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啟動會在濟南舉行,正式拉開了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暨全國新材料行業決賽的帷幕。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李儲林出席會議并講話,濰坊市副市長王桂英出席會議并就2015年山東賽區比賽的組織情況進行了匯報,濟南、淄博、濰坊高新區相關負責同志,各市科技局、各高新區、各省級以上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及30多家新聞媒體代表共200余人參加了啟動會議。
作為目前國內最高規格的創新創業賽事,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在全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大背景下,由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全國工商聯共同組織的賽事。本次大賽的主題是“科技創新,成就大業”,采用“政府引導、公益支持、市場運作”的模式,旨在整合創新創業要素,搭建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服務的平臺,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創新創業,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此次大賽,科技部除了為獲獎企業提供創新創業扶持資金外,優秀的參賽企業還將入選科技部項目庫,優先得到國家相關科技計劃的扶持。同時,大賽統籌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集聚社會力量,整合各種資源,搭建服務平臺,為參賽企業提供創業輔導、創業投資、銀行授信、股改上市培訓等支持,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山東賽區將以濰坊、淄博、濟南三個城市為重點,組織一系列賽事活動,主要包括首屆創新創業高端論壇、全國新材料產業發展論壇、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科技成果及參賽項目銀企對接活動、中國啟迪之星創業營等一系列活動。
本次大賽的參賽對象主要是符合國家產業發展規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評委團隊由創投專家和行業技術專家組成。山東賽區根據全國創新創業大賽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設置了電子信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文化創意、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7個參賽領域。山東賽區的比賽實行地方賽和全省總決賽相結合的方式,各市、各國家高新區根據自身情況,自行組織安排地方賽事,決出優秀企業和團隊。省大賽組委會根據報名和賽事開展情況,向各市、各國家高新區分配晉級全省總決賽的企業名額。團隊組不設限制名額,凡由各市、各國家高新區推薦的團隊均可參加全省團隊總決賽。全省總決賽分半決賽和決賽,半決賽采用參賽企業和團隊自我介紹8分鐘,現場答辯12分鐘的“8+12模式”答辯評選,而決賽采用“8+20模式”的答辯評選。山東賽區每個行業領域企業比賽分別設立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獎金分別為10萬元、5萬元、2萬元。團隊比賽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獎金分別為8萬元、5萬元、3萬元。每個行業領域按參賽企業、團隊項目得分高低和大賽組委會分配的晉級名額,評選出符合條件的優勝企業和團隊推薦進入全國總決賽。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眾創新創業的相關要求,山東省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在項目立項、土地供給、科技金融、資源配置、大型儀器共享、優惠政策落實等方面,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實現了資源的優勢集成和政策的配套聯動。