持轉變為對技術集群的支持,由對具體技術的支持轉變為對創新能力建設的支持,由對個別企業的支持轉變為對產業集群的支持。僅對“123”科技支撐工程項目單項平均支持強度就達到504萬元,比上年提高18%。在科技項目支持方向上重點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在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光伏產業鏈、鋰產業鏈、碳產業鏈、有色金屬產業鏈、鹽湖化工產業、中藏藥和特色生物產業等12個方向,集成各類創新資源,部署了一批項目,建設一批創新平臺,形成一批專利技術,全力解決目前制約全省重要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著力增強市場主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發展后勁。
加強引導,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為促進企業既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又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的主體,省科技廳一方面通過科技項目支持的配套要求,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今年科技計劃支持的項目中,企業投入占總投入的82%。另一方面,加大落實國家普惠制的財稅政策力度,協調稅務部門,到高新區等工業園區、“123”科技支撐工程項目實施企業宣講政策,指導財務管理,主動服務,爭取實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在“123”科技支撐工程項目企業實現全覆蓋。
科技引領,銀行跟進,科技與金融結合推進市場主體發展。省科技廳主動調研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的發展融資需求,積極與銀行對接,協調銀行支持。國開行青海分行已與省科技廳達成意向,即將簽署《支持青?萍紕撔掳l展戰略合作協議》。交通銀行青海省分行已專門設立1億元的科技貸款額度,專門用于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經省科技廳與省財政廳、省金融辦、省經委等商議,近日將設立2000萬元的青海省創業發展孵化基金,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融資渠道。省科技廳今年還安排青海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引導基金5000萬元,用于支持全省中小企業發展。知識產權質押等貸款新品種得到銀行等金融機構重視。
實施農牧業全程智能服務示范工程,培育農牧民成為新的市場主體。為使農牧民順利進入市場,適應市場,成為市場經濟中活躍的主體,省科技廳依托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試點省建設,面向全省農牧業開展生產前、生產中、生產后的主動推送服務,內容涉及生產技術、市場交易、農資供應、安全追溯和電子交易。通過整合科技、農牧、文化、衛計、勞動保障、國土資源、供銷社、氣象、水利、林業等部門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優勢資源,已建成集語音、短信、視頻、網絡一體化的多功能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的省級平臺。重點開展基于地理信息的農業生產主動服務、特色農產品質量追溯與電子商務服務、農業氣象資訊與預警服務。建成了青海省特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平臺。該溯源系統可實現農畜產品從種養殖到銷售流通各環節的全過程質量安全追溯,改變了傳統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鏈條短、內容少的現狀。對生產環境進行實時信息化檢測和監控,及時警示生產環境中出現危害物,方便、系統、規范地記錄和管理產品生產全過程的各種信息,建立健全了產品質量安全檔案記錄,規范生產行為,F已有省內40余家農牧產業龍頭企業100多種產品加入溯源平臺,實現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并且通過在1號店、京東商城、阿里巴巴、天貓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搭建了青海特色農畜產品銷售館,開設了“大美青海館”和“西寧館”、“海東館”、“海南館”、“海西館”、“果洛館”、“玉樹館”、“柴達木館”等地方特色創新電商平臺,實現了“追溯產品可銷售,銷售產品可追溯”,截至目前,網上交易額已達2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